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平平無奇趙子龍

第四百一十六章 平平無奇趙子龍

正商議間,忽報交州士徽求見。

李奇宣士徽入帳,問及來意,原來是士燮在交州聽聞李奇立國,知道大勢已定,便派士徽前來上貢表忠心。

士徽先是到了許昌,知道李奇來了官渡前線,便放下糧食、貢品等物,率一小隊前來中牟拜謁李奇。

李奇大喜,封士燮為日南王,永鎮交州,士徽為曲陽侯。

立國之初的封賞是來得最容易的,因為當權者要顧忌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平衡。現在士徽大老遠的跑過來表忠心,李奇不能不有所表示。至於「永鎮」二字,說起來容易,執行起來就比較考究了。早前韓信的齊王以及後世吳三桂的平西王,到最後表現不好,還不是一樣「呵呵噠」。

另外,李奇在征討孫權的時候曾向士燮借了一些糧草。

當時,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現在士燮表示歸順李奇,那麼你的就是我的了,不用還了。

交州士燮對李奇的歸順,也給孫權施加了壓力,現在孫權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盡心儘力攻打徐州,替李奇分擔壓力,以期獲得戰功,穩固自己在新王朝的地位。

不僅如此,孫權還差人送信至遼東公孫氏,勸公孫康也歸順大唐。

孫權在信中這麼說道:「交州士燮歸順大唐,不廢一兵一卒便列土封王。今若尊駕起兵攻曹魏之北,牽制曹魏兵力,將來列土封王也不在話下。願君三思。」

公孫康曾經斬殺袁熙、袁尚兩兄弟向曹操效忠,被拜為左將軍,封襄平侯。

遼東與曹魏的領土接壤,而公孫康的實力遠遜於曹魏,所以公孫康對曹魏勢力向來虛與委蛇,又與孫權眉來眼去。不過現在曹魏完全被李唐所牽制,給公孫康侵蝕曹魏領土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契機。況且孫權、士燮都明確站隊,公孫康已經晚了整整一個節奏,如果李唐滅了曹魏,公孫康就完犢子了。

所以孫權給他的建議還是值得思考的。

公孫康現在趁著曹魏主力盡皆奔赴官渡前線,如果能夠多侵佔一些曹魏的領土,那麼將來與李奇談判的籌碼就越多。

幾經思慮,公孫康最終採取了孫權的建議,從遼東發兵,攻打曹魏所轄的幽州地界。

是故,曹魏突然之間三面受敵,幾乎全天下的勢力都在向曹魏用兵,哪怕遠在交州的士燮,也通過送錢送糧的方式替李唐搖旗吶喊。

曹丕一個腦袋兩個大。

就在剛才,他得到情報:派出去繞襲李奇營帳的夏侯淵、曹洪因敵軍防範森嚴以及張飛、甘寧率軍趕回而鎩羽而歸。

此時,朝堂之上開始出現不同的言論。

有人提出向李奇議和,將兗州、豫州一帶所剩的郡縣割讓給李奇,自己保守河北,平定遼東;

也有人認為,李唐是整個局勢的關鍵,只要集中力量在官渡將李唐擊敗,公孫康、孫權等牆頭草勢力便可順勢瓦解。

曹丕舉棋不定,他把目光投到夏侯淵和曹洪的身上。

至此,他越發覺得宗族勢力才是值得自己信賴的,也越來越覺得父親創業的不易。

遙想當年,曹操身為宦官之後,在朝堂上倍受排擠,袁紹欺他,王允辱他,陳宮叛他,陳琳罵他,就連禰衡這種渣渣也想要騎到他頭上拉屎拉尿。在這種環境下,曹操能夠平呂布,定袁紹,滅袁術,收荊襄,終於讓那些世家不敢小覷,靠的是什麼?固然有二荀、郭嘉之謀,也賴曹氏及外姓將領之勇,這才有了曹魏的根基,曹魏的魂。

現在曹魏站在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十字路口上,曹丕心中其實更傾向於擊敗李唐,

瓦解孫權、公孫康,但是他又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跟自己站在一條線上的。所以,他看向夏侯淵和曹洪,希望這些曹氏宗族能夠不計前嫌,再次跟自己站在統一戰線上。

夏侯淵會意,拱手道:「末將願與李唐決一死戰!」

曹洪正因曹仁之死而悲憤,生怕曹丕與李奇議和,馬上出列道:「不滅李唐,誓不罷休。」

曹丕聽此二人這麼說,心情突然就順暢了許多。

關鍵時刻,還是得看我曹家人!

主意既定,曹丕排除了所有異義,堅持留下來與李奇決戰。

不過這個時候的李奇,已經變換了想法:士燮歸順,公孫康示好,天下局勢有利於自己而不利於曹魏。在這種情況下,曹魏的主力大軍被牽製得越久,其後方越為不利。

所以,李奇現在並不急於與曹丕決戰,而是深溝高壘,作防禦姿態。

某日,曹洪率領一隊人馬前來李奇帳外搦戰,張飛出列道:「上次沒有斬殺這廝,這次他倒是送上門來了。-請陛下下令出兵,俺必斬曹洪於馬下。」

李奇笑道:「翼德切勿衝動,曹丕派曹洪前來搦戰,又怎會志在單挑?讓他罵去吧。」

張飛道:「那豈不是有損我軍士氣?」

李奇仍是笑道:「翼德言之有理,那就派一隊嗓門兒大的,在拒馬之內跟他們對罵吧。」

張飛:「……」

一時辭窮,不知道怎麼形容這位大唐的開國皇帝。

法正道:「那倒不必。可使弓弩手於箭塔時刻準備着。翼德上前搦曹洪斗將,曹洪不肯,那有損軍心士氣的就是他們;若曹洪肯來,翼德能斬便斬之,倘若彼數合之內便退走,翼德不可追擊。若彼揮軍殺來,便使弓弩手於箭樓上射之。」

李奇點了點頭,幾種情況法正都考慮到了:

若是斗將,曹洪哪裏是張飛的對手;

若是魏軍掩殺,便以弓弩手擊退;

若是魏軍主動搦戰,又不戰自退,疲勞的也是魏軍,正好符合我方打持久戰的策略。

張飛正要出戰,忽有一人出列,道:「張將軍長板坡喝退曹軍百萬之眾,又於前不久陣斬曹仁,可謂是威名赫赫,量那曹洪小兒也不敢與張將軍決鬥。末將向來寂寂無名,平平無奇,曹洪必定輕視。倘若曹洪來戰,末將有信心將其斬於馬下。」

李奇視之,乃趙雲也。

好一個寂寂無名,平平無奇,跟着朕,真是委屈子龍了。

廝殺半生,連個名聲都沒博出來。

喜歡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六章 平平無奇趙子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