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是鄆城縣尉

第1章 我是鄆城縣尉

「縣尉老爺這都昏迷好幾天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咱們該怎麼辦才好啊?」「唉,希望道祖神仙保佑老爺早日醒來。雖說老爺平時言語輕佻,但心腸卻不賴,每月的例錢獎賞都給的足夠,這樣的主家,在咱們鄆城再也找不到第二家了。」躺在床榻上的秦烈,聽着耳邊一直碎碎念念的說話聲,慢慢的睜開了雙目,入眼的是窗前照射進來的陽光,接着便是床榻一旁站着的兩個模糊身影。「水,水……」努了努嘴的秦烈,抬了下手卻最終四肢無力而沒能把手舉起來。「呀,是老爺醒了,快,快去喊秦管家。」聽到秦烈的喊聲,房間內的兩名女子,頓時驚叫而起。一人轉身跑了出去,一人小心翼翼的端著一杯茶水,送到了秦烈面前。「咕……」喝了一大口溫茶水的秦烈,意識才逐漸恢復過來。「你是誰?我這是哪裏?」當看到眼前的女子,穿着一身古裝裙子,頭上還插著髮釵,相貌雖然普通,倒也樸實無華。尤其是她們身上的那股古韻氣質,卻根本不是那些古裝電視劇里的人物能夠體現出來的。「回稟老爺,奴婢是小菊啊!」面對秦烈皺眉嚴肅的表情,小菊嚇得連忙跪在地上回道。「那我是誰?」秦烈搖了搖有些眩暈的腦袋,有種情況不妙之感。「你是老爺啊,奴婢都是您府上伺候的丫鬟。」小菊有些答非所問,當然她此刻自是不知道,秦烈其實想問的是自己真實身份。「哦,我問你現在是什麼朝代?」恢復了一些力氣的秦烈,伸手按住仍然有些眩暈的腦袋晃了晃,不等婢女小菊回答,他只感覺腦袋一陣刺痛,一股記憶陡然湧現而出。「啊,痛煞我也。」秦烈忍不出發出了一聲慘叫。「快,快去找郎中。」這會剛剛蹣跚而來的秦府管家,聽到秦烈的慘叫,連忙吩咐攙扶著自己的婢女小蘭,一邊拄著拐杖走到秦烈跟前。「少爺您是不是哪裏不舒服?還請再忍耐一會,郎中馬上來……」看着滿頭冒汗的秦烈,年老的秦管家也是心疼不已,連忙出言安撫。「還愣著做什麼,趕緊拿毛巾給老爺擦拭汗水啊。」而這會躺在病榻上的秦烈,經歷了腦海中記憶灌輸下,情緒也漸漸平穩了下來。「想不到老天爺待我不薄啊,竟然讓我死後重生了……」秦烈的前身本是一個雇傭兵,常年活動在戰亂不止的東非地區,靠幫助那些地方小酋長穩定地方賺錢。十年的雇傭兵生涯下來,既讓他厭倦了,也賺夠了下輩子生活的錢財。就在他打算脫離組織,返回祖國的路途中,卻遭到襲擊,乘坐的車輛被火箭彈命中,當場車毀人亡。秦烈萬萬沒有想到,本以為必死無疑的他,竟然靈魂附身,來到了北宋末年。剛剛他接受了來自這尊身體的記憶,得知這具主人的名字竟然與他同名也叫秦烈。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現在還是一個縣尉。縣尉雖然只是一個從九品的芝麻官,但在一座縣城中,同樣算的上是一號人物。「等等,鄆城縣尉?都頭朱仝、雷橫?」但很快秦烈就被腦海中這耳熟能詳的名字給驚著了。「少爺,您可千萬別有事啊,不然老朽死後也無顏面對老爺了。」秦管家見秦烈雙目圓睜,一臉傻笑的表情,嚇得面無人色的喊了起來。「秦管家,我沒事了,勞煩去給我弄些吃的來。」被秦管家打破遐想的秦烈,這才發覺肚子餓得咕咕叫,可不是嘛,他已經昏迷五天了。「好,好我這就去安排。」秦管家是秦烈家的老僕,根據腦海中的記憶,秦烈知道這老管家年少時候,就是他爺爺的侍衛,已經在秦家伺候近四十年。「小菊,這裏是鄆城縣?我是鄆城縣尉?」秦管家剛離開,秦烈看着一旁低着頭伺候的小菊確認的問道。「回老爺,您本來就是鄆城的縣尉相公呀。」小菊的回答,讓秦烈陷入喜憂參半的狀態。喜的是他不但重生了,還成為一縣縣尉,可憂的是他重生的歷史環境,竟然是大宋末年,而且還參雜了那本古典名著,水滸里的人物。更讓他頭疼的是,他這個縣尉在鄆城就是一個擺設,無論是縣令時文彬,還是他手下的兩大都頭朱仝、雷橫都把他架空的死死的。五天前的夜裏,他奉命領着朱仝、雷橫以及兩班衙役,前往東溪村,捉拿劫了生辰綱的晁蓋。可結果人沒有捉住,他還在追趕的時候,馬失前蹄跌入了冰冷的河水之中,導致昏迷不醒,讓來自秦烈這個來自後世的靈魂附體重生。馬失前蹄對於秦烈這樣的養尊處優官宦子弟來說,顯然是再正常不過之事。以至於朱仝、雷橫把昏迷的秦烈從河水中救回來,誰都沒有懷疑這是一起人為操作的事故。

哪怕是秦烈的原身,也沒有懷疑這是一起事故。可重生的秦烈卻記得年少的時候,他曾看過的水滸傳里,分明敘述了這鄆城縣裏,無論是朱仝、雷橫,還是那個人稱及時雨的宋江,其實都跟晁蓋有莫大的交情。晁蓋能夠逃脫官府的捉拿,先是是宋江通風報信,接着追捕的時候,朱仝、雷橫二人又暗中放水,把他這個縣尉耍的團團轉。以至於原主這個窩囊縣尉,連個名號都沒有留下,就徹底消失在鄆城縣衙。不用想秦烈也能夠猜到,他作為鄆城縣尉,縣裏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劫匪也沒有抓住,他這個縣尉要是不背鍋,那還能由誰來背鍋?這不秦烈躺在病榻上剛吃飽肚子,縣衙的貼書押司張文遠,一臉假笑的走進了房間。「縣尉相公身體康復,可喜可賀啊。」張文遠看似前倨後恭,可秦烈從他的眼中,卻是分明看出了一分不屑。「有勞張押司走一趟,莫非有什麼公事?」秦烈裝着虛弱的樣子,在侍女小菊的攙扶下,坐直身體問道。說起來這個張文遠的名號在水滸小說中比他這個縣尉可是有名多了。人家可是給宋江戴過綠帽子的,事後還把宋江扳倒發配去了江州。可以說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正所謂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現在對於秦烈來說,他在鄆城就是兩眼一抹黑,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這個貪財好色的張文遠,反而是他最容易拉攏的對象。這也是秦烈明明是張文遠的上司,但卻依舊親切的笑呵呵的態度。「縣尉相公,實不相瞞,知縣相公讓我告知大人一聲,說是有關緝拿犯人失職一事,他只能據實上報……」張文遠雖然沒有把話說盡,但意思很明顯,他這是代表知縣時文彬來的。意思也很明顯,那就是有關他們緝捕晁蓋等人失敗,他這個縣尉責任最大。現在晁蓋逃竄不知所蹤,鄆城縣上下官吏,也只能把秦烈這個主管縣尉推出去交差。「張押司,現在距離半月之限不過剛過去十日,知縣大人是不是太急迫了一些?」秦烈淡淡一笑,並沒有如張文遠想像的那麼慌張無助。說起來他雖然來鄆城才一年,但由於秦烈往日為人放蕩倨傲無禮,所以與知縣時文彬的關係多少有些嫌隙。「縣尉大人說的是,不過知縣相公也是為了公事。」面對秦烈出人意料的鎮定,張文遠也只得訕訕一笑,給他一個膽子,他也不敢附和不是。「張押司,我聽說州里來的何大人來鄆城那天,是那宋江接待的?」接着秦烈話題一轉,隨口問了一句。「確實是宋押司安排負責接待的。」張文遠肯定的點頭道。「可我事後聽到一件事情,說是宋江在接待完何大人之後,好像去了一趟東溪村?」秦烈若有所指的說了句,端起床頭上的茶杯,輕抿了一口香茗,笑道:「張押司品嘗一下,這可是上好的雲霧毛尖,是我託人從汴京捎來的。」「啊,好的,好的……」張文遠一時有些跟不上秦烈思維節奏,連連點頭端起茶杯掩飾自己的尷尬。「怎麼樣,茶不錯吧?」秦烈放下茶碗之餘,不等張文遠回答,再次開口道:「張押司,這事事關案件的偵破,你若能夠找到兩個願意指證宋江當日出現在東溪村的人證。」「我不但會記你一功,還會給你一百貫錢財作為獎勵,為表誠意,稍候我會讓管家先給你準備三十貫錢,就當是事先的跑腿錢,事成之後剩下的錢財,你隨時可以來我府上取。」秦烈知道張文遠是窮秀才出身,家中拮据,可奈何張文遠又為人浮誇,喜歡顯擺,故到現在二十多歲了,連個夫人都沒有討上。相反秦烈家在大宋雖然算不上什麼大土豪,但秦家卻是世代官宦子弟,根據腦海記憶,他可是清晰的記得他祖上,那可是出過大宋宰相的。他的爺爺也出任過翰林學士、知州等職務,而因為他父親早逝,所以他在成年之後,得以蔭補出仕為官。但按理來說秦烈中過舉人,又在汴京太學學習過,有功名在身,這蔭補出仕,怎麼也得擔任一縣縣丞、主薄這樣的文官才是。可他卻偏偏擔任了一個從九品縣尉武職,其中料來也是透著秘密的。秦烈祖上幾代人都是朝廷官吏,靠着祖上掙來的家產,到了這一代的秦烈。父親早逝,又沒有兄弟姐妹的秦烈,倒是繼承了一筆頗豐的家產。可以說在鄆城這樣的小縣城,以他的家底絕對算得上是土豪了。「當然你要是辦不成,就當我沒有說。不過我就是替文遠兄有些可惜了,不但損失了一大筆錢財,今後怕是要被那宋三郎壓制一輩子咯。」秦烈口中的宋三郎正是宋江,宋江在鄆城乃至濟州一帶,都闖下了不小名聲。因為他為人表面輕財好義,又是鄆城本地土豪,所以在這鄆城上上下下,宋江打理的妥妥噹噹,上到知縣、下到獄卒,說起他無不稱一句仁義。可秦烈卻知道,這宋江歸根結底,不過是一個虛偽之人,最後為了自己的前途,硬是把梁山眾多好漢推入火坑。

同樣張文遠這個小人,平時雖然也多有受到宋江的接濟,可他內心卻對宋江充滿妒忌怨恨。二人雖然同為縣衙押司,可張文遠在縣衙就是個跑腿的,縣衙但凡有什麼要緊事都是宋江處理,他不但不能有怨言,還得樂呵呵聽從宋江吩咐。這樣的窩囊氣,若是一個耿直的人,畢竟收了宋江的好處,自然也能理解,可心胸狹窄的張文遠,自是受不了。「縣尉大人放心,卑職定當把此事辦妥。」見秦烈提起宋江,張文遠本就因為秦烈許諾一百貫錢而心動不已,這會自是毫不猶豫的表態道。「這事要快,最好在這兩天辦好了。」秦烈對於他的答應,絲毫並不覺得奇怪,像張文遠這樣的小人,在重賞之下怕是連父母都捨得賣了。「請縣尉大人放心,卑職回去就辦。」隨後當秦烈示意丫鬟小菊,讓秦管家把三十貫錢送來時,張文遠頓時雙目放光的連聲應道。「對了,三都緝捕使臣何大人可還在驛站居住?」因為昏迷了幾天,秦烈這才有此一問。「何大人尚在在驛站等候消息,並未離去。」張文遠見秦烈今日談吐竟然與往常的輕佻完全不同,眉宇之間那股威嚴,絲毫不亞於知縣時文彬身上的官威,讓他忍不住產生了一絲敬畏感「回去之後,知道在知縣大人面前如何回話吧?」秦烈目光平靜看了眼張文遠,再次敲打了一下他。張文遠自是連連點頭表示明白。隨後,秦烈立即起床穿好衣裳,披了一件青色長袍,戴了一頂保暖皮帽子。「備車。」走出房門的秦烈,揚聲喊道。說起來秦烈的私宅之中,不但有小菊、小蘭兩名貼身侍女,還有一個賬房先生,以及車夫、轎夫八人,護院家丁四人,廚娘一人,外加秦管家共有十幾人。「少爺,您大病未愈,這天寒地凍是不是等養好身體再出門?」秦管家聞訊,深一腳淺一腳的趕來阻攔道。「秦翁,如果我說去金燕樓,您肯定不讓我出去對吧?」秦烈展顏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接着正色寬慰道:「我有公務要出去一趟,秦翁不用擔心。」「李大郎、吳倫、吳紹你們護送老爺走一趟,不得有絲毫差池。」秦管家見秦烈不似作偽,這才連忙吩咐車夫、家丁護送秦烈出門。別看秦管家年老體衰,還瘸了一條腿,走起路來都有些吃力,平時也慈眉善目的老翁模樣,可那一雙渾濁的目光,卻時不時隱含着一抹精光。李大郎是秦烈府邸的趕馬車的車夫,吳倫、吳紹則是護院家丁,都是鄆城本地雇傭的,三個人加起來一個月也就一貫錢工資。可見秦烈許諾張文遠一百貫錢,他為何會心動不已的原因了。「去驛站。」上車之前,秦烈吩咐了一句趕車的李大朗,接着又說道:「吳倫、吳紹你們兩個也在車轅上坐着吧。」「多謝老爺。」從秦烈家去驛站有三里路呢,如今這大冬天天寒地凍的,步行可不容易,二人剛才被點名就一肚子怨氣。但奈何不敢發作,故這會聽到秦烈讓他們坐車轅,兄弟兩個都是欣喜若狂,連連謝恩。至於秦烈為何不請他們坐馬車內,這倒不是秦烈小氣,而是像吳倫、吳紹這樣的家丁,可不配坐馬車的,在古代可不是誰都有資格乘坐轎子和馬車的。驛站官舍內,坐鎮鄆城縣的濟州府緝捕使臣何濤,這會也剛剛接到府尹大人派人送來的關蝶文書。從中得知了劫掠生辰綱的那伙人,除了前幾日逃竄的晁蓋外,另外還有石碣村的阮氏兄弟。看罷文書的何濤,自是欣喜若狂,當即收拾行裝,就要前往縣衙,知會知縣時文彬、調派縣衙的衙役,前往石碣村拿人。何濤正要出門,正好與秦烈迎面遇上。「秦縣尉,你怎麼來了?身體沒事吧?」見到秦烈這個公子哥縣尉,何濤還真有些驚訝。秦烈如今不過二十一歲,面相端正、劍眉星目,唇紅齒白,身高八尺,近一米八的個子,看起來還真是一表人才,可實際上在所有人眼中,這就是一個紈絝子弟。「何大人,下官發現這個案子的幾個疑點,特來向您討教,你看是不是回房聊?」說起來何濤這個緝捕使臣也不過是一個從九品的芝麻官,但畢竟是州府派來的人,所以秦烈雖然與他平職,在他面前還是要尊稱一聲何大人。「你看要不咱們路上說如何?剛剛州府傳來最新的緝捕文書,我也正要要去縣衙,知會知縣相公與秦縣尉,安排人馬隨我前去捉人來着。」何濤有些遲疑的解釋道,秦烈是鄆城縣尉,即便再草包無能,何濤這樣小吏出身的人,也不敢過於輕視秦烈。秦烈雖然是靠祖上門蔭授予的官職,可秦烈同樣也是太學院出來的太學生,有着舉人功名的。說不定哪天皇帝一高興,賜個同進士出身,那就是妥妥的大宋士大夫,像何濤這樣小吏員,拍馬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夠升個一官半職,但那些有功名身份官吏卻不同,人家說不定哪天就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一品權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一品權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我是鄆城縣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