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2】

第二十一章 2】

虞舜又對契說:「契啊,你就繼續擔任大司徒,掌管天下的教化吧。」

契說道:「老臣不會辱沒使命的。」

虞舜把目光移到皋陶。皋陶主動說道:「我管理刑律多年,有了足夠的教訓和經驗,就讓我繼續主管國家刑律吧。」

虞舜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四岳說道:「皋陶可謂刑律專家,主管國家刑獄甚好。」

虞舜點頭讚許。說道:「文命身為百揆,乃國家首輔,任重道遠,得輕輕擔子,把水正所管之瑣事分出來。根據實際情況,我想設一人專門掌管百工,恢復過去的共工之職官。大家想想看,何人可以勝任這個職位?」

眾人一致推薦垂。舜帝就說:「垂精於冶金鑄造百工,再加上這管理水利,辛苦你。垂就做共工吧。」

垂謙虛地推讓:「臣年邁力衰,臣部下的殳戕和伯與跟隨我多年,正值壯年,才幹卓越,請帝考慮在他們兩人中擇一用之最好。」

虞舜說道:「垂啊,他們兩人未必就肯僭越你的職位的,你就不必讓了。」

垂不再說什麼。

虞舜說道:「由誰來擔任虞官,管理高原濕地,山林湖澤,草木鳥獸和魚鱉一屬呢?」

契說道:「隤皚是最佳人選。」

禹說道:「論做虞官,隤皚是不錯,但是他身染重病,恐力不從心了。益隨我治水,走遍海內外,奇山異水、奇花異草、奇禽異獸無所不見,頗有研究,並根據所見所聞,著有《山海經》一書,依我看,益出任虞官最為合適。」

益方二十幾歲,東夷族人,一向很被虞舜看好,考慮資歷方面的原因,虞舜並沒讓通知他參加這次核心會議。禹的推薦與他的構想不謀而和。

虞舜說:「很好,益年輕有為,是塊好料,就讓益就做我的虞官吧。日後我還得抽時間拜讀拜讀他的《山海經》。」

四岳說道:「伯虎、仲熊、叔豹、季狸隨隤皚效力多年,可考慮由他們擔任益的副手。」

虞舜說道:「副職就交由益去挑選吧。」又問道:「哪個能出任國家祭祀事務的最高禮官,主持天神、地祗、人鬼三大禮儀呢?」

皋陶說:「伯夷於禮最有研究,他最合適。」

大家也齊推伯夷。

帝舜說:「不錯,伯夷!就由你來作秩宗吧。」

伯夷遜謝,推薦夔。

虞舜說:「不必推了,夔另有重任,″

伯夷拜謝受命。

縱觀三皇、四帝時代,摯不能很好地守業而遭廢黜;丹朱有口不道忠信之言,頑囂而偏好爭辯,往往以悖謬為常而不為帝堯重用,放齊、孔壬、鯀、都是帝胄,卻都不是驕橫**,流被深遠就是毀敗信行,惡其忠直。因此,把王子王孫,貴族子弟培養成人至關重要。帝舜早有主張,打算通過詩歌、音樂等學子都感興趣的藝術教育手段來塑造胄子及後生和諧的,審美的人格,使他們成為正直純良的有德之人。因此擬專門設置一個典樂官。而擔任這種責任,夔是最佳人選。

於是虞舜對夔說道:「夔啊,你就負責禮樂教育吧。」

夔自小腳跛,天資聰明,國中除了虞舜之外,夔是獨一無二的音樂大師。帝堯在世的時候,夔就作過《六列》、《六英》、《咸池》,用美妙的樂曲來歌頌帝堯的仁德。現在虞舜把藝術教育的任務派給他,夔的心情十分興奮,豪邁的情致溢於言表,十分自信地說:「帝啊,如果我敲起磬石奏起音樂,那鳥獸都會感動得紛紛起舞的啊。」

虞舜說道:「是啊。是啊,你就好好地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吧。」

夔說道:「我不會辜負了帝的期望的。」

虞舜說道:「國家大政之所以謬誤,在於耳目閉塞,我擬專設一官名叫納言,也即是國家喉舌,其職能是傳達敕命和政令,廣納百官建議,黎民意見。並擬在宮門之外,十字路口遍設誹謗木,廣開言路,廣納民意,清除朝弊。我想讓晏龍出任此職。我三十年前結識晏龍,他為人耿介,公正誠實,善於文書和表達,不知諸位以為可否?」

眾人都表示贊成。

虞舜又說道:「黃帝時代,設了史官,蒼頡為左史、詛誦為右史,負責記載國家大事和君主言行。後來就間斷了。虞舜在先帝時節庸二十年,做攝政帝八年,承諸位同僚謁誠匡佐,深表感激。因此,我刻意特製了一簡冊,已將近年國之大事、諸臣功事載於冊上。新政之始,我擬要秩宗伯夷與納言晏龍兼任史官。待后我就將冊交給史官,伯夷與晏龍可續寫下去,一作百官獎掖根據,二為寫史根據。」

晏龍沒參加會議,伯夷代表其受命。

虞舜最後說道:「天官職事不變,大巫師職事不變。」

爾後又議論了冊封事宜。

人事問題研究完,一干人又就國號、國家區劃、職官考核、國家刑律等等逐一做了研究論證。

平陽城裏平靜了好多天之後的一個吉祥的日子,當紅日從東天升起來慢慢地高掛天際時候,仁信大殿門外的敢諫之鼓響了起來,好久沒有聽到這樣遒勁的鼓聲的群臣急忙忙趕到了議事大廳。丹朱也到了,丹朱似乎已經從鼓聲中意識到了什麼,但是仍然故做姿態地低着頭大步走着,往日般直接走向帝堯坐過的位置,卻被攔住了。丹朱抬頭看時,先帝位置旁邊原先攝政帝的位置之上穩穩地坐着虞舜。丹朱被安排在與虞舜對稱的位置坐了。

丹朱與虞舜打招呼,虞舜若無其事地微笑着點點頭。

今天的人到得特別整齊,在京都為官、但在京都之外盡職的諸臣都到齊了,各諸侯、各州州牧一個不缺,各部族首領也到了不少。

九聲敢諫之鼓響過,四岳趨步走上台階,朗聲宣佈:所有人員靜候片刻,待攝政帝先到帝堯太廟祭祀禱告完畢后,有重要國事宣佈。隨之宣佈了一大批陪同祭祀禱告人員名單。

仁信大殿裏眾臣早知道了今天會有什麼大事發生,雖然議論紛紛,但是並不驚詫,仔細聽來都是一片讚歎叫好之聲。

丹朱表情尷尬,坐立不安。

四岳、禹、棄、契、皋陶、垂、益、伯夷、夔、晏龍、羲仲、羲和、叔仲、叔和、巫鹽和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梁州。荊州、豫州、雍州九州州牧以及三個部族之長陪同虞舜進入太廟。

太廟裏披紅挂彩,燭燈通明,高香裊裊,三牲端端正正擺放在香案上。神龕上除了黃帝、顓頊、帝嚳金身和神位之外,新添了帝堯金身和神位。虞舜畢恭畢敬地進行祭祀。盥手、上香、敬酒、三拜三跪三稽首,一切禮儀做完,又默默禱告良久,重口許下諾言:光大先祖德澤,打造堯天舜日。

一行人眾星捧月般擁護著攝政帝虞舜離了太廟,回到仁信大殿。

又是九通敢諫之鼓遒勁響過,四岳再次趨步登上台階朗聲宣佈:

先帝赤龍歸仙,攝政帝守孝已屆

三年,今日禱告先祖,遵循帝堯遺旨,

凜然繼承帝統,稱舜帝,國號虞。

仁信殿一片歡呼之聲,眾臣齊呼:明明上天,燦然星辰。日月光華,弘予一人。

羲仲繼續宣佈:

有虞舜帝,繼承先帝偉業,修正治國方略:

一、敕命有虞國人事

首輔四岳,掌管政務。

百揆伯禹,總領百官。

大司稷棄,掌管農林事務。

大司徒契,掌管國家教化。

共工垂,掌管工程、建築、水利、織造百工。

士官皋陶,掌管刑獄。

虞官伯益,管理草木鳥獸魚鱉。

稷宗伯夷,掌管禮儀、祭祀、事奉神鬼。

典樂官夔,掌管禮樂教育,負責音律

納言晏龍,掌管百官意見,黎民下情。

東天官羲仲、南天官羲叔、西天官和仲、北天官和叔,掌管天文曆法,兼任四方諸侯之長。

巫鹽仍為有虞國大巫師。

伯夷、晏龍兼任史官。

二、理順區劃

改九州為十二州。

鑒於冀州南北之間跨度太大,擬從冀州劃出一部分設立并州;梁、徐兩州過於遼遠,擬在梁

州之內新設幽州,在徐州之內新設營州,與原九州共為十二州,十二州之長統稱州牧。并州、

幽州、營州州牧分別由仲容、叔達、季仲擔任。其它九州州牧不作變更。

三、封丹朱于丹淵,准建丹朱城。

封象於有庳。

四、設制系統官制和職官考核察舉制度

三載考績,三不黜陟幽明。

五、敬敷五教

六、象以典刑。

七、定五年巡狩之制

五年一巡狩。是年二月東巡,五月南巡,八月西巡,十一月北巡,形成制度。

八、刷新政治,納言從諫

於十字路口,遍立誹謗之木,廣開視聽,從諫如流。

其它百官,另行封賞。其它事務,另行公佈。

四岳宣佈已畢,議事大廳再次歡呼聲雷動:明明上天,燦然星辰。日月光華,弘予一人。

虞舜站起身來,環視眾臣,朗朗開言:

「有虞國的元勛重臣們:水災行將得治,大患過去,百廢待舉。當務之急是光大德治,實現復興。而今虞舜已重新任命內閣,以強化管理職能。虞舜要求內閣成員恪盡職守,殫精竭慮,千方百計,搞好農業,管理好山林湖澤,迅速恢復商貿,重審法制教化,徹底肅清邊患,打擊奸佞凶頑,安定國民。所有善行,不顯惟德。惟有仁德最重要,惟有仁德才可以服人。我們要牢記先帝教命,厚待有德性的人,信任善良的人,拒絕奸佞小人。如果這些方面我們真正都做到了,那麼,即使是有虞國現行方域之外的蠻夷,也一定會被真情所打動而歸服有虞的啊!」

這天是陶唐歷年十一月初一日,正好是甲子日,於是,虞舜就以這個月為正月,以這一天為帝舜元年元日,並佈告天下。打自顓頊帝即位后,歷經帝嚳、帝摯到帝堯三代,共二百五十七年,一直以寅月為正月,沒有改變過。現一改變,四時運行、季節變化、國家政事、民居生活都要重新與之適應,故而佈告天下,讓有虞國都按新曆行事。

舜帝對今後對百官的考核問題做了特別訓誡。今後,有虞國帝君將每隔三年對四岳十二州的首長,各大諸侯以及朝廷高級官員考核一次;各州的州伯必須每年考核一次,各諸侯對自己的臣僕必須每季度考核一次。不論級別高低,綜合三次的考核情況對其為政實績作出結論,然後對賢能明智的官員給予升賞,對昏暗庸碌有惡績者予以罷免,該削封土的削減封土,該撤消爵位的就撤消爵位。

最後帝舜說道:「四岳、禹、契、棄、垂、皋陶、伯夷、益、夔、龍、四位天官、大巫師、及十二州的君長,你們各位大員都是國家的頂樑柱,今天虞舜已按先帝遺願宣誓就職,從今以後,各位一定要忠於職守,順應民意,輔弼我創立豐功偉績啊!」

虞舜又對契說:「契啊,你就繼續擔任大司徒,掌管天下的教化吧。」

契說道:「老臣不會辱沒使命的。」

虞舜把目光移到皋陶。皋陶主動說道:「我管理刑律多年,有了足夠的教訓和經驗,就讓我繼續主管國家刑律吧。」

虞舜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四岳說道:「皋陶可謂刑律專家,主管國家刑獄甚好。」

虞舜點頭讚許。說道:「文命身為百揆,乃國家首輔,任重道遠,得輕輕擔子,把水正所管之瑣事分出來。根據實際情況,我想設一人專門掌管百工,恢復過去的共工之職官。大家想想看,何人可以勝任這個職位?」

眾人一致推薦垂。舜帝就說:「垂精於冶金鑄造百工,再加上這管理水利,辛苦你。垂就做共工吧。」

垂謙虛地推讓:「臣年邁力衰,臣部下的殳戕和伯與跟隨我多年,正值壯年,才幹卓越,請帝考慮在他們兩人中擇一用之最好。」

虞舜說道:「垂啊,他們兩人未必就肯僭越你的職位的,你就不必讓了。」

垂不再說什麼。

虞舜說道:「由誰來擔任虞官,管理高原濕地,山林湖澤,草木鳥獸和魚鱉一屬呢?」

契說道:「隤皚是最佳人選。」

禹說道:「論做虞官,隤皚是不錯,但是他身染重病,恐力不從心了。益隨我治水,走遍海內外,奇山異水、奇花異草、奇禽異獸無所不見,頗有研究,並根據所見所聞,著有《山海經》一書,依我看,益出任虞官最為合適。」

益方二十幾歲,東夷族人,一向很被虞舜看好,考慮資歷方面的原因,虞舜並沒讓通知他參加這次核心會議。禹的推薦與他的構想不謀而和。

虞舜說:「很好,益年輕有為,是塊好料,就讓益就做我的虞官吧。日後我還得抽時間拜讀拜讀他的《山海經》。」

四岳說道:「伯虎、仲熊、叔豹、季狸隨隤皚效力多年,可考慮由他們擔任益的副手。」

虞舜說道:「副職就交由益去挑選吧。」又問道:「哪個能出任國家祭祀事務的最高禮官,主持天神、地祗、人鬼三大禮儀呢?」

皋陶說:「伯夷於禮最有研究,他最合適。」

大家也齊推伯夷。

帝舜說:「不錯,伯夷!就由你來作秩宗吧。」

伯夷遜謝,推薦夔。

虞舜說:「不必推了,夔另有重任,″

伯夷拜謝受命。

縱觀三皇、四帝時代,摯不能很好地守業而遭廢黜;丹朱有口不道忠信之言,頑囂而偏好爭辯,往往以悖謬為常而不為帝堯重用,放齊、孔壬、鯀、都是帝胄,卻都不是驕橫**,流被深遠就是毀敗信行,惡其忠直。因此,把王子王孫,貴族子弟培養成人至關重要。帝舜早有主張,打算通過詩歌、音樂等學子都感興趣的藝術教育手段來塑造胄子及後生和諧的,審美的人格,使他們成為正直純良的有德之人。因此擬專門設置一個典樂官。而擔任這種責任,夔是最佳人選。

於是虞舜對夔說道:「夔啊,你就負責禮樂教育吧。」

夔自小腳跛,天資聰明,國中除了虞舜之外,夔是獨一無二的音樂大師。帝堯在世的時候,夔就作過《六列》、《六英》、《咸池》,用美妙的樂曲來歌頌帝堯的仁德。現在虞舜把藝術教育的任務派給他,夔的心情十分興奮,豪邁的情致溢於言表,十分自信地說:「帝啊,如果我敲起磬石奏起音樂,那鳥獸都會感動得紛紛起舞的啊。」

虞舜說道:「是啊。是啊,你就好好地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吧。」

夔說道:「我不會辜負了帝的期望的。」

虞舜說道:「國家大政之所以謬誤,在於耳目閉塞,我擬專設一官名叫納言,也即是國家喉舌,其職能是傳達敕命和政令,廣納百官建議,黎民意見。並擬在宮門之外,十字路口遍設誹謗木,廣開言路,廣納民意,清除朝弊。我想讓晏龍出任此職。我三十年前結識晏龍,他為人耿介,公正誠實,善於文書和表達,不知諸位以為可否?」

眾人都表示贊成。

虞舜又說道:「黃帝時代,設了史官,蒼頡為左史、詛誦為右史,負責記載國家大事和君主言行。後來就間斷了。虞舜在先帝時節庸二十年,做攝政帝八年,承諸位同僚謁誠匡佐,深表感激。因此,我刻意特製了一簡冊,已將近年國之大事、諸臣功事載於冊上。新政之始,我擬要秩宗伯夷與納言晏龍兼任史官。待后我就將冊交給史官,伯夷與晏龍可續寫下去,一作百官獎掖根據,二為寫史根據。」

晏龍沒參加會議,伯夷代表其受命。

虞舜最後說道:「天官職事不變,大巫師職事不變。」

爾後又議論了冊封事宜。

人事問題研究完,一干人又就國號、國家區劃、職官考核、國家刑律等等逐一做了研究論證。

平陽城裏平靜了好多天之後的一個吉祥的日子,當紅日從東天升起來慢慢地高掛天際時候,仁信大殿門外的敢諫之鼓響了起來,好久沒有聽到這樣遒勁的鼓聲的群臣急忙忙趕到了議事大廳。丹朱也到了,丹朱似乎已經從鼓聲中意識到了什麼,但是仍然故做姿態地低着頭大步走着,往日般直接走向帝堯坐過的位置,卻被攔住了。丹朱抬頭看時,先帝位置旁邊原先攝政帝的位置之上穩穩地坐着虞舜。丹朱被安排在與虞舜對稱的位置坐了。

丹朱與虞舜打招呼,虞舜若無其事地微笑着點點頭。

今天的人到得特別整齊,在京都為官、但在京都之外盡職的諸臣都到齊了,各諸侯、各州州牧一個不缺,各部族首領也到了不少。

九聲敢諫之鼓響過,四岳趨步走上台階,朗聲宣佈:所有人員靜候片刻,待攝政帝先到帝堯太廟祭祀禱告完畢后,有重要國事宣佈。隨之宣佈了一大批陪同祭祀禱告人員名單。

仁信大殿裏眾臣早知道了今天會有什麼大事發生,雖然議論紛紛,但是並不驚詫,仔細聽來都是一片讚歎叫好之聲。

丹朱表情尷尬,坐立不安。

四岳、禹、棄、契、皋陶、垂、益、伯夷、夔、晏龍、羲仲、羲和、叔仲、叔和、巫鹽和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梁州。荊州、豫州、雍州九州州牧以及三個部族之長陪同虞舜進入太廟。

太廟裏披紅挂彩,燭燈通明,高香裊裊,三牲端端正正擺放在香案上。神龕上除了黃帝、顓頊、帝嚳金身和神位之外,新添了帝堯金身和神位。虞舜畢恭畢敬地進行祭祀。盥手、上香、敬酒、三拜三跪三稽首,一切禮儀做完,又默默禱告良久,重口許下諾言:光大先祖德澤,打造堯天舜日。

一行人眾星捧月般擁護著攝政帝虞舜離了太廟,回到仁信大殿。

又是九通敢諫之鼓遒勁響過,四岳再次趨步登上台階朗聲宣佈:

先帝赤龍歸仙,攝政帝守孝已屆

三年,今日禱告先祖,遵循帝堯遺旨,

凜然繼承帝統,稱舜帝,國號虞。

仁信殿一片歡呼之聲,眾臣齊呼:明明上天,燦然星辰。日月光華,弘予一人。

羲仲繼續宣佈:

有虞舜帝,繼承先帝偉業,修正治國方略:

一、敕命有虞國人事

首輔四岳,掌管政務。

百揆伯禹,總領百官。

大司稷棄,掌管農林事務。

大司徒契,掌管國家教化。

共工垂,掌管工程、建築、水利、織造百工。

士官皋陶,掌管刑獄。

虞官伯益,管理草木鳥獸魚鱉。

稷宗伯夷,掌管禮儀、祭祀、事奉神鬼。

典樂官夔,掌管禮樂教育,負責音律

納言晏龍,掌管百官意見,黎民下情。

東天官羲仲、南天官羲叔、西天官和仲、北天官和叔,掌管天文曆法,兼任四方諸侯之長。

巫鹽仍為有虞國大巫師。

伯夷、晏龍兼任史官。

二、理順區劃

改九州為十二州。

鑒於冀州南北之間跨度太大,擬從冀州劃出一部分設立并州;梁、徐兩州過於遼遠,擬在梁

州之內新設幽州,在徐州之內新設營州,與原九州共為十二州,十二州之長統稱州牧。并州、

幽州、營州州牧分別由仲容、叔達、季仲擔任。其它九州州牧不作變更。

三、封丹朱于丹淵,准建丹朱城。

封象於有庳。

四、設制系統官制和職官考核察舉制度

三載考績,三不黜陟幽明。

五、敬敷五教

六、象以典刑。

七、定五年巡狩之制

五年一巡狩。是年二月東巡,五月南巡,八月西巡,十一月北巡,形成制度。

八、刷新政治,納言從諫

於十字路口,遍立誹謗之木,廣開視聽,從諫如流。

其它百官,另行封賞。其它事務,另行公佈。

四岳宣佈已畢,議事大廳再次歡呼聲雷動:明明上天,燦然星辰。日月光華,弘予一人。

虞舜站起身來,環視眾臣,朗朗開言:

「有虞國的元勛重臣們:水災行將得治,大患過去,百廢待舉。當務之急是光大德治,實現復興。而今虞舜已重新任命內閣,以強化管理職能。虞舜要求內閣成員恪盡職守,殫精竭慮,千方百計,搞好農業,管理好山林湖澤,迅速恢復商貿,重審法制教化,徹底肅清邊患,打擊奸佞凶頑,安定國民。所有善行,不顯惟德。惟有仁德最重要,惟有仁德才可以服人。我們要牢記先帝教命,厚待有德性的人,信任善良的人,拒絕奸佞小人。如果這些方面我們真正都做到了,那麼,即使是有虞國現行方域之外的蠻夷,也一定會被真情所打動而歸服有虞的啊!」

這天是陶唐歷年十一月初一日,正好是甲子日,於是,虞舜就以這個月為正月,以這一天為帝舜元年元日,並佈告天下。打自顓頊帝即位后,歷經帝嚳、帝摯到帝堯三代,共二百五十七年,一直以寅月為正月,沒有改變過。現一改變,四時運行、季節變化、國家政事、民居生活都要重新與之適應,故而佈告天下,讓有虞國都按新曆行事。

舜帝對今後對百官的考核問題做了特別訓誡。今後,有虞國帝君將每隔三年對四岳十二州的首長,各大諸侯以及朝廷高級官員考核一次;各州的州伯必須每年考核一次,各諸侯對自己的臣僕必須每季度考核一次。不論級別高低,綜合三次的考核情況對其為政實績作出結論,然後對賢能明智的官員給予升賞,對昏暗庸碌有惡績者予以罷免,該削封土的削減封土,該撤消爵位的就撤消爵位。

最後帝舜說道:「四岳、禹、契、棄、垂、皋陶、伯夷、益、夔、龍、四位天官、大巫師、及十二州的君長,你們各位大員都是國家的頂樑柱,今天虞舜已按先帝遺願宣誓就職,從今以後,各位一定要忠於職守,順應民意,輔弼我創立豐功偉績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千古舜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千古舜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