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止楚攻宋(4-8)

八、止楚攻宋(4-8)

楚惠王時期,還發生了一件事,這事關涉兩個著名歷史人物,一個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一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魯國公輸班(盤)。據錢穆考證,「止楚攻宋」的時間發生在楚惠王四十四年後,五十年之前。當時公輸班在楚為將,擅攻城,正在為楚造雲梯。墨子游於列國之間,那時在魯。墨了聽說了,楚國將要攻打宋國,就從魯千里迢迢,用十天十夜趕到楚國都城。

先就去遊說公輸班,「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墨子•公輸》)

公輸般聽墨子這麼一說,就服了,可是他感到為難,因為他已向楚王建議攻宋,攻宋戰爭已經在準備中了。最後,公輸般引薦墨子見了楚惠王。

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可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為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枬、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墨子•公輸》)

楚惠王同公輸般一樣,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理,但並無打消,攻宋的戰爭計劃。

後來是,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與公輸班進行戰爭推演。公輸盤攻,墨子守。結果是:「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墨子取得了守城的勝利。

這下,就令公孫班與楚王不得不重新考慮攻宋計劃了。雖然公孫班也想過殺死墨子來這一最後一招來對付墨子,但墨子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殺死墨子也改變不了預期的戰爭結局。最終,楚王取消了攻宋計劃。

這一則故事,主要由墨子弟子在《墨子》一書中記載,葛洪《神仙傳》裏也詳述。需要提一下的是,墨子的姓名與國籍問題。

墨子姓墨名翟:最普遍的說法是,墨子姓墨名翟。《呂氏春秋》、《淮南子》、《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內都如是稱。《元和姓纂》明確說墨子乃孤竹君之後,本墨胎民,改為墨氏。而《新唐書•藝文志》也沿用這種說法。

墨子姓翟名烏:南齊孔稚圭所著的《北山移文》則稱墨翟為「翟子」,元朝伊世珍所著的《琅環記》也附和此說,並認為墨子姓翟名烏。清朝周亮工所著的《固樹屋書影》更具體地提出:「以墨為道,今以姓為名。」認為他姓翟,並將姓轉成名;而「墨」是一種學派。晚清學者江瓊所著的《讀子卮言》承襲周亮工的說法。

墨翟為「貊狄」或「蠻狄」之音轉,非姓名:近代學者胡懷琛有研究墨子,在其所撰《墨翟為印度人辨》一文中提出,墨既非姓,翟也不是姓,更不是名,而是「貊狄」或「蠻狄」之音轉,是用來稱一個不知姓名的外國人。

墨為古代刑名之一:近代學者錢穆的《墨子傳略》從墨刑是古代刑名之一的角度展開研究,認為古人犯輕刑,則罰作奴隸苦工,故名墨為刑徒,實為奴役,而墨家生活菲薄,其道以自苦為極。墨子和弟子們都「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人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族踵」。這樣,就被稱為墨了。

墨子國籍有宋人說、楚人說、魯人說、騰州說。

宋人說:主要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據此歷代學者稱其為宋人。此說一直流行到清代。

楚人說:清代畢沅注《墨子》時,據《呂氏春秋》高誘之注,並參照墨子諸多與魯陽文君的對話,推定其為魯陽人,即楚人。

魯人說:清代孫詒讓作《墨子間詁》,在附文《墨子傳略》中第一次提出墨子為魯國人。其主要依據為:《墨子•貴義》「墨子自魯即齊」;《墨子•魯問》「以迎墨子於魯」;《呂氏春秋•愛類》「公輸般為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

滕州說:墨學研究學者張知寒在《墨子原為滕州人》、《墨子裏籍新探》等論文中進一步考證,墨子出生地應為古代邾國的「濫邑」(現山東滕州境內),濫邑後來歸屬魯國。其主要依據有: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之後,史載滕州東南有目夷亭

墨子姓名與國籍眾說紛紜,尚無定論。筆者無意深考,茲錄於此存閱。

楚惠王時期,還發生了一件事,這事關涉兩個著名歷史人物,一個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一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魯國公輸班(盤)。據錢穆考證,「止楚攻宋」的時間發生在楚惠王四十四年後,五十年之前。當時公輸班在楚為將,擅攻城,正在為楚造雲梯。墨子游於列國之間,那時在魯。墨了聽說了,楚國將要攻打宋國,就從魯千里迢迢,用十天十夜趕到楚國都城。

先就去遊說公輸班,「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墨子•公輸》)

公輸般聽墨子這麼一說,就服了,可是他感到為難,因為他已向楚王建議攻宋,攻宋戰爭已經在準備中了。最後,公輸般引薦墨子見了楚惠王。

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可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為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枬、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墨子•公輸》)

楚惠王同公輸般一樣,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理,但並無打消,攻宋的戰爭計劃。

後來是,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與公輸班進行戰爭推演。公輸盤攻,墨子守。結果是:「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墨子取得了守城的勝利。

這下,就令公孫班與楚王不得不重新考慮攻宋計劃了。雖然公孫班也想過殺死墨子來這一最後一招來對付墨子,但墨子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殺死墨子也改變不了預期的戰爭結局。最終,楚王取消了攻宋計劃。

這一則故事,主要由墨子弟子在《墨子》一書中記載,葛洪《神仙傳》裏也詳述。需要提一下的是,墨子的姓名與國籍問題。

墨子姓墨名翟:最普遍的說法是,墨子姓墨名翟。《呂氏春秋》、《淮南子》、《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內都如是稱。《元和姓纂》明確說墨子乃孤竹君之後,本墨胎民,改為墨氏。而《新唐書•藝文志》也沿用這種說法。

墨子姓翟名烏:南齊孔稚圭所著的《北山移文》則稱墨翟為「翟子」,元朝伊世珍所著的《琅環記》也附和此說,並認為墨子姓翟名烏。清朝周亮工所著的《固樹屋書影》更具體地提出:「以墨為道,今以姓為名。」認為他姓翟,並將姓轉成名;而「墨」是一種學派。晚清學者江瓊所著的《讀子卮言》承襲周亮工的說法。

墨翟為「貊狄」或「蠻狄」之音轉,非姓名:近代學者胡懷琛有研究墨子,在其所撰《墨翟為印度人辨》一文中提出,墨既非姓,翟也不是姓,更不是名,而是「貊狄」或「蠻狄」之音轉,是用來稱一個不知姓名的外國人。

墨為古代刑名之一:近代學者錢穆的《墨子傳略》從墨刑是古代刑名之一的角度展開研究,認為古人犯輕刑,則罰作奴隸苦工,故名墨為刑徒,實為奴役,而墨家生活菲薄,其道以自苦為極。墨子和弟子們都「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人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族踵」。這樣,就被稱為墨了。

墨子國籍有宋人說、楚人說、魯人說、騰州說。

宋人說:主要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據此歷代學者稱其為宋人。此說一直流行到清代。

楚人說:清代畢沅注《墨子》時,據《呂氏春秋》高誘之注,並參照墨子諸多與魯陽文君的對話,推定其為魯陽人,即楚人。

魯人說:清代孫詒讓作《墨子間詁》,在附文《墨子傳略》中第一次提出墨子為魯國人。其主要依據為:《墨子•貴義》「墨子自魯即齊」;《墨子•魯問》「以迎墨子於魯」;《呂氏春秋•愛類》「公輸般為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

滕州說:墨學研究學者張知寒在《墨子原為滕州人》、《墨子裏籍新探》等論文中進一步考證,墨子出生地應為古代邾國的「濫邑」(現山東滕州境內),濫邑後來歸屬魯國。其主要依據有: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之後,史載滕州東南有目夷亭

墨子姓名與國籍眾說紛紜,尚無定論。筆者無意深考,茲錄於此存閱。

楚惠王時期,還發生了一件事,這事關涉兩個著名歷史人物,一個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一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魯國公輸班(盤)。據錢穆考證,「止楚攻宋」的時間發生在楚惠王四十四年後,五十年之前。當時公輸班在楚為將,擅攻城,正在為楚造雲梯。墨子游於列國之間,那時在魯。墨了聽說了,楚國將要攻打宋國,就從魯千里迢迢,用十天十夜趕到楚國都城。

先就去遊說公輸班,「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墨子•公輸》)

公輸般聽墨子這麼一說,就服了,可是他感到為難,因為他已向楚王建議攻宋,攻宋戰爭已經在準備中了。最後,公輸般引薦墨子見了楚惠王。

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可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為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枬、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墨子•公輸》)

楚惠王同公輸般一樣,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理,但並無打消,攻宋的戰爭計劃。

後來是,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與公輸班進行戰爭推演。公輸盤攻,墨子守。結果是:「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墨子取得了守城的勝利。

這下,就令公孫班與楚王不得不重新考慮攻宋計劃了。雖然公孫班也想過殺死墨子來這一最後一招來對付墨子,但墨子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殺死墨子也改變不了預期的戰爭結局。最終,楚王取消了攻宋計劃。

這一則故事,主要由墨子弟子在《墨子》一書中記載,葛洪《神仙傳》裏也詳述。需要提一下的是,墨子的姓名與國籍問題。

墨子姓墨名翟:最普遍的說法是,墨子姓墨名翟。《呂氏春秋》、《淮南子》、《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內都如是稱。《元和姓纂》明確說墨子乃孤竹君之後,本墨胎民,改為墨氏。而《新唐書•藝文志》也沿用這種說法。

墨子姓翟名烏:南齊孔稚圭所著的《北山移文》則稱墨翟為「翟子」,元朝伊世珍所著的《琅環記》也附和此說,並認為墨子姓翟名烏。清朝周亮工所著的《固樹屋書影》更具體地提出:「以墨為道,今以姓為名。」認為他姓翟,並將姓轉成名;而「墨」是一種學派。晚清學者江瓊所著的《讀子卮言》承襲周亮工的說法。

墨翟為「貊狄」或「蠻狄」之音轉,非姓名:近代學者胡懷琛有研究墨子,在其所撰《墨翟為印度人辨》一文中提出,墨既非姓,翟也不是姓,更不是名,而是「貊狄」或「蠻狄」之音轉,是用來稱一個不知姓名的外國人。

墨為古代刑名之一:近代學者錢穆的《墨子傳略》從墨刑是古代刑名之一的角度展開研究,認為古人犯輕刑,則罰作奴隸苦工,故名墨為刑徒,實為奴役,而墨家生活菲薄,其道以自苦為極。墨子和弟子們都「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人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族踵」。這樣,就被稱為墨了。

墨子國籍有宋人說、楚人說、魯人說、騰州說。

宋人說:主要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據此歷代學者稱其為宋人。此說一直流行到清代。

楚人說:清代畢沅注《墨子》時,據《呂氏春秋》高誘之注,並參照墨子諸多與魯陽文君的對話,推定其為魯陽人,即楚人。

魯人說:清代孫詒讓作《墨子間詁》,在附文《墨子傳略》中第一次提出墨子為魯國人。其主要依據為:《墨子•貴義》「墨子自魯即齊」;《墨子•魯問》「以迎墨子於魯」;《呂氏春秋•愛類》「公輸般為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

滕州說:墨學研究學者張知寒在《墨子原為滕州人》、《墨子裏籍新探》等論文中進一步考證,墨子出生地應為古代邾國的「濫邑」(現山東滕州境內),濫邑後來歸屬魯國。其主要依據有: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之後,史載滕州東南有目夷亭

墨子姓名與國籍眾說紛紜,尚無定論。筆者無意深考,茲錄於此存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白話楚國史――血泣楚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白話楚國史――血泣楚天
上一章下一章

八、止楚攻宋(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