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

第二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

百官一斗垮向習文,讓老向徹底閉嘴,朝廷上再也沒有支持皇帝的言論了。

眼看優勢在我,英雄好漢加大力度,再次組織了數十人去堵唐羽。

要求丞相以「百官相迫」的理由去勸告皇帝,共同聯署。

唐羽此時算是清醒了一點。

這是在結黨。

當即表示,上疏自無不可,但是聯署自己不會署名,以諸位的名字呈送如何?

唐羽此時想通了利害關係。

其實就是嚇唬他們。

可是一點沒嚇唬住。

陳海燕彷彿是在做什麼豐功偉績,大聲呵斥道,「沒關係,就以我的名字為首。是貶官還是殺頭,聽陛下處置。」

到了這個地步。

唐羽已經非常被動了,屬於是地板人,誰都能踩他一腳。

是個人就能罵他不忠不義。

終於挨到十二月。

這事情依舊沒有結果。

唐羽承受力兩個月的精神攻擊。

上書遞交辭呈。

說他有三大錯誤,一是承認自己首鼠兩端,說自己品格有問題,不適合做宰輔大臣。

第二是說自己身為宰相,不能調和君臣關係,使得君臣失和。

三是作為宰相,不能完成君父的囑託,實在是慚愧。

好了,隊友發起投降,李佑麻了,氣呼呼表示,「朕不甘心為百官挾持,本來君相結合,精誠團結,大有可為,而今宰相屈從百官,上書辭職,那你置朕於何地啊?」

「知道你難,已經在想辦法了,你別現在辭職啊,不許。」

經此一戰,由於臨近過年,很多事情比這事更重要。

皇帝與群臣進入休戰期。

前後爭論數十天,沒有一個結果。

只苦了新科進士。

最後還是李佑從內帑撥了部分錢,讓進士們過了個年。

這場爭論,受傷最重的就是我們的唐丞相了。

本來威望不錯的他,毀於一旦。

他親自去給薛萬徹拜年的時候,酒後不無傷感的說,「還是老上司有遠見,沒有擔任丞相,丞相府這把椅子害人啊,給我整的天怒人怨,這名聲爛了倒是其次,主要是遺禍後人,我兒現在才一兩歲,我卻已經得罪了所有人。」

「日後,一字一句都有可能被翻出來,作為把柄。以後可能我家的下場並不好。」

薛萬徹提醒道,「只要沒得罪皇帝就行。」

一語驚醒夢中人。

原本當局者迷的唐羽。

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破局之法。

死跟皇帝。

但是皇帝已經對自己不滿了。

所以唐羽必須想辦法。

把這個事情辦成,不僅要百官同意。

而且要皇帝滿意。

於是。

天命四年正月初六。

理解了為官真諦的唐羽佈置了一番后。

迂迴包抄,不從正面角度去提進士高封的事情。

而是暗中招募了一批鬱郁不得志的小官,然後動用宰相的職權,給他們一定的檢察之權。

從而和百官撕破臉,掀起查帳的事件。

由於唐羽行動迅速,事先也沒和六部主官通氣。

自然而然在各部門查到了一些呆帳錯賬黑心賬。

因為封建社會,一個官員權力可比後世的大多了。

又缺少監督機制。

人性貪婪。

自然會出現不少的腐敗現象。

查了半個月的賬。

就發現其中工部有十分之一二的工程涉嫌造假,騙取國庫的錢,累計高達三十六萬八千貫。

刑部有十幾個案件一直抓不到人。

甚至唐羽的人親自審問后,還有七八件冤假錯案。

除了這兩個大案要案。

其他部分也查出還有許多不符合法度的事件,比如報銷金額過多。

等等弊案的發生。

這一轉移矛盾的做法。

使得唐羽掌握了輿論主動權,畢竟只要一公佈這個人是個貪官。

那麼就是活該了。

人民群眾歡呼雀躍。

接着唐羽把所有的證據提交給李佑。

李佑如獲至寶,這些英雄好漢果然也不是乾淨的。

準備一查到底。

但是唐羽勸阻了,他很扎心的告訴李佑,跟着他們造反的人大多數都是投機分子。

個人操守並不是特別好。

現在國家沒有統一,不易過多誅殺。

乾脆還是只誅殺首惡,發配次一等,其他的人就放過吧。

好吧,政治就是妥協。

李佑也只能輕輕揭過。

此事一結束。

等唐羽再提起進士封官的事情

百官竟然再無阻攔。

很順利的執行了李佑原本的詔書。

可能在百官眼裏,皇帝放過大多數人,就是為了進士做的妥協。

故而一個個老實的答應了。

李佑看到這場景,也是驚了,早知道如此好讓百官公卿閉嘴。

何必浪費了如此多的時間。

李佑這才發現控制朝局,不僅僅軍隊在手中就可以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開局造了李二的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開局造了李二的反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