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五月十六日,晴空萬里,昨日一場傾盆大雨掃去暑熱,這不,晌午來逛東西兩市的人都多了不少,臨街鋪子和路邊小販叫賣之聲絡繹不絕,甚是熱鬧。

回鶻使團再次到訪長安,烏穆一回生二回熟,有了去歲的經驗,今次明顯穩重了不少,可仍不免好奇,請教接待他們的鴻臚寺官員。

「貴國的謝皇后,是那位百步之外一箭點燭的謝將軍嗎?」

那官員不過七品,年紀尚輕,二人年歲相當,一路上又聊得投機,自然樂得回答:「是的,正是你見過的那位。」

剷除永天教,平定二王叛亂,挖出參與吳家、天師一派黨羽……李知憬幾乎住在了各個府衙里,抽空回到東宮瞧瞧謝杳杳,一盞茶還未飲盡,就得去處理政務。

倒是駱斐時常入東宮陪她解悶,這也讓謝杳杳有了新發現,想不到記憶里那個才華卓然文雅清冷的駱斐竟志向高遠,不輸男兒,二人相談甚歡,感嘆相識雖早,相投卻晚,謝杳杳恨不能讓駱斐住在太子妃殿,好日日相伴。

此番能引出鄭懷松,寧遠侯世子劉鳴恩功不可沒,那所謂八萬大軍正是「杳無音訊」兩道援軍,若要騙過宮裏的眼線,謝青黎等人必不能早早知曉,故而皇帝心灰意冷,謝青黎怒不可遏,張有德見事已大成,主動與劉鳴恩搭上線,自以為聰明。

故而李知憬特意請旨,請皇帝允世子夫婦回京,至於永寧侯劉煥留在劍南道養老,若再做出傷天害理之事,則奪其爵位,以律法處置。

幾個月來皇帝心力交瘁,纏綿病榻,朝堂政務全權交到李知憬手中,對於劉鳴恩之事,皇帝聽聞也只是點點頭,說一句太子看着辦吧。

這事便算是定下了,世子夫婦原以為怎麼也要等到李知憬登基大赦天下之時,才有望返京,不想一道賭他們彼此是否信任的密信,幸虧他們並未受到傳言影響,未作猶豫,按照信中要求快馬加鞭趕向長安,這才平息了一場動亂。

有了謝杳杳從中遊說,李知憬勉強答應李永怡的要求,不管他是阿竹還是鄭懷松,駙馬謀逆乃是誅三族的大罪,她留在長安不過是旁人茶餘飯後的消遣罷了,況且腹中懷有孩子,不如昭告天下,失蹤的含月公主早已香消玉殞,她改名換姓,做個普通百姓,母子二人安安穩穩過日子。

李知憬和謝杳杳自是不放心,李永怡自小金尊玉貴,哪裏會操持過日子,思來想去,還是媚公子指了條路。

蜃樓在蜀中有個莊子,專門收留無家可歸的孩童,待十來歲大的時候,擇選合適的苗子正式入蜃樓,其餘的也有去處,大淵各地蜃樓經營的商行什麼的,最不濟也有地可種,不至於餓肚子。

孩童有男有女,合適的女夫子不好找,李永怡正擔此任,自力更生,平安穩定,只要蜃樓在,她的願望不難實現,待日後誕下幼子,也不缺玩伴老師。

幾方一合計,都覺得是條出路,於是謝無秋一眾離京時,身邊跟着頭戴帷帽的李永怡,她朝謝杳杳的馬車使勁兒揮了揮手,喊了聲要來看我,頭也不回上了馬車。

直至馬車消失在天地交接處,謝杳杳身旁喬裝的王皇后才放下帘子,她轉過身拭去淚水,輕聲說了句:「走吧……三娘,多謝你和謝樓主。」

*

待萬事已了,皇帝以自己所犯之錯無可挽回,愧對大淵百姓為由退位,前往自己曾經的封地。太子李知憬品行高潔,受太傅等名師多年教導,累累功績,有目共睹,故傳位於太子。

周邊諸國接到消息,匆忙派使團日夜兼程趕往長安,參加新帝登基這一盛事。

東宮統共只有謝杳杳一個女眷,封賞後宮難免「寒酸」,眾臣向太上皇舉薦遊說,皇室子嗣不可玩笑。

可太上皇眼中只有「前往封地」這一件事,只說由新帝自己定。

而李知憬的態度已擺在明面上,可以納妃,但是有條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宮那池春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東宮那池春水
上一章下一章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