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行第九十一集

長江行第九十一集

長江行之江蘇省南通市今天是2022年1月4日,現在是下午17:26,瀘州城一個雲霧凝重的冬日,我在家裏上網穿越到2020年11月7日。中央電視台《遠方的家長江行》攝製組記者尹拉娜一行繼續江蘇省境內長江行的走訪。這一站從江蘇省無錫市江陰縣來到江蘇省南通市,以『臨江之城古都南通』為題拍攝長江行第91集。因長江流經南通市226km進入東海有206km的海岸線,中國南方通江達海城市故名南通。南通市約8544k㎡,人口約729.8萬,是長江入東海處江口城市。南通市機場港口車站水陸空立體交通網全球對接。南通市政府駐崇川區世紀大道六號。市委書記王暉,市長王暗南通市由崇川,港閘,通州,海安,如東,啟東,如皋,海門八個區縣組成。南通市版圖自古是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通市屬長江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河溝成網。記者尹拉娜與狼山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黃松濤一起來到南通城裏江邊的濱江公園。這裏可以用望遠鏡看江面上萬噸巨輪來往運輸繁忙的情景。黃松濤對記者講『』濱江公園是由原來的工廠撤遷改造成的江邊綠化帶,這裏的江面是南通市民的飲水水源地。』據濱江公園管理人員朱玉梅講『據南通地理志記載,南通市在兩千多年前是五座島嶼歷經海洋浪潮衝擊,水下焦岩地質地震變化,海洋麵水位下降,南通五座海邊小島變成了現在的五座山巒,成為了南通市現在的長江分叉入東海的幾塊陸地地貌地形。由此可見,南通江面與海洋麵是緊密相連的。這江邊立的唐代僧人簡真東渡日本講經說法的紀念塔是世界古代佛教藝術文化思想的遺存,也是在全球沒有出現武器科學之前像黨組織一樣的龐大組織思想,因此那時的鑒真和尚就像現在的國家領導人一樣也深受中日兩國人民喜愛』隨後,記者又來到南通博物苑,這裏是南通市地方志教育基地。館長杜嘉樂對記者講『』在清朝末年南通狀元張蹇提出了科技實業興國思想,給當時的國人指出了一條富國強民之路,後人為了紀念張蹇就在這裏建了南通博物苑,集張謇紀念館,科普生物館,書畫展覽館,園林綠化公園為一體,供市民學生遊覽參觀學習。當天,記者看見有位小學語文老師陳霜霜正帶着學生在這裏參加南通博物苑課外活動。隨即記者又來到南通市港閘區唐閘古鎮。這裏是南通市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記者與鎮長趙生良一起在鎮里走訪。他對記者講『唐閘古鎮因曾經這裏是唐氏家族的住家而得名,是一個長江邊上的鹽運口岸碼頭,南通和揚州之間的運河物流中轉站。解放前叫大生碼頭。在舊中國處在內憂外患,民不聊生,苦難深重的時候。南通人張蹇為了尋求國家的興旺,他提出了科技實業救國思想,就像中國共產黨搞改革開放提出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相似,並在古鎮創辦大生紡紗廠,使唐閘古鎮成為江蘇第一工業城鎮,為後來南通市的建立打下了物質基礎。據江蘇省志南通篇記載,1930年的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唐閘古鎮就有八百多家商店。棉,紗,布,油,糧,木都曾在此集散中轉。因此,南通自古有『小上海』之稱。記者來到唐閘古鎮走訪了唐閘印象館,館存當年的大生紡紗廠發行的股票是舊中國從國外引進資本主義的企業管理理念的標誌。可是張蹇在這裏轉了個彎,沒有滑入資本主義無限掠奪的泥潭,而是當企業有盈利后辦職業學校,中小學幼兒園,走上了科技實業教育救國之路。如今的大生紡紗廠已發展成現代工業旅遊景區。大生紡紗集團潘宇對記者講『從1915年南通人張謇創辦大生紡紗廠至今的大生紡紗集團已走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當年的公事廳,專家樓,廠房建築依然保存完好,而且被列入世界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張謇在南通創辦的大生紡紗集團是中國靈活運用資本家工廠經營理念的早期形式的證明。一百多年來尤其是最近四十年來大生紡織集團已經進入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到數字化操控紡紗設備從棉到布的製作過程的全新時代。工廠乾淨整潔,電能動力,環境清幽,工作高效。接着記者來到藍白印花布博物館,聽吳元新館長講『歷史上的南通因紡織業興盛而衍生出一個印花布技藝行業,就是用藍草植物染料在棉紡布上印花的技藝,這是中國最早的花衣服,後來人們從雕版印刷那裏學來鏤空印花直到今天的刺繡提花電腦印花。在中國30年代的時候這是一種很流行的花布衣服,如今福建泉州一帶惠安女人還經常穿這種藍白花布頭飾圍裙衣服。2020年1月20日長江行攝製組記者尹拉娜一行繼續江蘇省南通市的走訪。以『多彩南通,幸福如皋』為題拍攝第92集。記者尹拉娜首先來到南通市港閘區走訪一個宣和緙絲技藝傳承人王玉祥。他對記者講緙絲編織畫技藝不同於刺繡它是傳存於清代宣和年間的一種用彩色線在木機上手工編織繪圖繡花的技藝,多為皇家御用織裙繡花,山水,花鳥人物書畫紡織工藝品。記者當天在他的工作間感受了一下手工編織花鳥圖畫的難度並看了他的幾百幅緙絲織物畫展。接着,記者又來到南通市如皋縣靖海門街道東大古街。如皋縣住建局楊建軍對記者講『這是如皋縣城,具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的古街,四百多米長的青磚烏瓦街鋪是曾經的糧油米布店面。由於江海邊防颱風和洪水建築都不高。如今街上仭然住着許多百歲老人。接着記者來到如皋縣如城街道新民社區走訪一個蘿蔔乾加工腌制的專業戶蔡學兵。然後記者來到如城街道新園社區走訪鴿哨風箏技藝製作人姚春華。人們稱作是『會唱歌的風箏。』後來記者又來到如皋港運集團,採訪董事長馬玉東對記者講『這裏是原來的蘆葦灘開發建設成的10萬噸級的港口。港口隨着長江深水航道的運行,滬通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將成為中國東海岸連接起全球海洋航運業的物流中心。2020年1月21日長江行攝製組記者尹拉娜來到南通市海安縣,縣城月亮廣場採訪一群跳花鼓燈廣場舞的大姐。陳元琴對記者講『海安花鼓燈廣場舞是由原來漁民家庭妻子在丈夫出海打漁前跳的祈求平安的燈籠舞演變發展來的。舞蹈傳遞了妻子對丈夫的無限愛戀和希望丈夫出海打漁平安歸來的美好心愿。目前在南通市海安縣有31個民間花鼓燈廣場舞舞蹈團活躍在不同的鄉鎮廣場。』隨後記者來到海安縣李堡鎮老莊村王翠鳳家裏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麻蝦醬。王翠鳳對記者講『我們村,湖裏養殖的麻蝦,小米蝦肉質細嫩用於麵條的佐料是當地的一種美味。』接着記者來到南通市海門港,南通市招商重工海門基地採訪造船工程師尹海波對記者講『江蘇省南通市海門縣招商局海門重工基地是2013年投資新建的港區。主要從事海洋工程裝備,特種船舶設計,製造,修理,海洋石油鑽井,液化天然氣船,喜中傳海洋工程設備,設計,研發,製造。這艘正在建造中的新型極地探險郵輪是集旅遊和探險為一體的多功能豪華遊船。船長104m,寬18m可同時承載250名科學家旅遊探險。』接着記者從南通市海門縣來到南通市啟東縣呂四漁港。走訪港口承包老闆潘群雙對記者講『呂四漁港是南通市長江邊與崇明島隔江相望的漁船港,有95萬㎡的新漁港。記者當天看見有一艘剛剛從海上歸來的漁船正在下魚貨運到批發市場。有帶魚,黃魚鯰魚等。目前在南通市從此上黃海捕魚的漁船有兩千三百多艘,每年有30萬噸海洋捕撈量。』離開呂四漁港記者來到即將完工通車的滬通長江大橋。就是連接南通到蘇州的。走訪建橋工程師姜江華對記者講『滬通長江大橋是連接南通至蘇州的公鐵兩層長江斜拉索大橋。大橋自2015年9月開工到2020年7月建成通車,橋長11km,建在三百多米寬的長江主航道上的大橋。下一集走訪江蘇省蘇州市常熟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長江行第一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長江行第一集
上一章下一章

長江行第九十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