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新的日月,已經升起!上古人族?有我無敵!

第三百四十章:新的日月,已經升起!上古人族?有我無敵!

顧錦年正將目光看向廣源佛陀時。

突兀之間,兩道恐怖的氣息忽然出現。

是七境的力量。

顧錦年對這股力量極其敏感,不只是顧錦年,諸多人都感應到了這可怕的七境氣息。

有六境強者出聲,忍不住開口。

世人震撼,在這個節骨眼上,怎麼突然有人踏入第七境了?

這太古怪了。

不止如此,但凡突破七境,應當都會有巨大的異象,變化莫測,昭告世人,可人們只察覺到了七境之力,卻沒有半點異象,端是古怪的很。

而天穹之上,顧錦年卻在一瞬間抓住了這氣機,他察覺到是誰。

將目光看去。

顧錦年神色不由一變。

他在遙遠之地,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長雲天,他身後出現一張深淵大口,正在吞噬著一道道白色氣體。

他們二人的境界,就在方才的一瞬間內,突破到了第七境。

顧錦年神色一變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

長雲天他認識,儒道第五境,根本就沒有修行過什麼仙道,可現在瞬間踏入第七境,這太過於古怪了。

顧錦年在一瞬間內便想到了發生了什麼事情,他一步跨越,直接來到他們二人面前。

只是剛剛抵達時,便發現長雲天二人的身影只是虛影,這是某種古怪的秘法。

的確在蠶食這些氣運。

顧錦年瞬間想到怎麼回事,故而眼神變得無比冰冷,他將目光投去,氣勢濃烈攀升。

他雙目睜開,有無窮神光迸裂出來,神奇無比。

這一刻,顧錦年沒有去追殺上清道人,也沒有去追殺其他的七境強者。

而是長雲天二人的氣息,他要找到這兩人,將其緝拿,然後再盤問出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而人們則是好奇,也很驚訝,不知道顧錦年這是要做什麼。

人們好奇,也帶着疑惑,不清楚什麼情況,下意識以為顧錦年是想要誅殺一切七境強者。

有人出聲,猜測一種可能性,認為顧錦年並不是簡單的誅殺。

聽到這話,世人驚訝,神色之中滿是疑惑,有些不明白這話,但是又能理解部分。

顧錦年的怒吼聲響起,冰冷至極,他已經查到了長雲天二人所在之地。

沒有任何廢話,他手握星辰古樹,一斬下去,數十萬道星辰劍氣殺去,蕩漾出無窮光芒,顯得格外不凡。

比起上清道人而言,顧錦年更能發揮出星辰古樹的能力。

而且,顧錦年還沒有與星辰古樹徹底融合,不然威力會更強。

轟!

無數星辰劍氣迸裂殺出,如同瀑布傾瀉,朝着萬里之外劈殺下去。

這太恐怖了,大殺招落下,直接洞穿一切,朝着長雲天二人殺去。

砰砰砰!

恐怖的爆炸聲響起,格外的驚人,也很不凡。

萬里在,長雲天二人臉色大變,直接倒退數百里,他們眼中有驚恐,也有憤怒。

恐怖的聲音響起,長雲天沉着臉,有些憤怒。

認為顧錦年現在這樣做,就是要斬盡一切七境。

顧錦年的聲音響起,他雙手平攤下來,伐神術演化無窮瑞獸,朝着他們二人殺去,這很兇猛,如同一尊太古神魔一般,令人感到震撼與恐怖。

兩人見勢不妙,沒有硬抗,直接轉身離開,一步跨越,便想要脫離此地。

他們速度很快,已經抵達第七境,自然不俗。

只是,顧錦年有天命神通,其中包含神速,他的速度,超越一切,幾乎是剎那間,就要將他們追趕上。

不過兩人有莫名手段,否則的話,也不敢直接掠奪氣運。

下一刻。

二人的身影消失在了原地,他們周圍空間扭曲,看起來格外的不可思議。

但顧錦年依舊可以追蹤,他順着二人的氣息,一路追殺而去。

一直到一處山谷當中。

兩人的氣息徹底消失不見了。

這很古怪。

顧錦年立在山谷之上,靜靜凝視着,他目光巡視着方圓萬里,敏銳的發現了一些不對勁。

這片山谷很詭異,詭異的地方是平凡。

就好像是一座尋常不過的山谷,但問題是這兩人的氣息在這裏消失,這就足以證明一切。

顧錦年心中有些猜想。

當下,他抬起手來,再度演化出眾生樹虛影,朝着山谷內轟擊而下。

剎那間,反饋出現,有絕世大陣在其中。

山谷這片天地的空間,的確顯得怪異無比,這很不尋常。

只是一瞬間內,顧錦年便做出決定了。

轟!

他出手,拳芒如龍,雖然不知道這那一處空間,但顧錦年選擇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一個個橫推而下,破壞這裏的空間,總能找到不對勁的地方。

隨着顧錦年出手,這方天地徹底扭曲了,被顧錦年的拳芒摧毀。

的確,這種辦法很普通,但確實是目前而言,最為有效和直接的陣法,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要有足夠的時間,顧錦年的確能找到空間節點。

隨着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突兀之間,一道震蕩傳來。

這是在與顧錦年的元神之力碰撞。

轟。

如同一座山嶽襲來,顧錦年的元神一陣震顫,他雖然做好準備,也處於戒備狀態,但這股力量依舊恐怖。

若不是顧錦年的元神強大無比,差一點就要著道。

此時此刻,顧錦年有點明白上古五大族有多強大了,僅僅只是一個空間節點,就差點讓自己元神受到影響,這個大族內,必然藏有極其強大的存在。

顧錦年心中暗道。

雖然元神受到一定影響,但問題不大,顧錦年繼續出手,想要徹底揪出他們,讓他們出世之前,就將其全部抹殺。

可就在此時,一道聲音突兀響起。

聲音響起,帶着詢問。

突然出現的詢問之聲,引起無數人驚訝,世人將目光投來,他們從一開始就不知道顧錦年是要做什麼?

之前顧錦年與八位強者,好端端又放下手中的事情,突然來到這裏。

然後突然出現的聲音,讓眾人完全是看不懂,世人不知道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又不清楚,為何有這樣的聲音。

和談?

誰在出聲?

和談什麼?令

人感到匪夷所思。

山谷之上,顧錦年出聲,不過他在醞釀殺招,需要時間,正好與他們交流,拖延時間后,再直接出手,一勞永逸。

對方出聲,聲音誠懇,他們的確想要拉攏顧錦年。

不惜給予一等人族之稱,甚至還拿出所謂的王稱,當做籌碼,當然這只是可考慮,當真如何,誰也不清楚。

聽到這話,顧錦年不由冷笑,他向前走了一步。

顧錦年開口,他言語霸道,聽到這些人所說,不由充滿著可笑。

要是其他種族,劃分個三六九等,顧錦年沒話可說,畢竟大家種族不同。

可明明是人族,卻要劃分一等人,二等人,這種思想根本不可取。

嘆息聲響起。

後者開口,除了一開始有些遺憾之外,後面就是冷漠,很顯然他們高傲了太久了,直至今日,他們依舊高傲,認為拉攏就是最大的恩賜。

可話音落下,一股恐怖的力量鎮壓而來,顧錦年周圍空間彷彿受到了擠壓一般,直接破碎,引來巨大的震動。

顧錦年開口,他往前走了一步,氣血恐怖,阻擋着這股力量,同時他再次踏入聖王極境,與其對抗。

後者的聲音響起,道出原因。

顧錦年抵抗著這股力量,明面上他很平靜,展現出自己的強大與自信。

原因無他。

顧錦年雖然明白,上古人族很強大,可他更加明白的是,自己幾乎是整個人族的希望,這個時代所有人的希望。

如果自己表現的過於軟弱,未來等到五族降世,必然會影響天下人的士氣。

聲音再度響起,表現的不屑,顯然對於顧錦年的自信,感到可笑。

顧錦年出聲,他的言語,鼓舞人心,但當顧錦年說完這話后,也確確實實惹來驚天沸騰。

一些聲音響起,世人絕大部分不會知道這件事情,如今被顧錦年直接道出,自然會引起一定的爭議與恐慌。

上古人族的聲音響起。

在這一刻,一切壓力徹底消散,他們沒有選擇進攻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想要等到出世之後,讓顧錦年看一看他們

驚世的手段。

也或許他們根本無能為力,無法誅殺顧錦年。

但不管如何,他們選擇收手了。

隨着壓力消失,空間節點消失,他們所在的小世界,已經消失在這片山谷內。

逃離了。

山谷上空。

顧錦年靜靜地看着這一切,他並非不想出手,而是發現即便自己奔赴全力,只怕也難以留下他們,兩者的實力相差很大。

自上古存活至今,要說沒有半點能耐,顧錦年是不信的。

顧錦年開口,他道出自己的心聲,也表決了自己的態度。

大世之爭,他要爭出一條無敵之路,為萬世開太平。

聲音落下,顧錦年身上綻放無窮光芒,映照天地之間,給世人帶來巨大的希望。

大約半個時辰后。

顧錦年收回自己的心神,他將目光巡視過去,如今八位七境強者,西漠死了兩尊,惠絕佛陀和小緣寺主持。

仙門死了兩位,龍虎掌教,還有太玄仙宗掌教。

至於上清道人,目前也處於重傷狀態,雖然沒有死,但也別想折騰起什麼浪花了。

八人死了四個,這數量已經算是很多,令人咂舌。

剩下活着的七境強者,也只有西漠廣源佛陀,以及大音寺主持,還有半死不活的上清道人,以及陰陽掌教了。

他們各自都有無上器,而今消失逃離,繼續追趕下去,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從頭到尾,他們就不是自己的敵人,這一點顧錦年十分清楚,他沒有將這批人視為自己的敵人,真正的敵人,藏在暗中。

解決他們,只是為了掃蕩一些不安分的因素。

穩定天下太平。

想到這一點,顧錦年也不啰嗦了,開始佈置自己的計劃。

顧錦年出聲,這句話代表着結束,這場大戰爭鬥的結束。

先是不可思議的戰爭,而後便是顧錦年以一抵八,以誅殺四人的結果,讓這場大戰徹底落幕下來。

很快。

一道道聲音響起。

數道聲音響起,東荒諸國,一些聲音紛紛響起,是各國國君的聲音。

大戰結束,接下來就是大清算了,他們知道,這場鬥爭之中,大夏王朝再一次獲得全面勝利,而且這一次是力壓了整個東荒。

此時此刻。

匈奴國上上下下都變得有些震撼,他們徹底恐慌與害怕。

這一次,叫囂最凶的便是匈奴國。

沒有之一。

他們援助五十萬大軍給寧王,就是希望能夠押寶成功,期待寧王造反成功,立下新夏國,這樣一來,匈奴國藉助新夏王朝,可以得到諸多好處。

可現在一切美夢都破滅了,而接下來要面臨的事情,就是大夏王朝的怒火。

滔天怒火。

隨着冰冷之聲響起,這是給予匈奴國的懲罰。

原因無他,匈奴國所作所為,按理說滅國不算是什麼太過分的事情,但顧錦年是聖人,他不想要牽扯無辜之人。

往小來說,身為大夏子民,國讎恩怨,應當報之,十倍奉還,這完全不過分。

但往大來說,身為聖人,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好人與壞人,國讎家恨雖然刻骨銘心,可並非是每一個人都是劊子手。

若不是聖人,顧錦年必行絕滅之道。

若是聖人,顧錦年要懂得天意,他讓匈奴國國君,以及皇室一脈,王族一脈,包括曾經參與過邊境十二城之戰的將士,全部自刎謝罪。

這些人,沒有一個是無辜之人,哪怕是一些王族,沒有參與這場戰爭,可他們是獲益者,沒有匈奴國的侵略,他們也不會過上這麼好的日子。

得到了享受,就要自食惡果。

聽到這話,匈奴王庭內,匈奴國君臉色瞬間慘白無比,他注視着顧錦年,跪在地上,哭喊懇請道。

匈奴王再也沒有曾經的高高在上。

東荒境內,匈奴國的地位本身就極其尷尬,論戰力,匈奴國僅次於三大王朝,但因為各種原因,匈奴國只能依靠其他王朝才能變強。

所以匈奴國成為了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針對大夏的一把刀。

正是因為如此,匈奴國一直仇視大夏王朝。

而今,大夏王朝出了顧錦年這種妖孽,讓他們實在是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

面對匈奴王的詢問,天穹之上,顧錦年面色冰冷,他俯視這一切,望着匈奴王,顯得格外平靜。

顧錦年開口,這就是他的回答,也是他的態度。

這次大戰,輸贏決定一切,顧錦年不給他們任何一點反抗機會。

免得以後再起什麼風波。

有些事情,是時候要做一些了結。

聽到顧錦年的聲音,匈奴國國君眼中徹底一片灰敗,他知道自己反抗不了,即便自己想要拚死抵抗,可那又如何?

大夏龍舟正在天上注視着自己,凝望一切。

只要大夏帝王一聲令下,匈奴國當場會變成焦土,誰來了都沒用,之前還有同盟會,現在什麼都沒了。

這還是顧錦年不出手的情況下,如果顧錦年出手的話,那就更別說了,當世誰能抵擋顧錦年?

王庭內。

匈奴國國君顫顫巍巍,他真的不想死啊,他好不容易成為匈奴國國君,又好不容易等到了大世降臨。

卻沒想到,如今自己會走到這一步。

他不甘心啊。

可他知道的是,現在的自己,根本無法反抗,也無力去抵抗。

甚至,他很想大罵顧錦年一聲。

然而,他罵不出來,一但自己罵了顧錦年,所帶來的一切影響,都要由自己承擔,到時候大夏王朝採取任何激烈的措施,百姓們只會恨自己。

對於一位君王來說,他太懂明白什麼叫做史書了。

人們不會記住這段歷史,他們只會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惡事。

匈奴國君開口,他臨死之前,道出一句善言。

可此言一說,顧錦年的冷笑之聲不由響起。

顧錦年神色冰冷,讓其赴死。

此話一說,匈奴國國君一句話都不敢啰嗦,只能低着頭,現在說什麼都顯得可笑。

慘叫聲響起,匈奴國國君抽出佩劍,當場自刎。

不再有任何幻想與猶豫了。

他死了。

匈奴國國君自刎了。

王庭內。

滿朝文武嚎啕大哭,不是因為匈奴國國君之死而哭,而是因為他們自己而哭。

國君都死了。

顧錦年是不可能放過他們,再加上邊境之戰,他們的身影可沒有少出現。

自然而然,他們感到悲傷,在這裏哭喊著。

隨着國君自刎,顧錦年沒有啰嗦,直接將目光看向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

匈奴國解決完了,剩下的就是這些人。

顧錦年開口,藉助這次機會,他打算徹底處理完東荒王朝的事情。

而隨着顧錦年這樣開口,諸國不由鬆了口氣,原因無他,至少顧錦年還給他們機會,他們是真的害怕,顧錦年狠下心,將他們一同覆滅。

現在只要答應十個條件即可。

至少比他們預想要好太多。

大金國君開口,十個條件,讓他心中長長吐了口氣,畢竟這個結果還是他能接受的。

顧錦年開口,他將一條條契文道出。

顧錦年沒有索要土地,沒有索要賠償,甚至都沒有要求他們交出部分人來。

而是提出一些要求。

對於世人而言,他們覺得這些要求好像有些稀奇古怪。

大部分都覺得,直接讓他們割地不是最好的嗎?

把地賠來,再讓自己的人去掌控,讓他國之人淪為奴隸,這樣不是最直接嗎?

可對於一些真正聰明的人,他們幾乎一瞬間便明白顧錦年這是在做什麼了。

顧錦年這是在用另外一種手段,去控制諸國。

控制的方法其核心無非就是軍事和金錢。

龍舟制空,看似是巡邏權力,可實際上就是在監控,包括未來戰略佈局,但凡發現你有點問題,就直接送你一發雷暴彈。

海域控制他們不理解,但想到是顧錦年說出來的事情,肯定有其他深藏的秘密。

再者,仔細回想一下,割讓土地的意義是什麼?

真就給你一塊地,你要不要百姓遷徙?

遷徙過去,耗費的國力成本也很大,再加上又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

這需要大量的時間。

而保留人口,那就不好管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

強行去征服,很容易惹來麻煩與是非。

古今往來,不是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現在就剛好了。

用金錢銀兩來解決這些問題,大世之爭降臨不降臨,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影響是很大,但這個大無非還是圍繞,吃飽喝足這四個點上。

大部分百姓,這一生追求的東西,也就是吃飽喝足,稍微出色點的人,就是享受更好的生活,其他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

真正影響的是上面人,越上面的存在,才是大世之爭的核心人物。

顧錦年這一招,不但可以讓大夏王朝成為東荒王朝當中最強的國家,而且還可以牢牢死死地控制其他王朝。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去。

這句話一定是沒錯的。

不用武力征服,用最實在也是最實惠的東西去征服東荒百姓,這手段太高明了。

這樣還不會引起什麼衝突,畢竟曾經的十國,為何會發生多次戰爭?

無非就是今天這個國家打贏了那個國家,然後發現控制不了,索性就殺乾淨,可殺着殺着,發現這些百姓起義了。

緊接着越來越多的人跟隨起義,最終在某個人的帶領之下,一統諸國,建立新的王朝。

然後等到這個國家逐漸腐朽,同樣的事情,會上演第二次,無非是換了一個主角。

這就是武力統治帶來的惡果。

殺是殺不幹凈的。

也殺不完的。

經濟制霸,雖然也好不到哪裏去,最終還是會發生窮的窮死,富的富死,但要比武力統治溫和許多,可掌控性很高。

這就是顧錦年的想法。

大世之爭已經開始了,今日誅殺四個七境強者,那麼有些事情就要徹底解決。

東荒不能繼續亂下去了。

自身也不可能一直圍繞這個方向去走,那樣的話,耽誤時間是小事,若是讓敵人抓住機會,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隨着十條條款說出,東荒大部分小國國君都紛紛答應,不讓他們割地,這還不是好事啊?

再說了,他們也沒有任何話語權,所以他們毫不猶豫的同意下來。

最大的麻煩,對他們而言就是要自建不夜城,以及每隔三年要上一部分歲貢,但比起匈奴國君的下場,現在的情況,實在是好太多了。

只是,大金國君與扶羅兩位帝王卻不由皺緊眉頭。

他們一瞬間就知道,顧錦年這條款有多可怕,簡直是吃人不吐骨頭。

若是答應下來,問題的確沒什麼大問題,至少不會發生什麼流血事件,也不會起衝突,甚至如果真的答應下來,各國都將會進入和平年代,那麼那個時候,東荒將會無比繁榮。

這的確是一件好事。

貿易增加,諸國之間沒有隔閡,甚至有任何事情都會有人來調節。

可兩國國君也在第一時間知道,後果有多嚴重。

大夏王朝將會以一種根本看不到的手段,徹底控制東荒諸國,到時候東荒越強勢,大夏王朝便會越強大。

顧錦年的十條條款,其實跟同盟會沒有太大區別。

制定規矩。

劃分利益。

掌握主動權。

這比割地賠償要恐怖的多。

大金帝王開口,雖然他做好了顧錦年獅子大張口的準備,但這十條條款還是讓他們心中一顫。

聽到這話,顧錦年很平靜,只是望着大金帝王道。

顧錦年開口,道出核心。

顧錦年出聲。

他將這件事情的核心道出。

這話說的沒錯,現在強大的是大夏王朝,顧錦年針對的人,則是七境的超凡之力。

也就在此時,永盛大帝的聲音不由響起。

永盛大帝在第一時間響應了顧錦年這番話,不過永盛大帝更懂得人心拿捏,他可不給什麼十二個時辰不十二個時辰的。

現在優勢在我,那還不是漫天要價?

反正不答應就是死。

隨便他們怎麼選擇。

當然,顧錦年這不是仁慈,而是聖人必須要做的事情,如果顧錦年因為利益,因為好處,從而做出一些違背聖人之道的事情,這也是不行的。

聖人,受天地監視着,一舉一動,天聽天視。

聽到這話,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的帝王心情更為沉重。

的確,顧錦年開口還好,至少顧錦年是聖人,做起事來不會那麼直接。

手段溫和。

要按照永盛大帝來做,說句不好聽的話,都不需要開戰,直接扶持他們國家另外一批勢力登基上位,勝過一切。

羅里吧嗦那麼多做什麼?

顧錦年還算是留給他們一些仁慈。

換位思考的話,他們只怕做的比顧錦年會狠更多。

在永盛大帝的壓迫之下,最終大金王朝猶豫了一炷香的時間,給予了回答。

不答應,現在就宣戰。

答應,至少是緩兵之計,還有時間去做點其他事情。

看大金王朝同意了,扶羅王朝也就沒有那麼多廢話了。

聽到這些回答。

顧錦年倒也沒有什麼表情,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顧錦年開口,事情解決了,他打算離開,去找雷族的人,商談一些事情。

上古人族的強大,遠超自己的想像。

未來大世爭鬥之下,只怕會超越自己的認知。

而自己對於上古五族,還存在諸多疑惑,他需要詢問雷族解答。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尤其是現在的自己,得罪了上古人族,等到人族登場出世,必然少不了摩擦與爭鬥。

真正的血雨腥風,只怕即將到來。

這一點,顧錦年心裏明白。

此時此刻,永盛大帝自然是心中無比喜悅,今日之戰後,將大夏王朝最後一個矛盾問題解決,而且還順勢力壓諸國。

明面上大夏依舊是大夏,諸國依舊是諸國。

可實際上,從這一刻開始,東荒只有一個真正的王朝,那就是大夏王朝。

身為帝王,永盛大帝又如何不喜?

但他還有一件事情,打算與顧錦年說下。

顧錦年倒也直接,詢問永盛大帝是什麼事情。

永盛大帝開口,告知這件事情,讓顧錦年有些驚訝。

他是聽說過,中洲帝王想要與自己相見,但最近一段時間,事情極多,再加上大世之爭到來,顧錦年下意識認為,去了中洲,見到中洲大帝,對方無非就是想要拉攏自己。

可今日聽到永盛大帝如此開口,這讓顧錦年有些好奇了。

顧錦年略顯好奇道。

自己老舅可是大夏帝王,還有什麼能讓他敬佩與震撼的?

「不是因為瞧不起我,而是他不想通過這種方式晉陞軍銜將級。」m.

永盛大帝開口,很認真也極其嚴肅。

聽到這個事情,顧錦年的的確確有些驚訝。

顧錦年點了點頭,心中也對中洲帝王,產生了巨大的好奇。

他也決定。

等去完盤山後,他會去中洲。

親自見一見這位中洲帝王。

天下傳奇人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夏文聖七月末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大夏文聖七月末時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章:新的日月,已經升起!上古人族?有我無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