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國之重器

第21章 國之重器

9小時前,新曆2076年5月23日,凌晨00:00

韓知安此刻正在一座軍事基地外蹲守着,他已經在這裏守了一天一夜了。

突然,基地方向響起「嘎吱嘎吱」的聲音,基地的大門打開了,隨後是核心引擎的轟鳴聲。

只見幾十輛軍用重型運輸卡車先後駛出基地,這些卡車拉着不知道什麼東西浩浩蕩蕩的往西邊的垠海森林地區開去。

幾十輛卡車捲起陣陣塵土,在基地燈光的照射下如同霧氣一般,再加上那卡車后的東西用防水布蓋着,防水布上還有生化標誌,顯得神秘而又詭異。

不僅如此,每輛卡車都有一左一右兩架輕核護衛著,顯然卡車上的東西極為重要。

韓知安已經在這個基地周圍連續蹲了幾個月的時間,終於是在這一晚蹲到大魚了,所以他就一直跟在隊伍後面。

車隊進入垠海森林深處時,已經是兩個小時之後了。

也就在這時,韓知安突然感覺到森林裏面有異動,強烈的不安瞬間湧上心頭,二話沒說,迅速催動血脈之力向後奮力一躍。

下一秒,一顆能量炮彈落在了韓知安之前的位置。

緊接着,一聲轟隆巨響,強光伴隨着高溫以及巨大的能量波動瞬間綻放。

等到一切散去,那個位置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坑,原本在那的一切生靈無一倖免,周遭的花草樹木也是東倒西歪,同時還在意猶未盡的燃燒着。

韓知安此時正隱藏在遠處的樹叢里,他之前那一躍直接就到了十米開外,然後他又覺得不保險,於是又向後撤了近百米。

剛隱住身形身後就亮起了光,然後是一聲巨響,稍有減弱的能量波動緊隨其後。

韓知安下意識的回頭看,便看到這副場景,他不禁脊背發涼、汗毛倒豎:

「這要是沒躲開,豈不是死的連渣都沒有了!」

這邊韓知安正在暗自慶幸,另一邊,三架輕核從林中竄出,來到大坑前。

「人呢?」其中一人問道。

「不知道,應該是死了,我確定我的炮彈瞄準了他。」

「不一定!」另一人正色道。

「嗯?」

「怎麼說?」

見他說的這麼嚴肅,另外兩人便一臉疑惑地問道。

「如果那人在炮彈來臨前瞬移走,就能躲開爆炸,然後利用我們來查看的機會六我們......」

「......」

面對如此正兒八經的胡說八道,兩人也是很無語,直接開溜了,同時異口同聲地說到:

「毛病!」

「喂,你們等等我,我是認真的!」

......

百米外的韓知安也看到了這三架輕核,當然他聽不到他們之間地對話,如果他聽到了可能還會驚訝一下,因為他這也勉強算是「瞬移」吧。

「竟然已經有埋伏和佈防了,看來這運輸的東西大有來頭啊。」

韓知安看着漸漸遠去地車隊,然後又看看周圍的地形,嘴裏喃喃地說道。

他和車隊現在所處的地區是一大片山區,而且至少在他視野所能及的範圍內是沒有任何大型建築的,這裏出現埋伏就說明運送的東西極其重要,對方要確保沒有人跟蹤。

韓知安深知在黑夜中自己的優勢不如在白天,因為輕核有夜視系統,而自己在黑暗中就是半個瞎子。

如果是在白天,打十個輕核也不在話下。

因此韓知安當即決定先撤退,

明天天亮再向更深處搜尋,然後便找了處空地就地休息。

如此草率倒不是因為他心大,而是他斷定,如此重要的物資,對方一定會第一時間收回所有兵力,集中保護基地區域。

埋伏在外的機甲和士兵也會跟着車隊撤回基地,而他又是往車隊的反方向行進的,因此短期內自己一定是安全的,這個短期最少也有24小時。

另一邊,垠海森林極深處,一塊極大的校場橫亘在四座山峰(後文簡稱「東峰」、「南峰」、「北峰」、「西峰」)之間的低地處。

校場東、南、北三個方向都築有十米高的圍牆,圍牆內有數座防禦塔,校場上停著許多核心戰鬥機和核心裝甲車。

校場的西邊之所以沒有圍牆,是因為南、被兩邊的圍牆與西峰相接,相當於將整個西峰當作是最後一堵圍牆。

西峰呈金字塔狀,而且如果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西峰的東面極為光滑,沒有任何植被,彷彿是人為修建的一樣。

其他幾座山峰和西峰的其他三個面都很正常,校場的大門位於東邊的圍牆,拱形的大門連接的是一條橫穿東峰的隧道。

此刻大門是打開的,在那隧道內有燈光照射進校場。

幾分鐘後幾十輛重型卡車駛入校場,而後大門自動關閉。

原本跟在車隊左右的輕核此時已經不見了蹤影,包括原本一路上設置的伏兵也並沒有跟着回到校場。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座基地四面環山,中間平坦,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寶地。

而四座山峰就是最好的天然壁障,因此基地在設計之初就將兵營建在四座山峰之中,而中間的低地則用來停放戰機,裝甲車等。

位於山峰之上的四大兵營被稱為「四峰守護」,而該基地叫「四峰基地」。

其實四峰基地最巧妙的不是四大守護的地點,而是其主樓。

還記得西峰那光滑的山面么,那其實是一堵牆。

沒錯,四峰基地的主樓位於西峰的山體之內。

西峰不僅體積是四峰中最大的,形狀也是最規則的,整體呈現為四面金字塔狀。

於是,當初在建設四峰基地時,設計師採用了挖山建承重牆的方法,在山體內部建造了一棟金字塔狀的建築,該樓被命名為「四峰塔」。

為了保留天然植被的隱蔽性,挖山時,從東側山體向內挖,西、南、北邊的山體保留大概十米深的石土層供植被生長。

以校場為地面,四峰塔總高度為280米,0到120米為倉庫;120到280米為研究所、指揮中心等場所。

四峰塔也就是底層倉庫正門高一百米,寬五十米;正門旁邊的側門高三十米,寬十米;120米往上為全覆蓋的玻璃幕牆。

在車隊駛入校場后,四峰塔正門緩緩打開一條供卡車駛入的「縫」。

視角跟隨卡車進入倉庫內,引入眼帘的是能讓你永生難忘的場景。

倉庫為什麼要設計一百米高的大門,因為倉庫里站立着「巨人」。

那「巨人」高度八十米左右,四肢孔武有力,胸口處有一個圓形的發光裝置,眼睛表面有密密麻麻的相連六邊形,像是黃蜂的複眼一般。

像這樣的巨人這裏有三個,每一個的形態都各有特色。

有的魁梧,充滿力量;有的長有翅膀,能翱翔於天際;有的滿身都是武器,讓人不寒而慄。

震撼!在他們面前,人類就如同螻蟻一般。

這就是聯盟國的最強武器——核軀,三大聯盟國加起來不足二十台,一台核軀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走向!

目前來說,三國現有服役的核軀都屬於二代機,而且三國都在各自研究三代機,東盟的開拓者基地也是為了這個目的修建的。

而四峰基地則是西聯先進科技研究基地,其中自然也包括核軀三代機的研製。

這個倉庫的面積極大,以至於幾十輛重型卡車組成的車隊進入后滅有造成任何「交通堵塞」。

沒錯這個基地里甚至大到有專門的交通系統,就整體面積而言,整個倉庫佔地接近18萬平方米,相當於差不多25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

要知道,開拓者基地的面積也就差不多7萬平方米,可想而知西聯對科技研發的投入有多大。

車隊大概又行進了幾分鐘,最終停在一個巨大的平台面前,這個平台在四峰倉庫內有四個,另外三個就在那三台核軀腳下......

每一輛重型卡車在停好后,車上的人員就下車,掀開貨箱上面那層有生化標誌的防水布,然後就以極快的速度撤走了。

奇怪的是,這些從車上下來的人員都穿着戰術盔甲,而且還不是正在各國軍隊服役的制式戰術盔甲。

這種盔甲表面有點點閃爍的紫光,彷彿是蘊藏了一片星空,胸口處還鑲嵌著一顆眼眸大小的紫色晶體。

卡車上運載的東西此刻也一目了然,其中大部分是形狀各異的金屬部件。

這些金屬部件表面有一條條的紫色線條,彷彿是一根根血管。

另一部分則是紫色的晶體,晶體的形狀近似於菱形但又比菱形複雜得多。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為特殊。

它是一顆巨大的球體,泛著紫色的光芒,球體直徑為12米。

等到這一片的人員疏散完畢后,幾十架核心吊運機同時往這裏趕來,這些吊運機和其他吊運機也有不同

這些吊運機的表面彷彿是被防水布嚴絲合縫的包裹住的,和卡車上的防水布顏色一樣,而且同樣有生化標誌。

包裹得這麼嚴實,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辨別方向的,又是怎麼進行其他操作的,又或者說它們是全自動的?

這些吊運機配合得很好,他們首先將幾個最大的部件相互拼接,然後又拿起幾個紫色晶體嵌入這些部件上的凹槽處,又將一些細小的零件裝上,鎖緊。

這個部件就算是裝好了,它整體長四十米,從一端到另一端逐漸變細,尾部有一個翹起,底部扁平。

這是?

當你看到吊運機裝好后的部件時,你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

倒不是因為你不認識它的樣子,恰恰相反,你對它的樣子太熟悉了。

那赫然是一條腿!

而且還是一條健碩的腿,大小腿的粗細比例極具美感,再加上外表的紫色「血管」,像是正在用力而導致的「紫筋暴起」。-

其實整個組裝的的過程說起來快,但其實組裝過程是很緩慢的。

一條腿的零部件就多的數不勝數,內部設計有極為精密,安裝起來非常複雜。

在完成這條腿的安裝后,吊運機又開始了另一條腿的安裝。

在之後是軀幹、手臂、頭,那顆紫色的球體被放在了核軀的胸腔內,想必那是主核心了。

很快,這台嶄新的核軀就組裝完成了,他整體的樣子和基地內另一台身材魁梧的二代核軀很像,充滿力量感。

但是兩台的外觀顏色差距很大,二代機偏銀色調,再搭配藍色的核心光芒。

三代機則是黑色調,紫色的核心光芒,再加上機體表面那類似血管的紋路。

而且這紋路是由胸口的圓形區域發出,通往全身各處,彷彿真的在用「心臟」給身體供血一般。

所有部位的單獨組裝工作完成後,最後就是將各部位連接在一起,並調試各部位之間的協調統一性以及各系統是否正常運行。

所有工作完成後,時間已經來到了上午9點。

從凌晨3點車隊返回四峰基地,到上午九點完成所有組裝和調試工作,一共用去了六個小時的時間。

這還只是組裝和靜態調試,還沒有進行操作試驗,由此可見製造過程中的各種難題決不是輕易就能解決的。

「各部門注意,各部門注意,第三代核軀遠程操作試驗將於聯盟時間新曆2076年5月23日上午10點準時進行,請各部門做好準備!」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紫禁域:永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紫禁域:永夜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章 國之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