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 用心良苦

479 用心良苦

凌慎之滿口應下,當即請如瑾再派人準備儀式。

秦氏端端正正坐在玫瑰椅上受了他的禮,然後又叫了小女兒晴君進來,讓奶娘抱着給凌慎之行禮認了兄長。

凌慎之從袖中袋囊取了兩個荷包出來,先打開一個,取出一隻羊脂玉鐲。

鐲子的樣式很古舊,看起來是有些年頭的東西了,但玉質很好,通透細膩,凌慎之將它奉給秦氏,「義母,這是我娘親留下的東西,共是一對。一隻我留下當作念想,這一隻請您收下,權當兒子給您的認親禮。從此之後,您便是我的母親。」

秦氏搖頭不受:「東西太貴重。你娘親的東西,對你來說萬金不換,我實在不能拿。你的心意義母都明白,不接這隻鐲子,義母也當你是親生之子對待。而且認親禮哪有你先給的,原該我賜你。」

說着,叫孫媽媽去箱籠里找東西,「有一隻玲瓏紋的玉佩,你看看在不在這裏,若不在,明日到襄國侯府去拿。」又朝凌慎之道,「那東西不值什麼,但卻是當年我父親臨終之時傳給我的隨身之物。原本我打算給兒子的,可我命中注定沒這個機會,現在有了你,就交與你。日後你與瑾兒互相扶持,待我百年之後,瑾兒她總算能有可靠的娘家人。」

凌慎之躬身道謝:「義母放心,照顧兩位妹妹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又將手中玉鐲再次遞上,「這個請您務必收下。鐲子若只有一隻,我定會留在自己這裏不肯輕易示人,但正因是一對,此事才能兩全。我認您為母是真心誠意,您肯收,才是真正拿我當自家人看了。」

說着將鐲子墊著荷包放在桌上,不管秦氏接與不接,他是不肯拿回去了。

然後他又打開另一個荷包,取出一個小小的香草藥囊,以及兩顆足有龍眼大渾圓瑩潤的珍珠。

「這葯囊是我才配的,給瑾妹妹帶在身上可以安胎養神。微薄東西,只要妹妹不嫌我手面寒酸。」笑了笑,又道,「聽說霽妹妹喜歡金珠寶玉,兩顆珍珠是我當年離家時帶走的,多年來一直沒有理會。才從箱底翻出來,權且給霽妹妹玩吧。在暗處時間長了,最好把它們養一養再讓小孩子經手。」

晴君趴在乳娘懷裏,眨著烏溜溜的眼睛觀察凌慎之,十分好奇。見他翻出了珍珠來,立刻有些意動,張眼去看秦氏,像在試探母親肯不肯讓她拿。

那珍珠一看就是貴重之物,便是現在尋常貴門也輕易尋不出這種成色的了,且又大又圓,不知要價值多少。秦氏道:「她還小,拿了東西只知道亂摔亂扔,倒是可惜了,你換別的來送。」

凌慎之搖頭:「送出去的東西豈有再收回之理,給了她的便是她的,怎樣玩都隨她。」

秦氏只好去看如瑾。

如瑾也知道那珠子珍貴。昔日在宮裏,連續兩年貢上去的御用珠子都成色極差,皇帝還曾經發過很大的火,辦了幾家皇商採買,第二年勉強才弄了一盒子差強人意的,被嬪妃們搶破了頭。凌慎之家中世代御醫,肯定有些底子,但這兩顆珠子也絕對可以做傳家寶之一了。就這麼給了尚不懂事的晴君玩耍,可見他對這次認親的看重。

想了想,她從凌慎之手上接了葯囊,當即掛在腰間,誠懇道謝,「兄長的意思我明白了,東西我都替母親和妹妹收下。但今日倉促,來不及另備合適的東西回禮。況且我身在王府,一飲一食都是府里的,送什麼給兄長也不是我的心意,唯有東大街南園巷口的一個綉鋪子,是我自己親手置辦起來的。兄長若不嫌我送這個太俗氣,若是真心認我,便受了它,明日一早我就叫人去跟掌柜的打招呼,日後這間鋪子一應進項都是兄長的,你要是覺得那地方還可,改成醫館也可以,一切全憑你做主。」

凌慎之笑道:「一個葯囊換一間鋪子,我這妹妹認得很值。」

如瑾也笑着說:「兄長只說受不受吧,你若不肯,以後也不要叫我妹妹。」

凌慎之只略略沉吟了一瞬,欣然接受了:「那麼,多謝。」

孫媽媽找了玲瓏玉佩過來,「正在帶過來的箱子裏。」上前遞給凌慎之。

秦氏逗小女兒:「兄長給了你好大的珍珠,晴君回贈兄長什麼呢?」

小晴君手裏抱着一顆香噴噴的蘋果,不吃,原是拿着玩的,聽了母親的話似懂非懂,看看兩顆圓溜溜的大珠子,就把蘋果往凌慎之那裏遞。

滿室笑聲。

秦氏叫人置辦宵夜,和凌慎之道,「晚飯時間已過,但既然認了親,不在當日一起吃飯太不像話。好歹在這裏用一些點心再回去,我心裏才能踏實。」

凌慎之道謝。

辰薇院的后廚是整日備着熱飯熱湯的,專為如瑾隨時點用。一聲吩咐下去,很快就有熱騰騰的點心湯水送了上來。因凌慎之是男子,丫鬟問擺一張桌子還是擺兩張。如瑾道:「我們家裏向來沒那麼講究,今日喜慶,既然已經是一家人,不如同在一張桌子上用飯。如何?」

秦氏點頭:「正是。」

於是凌慎之陪着秦氏母女三人用了一頓宵夜,飲了少許梨花酒,方才告辭出去。

待他走後,秦氏扶了女兒進內室,嘆道:「他是個有心的,思慮周密,肯為你這般着想……正如我之前所說,你沒有兄弟幫襯,日後有他,百年之後我也放心了。」

頓了半晌,欲言又止,最終才道:「只是王爺那邊不知對此會作何想。他在王府裏頭住的時日長了,幾乎每天都要與你見面,王爺又不在家……你們認作異性兄妹固然可堵住一些人的口舌,但世人慣會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別人,認真說來,其實義兄妹的名頭不抵什麼,該議論的,外人還會議論,便是王府現在這些人也未必沒有心中思慮的。所以他提起義母之事,我便當即答應了,他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此舉並不為過。若是旁人問起,總有我這一層關係擋在外面,不至於讓你直接面對責難。」

如瑾在初聞凌慎之提議的時候有些驚訝,後來很快就意識到了他的用意。母親說的這些事她自己心裏明白,也就越發感佩凌慎之的苦心。

但其實,凌慎之能想到這些,她又何嘗想不到。從青州開始她就或直接或間接地拖累了他的名聲,到京城,他為她住在王府這麼久,她怎能再拖累。認了兄妹,也是她在護佑他。

這一世也許她能為他做的事情很少,能做一點,就是一點。

所以她沒有拒絕。

「母親,義兄他多年飄零在外,青州時身邊只有一個師傅,現在也只有一個葯童。認了親,我們受了他的恩惠,也該真心待他,若是能讓他有歸家之感,再好不過。」

特別是,若時日長了,親情的溫暖如果能漸漸蓋過他的不能宣之於口的心意,就更好了。

人心都是肉長,這樣作為親眷交往,總比當初疏遠他要明智得多。

秦氏點頭:「這個我明白。既然認了義母義子,他就是我的兒子。你和晴君能有的,我都會盡量給他。這樣的話,王爺那裏……」

「王爺那裏您不用擔心。」如瑾靠着母親坐下,「我做這些事不會瞞着他,也不必瞞着他。實不相瞞,王爺早就知道義兄他這個人的存在,私底下也曾和他打過交道,不然,怎會自己離家時放心讓義兄住在王府。而且我們之間……曾經談過義兄。」

秦氏緊張:「如何談的?」生怕女兒年輕,不懂這種事的輕重。

「您放心,王爺他與尋常男子不同,對許多事看得很開,所以才有我今時今日在府中的地位。不過我也明白夫妻之間的底線,這件事,我會仔細斟酌他的感受,與他相商,絕不會背着他的意願強行與義兄走動。」

秦氏道:「……既如此,母親就不多叮囑你什麼了。你向來是心思透徹的孩子,比我強得多。」

但如瑾知道母親還是不放心的。

只是此事多說無益,只要長平王回來之後夫妻之間不生嫌隙,母親看在眼裏,自然會放心釋懷。

長平王什麼時候能回來呢?

遼鎮雖然大敗退守,但到底是昔日幾大軍鎮中最富盛名的一個,何氏怎會甘心一敗塗地,恐怕輸得越厲害,抵抗得越激烈。不知戰事什麼時候能夠結束……

第二天初九,是如瑾的生日。

起床不久就有一碗熱騰騰的長壽麵送到面前。按著青州那邊的習俗,褚姑做了一根長長的細面,從頭到尾不斷絕的,煮好了盛在玉色粉瓷小碗中,就是小半碗。清湯之上幾片綠油油的葉子,看着賞心悅目,聞起來更是清香撲鼻。

如瑾在母親和妹妹的注視下,小心找到細面的一頭,然後一點點送進口中,一口吃完。

孫媽媽笑道:「姑娘長命百歲!」

一屋子丫鬟跟着跪下去恭賀。

如瑾先給母親問禮,感謝她的生養之恩,然後才命大家起來,笑着說:「都去領一個上等封紅。」

大家正笑着謝賞說吉祥話的時候,外間門響,爽朗的笑聲傳來,「封紅有沒有我的份?」

------題外話------

雲似雪,13516256643,玥眉,scxlw123456,午夢千山雪,whx3900939,madmei,謝謝各位:)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深宮嫡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重生―深宮嫡女
上一章下一章

479 用心良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