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人生如白駒過隙,有人難以再見

第九十七章 人生如白駒過隙,有人難以再見

,最快更新我在大明養生百年最新章節!

三個月後。

山西,平陽府,洪洞縣。

一處古槐樹下。

數千名移民,手足相抵,扶老攜幼,正在朝廷官派的鄉吏生員呵斥下,排起隊來,領取銀錢。

因為害怕他們逃跑,移民們都以繩索拴着手腳……

不過,他們也都習以為常,元朝時候,山西的漢民,幾十戶人用一把菜刀,吃面只能用竹片削,為此還發明了刀削麵。

自從洪武十五年後,大明北方大規模的移民開始。

山西的移民,主要移民去陝甘河南。

還有寧夏一些水草豐茂,但是稀缺人口的關鍵地方,都有山西移民的身影。

山西之地,因為久受僧人佛頭蠱惑,此地的鄉民十分篤信佛教,但是此地的漢化也極深,出過許多名商大賈,風流雅士,還有千古名詞傳世。

從晚唐到五代,再到遼,金,元,山西一直保留着濃厚的宗族文化,佛教興盛,漢學濃厚,這裏也是元代重要的商路要道,所以非常富庶,不僅產醋,也產美酒。

元朝大詞人元好問,就寫過「蒲桃酒賦」,將大元的葡萄酒和大石等西域葡萄酒做比對,又結合唐代古籍中記載的葡萄酒描述,對照古今葡萄酒的口味區別。

此地自古有釀酒習俗,金朝將釀造蒸餾白酒技法獻給大金國皇帝的道士蕭抱珍,雖在河北河南傳道,卻是在山西深山中尋訪名山古洞府,求得了釀造白酒的仙方。

前世那個時空很出名的茅台酒,就和被派遣去貴州等地戍邊的山西士卒有些關係。

在大元時期,西方諸多色目商人走絲路到達陝西,又從陝西走山西去草原,或者直接走山西去上都,又有些從草原到山西,再去陝西中原等地,山西的酒就是硬通貨,飽受草原漠北諸部歡迎。

而草原漠北的色目商人,也喜歡將西方的葡萄酒等帶來山西賣,因此地百姓好酒。

老百姓們不僅見多識廣,眼界開闊,而且較為富庶,開明。

元朝時候對這裏是散養制度,

收了稅之後管都不管,所以他們逐漸做大。

這也讓山西產生了許多土豪地主,豪強佔據山砦,既不繳稅,也不服從大明的徭役。這裏許多豪強大族,就靠販賣私鹽和酒,醋等發家致富,人口飛速增長。

明初,山西沒有太受紅巾衝擊,人口戶籍,在整個大明都排的上號,是大明重要的移民來源。

如今,大明為了能夠加快山西移民的腳步,對他們放寬了商路限制。

如,自家有金銀田地的,可以直接將金銀田地折算,到了陝甘,或者四川等地,可以就地在當地的大明皇家銀行折取,還會給予翻倍補償。

還免除對山西人的商業稅,連續免除多年。

移民們到了居住地,一律分配土地,居所,還給他們安家費,在山西只有一兩畝田的,去川蜀陝甘,翻倍分田地,當地良田不夠,從官田中分配。

就算是這樣,山西的老百姓願意移民的還是比較少,如果不是生活不下去了,誰又願意離開故土呢。

大明太子朱標,更是親臨山西,視察移民工作。

此刻,太子朱標,晉王朱棡,皇長孫朱標,皆穿着便服,站在那大槐樹不遠處一個隴上,望着熙熙攘攘的移民百姓。

朱雄英感嘆道:「爹,你說數十上百年後,這些山西移民還記得自己老家是何處嗎?」

朱標輕輕搖頭。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

朱標吟詩一首,也是感慨世事變遷。

旁邊的晉王朱棡笑道:「大哥何以良多感慨?」

朱雄英代替自己父親說出言語:「三叔,你說我們大明天家,使這些百姓背井離鄉,遠離故土,是對是錯?」

晉王朱棡一愣。

他張了張嘴,也未說出個所以然來。

朱雄英苦澀道:「有人做了一輩子惡事,只要做一件好事,就能立地成佛。」

「而有人做了一輩子好事,只要做了一件惡事,便永墮墜獄。」

「如今看我等移民山西,填陝甘四川是惡事,但百年後,二百年後在看,我大明移民山西,是好事……」

朱雄英指著那些排隊領取移民安置費用的官吏身後,那旗杆上飄揚的紅色五爪龍旗。

「日後他們但見到紅旗飄楊,大槐巍然處,就像是到了家鄉……」

朱標聞言,寬潤臉上帶着古怪表情。

「只是人生若白駒過隙,有的人,再難以相見了……」

說着朱標轉過身來,吩咐道:「準備車架,馬上去西安吧。」

晉王朱棡大驚,忙問道:「大哥,飯都不吃一頓就走?」

……

告別晉王朱棡。

朱標和朱雄英等人,星夜兼程,往陝西趕路。

元代取得中原后,山西因為不再是邊關,而成了大元帝國腹地,所以老百姓尤其多,人丁興旺,但同時也導致這裏富者阡陌縱橫,貧者無立錐之地。

為了不打擾沿途官員,朱標命令隨行車架,偃旗息鼓,不擾民扣關,錦衣夜行。

這一日,夜色已濃,負責保衛朱標的千戶蔣瓛前來稟報:「太子殿下,前方到了一處驛站,臣打聽得知,周遭五十里內無人煙,是否在驛站落腳?」

朱標回頭,見朱雄英也很是疲憊,點了點頭。

蔣瓛當即前去安排,很快將車馬安頓好。

這一次,朱標前來邊關各地視察,隨行只有兩千餘人,後續還有大量的車馬物資輜重,走水路或者陸路,先行運送到了即將去的地方。

同時,負責各地科舉考試的國子監,太學翰林,生員,也都從南京太學出發,前往北京,西安,成都三地。

這驛站本就是元時驛站,常有商旅往來,逐漸形成一個小砦,居住有百姓幾十戶,數百人口。

兩千多人帶來,也很是熱鬧。

眾人在驛站后的馬廄安營紮寨,又燒水起鍋,打水來為朱標和朱雄英洗漱。

因為舟車勞頓,朱標與朱雄英都沒有太多胃口。

朱雄英見驛站外有許多本地孩童,皆穿着破破爛爛,倚靠着木馬兒,挎在驛站門外這裏看看哪裏瞧瞧,摸摸隨行軍兵的高頭大馬,或是摸摸那華麗的車架銅飾。

因為朱標有言在先,錦衣衛們沒有驅趕孩童,還拿出身上所揣著的糖果等,分給這些孩童,與他們親近。

朱標感觸良多,道:「雄英,你換上便服,隨爹去這村中走走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在大明養生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在大明養生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人生如白駒過隙,有人難以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