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收人

第三十五章 收人

「恭送吳王殿下!」

望着朱允熥的背影,鳳陽知府噗通一聲趴在地上。

腿軟了!

方才在後衙,朱允熥一句威脅的話都沒用。

只是與之就事論事,陳述了李彬所說的話,再問一句:「這事屬實嗎?」

鳳陽知府原本想說一大串官場話,將此事搪塞過去。

朱允熥又問:「你確定要孤把這些話轉述給皇爺爺嗎?」

在老朱的家鄉搞冤假錯案,還協助犯事的勛貴,你怕不是找死?

更重要的是,李彬是百戶,在衛所編製里,你一個知府哪來的權力判他死刑?

不用朱允熥明說,鳳陽知府當場就跪了。

而後知錯就改,找來卷宗,將李彬誣告一案,重新審理,並移交給懷遠衛鎮撫使。

兩者區別是,如果把李彬的案件放在衛所,按照軍官以下犯上的罪名懲治,他是死不掉的。

畢竟李彬的父親是開國功臣,雖然只是四品明威將軍。

其兄戰死塞北,亦是有功。

這事最終會上報到京師中軍都督府,裏面不乏有李彬父親的同僚,肯定會放過一馬,最多流放。

但此案若改成民事案件,李彬作為普通百姓膽敢誣告當朝勛貴,那肯定得判死了。

而且此案只需要經過刑部。

刑部有關係,這案子就更好辦了。

悄無聲息......大消失術!

朱允熥之所以想到這些,因為他知道李彬得罪的那位勛貴是誰。

江夏侯,周德興!

一個與文官走得很近的勛貴,曾在朝會上與晉王朱棡對噴,支持冊立皇太孫。

而他,此時正受命節制中都留守司八個衛所,訓練屬衛軍士。

種種巧合,讓朱允熥越發的感覺有意思。

總覺得背後有隻無形的大手在推動此事......

......

「李彬,你怎麼還不走?」

一陣橐橐的靴聲,袍服儼然的朱允熥走了過來,止住腳步。

禁垣外,大道旁,李彬直挺挺地跪着,垂首不語。

「孤已經幫你說情撤去命案了,怎麼還跪在這兒不走?快回家吧。」

李彬趴在地上叩了個響頭:「吳王殿下大恩大德,卑下沒齒難忘。」

「卑下情願留在這兒侍候吳王殿下!」

他被江夏侯周德興革去了軍戶身份,現在是民戶。

「侍奉?」朱允熥忍住笑:「孤要你一個大老黑侍奉?」

李彬道:「殿下若有用得到卑下的地方,儘管吩咐,任何臟活累活,刀山火海,您一句話的事兒!」

這人......倒是有眼力勁,也有膽氣,只是......

朱允熥冷聲道:「用你劫富濟貧嗎?」

他的態度不言而喻,孤一個親王,如何用你這等人物?

「卑下落草數日來,只劫掠過三波人,從未傷過人。」

李彬正色道:「卑下雖不才,卻也深知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的道理。」

「好!就憑你這十六個字,孤用你了!」

剛才朱允熥不過是嚇唬他,讓他知道大小王。

像李彬這種為了屬下,敢越八級狀告勛貴的主,實屬難得。

就如同渾濁的世道,敢於站出來反抗暴行的逆行者!

而且這個人,表面看似是個粗魯的莽夫,實則心細謹慎,很有想法,善於抓住機會。

朱允熥甚至懷疑,這傢伙是不是早就知道九位藩王要來鳳陽,故意設卡攔截伸冤......

「謝吳王殿下收留!」李彬大喜。

朱允熥擺手:「別急着謝,孤交給你三件事,辦妥了再談收留。」

「殿下請說!」

「第一件事......」

朱允熥低聲說道:「你去偵查江夏侯周德興,搜集他的不軌罪狀,還有你知道的那些侵佔軍田的勛貴,都要盯着,隨時向孤彙報。」

搞江夏侯?

求之不得!

李斌大喜,瘋狂點頭:「第二件事呢?」

「......」

說完三件事,朱允熥忽然問:「你父親曾是濟川衛指揮僉事?」

李彬回道:「是。」

濟川衛是巡守河道的水軍,駐軍之地在新江口,擁有戰船數百艘。

新江口,是目前大明最大的官辦造船廠所在地。

此時朝廷在京師設立造船廠,並非為出使西洋,主要是防範倭亂和籌備海防、江防。

明初最先開設造船廠的是兵部而非工部,也非鄭和下西洋時的龍江船廠,就是李彬父親所駐守的新江口船廠。

「辦好這三件事,孤讓你襲職濟川衛指揮僉事一職。」

朱允熥開始畫大餅。

恩情只是暫時的,沒有長遠的利益關聯,誰替你賣命?

皇帝最大的優勢,是手中有權有錢有糧,掌握全國資源分配權。

追隨皇帝,就能榮華富貴,家族旺盛。

而不是說皇帝擁有超能力。

御駕出巡,哪次不是幾千號人護在身旁,高官們最怕皇帝突然遇刺嗝屁,除非他們找到了新的代言人當皇帝。

天賦君權更是扯淡,權貴們都知道,只能忽悠底層小老百姓。

將李彬派出去,朱允熥準備出巡,親眼看看鳳陽府各衛所。

恰好這時候,代王朱桂邀朱允熥一同去體察民情。

隨行的還有寧王朱權。

至於其他人,走幾數日累成狗,躺了一天說什麼也不肯出來。

中都城。

繁華的街道上。

三位親王頭戴四方平定巾,身着一襲白色生員襕衫。

所謂襕衫,寬袖皂緣,多以玉色布絹所制,下施橫襕為裳,腰間有襞積,最早出現於唐代,流行於宋。

明朝時期,襕衫為職官公服,進士、國子生、州縣學子亦多穿着,顏色各異,多有藍色,白色,等等。

朱元璋自平定中原建立大明后,力圖恢復漢族禮儀文化,採取一系列去蒙古化的措施。

服飾方面更是復衣冠如唐制,沿襲漢服傳統。

朱允熥雖穿着普通,然衣着與他溫潤晶瑩的面色相襯,頗顯不俗,很像讀書人。

放眼看去,中都城大街上,無論士子庶民,他們的穿着,盡皆樸素。

鳳陽府民風相對淳樸,庶民大多穿雜色盤領衣,頭戴四方平定巾。

這是一款方形軟帽,黑色紗羅所制,不戴時可摺疊,方便收納。

據傳,此四角方巾最初乃元末大文人楊維禎所戴。

明定中原后,朱元璋見這位大文人時,其所戴的便是這種帽子。

因儒雅大方,甚是襯托文人氣質,太祖便問此帽何名。

楊維禎答道:「我皇平定四方,乃有中國,此謂四方平定巾也。」

太祖大喜,遂令推行。

但朝廷規定,平頭老百姓的四方巾,帽子不得有頂,巾環也不能鑲金、玉、琥珀、瑪瑙等貴重飾品。

當然,主要老百姓也鑲嵌不起,主要是針對商人的,稍富裕的人家倒是准許鑲水晶。

明朝重農輕商,商為下賤人,與娼妓地位同等。

商人只許穿絹、布,倘若一戶人家有一人從商,則全家人不得穿綢、紗等上好的衣裳。

寒冬時節,亦不許穿貂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