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光輝不再

羅馬的光輝不再

康茂德被刺殺而死後,由於沒有指定繼承人,羅馬帝國一下便群龍無首,羅馬帝國搖搖欲墜,這時羅馬的軍隊開始唱起了主角,近衛軍先是扶持德高望重的城市執政官——佩蒂娜克斯上位,但軍團首領卻不肯交出兵權,佩蒂娜克斯為人正直,深受羅馬人民愛戴,但由於沒有兵權,和傀儡差不多,他剛想整頓軍紀,就被嘩變的近衛軍殘忍殺死。近衛軍弒君后,為了快點找到新的傀儡,他們便把這項任務交給了元老院的資深議員,但由於佩蒂納克斯的民望很高,近衛軍的弒君之舉引起了公憤,議員們也不願幫助近衛軍,近衛軍見無人肯幫助他們,便商討了好幾日,終於想出一個破天荒的餿主意,他們決定將皇位當商品來拍賣,誰出的價碼高,誰就是新的羅馬皇帝,最後暴發戶及市政官蘇爾比西亞努斯報出了最高價碼——2萬塞斯退斯!

這個天文數字一下就嚇退了大部分競爭者,但做海洋貿易的大商人及元老院議員朱利埃納斯,馬上又加了5000塞斯退斯,近衛軍大喜過望,於是朱利埃納斯便成了新的羅馬皇帝,此事很快就引起羅馬人民的強烈反感,他們希望敘利亞總督尼格爾能興兵討伐近衛軍,許多羅馬百姓還自發的前往各處軍團通風報信,但總督們對於誅討國賊興趣不大,他們只想借討逆之名偷偷發展自己的勢力,當時,敘利亞總督尼格爾麾下有10個軍團,掌控著東部地區,潘諾尼亞總督塞維魯麾下有16個軍團,掌控著列日特—萊茵河以及多瑙維斯河附近的區域,不列顛總督阿爾比努斯掌握著三個不列顛軍團的精銳之師,掌控著不列顛的半壁江山,而新繼任的羅馬皇帝——朱利埃納斯,手下只有一萬多名近衛軍,而這些近衛軍都是一些見錢眼開、朝三暮四的散兵游勇,其戰鬥力根本不能和正規的羅馬軍團相提並論,不久,潘諾尼亞總督賽維魯便帶着16支軍團殺向羅馬,羅馬城也很快便易了主。

賽維魯兵不血刃便成了君臨天下的羅馬帝王,然而軍閥出身的他掌權之後,便抖起威風來了,誰要敢忤逆他,輕則杖打,重則砍頭,羅馬市民和元老都因此十分懼怕他,敘利亞總督佩森尼烏斯.尼格爾不甘心被其爬在頭上,於是雙方之間爆發了伊蘇斯大戰,本來賽維魯的兵力遠不如蓄謀已久的尼格爾,雙方激戰之下,賽維魯的士兵是越殺越絕望,但千鈞一髮之際,天氣突變,霎時間烏雲密佈,大雨傾盆,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攪亂了尼格爾的作戰計劃,狂風大作下,迎風而立的尼格爾軍隊,頓時就成了無頭蒼蠅,什麼也看不清,而賽維魯的軍團處於背風處,勉強可以看清對面,由於風雨來的實在是突然,加上尼格爾的部下多是信奉希臘眾神的信徒,他們就認為戰爭期間突然降下大雨,是眾神之王——宙斯在刻意懲罰他們,這邊兵無鬥志,而只是一瞬間,尼格爾便兵敗如山倒,尼格爾見大勢已去,只能倉皇出逃,不久,塞維魯又成功平定了不列顛總督的叛亂,羅馬內戰就此宣告結束。

內戰結束后,塞維魯開始用治理軍隊的方式來治理國家,他把身居高位的羅馬元老,一個接一個的趕出了權利中心,並讓那些不學無術,只會舞槍弄棒的騎士來代替這些元老,隨後他又開始大規模的擴充軍隊,用高官厚祿來籠絡軍官,用優厚的軍餉來收買士兵,很快,塞維魯便組建出一支強大的鐵軍,塞維魯也知道想要淡化國內矛盾,自己就必須做些成績,於是他帶着他的鐵軍,一下就擊潰了勁敵帕提亞人,並得到了羅馬人垂涎已久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塞維魯拿下美索地區后,變的更加狂妄,為了現實自己至高無上,他把皇權專制推向了頂峰,並公然凌駕於法律之上,表示不再受任何力量約束,在他眼裏,羅馬不再屬於公民,而是他塞維魯的私人財產,面對強勢且無情的軍閥塞維魯,百姓們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塞維魯彌留之際,他把兩個兒子叫到榻前,留下臨終遺囑道「你們兄弟倆,日後一定要相親想愛,和睦相處,維護統治最好的辦法,便是讓士兵們發財,其他人根本不重要!不要花心思去管這些人。」塞維魯的兩個兒子卡拉卡拉和蓋塔很快便在軍方的擁立下順利登基,羅馬也再一次進入二帝共治的時代。權利總是讓人容易迷失,不久,卡拉卡拉便殺死了弟弟蓋塔,成為羅馬唯一的皇帝,和他的父親一樣,卡拉卡拉是個獨裁者,並且脾氣比他父親還要暴躁,他的妻子和岳父全都死在他的屠刀下,百姓知道后,無不唾罵新皇無情無義,卡拉卡拉獨木難支,便設法討好百姓,但民眾依舊不肯買賬,這時候卡拉想起了父親的過往和遺言,他決定和他父親一樣,立下赫赫戰功好堵住好戰的羅馬民眾之口。

他先是自詡是亞歷山大轉世,隨後就領軍遠赴羅馬與日耳曼的邊境,擊敗了以作戰勇猛著稱的阿拉曼人,隨後他又征服了同樣驍勇善戰的阿勒曼尼人,他的這番操作嚇的日耳曼人瑟瑟發抖。隨後卡拉卡拉又調轉槍頭,轉戰敘利亞行省和埃及行省邊境,然而就在卡拉卡拉準備與宿敵帕提亞人一決高下之時,他竟被他的貼身侍衛馬克里努斯給殺死了,馬克里努斯殺了不得人心的卡拉之後,便在軍方的支持下,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下一任羅馬皇帝,馬克里努斯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安息帝國簽訂和平條約,並開始大幅降低軍費開支,此舉令軍隊上下頓感不爽,士兵們決定新皇毫無進取之心,長他人志氣,滅羅馬威風,竟與安息簽署喪權辱國的和平條約。

塞維魯的妻妹瑪伊莎眼見新皇不得軍方的支持,立刻以為卡拉卡拉復仇之名,出兵討伐馬克里努斯,馬克里努斯不得人心,很快,軍隊便在戰場上臨陣倒戈,馬克里努斯見狀只能逃走,但最終被人認出,當場殞命,羅馬不能一日無主,經元老院的商議下,擁有塞維魯血統的埃拉伽巴路斯成為了帝國的新皇帝,於是15歲的埃拉伽巴路斯不日登基繼位,由於其小時候曾在太陽神廟當過祭祀,所以他對國事並不上心,他到達羅馬之後,就供奉起一顆錐形的黑色石頭,還說那顆黑石代表着太陽神,可是埃拉伽巴路斯上台後和當年的海昏侯一般,沉迷於淫色之間,並且居然敢對着羅馬諸神的神壇欣賞淫歌艷舞,他如此倒行逆施,很快便引起眾人的不滿,塞維魯的妻妹瑪伊莎見其不得人心,便默許近衛軍將他殺死,之後,這位外祖母又與元老院扶持埃拉伽巴路斯的表弟,年僅14歲的亞歷山大.塞維魯繼位,可是軍方發現這位新上任的皇帝也好不到哪去,並且相比先皇,這位亞歷山大.塞維魯還更加的小氣,唯利是圖的軍官們,一致認為如果改朝換代,一定能撈到更多的油水,於是,他們便擁立軍隊長官馬克西米努斯為帝,並殺死了亞歷山大.塞維魯及其黨羽。

這位馬克西米努斯出身低微,也是羅馬第一位出身蠻族的皇帝,為了儘快樹立威信,他用及其殘酷的手段,來對付元老院貴族以及藐視他的羅馬市民,他這一來搞得是天怒人怨,不到三年,就被元老院派人刺殺了,很快,元老院先後選出了四位皇帝,但他們很快又死於叛亂和近衛軍嘩變,隨後,年僅13歲的戈爾迪安又被扶上王座,可是後來他又在與波斯人的戰爭中意外離世,其死後,來自敘利亞行省的近衛軍長官——菲利普登上了王位,他自立為帝后,為了拉攏人心,舉辦了羅馬建城1000周年的慶典,但即使如此,羅馬人也並不認可這位新元首,後來,哥特國王阿爾蓋休斯大舉入侵羅馬,菲利普派遣大將德西烏斯前去抵禦蠻族入侵,可是這位大將打敗了蠻族軍隊后,竟在軍隊的擁護下,公然篡位自立,很快,叛軍便在羅馬市民的帶領下殺死了僅在位四年的菲利普,德西烏斯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新皇帝,他繼位后,7萬哥特人便跨過多瑙河,直撲色雷斯地區,德西烏斯率軍迎擊,卻在此戰中陣亡了,很快他的副將加盧斯便被立為新皇,以對抗哥特人。

加盧斯登基后,宣佈兒子沃魯西安努斯為羅馬共治皇帝,並準備改變對外策略,主動派人向哥特人乞和,如此行為立刻就讓好戰的羅馬人感到不齒,於是大將埃米利安努斯率領軍隊不顧新簽訂的和平條約,將哥特人直接就趕回了多瑙河對岸,隨即又截獲了國家支付給哥特人的巨額賠償金,並把這些錢斗發給了軍隊和百姓,接着,埃米利安努斯又帶着軍隊殺回羅馬,加冕為帝。可惜好景不長,加盧斯手下大將瓦勒良打着為先帝報仇的名義,率軍殺向羅馬,之後,瓦勒良就成為了新的羅馬皇帝,上台後,瓦勒良便把自己的兒子加里恩努斯立為共治皇帝,他讓兒子監國,自己則對付異軍突起的薩珊波斯帝國,原來,安息帝國在經歷了多次羅馬與貴霜帝國的戰爭后,國力越來越衰弱,帕提亞帝國法爾斯省的高官——阿爾達希爾,見波斯人崛起的機會來了,就宣佈法爾斯地區從此獨立,並起兵討伐安息帝國末代帝王——阿爾達班五世,之後,阿爾達希爾在奧爾米茲達甘平原戰役中,擊敗並殺死了帕提亞帝國的國王阿爾達班五世,安息帝國就此滅亡,隨後,阿爾達希爾遷都泰西封,並立刻宣佈「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

波斯王朝再次建立,然而這一次,亞歷山大羅馬卻失敗了,瓦勒良一開始打的還不錯,但不知道是不是波斯的神靈,讓波斯人恢復了巔峰時代的勇武,很快羅馬軍團便被打的潰不成軍,瓦勒良妄想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結束無休止的戰爭,可是波斯人卻耍了個花招,將瓦勒良給俘虜了,瓦勒良在波斯軍中受盡侮辱,最後抑鬱而亡。之後,羅馬便變的四分五裂了,波斯圖穆斯乘機佔領了高盧與不列顛及周邊地區,創建了高盧帝國,後來敘利亞行省的帕米爾拉地區也宣佈獨立,就這樣,前後竟有三十多人稱王稱霸,如此一來,受苦最深的便是各地的老百姓,很多地方都有人揭竿而起,但最後都被無情的鎮壓下去。

自父親瓦勒良死後,其子加里恩努斯便只能守住羅馬城苟延殘喘,羅馬內部群雄並起,軍閥林立,奴隸起義是一波接着一波,外部則是強敵環伺,戰事頻繁,不只是波斯人,羅馬附近的蠻族無不想攻入羅馬城,來個大屠殺,以報復這麼多年的種族仇恨,加里恩努斯見誰也不好惹,便苦吞殺父之仇,主動罷兵免戰,與薩珊波斯波斯帝國議和,之後,他又力排眾議推行綏靖政策,對分裂出去的領土視而不見。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加里恩努斯迎娶了蠻族國家的馬科曼公主,並允許馬科曼國王享有潘諾尼亞住地的土地所有權,加里恩努斯這一舉動是準備藉助政治聯姻,分化瓦解蠻族勢力,但好戰的羅馬人卻不認可這種行為,而加里恩努斯也不在乎國人是否能理解自己,他只有靠自己走下去了,為了擴充兵力,他接着又下令吸收蠻族人加入羅馬軍團,並開始大膽任用蠻族將領,事情證明,加里恩努斯這一決策是明智的,很快,羅馬便依靠着這些蠻族軍隊,收服了萊茵河與多瑙河之間的廣大地區,並多次打敗了日耳曼蠻族的入侵,又鎮壓了好幾波規模浩大的起義。

但引入蠻族所帶來的副作用也很明顯,就和如今中原的情況一樣,蠻族的人越來越多,羅馬情況越來越不樂觀,很快,加里恩努斯便被其反對者給刺殺了,彌留之際,加里恩努斯指定克勞狄二世為接班人,傳聞這位克勞狄二世的祖先是特洛伊國王,還有人說他是宙斯之子的後裔,因為他真的很善於作戰,克勞爾剛剛繼位,便收到阿勒曼尼人入侵的壞消息,羅馬人被打的丟盔棄甲,這些蠻族很快便要來到羅馬附近了,克勞狄二世聞言大怒,他立刻裁撤了一批膽小怕死的官員,隨後,他便親率大軍討伐這些阿勒曼尼人為主的日耳曼聯軍,此戰,克勞狄二世大顯神威,一下就消滅了五萬多的日耳曼聯軍,也因此,他被羅馬人稱作「偉大的日耳曼征服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快,32萬哥特聯軍登上了希臘半島,準備洗劫希臘諸邦,克勞狄二世聞言,再次披掛上馬,這次的哥特人來的實在太多,克勞狄二世採取了前後夾擊的策略,他以自身為誘餌,將哥特人引過來,隨後,羅馬援軍趕到,前後夾擊之下,哥特人損失了十萬大軍,於是乎,克勞狄二世又被羅馬人稱作「哥特徵服者」,這一下,日耳曼聯軍確實是給打怕了,就如當年的匈奴一般,幾十年不敢再次南下。

解決了蠻族問題后,克勞狄二世便準備消滅羅馬各地的「諸侯王」了,克勞狄二世首先把矛頭對準了控制着高盧及不列顛地區的高盧國,遺憾的是,正當他緊鑼密鼓準備實施統一羅馬大計之時,蠻族達爾人和薩爾馬提亞人忽然犯境扣邊,克勞狄二世不得不親率大軍前去抵擋,結果二世在戰場上不幸染病身亡,克勞狄二世在位雖然只有兩年,但他卻給羅馬帶來了久違的勝利和榮譽,克勞狄二世去世后,他的弟弟昆提盧斯成為了下一任羅馬皇帝,但羅馬許多軍團卻不認可他,他們隨後擁立了克勞狄二世最器重的騎兵總司令——奧勒良為皇帝,元老院見狀,立刻就拋棄了昆提盧斯,昆提盧斯絕望之下割腕自殺,奧勒良則順利成為新的羅馬皇帝,奧勒良的出身既平凡又神奇,說平凡是因為他的父親只是元老家的一名佃戶,說奇特是因為他的母親本是太陽神神廟裏的女祭司,按理來說如此尊貴的身份,是不可能屈尊嫁給一名佃戶的,而且神廟的女祭司是必須要守貞,也不可以結婚生子的,但奇特之處就在於此,奧勒良常說是眾神派他下凡來光復羅馬的,所以他又被後世稱為「世界的光復者」。

20歲的魯奇烏斯·多米提烏斯·奧勒里安努斯(奧勒良)應徵入伍后,因其作戰勇敢,屢立奇功,很快便晉陞為百夫長,有一次,他帶着羅馬士兵與薩爾瑪提亞人作戰,奧勒良在戰場手舞戰刀,一個人就殺死了四十多名敵人,憑藉着赫赫戰功,奧勒良很快便官拜騎兵總司令,克勞狄二世死後,羅馬勁敵環伺,奧勒良決定繼續沿用克勞狄二世定下的落實策略,上一次羅馬與哥特之戰結束后,哥特人雖然損失慘重,但仍有20萬左右的哥特人,逃了回去,經過多次交戰,奧勒良總算是把哥特人打回了故地,接着,奧勒良下令休整后,又轉攻犯境的阿勒曼尼人,擊敗了這些阿勒曼尼人後,羅馬邊境總算是安穩了,於是,奧勒良開始準備進攻高盧國,高盧國的泰特里庫斯一世聽聞羅馬軍殺來,他不想羅馬人自相殘殺,便決定向奧勒良投降,解決了高盧國后,奧勒良又轉向帕爾米拉王國,帕爾米拉的女王芝諾比婭不願投降羅馬,羅馬這邊則立刻便發動了強攻,不過,帕爾米拉城實在是太堅固了,羅馬一時也沒有辦法。

奧勒良知道再這樣拖下去,薩珊波斯與其他國家肯定要派兵前來騷擾,於是,奧勒良先出兵打敗了薩珊帝國的一支小規模援軍,隨後又虛張聲勢的表示,要發動全國之兵攻打薩珊帝國,薩珊帝國聞言,立刻表示不會幹擾羅馬的統一戰爭,除去了波斯這個心頭大患,很快周圍的外國聯軍也紛紛表示不干涉奧勒良的統一行動,很快,帕爾米拉城中便彈盡糧絕,女王芝諾比婭想親身前往薩珊帝國,乞求對方出兵,結果卻在半路上被羅馬士兵抓住,羅馬人聽聞奧勒良帶着帕爾米拉女王勝利回國后,紛紛奔走相告,元老院也因此替奧勒良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奧勒良坐在戰車上得意的看着這一切,芝諾比婭手上戴着黃金打造的鐐銬,其脖子上也帶着黃金打造的金鎖鏈,其後,哥特人、汪達爾人、薩爾馬提亞人、阿勒曼尼人、高盧人以及來自各地的戰俘,他們全部戴着不同的標誌,表示著被羅馬征服的各個種族,然而,羅馬人的眼睛多釘在身材曼妙的帕爾米拉女王身上,女王那極致的身材和那一身金閃閃的枷鎖,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很快,奧勒良便準備出兵教訓教訓那個新崛起的薩珊波斯帝國,大軍行軍途中,羅馬秘書官艾諾斯因辦事不力,受到了奧勒良的嚴厲訓斥,艾諾斯懷恨在心,又怕回去後會受到追責,於是,他便偽造了一封奧勒良的文書,上頭列著奧勒良皇帝即將下令處決的多位軍官的名字,艾洛斯自己的名字也在上頭,隨後艾洛斯開始散播謠言,又將信件不小心「泄露」了出去,軍官看到信件后,由於恐懼心裏,不少人便合謀殺死了奧勒良,後來,事情真相被查出后,艾諾斯被眾人車裂,那些弒君者也紛紛拔刀自盡。奧勒良死後,由於沒有指定接班人,軍隊覺得自己這邊犯了很大的錯,便把選立皇帝的權利交給了元老院,元老院經過商議后,推選了克勞狄家族的塔西佗為羅馬皇帝,塔西佗上位后,也是繼承了兩位先帝的策略,繼續防範蠻族的入侵,塔西佗在位時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政策,但其在位只一年,就因病去世了,享年76歲,塔西佗死後,他的弟弟費諾里安努斯接任皇位,但其在位僅88天,便被自己的部隊背叛,最終慘死,之後相繼繼位的四位羅馬皇帝普羅布斯、卡魯斯、卡利努斯、努梅里安皆遭遇了同樣的命運。

努梅里安被近衛軍長官阿培爾殺死後,親衛隊隊長戴克里先站出來揭發了阿培爾接連謀殺兩位皇帝的罪行,並將其殺死,之後,在軍隊的擁護下,戴克里先成為了新的國家元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劉叔修仙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劉叔修仙記
上一章下一章

羅馬的光輝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