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保寧城下

第14章 保寧城下

孫可望救出孫征淇之後,繼續日夜兼程,在第六日的時候,與白文選所率的兵馬相遇,然後直接調走了其中的兩百騎兵,加上本部因為路途遙遠,馬匹損傷等各種原因減員至一百餘的親衛,三百人馬繼續一路向北。

雖然日夜兼程,已經人困馬乏,但是孫可望一行人馬終於還是在九日深夜的亥時初,趕到了距離保寧城不到二十里的和溪關,然後打算在此處休整一番,天亮之後再去梁山關見劉文秀。

可是,就在孫可望以為萬事大吉,只等明日親自去見劉文秀,讓其調整兵馬,就足以改變歷史,重創吳三桂,將其趕出四川的時候,提前派往劉文秀大營的哨馬卻帶回來了一個孫可望千算萬算卻還是沒有算到的消息——劉文秀打算提前發起總攻,時間就是這天的凌晨日出!

或許是孫可望改變歷史,親自前往四川帶來的蝴蝶效應,又或許是提前派往保寧的信使促使劉文秀把總攻提前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孫可望實際上還是來遲了!

現在再派一次信使前往劉文秀中軍已然是沒有任何用處了,要是這傢伙會聽話,早就聽了,不至於能幹出提前發起總攻這種事來。

這個時候已經是寅時,天還未亮,孫可望無奈,心中算了一下時間,還有兩個時辰,只能又讓張虎喚起還在睡夢中的士兵,整理隊伍,打算直奔張先壁本部而去。

歷史上,便是總攻發起的那天辰時,吳三桂率領本部精銳騎兵開門出城,直攻張先璧本部兵馬所在的防線,由此導致了劉文秀圍攻保寧的戰線全線潰敗。

攻城的部隊中,張先璧原本就是明軍將領,是這兩年才被孫可望整編的貴川明軍,戰鬥力本來就弱。

而他的部隊在劉文秀的這支雜牌混合軍團中,還是戰鬥力最弱的。這一點又被派人偵察軍情的吳三桂給發現了,所以吳三桂便決定從他這裏打開突破口。

最終的情況也基本如同久經沙場的吳三桂預料的那樣,張先璧本部兵馬在遭到突襲之後,頓時大亂,紛紛逃竄,敗兵把王復臣等部的軍隊沖得亂成一團,很快就攪亂了整個隊伍。

雖然劉文秀髮現之後連忙率兵前來支援,但是保寧城內的數萬清軍也趁勢奮勇出擊,明軍陣勢已亂,再加上面對的是吳三桂這樣的猛將,哪裏還能立得住腳?當天中午,劉文秀大軍便已經全面崩潰了。

不僅如此,此戰劉文秀志在必得,手下的官兵也都因此信心滿滿,張先壁的弟弟張先軫居然學起了韓信,要背水一戰,砍斷了嘉陵江上的浮橋。

這就是又菜又愛玩了,只知道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卻又沒有別人的本事,最終只能像曹孟德一般,眉毛都燒沒了。

而張先軫明顯更倒霉,由於浮橋被砍斷,導致了大批將士無法過江,被城中出擊的清軍追殺或落水而死。包括張先軫在內的明滅虜將軍王復臣、總兵姚之貞、王繼業、楊春普等被清軍擒殺,大軍更是損失了半數士卒、戰象三隻、馬騾二千三百餘匹,就連劉文秀的撫南王金印也被清軍繳獲了。

正如之前孫征淇所分析的那樣,保寧城三面環水,西、南二面臨嘉陵江,東面為東河,江河對岸和北面都是連綿不斷的山脈,雖然易守難攻,可一旦被敵人包圍,也很難形成有效的力量出城反擊。

明軍佔領了城外各山頭之後,劉文秀並沒有選擇最穩妥的方案:利用地利,派重兵扼守保寧東、南、西三面,然後憑藉高山地勢,

寬河巨險,利用火炮鳥銃阻擊出城反擊的清軍,延山放銃,據險圍城。而是把主力部署在保寧城北面的山麓之下,企圖截斷吳三桂大軍的後路,圍而殲之。

甚至在攻城以前,他還抽調了一部分軍隊「北塞葭萌關,東塞梁山關」,防止攻克保寧后清軍突圍竄入陝西。這也導致了原本四面圍困,戰線過長,兵力分散的劣勢被進一步放大!

當然,如果不是站在上帝視角,劉文秀志在全殲吳三桂、李國翰、李國英所部清軍的戰略目標並不能說有錯,畢竟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可是他忽略了自己手下的這四萬大軍是什麼樣的成分,什麼樣的戰鬥力,那就是大大的不該了,更不是一個獨擋一方的優秀軍事統帥該犯的錯誤。

沒錯,他本部的人馬戰鬥力強悍,在士氣如此高漲的情況下,就算清軍出城襲擊也難改大局。可問題就在於,這支部隊一半以上都是整編不久的雲貴南明軍,戰鬥力實在感人。

面對吳三桂這種身先士卒,手下還猛將如雲,拚死衝殺的敵人,不說一觸即潰吧,但最多也就是二觸即潰了!

就拿張先壁本部的數千兵馬來說,所謂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這不是他們的戰鬥意志有多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是因為每一次張先壁都跑得太快了,敵人根本追不上。

這樣的軍隊,除了打得過百姓,還能打得過誰?就這,也敢背水一戰?特么的不是找死嗎?自己幾斤幾兩心裏沒點數?

而且,劉文秀改變了三面據險,俯扼清軍的態勢,使得自己的主力置於保寧城北,清軍重兵防守,東、西背水的危境,也違背了兵法上「圍師必缺」的原則。

吳三桂等人眼看已經沒有退路,投降又是必死,惟有背城一戰才可絕處逢生,所以才爆發了令人不得不驚嘆的戰鬥力。

其實,劉文秀的心腹,滅虜將軍王復臣在戰前也勸說劉文秀集中兵力攻打保寧城的薄弱部,不給清軍以可趁之機。可是這一正確意見遭到了劉文秀的斷然拒絕,最終導致了保寧戰役的慘敗。

腦中回憶著劉文秀在歷史上的慘敗,孫可望一點也不敢耽誤,還將劉文秀留在和溪關駐守的數百人馬也一起帶走了。

可是,當他們千辛萬苦,費了大半個時辰,才趕到南津關,距離保寧城僅僅一河之隔的時候,孫可望看着眼前的斷橋,這才記起來——渡橋早就被張先軫這個大聰明給砍斷了。

無奈之下,孫可望只能指揮和溪關帶來的數百兵丁,利用江邊劉文秀大軍之前收集的舟船,費了很大力氣,才將手下那三百仍有戰鬥力的騎兵運了過去。

而當張虎帶着一百餘騎率先登陸江對岸,背水防守,孫可望剛剛上船的時候,天色已經蒙蒙亮。此時劉文秀大軍主力齊集保寧城北,劉文秀本人更是登上東北山頭親自指揮攻城,數萬大軍排兵佈陣,聲勢不可謂不浩大。

孫可望還在江中,便聽到了城北方向傳來的震天炮聲,而炮聲之中,隱約還有戰象的嘶鳴吼叫聲。昂首望去,便見江岸山頭的薄霧之中,隨着炮聲,火光不時閃動。

等到剩下的兩百騎也登陸上岸時,霧氣已經散去大半,能見度大大提高,趁張虎整軍之際,孫可望再次遙望城北,便見自江岸始,兵馬如林,旌旗蔽山而下,橫列十數里,一派氣吞山河之勢。

為了攻下保寧城,劉文秀可謂籌備已久,親率主力大軍在保寧城北擺下了精心設計的大陣,陣前列戰象,然後是轟城的火炮,遠戰的鳥銃,緊接着是近戰防禦進攻所用的盾牌,長槍,匾刀,弓箭,如此層層疊疊,足有一里之長。可謂攻守兼備,堅不可摧!

隨着火炮發射完畢,軍中立即鼓噪出擊,陣前的十幾頭戰象率先開路,鳥銃兵,弓箭手,長槍兵,刀盾兵緊隨其後,蜂擁而上攻城。

而城中的吳三桂,李國英等人也很清楚以騎兵對戰象進行突擊,根本不可能勝,就算突破了戰象,其後層層疊疊的鳥銃,弓箭,刀斧長槍也不是吃素,如此一來,必敗無疑。

於是,就如同原本歷史上的那樣,為了應對劉文秀大軍的進攻,李國英命部下綠營兵改打八旗正兵旗,吸引攻城大軍的注意,以便早在兩日前便通過偵察得知攻城明軍中張先璧部戰鬥力最弱的吳三桂,率領本部最精銳的百戰騎兵出城襲擊張先壁軍。

隨着劉文秀攻城部隊的推進,保寧城張先壁軍方向大門外的弔橋突然放了下來,隨後便見漫天的煙塵之中,吳三桂親自率領數百騎兵,蜂擁而出,撲向了似乎毫無準備的張先壁軍。

至此,東方日白,這片已經躁動了半月之久的土地之上,宛如爆炸了一般,撼天動地的喊殺聲,轟鳴聲不絕於耳。

而我們歷經千辛萬苦,碰了一次又一次壁,不知道是親手殺了人之後解鎖了技能,還是記憶融合得差不多的「秦國主」孫可望,又花了三刻鐘,總算是帶着三百尚有戰鬥力的騎兵趕到了指定戰場。

「張虎,你帶五十親兵和新來的二百騎兵從側面衝散出城的清軍!」孫可望打馬立於隊伍之中,迎著東升的旭日,看到前方即將接戰,心中無比平靜地下達著作戰指令。隨後又扭頭看向了一路跟來的孫征淇:「孫征淇!」

「臣在!」孫征淇端坐馬上,拱手而對,卻是沒有絲毫慌亂之意,便是稱呼也變得正式了起來。

「打秦王大旗,隨孤督戰,敢後退一步者,殺無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伐清165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伐清1652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保寧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