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大尺度的審美依據DD科幻小說中體現的科技美學

06 大尺度的審美依據DD科幻小說中體現的科技美學

06大尺度的審美依據――科幻小說中體現的科技美學

科幻小說中宏細節――「大尺度」意象(例如上述的BDO)的美感是在人類對自然進行改造的過程中顯現出來的。沒有科學技術作為工具,沒有其填充背景製造空間,這一意象將不復存在。然而,在這一過程中,科技並不是以其真實意義存在着,沒有遵循其邏輯性或實證性等本性,而是充當着某種喻體,作為一種修辭手段而出現。這裏要重申德雷尼說過的一段話:「在科幻小說中,『科學』――即表現科學論述的語言符號的句子――用於按字面意思解釋其他句子的意義,以便用於小說前景的結構之中。當句子包含適當的技術論述的時候,句子便脫離了隱喻這一類修辭的陳詞濫調,摒棄了多餘的瑣碎描寫,成為不可能事物的可能形象。」也就是說,通過科學內容的存在,科幻的意象才能夠顯現出來。科學知識提供了一種表現方法,一種修辭手段,一個人類對自身狀況的關照工具和尺度。這一點,可以從科技美學的角度來理解。

以下分別論述一下科技美學的根本態度和理解方式。

一、科技美學的根本態度

科技美學的根本態度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科學中的美學態度,二是美學中的科學主義。以下分別簡述。

1、科學中的美學態度

科學中的美學態度主要有審美主義和形而上學主義。審美主義的原則是,堅持自然界有完美和諧的秩序,認為科學研究的目的是揭示這秩序中的美感,這種美感不但推動科學發展而且是科學理論具有真理性的標準。其代表人物是愛因斯坦,他們倡導而且實踐這種主張,描繪和諧和靜止的宇宙圖景。而形而上學主義主張,科學理論和藝術品一樣是人藉助於直覺和想像力進行自由創造的成果,是對自然的理想化表現,是一種描述性的語言。代表人物是海森堡,開創支持這一主張理論的其實也就是量子力學的創始者們,他們的宇宙圖景是不確定而且不可確定的。

它們之間有同有異。相同點是在對待經典科學方法的問題上,都體現出革命意識。牛頓說「我不杜撰假說」的時候,科學被認為是發現客觀規律,支持二元對立的工具。而它們共同提出,直覺、發明、想像這些前理性的品格被賦予了科學活動,構成了對經典體系的挑戰和顛覆。

不同點則在於對待科學真理的問題上,審美主義和形而上學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前者對自然有着宗教性的虔誠,相信其具有自在的和諧和完美。而後者則認為作為一種人的產物,科學並不描述真正的客觀,而只是一種解釋體系而已,這種思想直接來自於不確定性的發現。如果做一個比喻,可以說前者參與的是一個由理性作為規則控制的有確定答案的遊戲,而後者則參與一個由非理性力量推動的無答案遊戲。同樣是填字謎,前者可以在第二天的報紙上找到答案,後者則必須自己在明天的報紙上寫出答案。而這又直接導致了兩者對宇宙圖景的看法不同。

從精神層面考量,前者建構的是一個具有宗教感的和諧體系,追求的是人在宇宙中的意義和存在感,表達的是人對生存的追問和渴望。而後者則在本質上認為科學應該不斷打破平衡,應該具有動態的結構,不斷拓展更新,其提出的新意義將打破舊的秩序和意義。前者提倡靜態,但是卻不斷打破舊秩序;後者力圖打破,但是又自覺到這迫使人作出了犧牲。這恐怕就是雙方各自的深層矛盾吧。

2、美學中的科學主義

美學中的科學主義是另一種科技美學態度。其倡導的是一種以客觀、數理抽象為主導的藝術原則,試圖以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行藝術創作,甚至顛覆藝術創作。主要是體現在繪畫的印象派和立體派作品中,他們的中心不是題材而是技巧和幾何學。

二、科技美學的理解方式

科技美學有幾種理解方式,包括科技美的內涵、科技美的產生來源、科學與藝術的審美差異、科技對象審美化的要素等。以下分別簡述之。

1、科技美的內涵

具有以下幾個內涵要素,工具、藝術、語言。這三者是理解科技美的三個途徑。

工具,還意味着其中包含的勞動過程,也就是人類運用工具的活動。勞動和工具都可以被看作是技術的外延,通過這兩者技術得以實現。可以說,通過提出科技美的概念,勞動和工具相對於技術被疏離、異化的情況得以打破,兩者可以與技術結合起來,為人打開新的審美緯度,將技術的意義體現在活動之中,肯定了人活動的正當性。

藝術,本就是與技術合一的觀念,所謂技藝,就是在說技術中必然存在着藝術,這是將技術的操控和應用者放入活動之中的必然結果。當對整個過程的統一和審美價值做出肯定后,藝術就會自然地出現在其中。在這一問題上,涉及到複製和創造的矛盾,前者是現代技術的特點,而也就成為了現代藝術的特點,在這種新的創造中,意識形態更加明顯地代替了過去儀式行為的位置,而將藝術創作變成了一種政治的活動,更重要的不是創作的內容,而是其複製能力和複製方式決定了其價值。

語言,是科技在整個人類活動過程中起作用的方式。技術正是依靠一種對世界的命名,不斷佔有而改造了世界。世界構造的過程也就是語言對世界命名的過程。而科技美的提出則不但遏制了技術,同時對語言的既成提出了質疑,審美這一具有直接體驗性的活動對語言/技術的形式化趨向進行了顛覆,使其不斷陌生化,迫使其不斷更新變化,從而避免了對人的控制和異化。

2、科技美的產生來源

科技美的產生來源上文略有所述,這裏只簡要列出。主要來源於進化中的環境影響和社會經驗中的個體體驗。以及處於繁殖擴張本能而產生的複製/創造衝動。

3、科學與藝術的審美差異

科學與藝術的美感主要區別在於其世界觀的不同。前者反對自由意志,堅持確定性原則,儘管形而上學主義提出了科學的解釋性質,但是仍然拒絕科學家自我意志和情感的自由表達。而藝術的美感主要來自於其具有中心意義的自由原則。雖然兩者都有簡單、對稱、和諧的判斷標準,但是其差異在於,前者的形式美原則是單向度的,只包括簡單、對稱、和諧,而後者則在這之後尋求變異、對立和衝突。藝術的對稱性是以變化和差異為基礎的,體現為一種動態的平衡而不是守恆。舉個例子,根據美學原則建造的傳世建築,其特點卻無不體現在細微的不同和差異上。這種在規則上的巧妙變動才是藝術的根本所在。

科學和藝術都從新角度揭示世界,但是科學簡化現實,而藝術則強化現實,前者是一個抽象過程,後者則是一個具相過程。做個比喻,就是科學在世界中追求唯一的太陽,而藝術從一個太陽中展現豐富的世界。在這個意義上,他們兩者不但目的不同,所面對的對象亦不同。

4、科技對象的審美化

科技對象審美化是產生科技美感的過程。這要求滿足三個主要條件:從感官、感性上完善之,賦予其內在於感性的意義,達成與世界的協調一致。其對象首先要部分地否定自身,脫離自身的環境,而同時要保持其實踐的性質,也就是說,需要一個適合的背景,在活動中達成目的,以此「噴氣機高傲地說出它征服的空間,就像陸地橋說出它跨越的山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喚起的感情主要是崇高而不是美。另一方面,這也需要特定的審美主體,也就是人,具有特定的位置和能力,比如風帆對於船上的水手與岸上的行人來說,其呈現出的美決不會是等價的。

結語:

經過查找多種資料,總算是寫完了這篇文章。筆者初始的意圖是從大尺度意象的形式和例證出發,從文本中尋找其自身的邏輯和意義,然後在科幻史中查找類似的作品,結合前人的論述揭示其中科技美學起作用的機制。但是現在看來,這一企圖並沒有成功,不但沒能作出合格的分析,而且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僅僅是生硬地套搬了一些段落,拿來充數,深感慚愧。在此一併感謝互聯網上所有原作者,本文的所有來源都可以在網上找到,感謝互聯網這項神話般的科學技術。

自責之後,有一點要說。就筆者所查閱到的資料來看,似乎這種意象所造成的「驚異感」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和研究,至少沒有與科技聯繫起來,而私以為如果不能發掘現象背後的審美機制,只是從個體的精神層面加以分析的話,難免流於形式,因此還希望有飽學之士對此問題發表意見,筆者拙文便是拋磚引玉了。

註:

[1]劉慈欣:《從大海中見一滴水》.

[2]劉慈欣既是科幻作家,同時也是一位軟件工程師,曾經設計過一個名為「電子詩人」的軟件,可以機械地將一些字詞聯繫起來,從而作出一首「詩」。――編者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銀河問天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銀河問天錄
上一章下一章

06 大尺度的審美依據DD科幻小說中體現的科技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