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四)三在後面

作為一名人類,我要學習很多常識。

我要明白土地是人類私有的,而不是公有的;宇宙是可知的,而不是有一部分是不可知的;性愛是開放或難以啟齒的,而不是屬於情感一部分的;道德是高尚的,而不是不遵守也不會被別人不道德辱罵的;人道是虛假的被外國利用的,而不是被人歪曲的;國家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其他一切的;意義是有意義的,而不是被人類定義的········

有些人不是個哲學家,而是個思想家。他們厭惡著哲學,因為其有着莫名其妙的定義與框架。有框架就有漏洞,到底概括不完真理,到底會明知解釋不清卻偏要勉強。哲學家和他們的徒弟像個糊紙匠,補著一個又一個隨時間出現的漏洞,每個哲學家都自詡自己的學說是自古以來最正確的,有過很多作用的,但他們最終都被時代拋棄,被另一個哲學體系超越。幾千年來,東西方的哲學家體系大都破碎了,他們太過野心勃勃,以現在尚還渺小的目光盯着人類,自然和宇宙,反而看得視眼模糊,痛哭流涕。但所有思考的人們,都遵循着一些根本的常識,不去觸碰底線,甚至根本意識不到局限的存在,這就叫局限性。他們從古至今突破了不少常識,最終卻反人類而落得慘淡下場。

自古思想不自由,再標榜自由也還是不自由。我們的自由永遠在時代和政權的限制下,於是哥白尼死去,布魯諾死去,留少琦(打不出來)死去,第一個勇者總被自己所要守護的東西殺死,這是無法避免的結果,這便是劣根性。假如我不是人類,而是人,那麼我便會大喊:「如果我找到新的道路,我便會反人類,我在這裏宣告,我在這裏宣告!」可如今我已遵循常識行事,這偉大的人生指南將我的眼睛醫好,我將走上另一條同樣為社會服務而不致死的道路——奉獻。我將一直奉獻,死後精神傳承,繼續奉獻而被社會表揚,我成為這樣偉大的人類了!

我要少些無用的知識,忘記多餘的思考擁有常識,擁有那些被世人稱為智商與情商的能力。我融入集體不在抗拒,我開始明白,我只是群眾,望着領袖,我開始明白,偉大的人說什麼都有幾分道理,偉大的人永遠都是功大於過許多而不去計較,偉大的人我們要予以封建時期臣子對皇帝的高呼「萬歲」,而萬歲現在成了新名詞,獲得了新發展,成了一種讚美。是的,狂熱的替換詞,信仰的代名詞,崇拜的讚美詞!萬歲,新時代中國人最愛的名詞之一!

當然,我是在開玩笑,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萬歲只是個名詞罷了,不是其他什麼東西。奉獻也是美好的,倘若沒有奉獻,我們將如何發展?

我是人類,我是人類,我是人類。我不僅想要這人類的軀殼,更想要這人類的靈魂。

人類的靈魂是什麼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之軀殼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人之軀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