第40章 阮氏來啟蒙

第40章 阮氏來啟蒙

這幾天,老蘇家也是人滿為患,媳婦娘家、嫁人的蘇家姑奶奶們,紛紛傳話回來,詢問哪天祭祖。雖然女人不能進祠堂,但湊個熱鬧、沾沾喜氣總行吧,老蘇家出了個秀才,大家都感到與有榮焉。這麼長臉的事兒,咋能錯過?

現在,蘇家姑奶奶們腰板可硬了,夫家敢有意見,立馬說道:「蘇秀才,知道不?我弟(侄兒)!」這段時間,來石頭村串門的親戚,都快趕上過年了。

若說之前多是賣些山貨,那麼這回是恨不得多跟老蘇家再親密一點,多沾點人家秀才公的光。這一親近自然而然地,就談到了兄弟倆的「親事」。

17歲的青年才俊,在這十里八鄉也屬頭一份,這年頭說親,都講究個「門當戶對」,來探聽的自然都頗有來頭,蘇鈺茹很坦然的都擋了回去,兒子說了三年後再說親。

大家一聽也是合情合理,倆人年紀又不大,而且前程似錦的,是沒必要那麼早訂。說開了之後,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且蘇鈺茹也覺得蘇成海蘇成汌兄弟倆不適合在附近村子裏找了,不是市儈看不上村裏姑娘,而是人往高處走,古代兩姓之好是互利的,她不指望兒子未來岳家幫多大忙,但至少不能拖後腿。而且倆人有成算,自己就別瞎操心了。

想到前世蘇成海想高攀人家縣令千金,自知身份夠不上就各種算計,最後把自己搭進去了,不知道這一世會怎麼樣?如果蘇成海還有那種緣法,自己一定要幫他好好謀划,至少也要讓他能全身而退,不至於走上老路。

紛亂中,阮氏已經着手啟矇事宜,先從小青、小泉和小山三姐弟開始,第一本就是《三字經》,在注重禮儀孝悌的年代,這本書再適合不過。每日辰時三個孩子就會坐在廊下誦讀,路過的人都會停下來看看,心裏羨慕非常,瞧瞧人家老蘇家,這是又要出人才啊。

蘇鈺茹則想起蘇成海倆兄弟,小時候也是這樣啟蒙的,不同的是,兒子是在過世的老童生家,而孫子在自己家。現在的江夫子就是老童生的弟子,是遊學期間回來探望老童生,才發現蘇成海兄弟倆的,然後江夫子感念老童生的教誨,又見倆人聰慧,才推薦入學,這就是倆人的造化。

阮氏每日巳時授課解疑,立刻變身一個嚴厲的女夫子,講課時,孩子要後背挺直認真聽課,開小差會被罰站,功課要按時完成,沒完成打手心3下,完成的不好打手心2下,而且當天學的東西需要背下來,沒有背下來的不可以吃飯。但4歲的小山比6歲的小青小泉罰的略輕-手心少打一下。

看阮氏第一次上課,老蘇家都驚呆了,這還是那個恭順溫柔的大嫂嗎?就連蘇鈺茹都震驚於阮氏的不同,由此可見阮氏一定受過嚴格的教養,那種都刻進了骨子裏的規矩,一有機會就會習慣性的散發出來。

這才沒幾天,感覺三個孩子都不一樣了,走路時後背挺直,目光直視,不在懶懶散散、東瞅西看了;行禮問候時一氣呵成,動作劃一,讓蘇鈺茹體會到什麼、是「教養」。

仨孩子的變化,村裏人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家裏有適齡地,都旁敲側擊地打聽起來,蘇鈺茹也不瞞大家,是想以後幫孩子們啟蒙,但家裏人沒經驗,所以先在家裏試行,摸索出一個章程出來,到時候要辦啟蒙班還是蘇氏蒙學,到底怎麼一個辦法,還要和里正、族長商量。

因為人們都知道,在孩子的世界裏,沒有對與錯,只有「模仿」。怎麼模仿,看看人家老蘇家是怎麼教孩子的,大家有樣學樣不就行了。蘇鈺茹就是要用這仨孩子「釣「更多的孩子,想像蘇小青、蘇小泉、蘇小山那樣,就得來老蘇家啟蒙,啟蒙之後,孩子還要不要繼續讀書,相信到時候大家自有決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老蘇家奮鬥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老蘇家奮鬥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40章 阮氏來啟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