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這是最好的機會

第765章這是最好的機會

從長平之戰開始第765章這是最好的機會隨着楚王和楚國絕大部分軍力的被俘,無論從軍心還是軍力而言,楚國都已經沒有了再繼續與趙軍繼續戰鬥的可能。

而接下來的日子,便是李牧拿着楚王的印信四處收攏楚國城池的過程了。

當然,因為楚國分封制度的特殊性,在接收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依舊出現了種種抗拒收編的情況

只是,這些許的反抗力量,在趙國二十萬大軍面前,顯得是那樣的微不足道。

一個秋天的時間,除了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整個楚國千里沃土,實際上已經落入了趙國的掌控之中。..

史記曰:

「公元前252年冬,趙楚各遣精銳二十餘萬,大戰於壽春城外。

累戰旬月,難分勝負。

是時也,凜冬降至,土地遂凍,趙軍乃發重騎兵五千,踏兵而入,直衝楚軍軍陣。

楚軍不能敵,趙之重騎遂直入楚之中軍。

趙將軍韋者,一刀而斷楚軍大纛,楚軍遂亂。

又俘楚王人等,迫降楚軍者,近二十萬眾也。

楚既然失其軍更失其王,各地遂降也。

未及年末,則楚地盡為趙土矣。

至此,趙國一統天下之阻礙,僅剩齊與秦也。」

而等李牧帶着大軍回返邯鄲,秦國甚至還沒能處理好義渠的叛亂。在趙國的支持下,義渠人雖然沒能復國,但整個義渠草原卻是有重新回到了義渠人的手中。

不得不承認,王齕作為秦國最後的大將,在此次平定義渠的戰爭中,卻是犯下了極大的錯誤。

無他,王齕想要採取懷柔的辦法,安撫義渠,從而和平解決義渠事件。

原因嘛也很簡單,本就已經羸弱不堪的秦國再經不起折騰了。若是武力鎮壓義渠,即便是勝了,自己的大軍也勢必要有所損失。

哪怕是最好的情況,自己能夠完勝掉義渠大軍,單單是義渠大軍的損失,就足夠王齕心疼的了。

因此,出於儘可能將保存秦國實力的想法,王齕也罕見地在義渠之地採取了懷柔的政策。

若是以往,經過一番安撫之後,義渠也就乖乖就範了。

可偏偏有着煽風點火的趙國在後頭,尤其是來自九原郡胡人的加入,更是直接讓義渠的投誠成了不可能。

隱隱的,隨着戰事的進行,義渠人的心思甚至已經不在復國的身上。

是的,在見識過同為草原人的九原郡的生活之後,義渠人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到趙國。

也因此,在趙國源源不斷的支持之下,在王齕的懷柔政策之下,義渠之亂卻是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眼看着冬日就要到來,王齕也終於意識到自己懷柔政策的失敗。

若是不能在冬日之前結束掉這義渠之亂,在這個冬天,光是大軍的消耗就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當即,王齕也是一邊向義渠下達着最後的通牒,一邊開始調集部隊準備武力絞殺義渠所部。

若是王齕早點動用這樣的手段,趙國或許還因為對楚作戰的緣故無法第一時間插手。

可如今,楚國已經被納入了版圖,李牧的大軍已經回到邯鄲,可以說趙國已經收回了所有的拳頭。

簡單言之,趙國已經隨時可以向義渠方向派出援軍。

很明顯,王齕實際上已經失去了處置義渠事件的最佳時間。

而一統秦國的契機卻是悄然來到了趙括的案頭。

顯然,義渠是一個很不錯的突破點。

尤其當王齕的策略轉變,被傳遞到了邯鄲趙括的案頭之時。

趙括就知道,是時候徹底解

決掉秦國了。

儘管此時已近冬日,但時不我待,秦國內亂的機會,趙國必須要抓住。

很快,御前會議再度召開。

情報傳閱之間,一切已無需多言。

所有人眼中都是難以掩飾的興奮之情。

根本無需趙括再勸說什麼,幾名將軍便已經跳將出來請戰秦國,甚至幾名文臣也紛紛站了出來,告訴趙括糧食軍械早已準備完畢,足夠大軍征伐之用。

眾志成城之意已經溢於言表。

無他,面對着一統天下的誘惑,任誰也不願放過這樣的機會。

看着一臉興奮的眾人,儘管原計劃中,趙括還將晚上至少兩三年才會對秦國發起滅國之戰,但如今國內國外的情況顯然已經不允許趙括繼續拖下去了。

而且,繼續等下去,趙國雖然能有更強的實力,但秦國收復了義渠之後,趙國只有兩個突破點,未必會比現在的情況更好。

更何況,大軍剛剛得勝歸來,士氣正旺,又經過了十數日的修整,戰力也重新達到了巔峰。

可以說,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此時戰秦,都是最好的時間。

那就,戰吧!

沒有絲毫的停留,也沒有絲毫的猶豫,趙括也是興奮地站起了身。

「李牧。」趙括開始點將道。

「末將在。」剛剛回到邯鄲的李牧將軍立即答應道。

「領十二萬騎軍並三萬步卒,前往義渠助戰,務必將王齕的秦軍主力拖住在義渠草原。」趙括隨即下令道:「趙韋之五千重騎兵,隨你行動。」

「是。」李牧當即領命道。

「周騏。」趙括再度點將道。

「末將在。」周騏當即滿臉紅光地答應道。

「率軍十五萬。」趙括隨即吩咐道:「攻函谷關!」

「是。」即便知道函谷關並不好攻,周騏依舊毫不猶豫地接令道。

能參與到這最後的滅國之戰已是榮幸,更別說王上還讓他獨擋一面而戰,這叫周騏怎能不興奮。

「田單將軍。」趙括點點頭,隨即繼續點將道。

「末將在。」發須皆白的田單也立即答應道。

「領兵十五萬。」趙括繼續下令道:「出大散關入關中,直攻咸陽。」

「是。」田單也立即答應道。

「若是秦軍調集兵力對攻,則正面破之。」趙括繼續吩咐道:「若秦軍固守咸陽待援,則困之,而後分兵奪之函谷,並會同函谷之軍掃蕩義渠之王齕所部,最後會攻咸陽。」

聞言,李牧、周騏和田單三人也是齊齊地答應道:「是。」

很明顯,從趙括的佈置來看,雖然三位戰將手中都是十五萬大軍,但側重點卻是不一樣的。

李牧的十五萬,多為騎兵,加之趙韋的重騎兵,可以說是三支大軍中實力最強的一支。

而他們所要面對的敵人也是最強的王齕所部,兵力也足足有着十五萬之多。

不過,即便不算義渠人的幫忙,李牧的十五萬大軍對上王齕,也根本不虛。..

趙括就是給王齕打了一副對對胡,用自己最強的李牧和騎兵對付秦國最強的王齕。甚至李牧都不需要取得多大的勝利,只要能夠拖住王齕,便是勝利。

李牧當然可以成為勝負手,但即便一時間分不出勝負,也沒有關係,因為趙括還有第二個勝負手——田單。

是的,周騏的十五萬大軍依舊是牽制。

從大散關直入關中的田單的十五萬大軍,才是趙括的雙保險。

之所以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田單,趙括顯然也是深思熟慮過的。

經驗豐富是一方面,但若僅僅是這樣,趙括完全可以將田單和李牧的任務對調。讓田單去牽制王齕,而將攻咸陽的任務留給李牧。

只是,李牧這些年的功勞已經夠多了,而更重要的是,趙括需要這份滅秦的功勞落入一個來自他國的將領的手中。

無他,在趙國一統天下的前夜,趙括必須未雨綢繆。

趙國的朝堂之上,不能只有「趙人」的身影,卻也更不能沒有「趙人」的身影。

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

若是全都是趙地出身的趙人,那勢必也會阻礙趙國的發展,而少了更會寒了老趙人的心,內亂幾乎就是必然的。

而想要達成這樣想過又過不得的要求,田單這等早起投靠向趙國的老人,就顯得格外的彌足珍貴了。

因為投靠得早,他們早已經跟趙地人融為了一體,但在其他國家的人呢看來,他們卻又是齊國人、燕國人......

有他們在,便是一個標桿,便是告訴天下人,趙括會量才而用。

至於函谷關的選人,趙括當然也是為了未來的平衡,趙國不該只有一個能戰之將。

這些當然是趙括的小心思,但話說回來,這何嘗不是為了更好的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呢?

如果將李牧、田單與周騏三人比作了上、中、下等馬,那相應的秦國的配置,則是王齕、函谷和咸陽。

因此,與其讓李牧這批上等馬去對付咸陽這個下等馬,不如讓李牧去對付王齕這匹中等馬,再讓田單這匹中等馬去對陣咸陽這匹下等馬。

田單或許能拖住王齕,但充其量不過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極有可能田單併發揮不出來騎兵的真正戰力。

而換了李牧前去,卻極有可能能夠壓制住王齕,甚至直接戰勝王齕。

很快,安排完了軍事部署,趙括的眼神也是看向了平原君和呂不韋。

「平原君,呂卿。」趙括毫不猶豫地繼續點名道。

「在。」平原君和呂不韋也立即站起了身。

「一應軍需、糧秣務必供應充足。」趙括毫不客氣地提出了要求道。

「是。」兩人當即再度齊聲答應道。

終於,一場不算太長的御前會議終於結束,而趙國也終於拉開了與秦國最後一戰的序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長平之戰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從長平之戰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765章這是最好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