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77章

第77章 第77章

白路迢回京都后,在房內沉默了一夜。

翌日初晨時,他照常早起,晨練,吃早飯。一切又回歸至先前那般,好似什麼都沒發生過。

雖然看起來並無異常,但沒有異常,就是最大的異常。

邱慧葉想勸慰他幾句,可又不知該從何處開口。她站在白路迢面前糾結措辭時,白路迢倒像個沒事人一樣,反過來關切的問她:「娘,您有事嗎?」

邱慧葉怔愣片刻,也只能笑着搖頭。

之後一切回至平靜。

該白路迢做的事,他一件也沒落下。他將白府管理的井井有條,甚至比之前白雋和管的時候還要好些。

白雋和自是欣慰,也很高興於他的進步。只是,所有事他都攬在自己肩上,未免太累了些。白雋和想過要給他分擔一些,自己年歲雖高,但也不至於高到什麼忙都幫不上的地步,也才六十,身子骨還算健朗。

可白路迢只是說:「爹,我不累。您只管休息,若是需要您幫助,我會開口的。」

白雋和卻是不太相信:「府中上下、內外這麼多事,你真的不累?」

白路迢話語肯定:「不累。」

「……」

年後寒意褪去,春至。

萬物復甦的時節。

除去處理白府事務外,白路迢每日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去「念軒」。那裏原本是曾經的肅王府,秦垣將其賜給他后,他便給它改了個名字。

刻有「念軒」二字的牌匾已經掛於大門上。

府門前那些已經損壞與陳舊的物件也被悉數更換,先前府內那些落敗荒涼的景象不在,頹敗救不回來的花草樹木被挖走,又移植來與其相同的品種。

府內的佈局幾乎不變,偌大的府邸,屋子幾乎都是空的。

唯一沒變的,便是之前梁言念住的曲幽院。白路迢閑下來時,會去念軒,將她院子裏那些荒敗的花草都清理出去,然後又重新翻土,撒上新的花種。

銀杏樹周邊雜草被拔除掉,將翻出的土重新填合。

鞦韆鐵鏈上的鐵鏽被磨去,鞦韆座亦被擦拭乾凈。

看起來,就像原本住在這裏的人仍然在此處。只是房間空空,她屋子裏那些東西在肅王府舉府搬遷至阜都時便被悉數收拾帶走了。

為了不讓這裏看起來空蕩,白路迢特意搬來了一些書籍,將她房間的書架擺滿,書桌上是文房四寶,圓桌上是茶壺與水杯,床上擺放有枕被,梳妝台抽屜里是各種首飾,胭脂水粉都是全新的。屋內原本擺放有劍蘭的位置,他也買了新的劍蘭擺着。

白府無事時,他就在這裏待着,有時一待就是一整日。

日子過得平常,且淡。

夏末時節,秦垣交給了白路迢一個任務,前去東海找安遠侯。

此前安遠侯因摔入海中陷阱內,受傷昏迷多日,醒來后,腦子雖清醒,可身體卻留下了病根,身體虛弱,右腿更是行動不便利。

而且如今情勢不像之前,掌權至尊者是秦垣,不再是秦與奕。而曾經身為秦與奕心腹的安遠侯也已經不適合再管理東海那三萬將士。

秦垣讓白路迢拿着聖旨過去,收回安遠侯手中所握的東海兵權。但同時,念在他這些年為北渝的奉獻,自也不會讓他白白交出兵權,賞賜自是充足,更在東海境內給予其一份體面的文差。

臨行前,秦垣特意叮囑白路迢,收回安遠侯手中兵權一事,他已決定,沒有再議。

白路迢明白他的意思。

正常而言,聖旨下達,接旨之人自是該照做,賞賜與差事都體面,不該有拒絕的道理。

可安遠侯卻不願意。東海三萬將士在他手中近二十年,他絕不願意就這樣交出,更不想去做什麼文差,他堅信,自己身體雖然不如從前,但仍然可以管理好東海之軍。

他請求去京都面見皇帝重議此事,白路迢要依聖旨辦事,雙方誰也不願相讓,安遠侯憤然火起,不甘心將兵權拱手相讓,竟然下令讓身邊心腹對前去傳旨的白路迢一眾人下死手。

白路迢也沒料到安遠侯會行此抗旨悖逆之舉,雙方混戰許久,白路迢帶之人自是不如「地頭蛇」的安遠侯所擁有的人,戰得有些吃力,最後還是白路迢冒着被安遠侯親隨一刀劃破眼,斬殺親隨,將安遠侯挾持,才讓那場混戰停歇。

安遠侯抗旨不遵,在東海對傳旨之人下手,此為大罪。白路迢收回東海兵權后,將其押送回京都,交給秦垣處置。

白路迢去向秦垣彙報時,秦垣見其右眼綁着的紗布,一時震驚,立即自桌案後走出,眼露擔憂:「你的眼睛……?」

白路迢嗓音淡然:「多謝陛下關懷,臣無礙,只是傷了一點。」

那白色紗布內里往外微微滲出些血絲來,怎麼也不像是沒事。

秦垣皺眉,立即道:「盧清,去請太醫!」

「是。」

太醫很快前來。

白路迢坐於一旁,太醫放下手中藥箱,小心翼翼替他拆解下右眼綁着的紗布,血肉被翻出些的刀痕隨即展露在他們眼前。

刀痕自右眼眉上劃下,斷眉一截,而後自眼中間划拉下,傷痕蔓延至眼眶外下方,顴骨處。

夏日天氣炎熱,對傷口極其不利,血自傷口滲出的同時,隱約有化膿的跡象。

太醫震驚。傷成這樣,這隻眼睛還能看見嗎?!

秦垣亦是錯愕,不由震驚出聲:「你還說你沒事?你的眼睛是不想要了嗎!」

白路迢神色未改。

秦垣深吸口氣:「你不覺得疼嗎?」

白路迢答:「不疼。」

「……」

太醫立刻動手為他治療。

一番清理后,又上藥,將新的紗布小心翼翼繞着他的頭包紮好。太醫道:「白少帥,您眼睛上的傷口有些深,這幾日要小心保養看護,不要沾水,每日都需換藥,然後再配合服用清熱解火的湯藥,以免夏日炎燥,體內火氣旺盛,影響傷口痊癒。」

太醫又道:「若是眼睛有不適之處,白少帥一定要記得立即與府中大夫言說,不要強撐,以免真的損傷到眼珠,失去視線。」

白路迢輕點頭:「嗯,知道了。多謝。」

太醫當即寫下藥方,又將敷眼睛的藥粉留下,之後才告退。

白路迢坐姿未改,臉上情緒幾乎沒有一絲變化。

秦垣盯着他看了會兒,深覺無奈,抬手按了按內心,嗓音亦是無奈:「就算你再能忍,你也是個凡人,是血肉之軀。不要以為你說你不疼,你就真的感覺不到疼痛。你這般不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想過你爹娘嗎?」

白路迢一愣,左眼眸中有一絲愧疚之意浮現。

他抿唇,道:「是我的錯。」

「朕沒說這是你的錯,受傷之事,本是意外。朕只是覺得,你該多看重看重自己的身體。」秦垣轉身,深吸口氣,又道:「如今白府子嗣唯余你一個,你應該多考慮考慮,你是想為你爹娘養老送終,還是讓他們白髮人送你這個黑髮人。」

「……」

「既然無礙了,帶着葯,回去吧。」

「……」

白路迢抿了下唇,起身,拱手向秦垣行禮:「臣告退。」

自皇宮離開時,白路迢腦中回想着秦垣與他說的那些話,心情有些複雜。

回白府的路上,他心中思索許多,思緒才斷,便已至白府門前。

聽聞白路迢回京都,但卻受傷時,白雋和與邱慧葉早早便等着他回來。一聽見府門前有動靜,仍在前院大堂的兩人即刻向他走去。

瞧見白路迢右眼包紮的紗布,兩人詫異又擔心,又心疼。

白雋和忍不住嘆息一聲。

邱慧葉忙問:「路迢,你這眼睛沒事吧?可有大礙?」

白路迢道:「爹娘不必擔心,在宮中時,陛下已經讓太醫為我診治過了,我還是帶着葯回來的,沒有大礙。」

邱慧葉看着他眼睛,眉頭緊皺:「真的沒事?」

白路迢點頭:「真的。」

邱慧葉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白路迢要回內院,白雋和與邱慧葉默默跟在他身邊,似是要將他送回房間,親眼確定他真是去休息的才放心。

沿回房間的路走了一段后,白路迢忽然出聲:「把姐姐的孩子接回來吧。」

白雋和一愣,邱慧葉亦是訝異。兩人同時轉頭看向他。

白路迢頓住腳步,轉身看向他們:「我可以收他為義子,讓他以我義子的身份回到白府,陪在你們身邊。」

邱慧葉與白雋和對視一眼,微微皺眉,而後又看向白路迢:「你怎麼……怎麼忽然說起這個了?」

「白府需要傳承。」

邱慧葉忽又一怔,雙手不自覺握緊。

白路迢直視着她的眼睛:「而且他是姐姐唯一的孩子,是你們的外孫,就算不能讓他光明正大的以姐姐孩子的身份回來,可也不能真的讓他一輩子都待在別人身邊。」

白路迢又看向白雋和:「爹,您覺得呢?」

白雋和蹙眉望着他,眼中情緒閃爍,沉默了會兒,才開口:「讓他當……你的義子?」

「是。」

「你覺得……」

「我覺得很好。」

「……」

白雋和一時無言。

當初白琦將初九送去藥王谷,是為了保住他。如今秦與奕已死,她與顧安臨又雙雙亡去,已經沒有人會再對他造成威脅。

以白路迢的年紀,膝下無子,收個義子也合情合理。

只是……

他做出這樣的決定,是真準備孤身餘生了么?

白雋和心下不由嘆息,可對此卻也無可奈何。路迢這小子從小就犟得很,心中下定決心要做的事,誰也改不了。

既然他已經做出選擇,他們也沒有合理反駁他的理由,那也就只能順勢而為。白家子嗣本就單薄,血脈的傳承總不能真的斷在他這一脈中。讓琦兒的孩子回到白府,也算合情合理。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白路迢花了些時間準備東西,而後請他們兩個前去接人。

邱慧葉詫異:「我們兩個去?」

「嗯。」白路迢點頭:「你們也很久沒有離開京都去外面遊玩了,這次去接人,就一邊遊玩放鬆心情,再慢慢帶着人一路遊玩著回來吧。」

「可……」

「府里有我在,不會有事。」白路迢牽起邱慧葉的手,輕輕按了按:「如今四境太平,眼下初秋時節,天也不太熱,正是適合出去遊玩的時候,您和爹也該放鬆放鬆了。」

邱慧葉看着白路迢,眉心皺着,似是仍有些不放心。

白路迢眼神堅定,笑道:「去吧。要帶的東西和侍衛都給你們準備好了。」

邱慧葉愣了下,失笑:「原來這幾天你在準備給我和你爹出行遊玩的東西。」

「出行遊玩所需之物,自是該好好準備。」

「你啊……」

白路迢笑了笑。

他將他們送到城門前,目送他們離去后,才折返回城內。

白府門前,有宮裏的人在等候。見他回來,立即上前來,先行禮,後言道:「白少帥,陛下請您入宮,有要事要與您商議。」

「現在?」

「是的。」

白路迢眨了下眼:「知道了。」

皇宮。

白路迢到時,御書房內已有不少人在。其中包括秦臻、方丞相,還有另外五位位高權重的大臣與王侯。

白路迢倒是有些訝異,這麼大陣仗,究竟是何事?

秦垣從外急匆匆而來,御書房內眾人立即轉身行禮。

秦垣擺了擺手:「免禮。今日朕忽召各位前來,是有件大事要同各位商議。」

他行至桌案前,又轉身:「今日早些時候,有人闖入皇宮,冒死前來御書房見朕,將一份血書交給了朕。其上所寫內容,令人震驚錯愕,他請求朕為他們討回公道,洗刷曾經被強加到他們身上的恥辱。」

盧清隨即讓身邊的小太監將血書的抄寫版本分發到他們每個人手中,他們閱其內容,皆為震驚。

白路迢眉心蹙了下,又恢復至平緩。原來是這件事。

方丞相急道:「陛下,這上面所寫內容令人震驚,而且,事關先帝,敢問闖入皇宮送這血書之人何在?他可有明確的證據呈上證明他所寫都是真的?否則這就是在無故污衊先帝,是死罪!」

秦垣道:「此人如今被關押在天牢。他聲稱,先帝在位時,他們不敢發聲,如今先帝逝去,他們那些還活着的人才敢冒險前來,請求調查當年真相,還他們所有人清白。」

「可這事……」

秦垣打斷他的話,轉而看向白路迢:「白少帥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置?」

白路迢舉了下手中文書:「其上所言,他們手握證據,且有人證。既然如此,不如讓他將他掌握的證據拿出讓我們看看,以證明他不是在隨意扯謊污衊。」

「這個,朕自然是問過,但他說,若不立案正式調查,他便不給出證據,說是怕有心之人知曉后故意毀去證據,毀掉這十幾年支撐他們活下來的唯一理由。」

聞言,白路迢蹙眉,眼眸輕眯,眼神頓凝重。

支撐那些人活下來的唯一理由……

有一大臣思索后,小心翼翼詢問道:「陛下,先帝已故去,這件事……真的有調查的必要嗎?當初那些人……差不多都死光了,您真的相信那個闖入皇宮的人手裏有證據嗎?」

秦臻淡淡出聲:「其中最為關鍵的一人,不是還活着么?」

此言一出,其餘人皆有詫異。

秦臻看向秦垣:「皇兄,凜王還活着,有關當年之事,他應最為清楚。如若他所言與關入天牢那人所言相同,臣弟覺得,此事便有開啟調查的必要。當年那些含冤而死的人,如今苟活的人,不可能永遠、也不能讓他們和他們的後代一直背着謀逆的罪名。」

「若他們真是無辜,便需要還他們清白,還給他們重新立身於陽光下的自由。」

方丞相頓時大驚:「寧王殿下,這件事可是事關先帝,您怎麼……」

「先帝是人,那些含冤死去的,就不是人么?」秦臻冷眼瞥過去:「若因那所謂的假謀逆,而讓許多之人極其後代永遠背着謀逆的罪名,此事若傳開,被人議論起,那才對先帝、對皇兄,也是對北渝皇室名聲最大的不妥。」

「可是……」

秦臻拱手向秦垣:「請皇兄將凜王接回京都,此後事情如何,待問詢其後,便再行思忖。」

秦垣眼帘微垂,沒有立即回答,模樣似是思索。

白路迢緩緩走出,亦拱手道:「陛下,寧王所說有理,請將凜王殿下接回京都,此事既出,不可不查。當年血案的真相,亦不可不明不白的就這樣被掩埋。」

秦垣眼底閃過一絲笑意,卻又很快恢復平和。他道:「其餘幾位愛卿意下如何?」

秦臻與白路迢已經支持,他們心裏即使覺得這種時候調查十八年前的謀逆血案,很是不妥,也不敢當着他們的面說出來。

他們都不是傻子,此事雖來的突然,但仔細想想卻也可知這就是陛下開的頭,是陛下想要調查當年的真相,否則怎麼可能有人突然間闖入皇宮,還能見到他?這滿宮的禁軍侍衛,也不是給人擺着看的啊!

而此事,寧王與白少帥又願意相助,他們即使不同意,又能如何?

他們根本不能如何。

此事就這般定下來。

負責此事調查的,也正是白路迢與秦臻。

秦垣道:「這件事便有勞寧王與白少帥了,真相如何,朕等你們的調查。」

秦臻與白路迢同時拱手,齊聲應答:「是!」

--

十八年前秦修瓚謀逆弒君一案重啟調查,主理者是白路迢與秦臻,由大理寺和刑部輔助調查,一應卷宗,相關的人員皆可傳喚調查。

秦修瓚是秦垣親自去藥王谷接回來的。接回后便住在宮中,他身體不好,身邊隨時都有太醫照看。

秦修瓚入京都后,所有調查正式開始。

物證從調出當年那些留有微小線索的卷宗,白府留有的信件,以及秦修瓚與秦垣這些年暗中調查收集到的證據。又將當年一事中倖存之人尋回京都,以及朝中老臣對當年之事的陳詞,還有那件事發生時已經是秦與奕心腹的蒙捷的證詞。

秦與奕所做之事,蒙捷其實都知。自秦垣重新調查此事開始,他便已經做好了會被牽扯進去的準備。作為交換,他可以為當年之事作證,但事不關家人與府中無辜,若有罪責,他一人承擔。

當年之事,其中細節,樁樁件件的證據被展露而出。

此案總計歷時十月有餘,才將所有的證據以及章文全部整理好,一應條文陳書完畢,而後遞交至秦垣手中。

秦與奕耗時十多年塑造起來的明君形象在人證物證齊全之下,一夕之間悉數崩塌。

此案最終結果先告知朝臣。當時言語述出,滿朝文武皆震動。有人懷疑,有人不敢相信,但這件事全部條陳細節一一展示而出,甚至有禁軍統領作證,大為震驚之後,還是無奈接受了這個結果。

而後秦垣將其宣告天下。

凜王秦修瓚當年並未謀逆,他從來都不是那個弒君謀逆、大逆不道的人,而當年跟隨在他身邊、為他而死的那些人也並非同黨,他們都是無辜的,是北渝忠臣,是曾經誓死效忠於北渝與凜王的忠良。

所有無辜之人身上背着的罪責被洗刷,當年血案之事有關之人,從上至下,通通大赦,因那事而背負的罪責與懲罰悉數免除。

於此相反的,當年牽扯在那件事裏與秦與奕一同策劃謀逆的人,能調查到的、能抓到的,不論官職大小,全部按北渝刑律處置,無一例外。

但秦與奕已逝,這些年對北渝做出的貢獻也不都是假的,權衡之下,到底還是保全了他最後一點名聲。畢竟已經死去的人,再怎麼怒言譴責,也無法彌補還活着的那些人。

十八年前……不,如今是十九年前了。那時的真相昭告天下后,朝野震驚,與此同時,亦有唏噓感慨。京都內一時間議論紛紛,滿城言語。

秦垣帶着最後的詔書去見秦修瓚時,他躺在宮中院內的躺椅上,眼眸閉着,好似已經睡去。

秦垣屏退左右,小心蹲在秦修瓚身旁,伸手輕按了按他手腕:「皇叔,醒醒。」

聞聲,秦修瓚眉心蹙了蹙,而後緩緩睜開眼。

他臉色蒼白如紙,嘴唇也少有血色,整個人沒什麼精神,即使睜開了眼,也看起來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

秦垣將手裏的詔書小心放在秦修瓚手中:「皇叔,當年的真相已經悉數查清,朕已昭告天下,您和當初那些人都是清白的,從未有過謀逆之舉。受當年之事牽連的人,朕已經命人下去,為其補償,您大可放心。」

秦修瓚望着他,氣息若一縷遊絲,他呼吸微滯,有些提不上氣,但聽聞此好消息,他還是努力擠出個笑容來,從嗓子裏擠出兩個字:「多謝……」

「皇叔不必言謝,這本就是朕當年允諾您之事。」秦垣握着他手腕:「此事耗時甚久,辛苦您一直強撐著身體等到現在。」

秦修瓚看着秦垣,又笑了下。

而後他又像是忽然想到什麼,眉心皺了下,艱難抬起另只手覆蓋在秦垣手背上:「念念……」

秦垣微愣,瞧著秦修瓚眼裏的擔憂,很快明白過來他的意思。

秦垣道:「皇叔放心,念念的事便交給朕了。朕一定會讓她光明正大的回到京都,回到那個能照顧她的人身邊。」

秦修瓚笑着輕點了點頭。

他收回手,雙手安靜置在詔書上,緩緩閉上了眼。

剛至秋日的天,陽光明媚溫暖,連風裏都是暖意。樹影斑駁,隨風微微而動。

秦修瓚靜然卧於躺椅上,嘴角帶着淺淺的笑,眉目柔和。

溫暖的風輕拂而來,吹動他肩上一縷髮絲。又安靜的、悄無聲息的,消散去了他最後一抹氣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枝迢迢念我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春枝迢迢念我心
上一章下一章

第77章 第7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