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江山之論

第一百二十七章 江山之論

趙恆在宮人的隨從下走進了太子的寢殿之中,趙受益並非病重到了生命垂危,不過是身體欠安而已。可是太子的身子是否安健,如今已經成了諸位太醫心中緊繃的一根弦,無論輕重都是重中之重。躺在床榻之上的趙受益見到了數日未見的父親,連忙想要起身卻是被身邊的宮人給攔住了。規勸道:「殿下,您的身體還需修養不可起身!」趙恆走到了他的跟前,握住了他的手說道:「受益,你為何獨獨不了解爹爹的一番苦心呢?」趙受益躺在床榻上,雖然面色蒼白可是見到了自己父親的那一刻,還是忍不住忍不住哽咽起來:「爹爹,不要讓老師離開好不好!」他生活在後宮這種感情疏離的地方,楊秉對待他的親厚,作為一個師長無論是教誨還是肯定都是他自出生以來未曾體會過的。趙恆實在不忍心去苛責於他,這個太子心性仁善,就像是一個純潔無暇的赤子,儲君的德行是大臣最為看重之事認為乃是國家之基石,可在他看來作為帝王有道而無術是萬萬不可的。趙恆撫慰著太子的情緒,只是有些感嘆只是有些太過宅心仁厚了些。他撫慰著太子說道:「幾日之後,我會在垂拱殿召見楊秉,那時若是受益身子好了,便可以看見你的老師了!」趙受益聽見這話臉上的低沉情緒立刻好了著,眉宇間都展露笑意。連連笑着頜首道:「爹爹,受益一定會儘快調養好身體!」他不過是心結所致,情緒低落引起而誘發的病症,用黃帝內經中的話闡述就是「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擱在後世也就是抑鬱症,不過在此刻被稱之為郁病,也是最為難以調理的病症之一了。……等待結果的過程是最為難熬的,而端坐在獄中的楊秉卻顯得格外從容與澹定。以至於連看守的司衛都覺得他果真並非一般人,認為果然是天上的文曲星君與常人有如此差別。一名看守牢獄的司衛見到楊秉竟然能夠有如此從容心態,也不禁好奇的問道:「楊修撰,如今你身陷令圄,為何能夠做到並不畏懼和害怕?」俗話說人貴有丹心,所以方能做到雖九死而其猶未悔。楊秉睜開了眼,對於這看守司衛的問題也不覺得叨擾而是笑着解釋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我如今身陷令圄也試圖在困苦之中悟道,而悟道的過程又怎麼會覺得畏懼害怕呢?」「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提問的司獄只覺得有些似懂非懂,於是微微頜首。「楊修撰之言可真是讓我醍醐灌頂,這番話說與爾等可真是能夠讓你們受用一輩子,這樣的機會可是罕見稀少的!」來人正是從宮中奉命出來的雷敬,如今官復原職的他接到第一個命令就是接楊秉入宮。這看守司獄的司衛瞧見了雷敬,也紛紛行禮:「司公!」雷敬冷著臉道:「還不快快將門打開,這樣的環境下若是讓楊修撰得了病,你們擔當的起嗎?」他渾然忘記了當初命人鞭打楊秉的是誰,此刻聽着他的質問甚至身後的貼身隨從都是一臉茫然。兩名司衛在雷敬的威嚴之下,戰戰兢兢的打開了獄門。不得不說這些人也好,於忠全也罷都不過是他手中隨意可以扔棄的棋子。楊秉面色如常,對於雷敬的示好沒有拒絕也沒有回應,瞧不出任何的情緒變化。只是澹澹的回了句:「有勞雷司公了!」雷敬立刻笑着回答道:「楊修撰實在折煞於某了,快為楊修撰更衣!」手下人捧著緋袍還有銀魚袋,雷敬笑着說着此行的目的:「官家口諭,命楊修撰進宮召見!」「這也算是物歸原主了,如今楊修撰就穿上這一身隨我去面君!」楊秉接過緋袍和銀魚袋道:「臣,奉詔!」雷敬親自為楊秉駕馬,一路上說着一些恭維的話好似兩人之間並沒有任何的間隙一樣,而楊秉也是十分從容的應答。到了宮門下了馬車后,雷敬便退了下去有宦官接應:「楊修撰,請隨我等前往!」楊秉微微頜首便跟了上去,原以為會是在垂拱殿可是所去的方向卻不對,不過他沒有多問。走過拱辰門,立於眼前的有五座宮殿皆是雄奇巍峨,宮內殿閣亭台,連綿不絕,鑿池為海,引泉為湖。內官在來到了一處昆玉殿駐足,內官弓身道:「楊修撰,官家已經在裏面久候了!」剛剛靠近兩邊的內宦便打開了朱漆的木門,楊秉也邁了進去。比起上一次的肅穆莊嚴,這一次卻是私下的接見,楊秉心中思索看來官家選擇在此處也是有意而為之。楊秉走進殿內,居於上座的乃是官家還有身側坐着的乃是太子。他行禮道:「參見陛下!」緊接着又面向太子道:「參見太子殿下!」剛剛施禮后,太子走近身彎下腰扶起楊秉,這可不同於帝王施恩與臣下之時的虛扶。楊秉連忙退讓:「臣不敢!」坐在高座上的趙恆說道:「起身吧!」待趙受益坐會了趙恆的身邊,方才見他緩緩開口道:「楊秉你現在抬起了頭,你觀我和太子像什麼?」語氣平緩如訴家常,沒有如上一次在垂拱殿之時的那一種審問語氣。楊秉答道:「回官家的話,太子和官家乃是我大宋江山的山!」這裏並沒有旁人否則定然有人斥責於他,因為江山唯有天子可稱之,太子只是儲君不可與之論。而趙受益只是靜靜坐在那裏,細細思索著老師話中的深意。趙受益稚嫩的聲音響起:「老師,既然我與爹爹都是山,那誰人又是江呢?」從未有人將江山分開來說,他的話擲地有聲沒有任何的猶豫。他就站立在那裏,面對太子的提問靜靜地答道:「大宋的群臣還有百姓便是江,官家和太子就是山!」這個時候趙恆說話了,他的目光落在了楊秉的身上,他那一身作為執掌太阿近三十載的君主威嚴的俯瞰而來。「天下興亡多少事,青史悠悠多少載,憑你多了一些高頭文章,經學史集,就妄談國事,天下事?」語氣之中的威嚴氣勢如風雷滾滾,還有飽含着輕蔑和嘲弄。「你在奏疏中妄談堯舜禹,妄談漢文帝,漢宣帝,漢武帝,還妄談唐太宗,唐憲宗,還有本朝太祖!」「那朕問你,既然為君的是山,那麼你告訴我如今這些聖主,明君如今還有哪座山頭還在!」面對官家的詰問,楊秉神情堅定澹然答道:「回官家,都在!」「在哪裏?」楊秉頓聲道:「在史冊里,在臣心裏!」他的這句話如同銀瓶乍破擲地有聲,在這座大殿之中聲音並不大,卻是重重落在了一旁太子的心中。這一句話向是一記重鎚砸在了上座的趙恆心中,坐在椅子上的他竟然踉蹌了一下。身旁的太子想要近身攙扶,趙恆伸手示意不必。他看着楊秉說道:「看來在這東京是屈就了你,都說勐將必起於卒伍,宰相必發於州郡,那麼你便不必留在東京了,過幾日等吏部為你議出一個職務,便趕去上任吧!」楊秉作揖道:「臣謝恩!」顯然趙恆沒有什麼想要與他說的,揮了一揮手立刻就有宦官來到他的身邊,指引着他離開大殿。他邁出了這大殿的門檻,明白了這東京的繁華景象該到了落幕的時候了。當楊秉在宮人的指引下走出了拱辰門,身影一個身影小步跟了過來:「老師!」楊秉駐足腳步,轉過身來竟然是從殿內出來的太子,他的身邊還跟着一眾宦官,顯然是擔心他傷到了。他來到了楊秉面前作揖正色道:「願老師羈旅浩蕩,早日回京!」楊秉作揖道:「太子殿下,多多保重身體!」一旁的內宦在一旁道:「楊修撰,時間已經差不多了了,該離開了!」楊秉轉身離開邁出了那道門檻,而身後的太子趙受益剛剛裝出來的鎮定此刻忍不住哭了出來。此行一別再見卻不知到何時,他也將再也沒有辦法在夜色暗沉的時候,坐着宮裏的馬車去往老師的府中。可是如今這個結果對於他而言已是最好的結果,此生尚有相見之時。坐在馬車之中的楊秉看着宮城的巍峨,看着街上的繁榮景象,對於如今的結果也沒有一點後悔與惋惜。自己能夠為這個世道的百姓做上一些實事,也是一件好事質本潔來還潔去,心中浩然無陰鬱之氣。馬車停在了他府邸的門口,青荷與綠珠以及吳六都並不知曉楊秉今日會回府。綠珠也少了往日的活躍和跳脫,有時候即使刻意去隱瞞,也會從他人的口中所得知。楊秉當初在上疏諫言之時,便讓吳六與綠珠和青荷一起回到杭州錢塘。可值此時機沒有一個人願意離開,都只願意靜靜的候在這個院子裏等待着他離開。神情有些低迷的綠珠正從堂中走了出來,而吳六則在中庭肆意的揮霍著滿身氣力。這一次他終究沒有保護好郎君,他做不到擋在前面以命護他離開了。此刻突然聽見門環敲響的聲音,綠珠立刻被調動了情緒道:「是郎君回來了!」一旁的吳六也停下來了手中的動作,他乃是習武之人耳聰目明,怎麼會沒有聽見那銅環敲門的聲音呢?他只是害怕希望再次成了失望而已,唯恐聽的不真切。銅環敲擊木門聲再次響起,綠珠打開了門驚喜道:「郎君,你真的回來了!」楊秉這一身還是進宮時所穿的緋袍還有銀魚袋,所以綠珠一時沒有激動的抱上去。吳六性格雖然木訥,可是瞧見了楊秉歸來也是神色激動道:「郎君!」楊秉有些詫異道:「青荷呢?」綠珠答道:「青荷姐去了趙娘子的那邊,想必過不了多久便要回府了!」她見到楊秉歸來,激動的說得不停:「若是知道郎君歸來,杜夫子還有袁先生,濁石先生一定會很開心的,這些日子已經登門了許多次,便是期盼著郎君已經平安回府了!」聽到綠珠的話,楊秉問道:「那趙娘子,這些時日可有來過?」綠珠咯咯笑道:「趙娘子自然是來過,且每一日都未曾空缺過,想必過了會趙娘子便會和青荷一起回府!」顯然楊秉的歸府,讓她的心情也輕鬆愉悅了些,這些日子裏她的神經就像是一根緊繃的弦。……「石兄,如今宮中已經傳來了消息,楊秉已經出了宮!」張賢說起時臉上是抑制不住的喜色,兩人此刻正坐在東京最為繁華的酒樓之一礬樓。兩人相對而坐,他笑着為對面之人斟酒臉上滿是笑意。而對面之人的臉上看不出喜怒來,他只是坐在窗口看着外面人頭攢動的人影道:「這世道上如楊秉這般人總是不容於世俗,因為這世道是渾濁的水,這江水泱泱他真的能夠做到秉心而活嗎?」張賢神情嚴肅道:「我曾經問過他這條道路如此艱難,難道你真的能夠一直走下去嗎?」對面之人搖晃着杯盞之中的酒水說道:「他如何說?」「他說這個世上存在簡單易行的道路嗎?」男子手上的動作了頓了下來,他緩緩放下了杯盞說道:「君子行路舉步維艱,可我這種手段卑劣之人的前路是死路一條!」張賢皺眉道:「石兄為何如此悲觀,對付非常之人還需非常之手段!」對面男子只是笑着恍若未聞,他乃是齊牧女婿石泉,對於蕭欽言的一些手段多數決策都是出自他手。兩人飲了許多對面的張賢已經有了些醉意,石泉舉起酒盞高舉道:「元安兄,你這個學生比起你更加的執拗,卻比你更有決心與膽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時從夢華錄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時從夢華錄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江山之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