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第721章 應天府對朱瀚的崇拜

722.第721章 應天府對朱瀚的崇拜

第721章應天府對朱瀚的崇拜

錢尚書被打入天牢,株連九族的事情很快也傳到了朱棣的耳朵里。

他被禁足的這些日子,一直都在想辦法能夠重新的獲得朱元璋的青睞,自己在暗地裏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可是卻一直都無濟於事。

「王爺,我們在外面可是打探了不少的消息,現在地下已經對外面不少的人都十分的重視。」

「反而對我們平平無奇,再這樣下去的話,恐怕日後我們也沒辦法能夠得到陛下的青睞。」

朱棣身旁的人便開始給他出謀劃策。

畢竟現在他都已經到了這種時候,如果再不籌謀好的話,恐怕日後很可能就會被朱元璋給拋棄。

即便是想要做一個閑散王爺,但自己在應天府,連一點威望都沒有。

那日後肯定也會被身邊的人嫌棄。

朱棣聽着只覺得頭皮發麻,他微微的皺了皺眉,想起朱瀚之前就告訴過自己。

無論怎樣在應天府之中,只要要將自己的地位越發的鞏固,才能夠得到朱元璋的重視

朱棣緩緩的站起身。

「看來這件事情在應天府都已經傳開,所有的人都在考慮錢尚書背後的人究竟是誰。」

「還把這屎盆子都開始往我的身上扣,真是太自不量力了,今日便是禁足的最後一天,明日準備些禮品,我要去見皇叔一面。」

手下的人不敢耽擱,趕緊的便去準備。

朱棣這時便心裏有了自己的盤算。

他在書房中看着這些日子,朱元璋讓自己所讀的書籍。

其中兄友弟恭以及大明的天下,幾乎都是朱元璋對他最後的期待。

朱棣為了能夠得到朱元璋的賞識,現在已經走投無路。

朱棣怎麼也沒有想到,朱元璋其實早就已經看準了他的實力。

現在不過是想要讓他,在應天府中能夠有自己的安排。

朱棣就絕對不可能這樣的認輸。

即便沒有辦法與朱標抗衡,但自己在應天府的地位絕對不能夠動搖。

與此同時,朱瀚和朱標兩人已經着手準備。

這幾日他們對科舉的事情,一直都忙前忙后,已經有不少的學者能夠得到他們的庇護。

王安等人在朱瀚的保護之下,現在已經開始做好參加科舉的準備。

「這一次的科舉由我來做主考官,皇叔便是副主考官,看來這次的科舉竟然能夠讓學子們重新的獲得關胃以往的成績全部都作廢。」

朱標的臉上露出笑容,朱瀚對這次科舉十分的重視,為了儘快的能夠為朝廷選拔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朱元璋還特意的下令,在科舉考試之時,要讓學子們最安排的時刻。

那些受到牽連的學子都可以重返考場,和舞弊案說有關聯的那些人,自然也沒什麼好路可走,

他們不但被取消了科舉的資格,還被逐出了科舉,五年之內不得再參加科舉,這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懲罰。

「太子殿下,只要能夠清楚這一次的科舉,最重要的是讓學子們都能夠知曉,他們如今的科舉考試來之不易。」

「所選拔的人才之中,也不會讓南北學子再出現任何的分歧。」

朱瀚的話讓朱標連連點頭。

他跟這朱瀚在這次科舉,也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朱瀚能夠將科舉全部都掌控在手中,讓那些學子都能夠得到自己的安排。

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出來。

這便讓朱標更加的確信,朱元璋對朱瀚的重視從來都不是徒有虛名。

「皇叔,這次的科舉在下月初便可以重新的參加,那些學子們都在議論這一次的科舉考題,會不會像以往一樣更加的嚴峻。」

朱標對學子們的安排,其實一直都瞭然於心。

他也清楚朱元璋對科舉的重視,昭然若揭若。

在科舉之中再出現什麼安排,恐怕一時之間會讓不少的學者對朝廷都失去信心。

這一次的科舉重新的選拔人才,一方面也是為了彌補官位的缺失。

朝中不少的官員,因為錢尚書的事情已經受到了牽連。

有的早就已經被貶出了應天府,朝中不少的官位都空缺了下來。

要從這些優秀的學子之中,找尋出一批人,不但能夠博學多識,還能夠對官職沒有過多的要求。

他們能夠利用自己的所學,為江山社稷付出貢獻。

「太子殿下,應當也清楚科舉的重視,就是要讓天下學子都清楚。」

「在參加科舉之時,能夠讓他們不遺餘力地去為自己的夢想而繁忙起來。」

朱瀚告訴朱標。

其實自己和朱元璋兩人,能夠走到這一步,靠的不僅僅是,他們想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心。

更重要的是,學子們之中肯定會有不少的人能夠如他們一般。

在科舉考試中為天下百姓着想,這便是他們在科學能夠脫穎而出的最關鍵的一步。

「太子殿下,可參考四書五經之中,賢德以及責任的那些規矩。」

「在科舉考試之中,也可讓學子們都暢所欲言。所寫的文章自然能夠讓他們有所出路,」

朱瀚便提議朱標,在這次科舉考題這時可以將以往的題目再重新的換一換。

朱標聽到朱瀚的話,眼前一亮,以往在八股取士之中,其實就會讓不少的學子因此而錯失良機。

學子們學富五車,他們在科舉考試之中能夠有自己的思想,日後才能夠為江山社稷着想。

他瞬間便明白,朱瀚的良苦用心。

「皇叔說的確實沒錯,這些學子們只要是能夠有實力的,都能夠得到父皇的重視,在他們參與科舉之時就能夠脫穎而出。」

朱瀚對朱標極為重視。

他一語驚醒夢中人,讓朱標對這次的科舉更是充滿了信心。

科舉恢復的消息,在應天府也已經傳開了不少的學子,紛紛都高興無比。

「時隔一個月,終於能夠重新的參加科舉考試,日後就再也不會有科舉舞弊的事情出現,這可真是要多虧了英王殿下。」

「英王殿下的實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覷。」

「他陪着陛下微服私訪之時,就已經想好對科舉的改善,這一次會有更多的學子能夠走上仕途之路。」

「這樣一來,日後為官之人都能夠從百姓出發,百姓就能夠更加的安居樂業,大明江山更為穩固。。」

應天府的學子對於這次的科舉,其實已經十分的有信心。

他們都清楚了,在科舉考試之中,只有真正的能夠脫穎而出,才能夠得到朱元璋的重視。

在這屆科舉之時,他們都開始盡心儘力地做好準備。

朱瀚回到家中之時,便看到葛榮在房間里苦讀鑽研。

看着葛榮這副認真的模樣,朱瀚對他也寄予了厚望。

「沒想到你現在讀書居然如此用功,要把自己讀的書變得越發靈活,而不是死讀書。。」

聽到朱瀚的話,葛榮連忙起身,他恭恭敬敬的給朱瀚行了個禮。

對朱瀚滿臉的笑容,心裏都默默的崇拜了起來。

「王爺說的確實沒錯,能夠把書讀透,就能夠知曉書中的為人處事。」

葛榮能夠把書看得如此仔細,那朱瀚對他刮目相看,朱瀚拿起他手中的書看了一眼,緩緩的合上。

「你現在既然已經讀了這麼多書,那本王今日就考考你。」

葛蓉立馬認真地看着朱瀚,等待朱瀚對自己的考驗。

朱瀚題筆便在紙張上寫下天下二字。

「以你所學的知識給本王解釋解釋,這天下要如何才能夠越發穩固。」

這也是朱元璋一直,都希望能夠得到的結果,大明江山在他的手中能夠越發的有所發展,對於朱元璋來說一直都極為重視。

他在安排之時,想要在這其中讓自己的地位至高無上,把以前那屈辱的歷史徹底的洗刷,不想讓百姓再過去水深火熱的日子。

葛榮上前看了一眼朱瀚所提的字。

他思考片刻便認真地看着朱瀚,將自己心中的想法便說了出來。

「大明江山這些年來發展的確實不錯,但想要真正的能夠得到穩固,如今做的還是不夠。」

他這話倒是讓朱瀚多了幾分興趣,朱瀚朝着他揚了揚下巴,示意葛榮可以繼續的說下去。

葛榮連忙便繼續的開口。

在他看來,如今天下想要穩固百姓安居樂業自然也不在話下,但真正能夠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在未來的安排之中自然也不在少數。

在這其中,百姓安居樂業外敵不敢入侵軍隊越發的強大才是國之根本。

這些無一例外,全部由要集中在錢上面。

「依我之見,只要國庫充盈,糧草儲備齊全,軍隊的將領們個個都驍勇善戰。」

「日後就算是真的到了戰場上,他們也能夠以一己之力大破敵軍,弘揚我大明國威。」

葛榮說着,緩緩的看向朱瀚,他微微的躬了躬身子。

「國之根本,便在於能夠真正的在朝中立足,國庫這便是與商人聯合一起做生意,才能夠讓生意變得越發的好轉。」

士農工商中商人的地位是最為低下。

他們真正能夠賺到錢的卻比比皆是。

在國庫之中,他們對商人一直都進行貶低。

可是不管怎樣,只要是商人賺了錢,他們才能夠在上繳國庫之時的稅銀變得越來越多,讓大明更加的富饒。

葛榮的這一番話,讓朱瀚對他刮目相看。

朱瀚坐在椅子上,饒有興緻的看着葛榮眼神之中滿是欣賞。

「你小小年紀居然能夠有如此見地,確實非同凡響,不過日後要在應天府,想要立足。」

「不單單是有一顆正直的心,還要把百姓的地位也慢慢地提升上去,你所說是農工商的事情,我覺得很有大的出路。」

葛榮被朱瀚誇的有點不好意思。

他確確實實也是這個想法,在朝中官員里不少的官員憤怒,僅僅是能夠維持自家的開銷。

若是想要有更多的錢,他們就必須要搞一些副業,但朝中處理自己的公務都來不及,又有什麼心思能夠去經商。

朱瀚突然聯想到,自己的東海商會在江南以及大同府四處的生意,做得越發的紅火。

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大明賺錢。

朱元璋不管是招兵買馬,還是要擴充軍隊糧草,必定是要準備齊全。

百姓要是解決困境,國庫肯定是要給他們一臂之力,如此想來這些便也不會再給他們有什麼危機可言。

「你說的確實沒錯,好好的讀書,我非常的看好你,相信你日後竟然能夠成為國之棟樑。」

朱元璋最看重的便是在應天府之中,能夠有不少的學子,有自己的思想。

他們不但能夠為天下百姓着想,更重要的是心中要有一顆赤誠之心。

在管理天下之時,圍觀之人的那些計劃在他們的手裏要變得越來越強才是最為好。

葛榮的這一番想法,讓朱瀚對他都格外的有了不少期待。

「王爺放心,我這條命都是你救的,日後便也想着在朝中上下能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日後必定能夠助王爺。」

朱瀚哈哈大笑,他起身看了一眼,葛榮意味深長的露出個笑容。

隨後便轉身離去。

葛榮看着朱瀚的背影,突然間覺得自己剛才所說的確實有點不對。

朱瀚畢竟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弟弟,就算是朱元璋做到九五至尊,他也從未打壓過朱瀚。

這一點情分,他們兄弟之間還是有的。

自己剛才所說的那一番話,確實有些沒規矩。

朱瀚並沒有將葛榮的話放在心上。

回到書房時,便看到何風雨,正在整理著張豐年從大同府寄過來的賬本。

上面藥材生意,在張豐年的安排之下已經逐漸的蒸蒸日上,日賺斗金也不在話下。

何風雨一隻手拿着賬本,一隻手撥弄著算盤。

朱瀚進來時他都沒察覺,看到賬本上那密密麻麻的進賬,朱瀚的心情舒暢了不少。

「看來這算賬可真是門技術活,本來你對這是最煩的,怎麼現在倒想起來要看這些賬本。」

朱瀚對自己的每個學生都非常的重視,聽到朱瀚的話,何風雨都有點不好意思,

他將賬本拿在手裏,上面細心的都已經做了標註,

其中幾個店裏的生意若是出現了什麼漏洞,他都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尋出問題。

這次幫朱瀚算賬,也是張豐年那邊的提議。

「師傅你有所不知,我與張豐年兩人先前打了個賭。」

「」藥材,生意肯定不會得到重視,可沒想到他現在賺了錢,便把賬本交到我手裏,想要折磨我,讓我誇他能靠着一己之力賺這些錢罷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
上一章下一章

722.第721章 應天府對朱瀚的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