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二十三章偏師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二十三章偏師

您當前位置:->->->

bokon.net??作者:河邊草
溫馨提示:如果此章節出現圖片無法顯示或章節錯誤情況,請點擊下面的按鈕發送報告,數千個在線編輯即可在一分鐘內糾正,謝謝

特別提醒:若是文字版且沒錯誤,請不要發送報告,若是圖片版的,可以發送錯誤報告,編輯儘可能轉為文字版,謝謝合作!

字體:字體設置小號中號大號默認較大最大速度:速度設置最慢較慢中等有點快比較快很快最快上一頁1二秒記住:bokon.net?博看為您首發,.2366602,幫忙推薦給你的好友,.5387797,免費註冊會員看書積分還有獎呢,馬上,.8298701第1頁:

記住本站域名..

「大軍東出,可慮者,糧道也,後周兵馬南征,精銳盡在江淮,河洛守備空虛,此正天賜良機,唯金人據晉地,窺視在側,若出兵伐我,我東征大軍定有首尾難顧之憂,所以,本帥有意遣趙將軍過河,護我大軍側后,趙將軍所率猛虎武勝軍,軍威雄壯,難得一見,有趙將軍在後,糧道無憂矣」

此時已是大秦咸寧六年八月初,天氣漸涼,秦軍終於準備妥當,大軍開拔,已在旦夕之間,大將軍張培賢召眾將議事,折匯一部,沒什麼好說的,留守潼關,為大軍輸運糧草輜重。

又以副帥王佩為一路,五萬人馬,向東南,取盧氏,再沿洛水往東北,直趨洛陽,而大將軍張培賢自領大軍主力,攻函谷,沿河東向,與王佩所部合圍洛陽。

這樣的方略旁人自無話說,而王佩是大喜過望,雖為偏師,卻能避重就輕,獨當一面,可謂遂了心愿,若能先一步到洛陽城下,不定還能搶了東征頭功,這對於戰功不顯的王大將軍來說,說是意外之喜也不為過的。首發

等到遣散眾將,中軍議事所在就只留下了段德,趙石以及折匯三人,卻也沒怎麼出了趙石意料之外,另一路偏師也就順理成章的落在了他的頭上,和王佩那一路兵馬比起來,他這一路人馬的任務可謂是糟糕至極。

想想就知道,他這一路必然是要過河的,只要過了黃河,也就差不多成了孤軍,若是謹守河岸,功勞苦勞的什麼不說,還兇險的很,金人一旦出兵,他這裏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唯有一戰而已,若那樣的話,其實不論勝敗,都將是戰略上的失敗。

雖說早有了準備,心裏也琢磨的差不多了,但他還是皺緊了雙眉,直視張培賢,每一個表情,都是表達着自己的不滿,張培賢分毫不讓的跟他對視,表情淡然而又堅定,那意思和明說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差不多。

作態都作了個十足,其實兩人心裏都明白,每逢大軍征戰,麾下將領總要分個親疏遠近,這根本不以各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便是統兵大帥自己,想要改變這個,也是不可能的,不然的話,誰還能為了一個根本不護著自己心腹將領的大帥拚死效力?不用自己人,難道還指望外人幫襯?首發

所以說,張培賢此舉其實再合理不過,將折匯,趙石兩人調開,才能最大程度的將兵權握在自己手上,這是每一個統兵大帥必須,也應該做到的,不然未戰,勝算便去了幾分,兩人都可謂是身經百戰之人,這點淺顯的道理又如何能不知道?

換句話說,張培賢也不慮趙石會不答應,不滿歸不滿,但若抗命不遵,雖不至於會如演義小說裏面般,立即推出去斬首立威,但這個副帥估計你也不用做了,而張培賢也站住了道理,畢竟兩名副帥,都給了獨當一面的機會的。

這是光明正大的手段,也許禁不住推敲,也許過後會稍稍讓陛下不喜,但你還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來,換個角度看,還可能有人說,趙石乃我大秦上將,委此重任,正是人盡其才,若趙石抗命,頭一個這麼說的,應該便是張大將軍了

既然明白這個,之前又多少已經有了預料,趙石此時的選擇餘地並不多,事實上,他也很能理解張培賢此時的處境,大軍出征,沒有多少取巧之處,梳理上下,心腹之人充於要職,忌任人唯親,更忌任人唯賢,驕兵悍將,恩威並施,才能讓全軍上下拚死效命,一力向前,打理好這些,才是糧草輜重,或是敵軍軍情等等等等,南征蜀中之時,那是非常時節,不然的話,那時的他德望都不足以統帥大兵,想要理清十餘萬大軍的干係,定然也讓他焦頭爛額。首發

但理解歸理解,一旦軍中傾軋之事到了自己頭上,就又另當別論了,所以,這不滿的姿態卻要做的足足的,也正是到了講條件的時候了。,二秒記住:bokon.net?博看為您首發,3.814363e-02,幫忙推薦給你的好友,.3103549,免費註冊會員看書積分還有獎呢,馬上,.2370683上一頁1☆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將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將血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二十三章偏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