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重回洛陽

第114章 重回洛陽

【從黃巾小兵開始】【】

從黃巾小兵開始第一百一十四章重回洛陽

曾經的尹闕龍門,如今成了洛陽的南門。

回到洛陽,楚歌同樣沒有大張旗鼓,他甚至沒有提前通知其他人來接駕。

和典韋與一眾侍衛下了火車后,眾人轉道乘坐馬車,往皇宮趕去。

離去將近兩年,洛陽的外城早已建設好,透過車窗,鱗次櫛比的房屋印入眼中。

看着筆直整潔的街道,街道兩旁逐漸長大的果樹,還有那上面垂掛下來的青果,樹下孩童歡聲笑語,房屋裏偶有傳出的笑罵聲,大乾的與日繁華,讓楚歌心生安慰。

馬車一路前行,很快到達皇宮。

進了內城后,楚歌就派展飛去稟報,所以沒有發生皇帝回宮被人攔在外面的烏龍。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得到通知的蔡琰帶着一眾大臣在宮廷外迎接楚歌的到來,一夥拉車的車夫雖然在馬車轉入皇城大道心中就泛起滴咕,可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等人拉的是當今陛下。

一眾人哆哆嗦嗦地接過路費,轉頭才發現不對,自己等人不應該接陛下的錢啊。

能拉陛下一趟,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回去還能吹好久呢,怎麼就下意識地接過了錢呢,真是該死。

「諸卿無需多禮,都回去吧。」

和就別的一眾大臣寒暄了兩句,楚歌打發眾人回去,他此刻只想陪陪家人。

「陛下。」

這天晚上,楚歌終於實現了大被同眠的夢想,之前蔡琰和貂蟬害羞,加上剛在一起,楚歌也就沒勉強兩人。

今次回來,正所謂小別勝新歡,濃情蜜意一陣,楚歌就拉着兩人躺下了。

第二天起來,楚歌和蔡琰往議事廳走。

一路上,楚歌發現皇宮中的女官多了很多,皇宮內院的侍衛也換成了英姿颯爽的女兵。

「琰兒,管理國事,可有遇見為難之事?」

邊走,楚歌邊向蔡琰了解國內的大事。

通過蔡琰輕聲細語的講述,楚歌也大致了解了國內的事情。

首先是人口方面。

社會環境安定后,加上官方的鼓勵生育,大乾各地迎來了首批嬰兒潮。

尤其是楚歌率先起事的巴蜀之地,因為安定的更早,首批嬰兒大的已經有五六歲,小的也有兩三歲了。

而且這時代沒有太多其他的娛樂,老婆孩子熱炕頭,一到晚上,家家戶戶忙着造小孩。

是以,每家每戶的小孩幾乎一年一個的出生。

不比以往,因為有楚歌防範未然,投入大資本發展醫學,率先解決的就是孕婦難產,和小孩子早夭的問題。

所以除了個別不幸的人員,其他生產的孕婦和出生的小孩,基本上已經能健康成長了。

然後是教育方面。

因為他大力提倡教育,所以如今的大乾,村村都有小學,鎮鎮都有中學,甚至更高一級的高中,都已經在官府的計劃當中。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黃巾小兵開始】【】

隨着幾年過去,大乾的文盲率大幅度降低,除了那些老年人,如今的成人和適齡兒童,都已經多多少少地認識一些字,以及會一些簡單的加減乘除。

因為受限糧食產糧,大乾的小學生,會補貼一頓午餐,可中學生就沒了這樣的待遇。

除非是那些成績特別好,又家庭特別困難的學子,學校才會酌情予以減免學雜費。

不過此時正是大乾飛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都需要人員和人才。

小學畢業后的孩子,雖然比上不足,可比十多年的百姓,乃至那時候的讀書人都不差了。

他們不愁找不到工作。

還有志氣向上爬的,可以報名做官府的小吏,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雖然如今因為讀書人增多,官吏的升遷不能像之前一樣容易,可也沒有杜絕了上升的通道。

數學成績好的,往往被各地的商賈爭相聘用,做賬房、做掌柜的不少。

最後,蔡琰總結道:「各項仁政都需要吃食補助,是以很多政策無法做到盡善盡美。」

楚歌點頭安慰道:「琰兒已經做得很好了,大臣和百姓都在誇你治政有方呢?」

「臣妾不敢。」蔡琰做了個萬福道,「臣妾只一心想着替陛下守好這個國家罷了。」

「辛苦你了。」楚歌拍了拍蔡琰的手道,「至於糧食,朕已經在海外找到高產糧種,待再過幾年,天下就不缺糧食了。」

「真的嗎,陛下?」蔡琰睜著大大的眼睛,自幼看書加上參與國事兩年,她比很多人都明白糧草對於國家,對於百姓的意義。

楚歌笑着點頭道:「朕自然不會騙你。」

蔡琰也高興起來:「聖天子在世,故有祥瑞誕生,從此百姓多福矣。」

兩人說笑着踏入議事堂的大門。

一番君臣對奏后,楚歌又了解了一些其他事。

雖然這些事賈詡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命人送來簡報,可簡報寫得再詳細,也比不過親自聽到眾人的訴說。

大臣們率先說起各地的產業佈局。

說起來好笑,古代治政,往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因為楚歌這個皇帝關心商事,把商人的地位大幅拔高,加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

大臣們發現,商業發達了,國庫確實殷實了很多,國庫殷實后,各項政策有錢有底氣做得更好了。

另外,國家有錢了,他們的俸祿也提高了,方方面面都在變好,現在可就沒人滴咕陛下厚愛商賈了。

因為楚歌早早制定的策略,所以各地產業基本上都因地適宜,經過培訓的治政人員也沒有看到哪行賺錢就上哪行。

之前有些人這麼做了,雖然把地區的經濟搞好了,可產業佈局亂七八糟,一開始市場繁榮時,自然做什麼賺什麼。

可碰上有優勢的其他地方,別人因為地利關係,人力關係,交通關係,價格有優勢,就大敗虧輸。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黃巾小兵開始】【】

這種情況一多,自然被監察院的人看在眼中,消息傳到楚歌耳中,一看那些官員胡搞亂搞。

明明沒煤炭的地方,一聽烽火煤供不應求,就去其他縣城進貨,然後拉回來製造后再運出去販賣。

這碰上煤礦發達的地區,不是雞蛋碰石頭嗎?

楚歌的一句亂彈琴,讓下面的人嚇破了膽,後來者自然就不敢這麼幹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治政的官員往往才發現做生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有眼光有頭腦的人第一時間聘請了民間賺錢的商人當顧問。

這下好了,雖然大乾如今商賈地位大大提升,可社會才發展幾年,在那些年長人心中,還是覺得當官的威風,當官的有底氣。

雙方一拍即合,商人做官府顧問,掛個沒俸祿或者俸祿稀少的閑職,替治政者指點迷津。

別說,效果不錯。

或者說此時的大環境,只要不是亂搞,或者完全沒有商業意識的人,往往都能做出一番事業來。

以洛陽為中心,京都地區因為人員眾多,基本上擯棄了耕地,產業以無污染、噪音少的輕工業、金融業為主。

哪怕那些輕工廠也盡量靠近外圍,如今京都的百姓已經和現代的百姓差不了多少。

每個星期上五六天班,每天八個小時,做着輕鬆的工作,賺取讓人羨慕的薪酬,實在是羨煞了外地的一些人。

很多人現在開始後悔,幾年前洛陽擴建,為了充實京都人口,戶籍隨便辦理,拖家帶口的來,只要去官府一登記,當場就能成為京都人。

可現在,隨着外來人口增多,洛陽已經在一年前就限定了戶籍政策,外來務工人員自然可以自有進出,可想安定下來就需要去辦理暫住證了。

說起洛陽,讓楚歌詫異的是,隨着銀行建立,洛陽的金融業也迎來了高速發展。

當代百姓賺錢了之後,第一時間不是想着享受,而是把錢存進銀行吃利息。

這種做法早在銀行開設之前,楚歌就已經有預料,畢竟大乾各地才安定下來,百姓們可不會忘了之前的受難的日子,窮怕了的他們,自然會想着存錢而不是花錢。

有存錢自然就有貸款,《大乾周報上的致富板塊,可是一個勁地鼓勵民間小作坊,小微企業主創業的。

銀行給出的放貸條件和時限也是比較寬鬆的,除了那些膽大騙錢的,楚歌還是願意給當今的人一個發達機會。

反正天下都是他的,人人富裕,民間越富才越好。

存款。

放貸。

開辦工廠、公司多了,證券業竟然不知不覺興起了。

聽着底下大臣眉飛色舞的說起洛陽地區股票買賣的興旺,楚歌若有所思。

股票、證券的繁榮有弊有利,得到的人和失去的人往往會迷戀其中,而忘了去做實業。

不過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既然出現了,他又不想出手干涉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黃巾小兵開始】【】

楚歌相信有他的存在,在短期,乃至幾十年之內,大乾的股市都會一路直升,會隨着大乾疆域的擴大,商業的發達,人口紅利的增加,各行各業都會來個井噴。

而股市既然已經在洛陽興起,那麼這些第一代的股民自然算他們運氣好,跟着風口賺錢了。

至於今後股市出現動蕩,只要沒有人為在其中搞鬼,隨着各項政策的完善,人員認知的提升,以及他的兜底,想來不會對經濟產生多大的影響。

說完洛陽,再說東西南北四面。

東面地區,之前因為漢室存在,大乾收復的晚,其實相比其他地方沒有優勢。

可隨着兩界山打通,東邊和宋地相連,竟打起了翻身仗。

宋地拿下后,兩邊的人員自然要聯通。

藉助兩界山的通道,東部徐州的人開始了兩地經商之旅,一些不敢出去的人也藉助地理優勢做起了導遊。

宋地方面,楚歌並沒有大肆在報紙上宣傳大乾的存在。

所以,如今也就是兩界山附近的人看到火車從另一邊過來,大致猜到了大乾的來歷。

當然,一些被挑選出來繼續擔任官職的宋人,也已知道大乾的來歷。

這些人經過甄選后,被帶到洛陽進行一兩個月的培訓,培訓期間或是坐船、或是做火車進行遊走大乾疆域。

看到大乾如此繁榮強大,這些本就心歸大乾的人,這下更安心了。

另一邊,大乾這邊的世家子通過不同版本的《大乾周報可是知道了大宋的存在。

既然國朝已經攻克大宋,無所事事的世家子,自詡見多識廣的世家子自然要行萬里路,看看大乾新的疆土了。

所以東邊兩界山藉著交通之力,自然發展的紅紅火火。

大乾南方,江東地區。

臨近長江的地區則發展造船業和航運業,江東人排外,面對外來的商會卻是緊緊抱團在一起,一眾人以江東陸家為首,藉著南方地利,倒是也把南方產業發展的不錯。

加上占城稻運回后,楚歌早早派人通知朝堂開始佈局。

江東藉助地利,開始伐木造田,今後也會是大乾重點的水稻種植基地。

至於西方的巴蜀、益州之地。

因為有鹽鐵的存在,加上是龍興之地,這裏商賈眾多,是大乾如今的重工業產業基地。

藉助礦產的優勢,這裏是大乾的兵器、鎧甲製造中心。

因為山中鹽泉,這裏也是大乾食鹽的出產之地。

雖然大乾現在佔據了出海口,可東海的食鹽基本優先供應宋地,今後還會供應大明地區,短時間內,巴郡的鹽泉還有的賺。

另一邊,南蠻地區持續被廖化帶人攻取,南蠻野人成了大乾重步兵的主要兵員。

南蠻山林中的巨木,源源不斷地被運出來造船、造傢具。

鐵甲艦的出現,雖然對木頭的依賴變少了,可並不表示大乾不再打造木製帆船。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黃巾小兵開始】【】

在楚歌設想中,很長時間內,大乾對船隻的需求都是供不應求的,不論那船是鐵制的還是木製的。

鋼鐵巨艦建造周期長,而且要優先供應海航。

所以內河航運暫時來說還是需要依靠木製帆船。

不過新建的木船與以往也不同,它增加了蒸汽動力,使得船速大大提升。

說起蒸汽動力,西方之地還是蒸汽機的生產中心,這裏建造了好幾座大工廠,日日不停地生產著蒸汽機。

蒸汽機或組裝好,或以零部件的方式被火車、輪船送往各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黃巾小兵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從黃巾小兵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4章 重回洛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