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學閣

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學閣

靈學閣建立在道觀的北面,外觀看上去並不起眼,只有兩層高,但是佔地較廣,約有兩畝地,建在地上的牆體全是用青石磚砌成,建在地下的練功室更是用堅硬的壁塊岩石壘成,極為牢固。

陳凡憑着師父討來的令牌,正在其中的一間練功室內,潛心修行。體內的下丹田,真元形成了一個螺旋狀的橄欖形在緩慢旋轉,同時上下分成兩條線,從上方輸出,流經全身經脈后,再從下方輸入,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陳凡的意識隨着真元的運行,體會著每一分真元的走勢狀態,利用存思記憶每一個變換,雖然意識在高速運轉,但是心靈從來沒有如此平靜,有種時光靜好,安然自在的感覺。

越是修行,陳凡的心靈越是平靜,在出發去建康之前,那是僥倖進入入境狀態形成了真元的周天運轉,後來在路途中,雖然不斷進行修鍊,但是總覺得缺少了什麼,真元修鍊幾乎沒有增加,當時以為是環境使然,但當陳凡進入練功室后,心中不自覺的湧入了一種安心的感覺,讓他悟到,除了環境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心境,出門在外,潛意識中缺少了一份安全感,多了一份浮躁,使得心不夠靜,也是真元進步緩慢的一個原因。所以陳凡在練功室后,並沒有急於採氣,吸納外界的靈力,而是先靜下心來,把真元在體內的運行打磨圓滑。

陳凡知道,他的修行速度可以說極快,短短的三個月,就已經將先天前的三個境界都已涉及,這有「承影」的功勞,也有獲得劍元的成因,可謂機緣巧合,但他的根基並不牢靠,要想把根基打牢,就必須熟練真元的運用,尤其是到了後期,真元越多,要想進入通明的入微階段,精準控制自身真元的運用,就會越難,所以現在必須先把這一環補起來。對於一般人來說,或許需要日積月累的鍛煉,但是對於他來說,並不是沒有投機取巧的辦法,那就是依靠通明境界中的存思,一邊練氣,一邊記憶真元在體內的運行,使得意識能和真元的運用同步,從而運用嫻熟。一般修鍊者,決計不敢同時修鍊,因為在他們的意識中,就是要專註、求穩,不能急功近利,但對陳凡來說,由於有「承影」的幫助理解,自然不成問題。

陳凡此時修行的是《北方真武玄經》中記載的修鍊功法,雖然之前靠的是《風之學》進入了周天境界,但是陳凡覺得,《北方真武玄經》是基礎,《風之學》是進化版,基礎還是要學好,以後有機會說不定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之學》,這兩個版本的內功心法並不衝突,自然都要運用嫻熟才好。

隨着時間的推移,陳凡除了修鍊真元外,就是練劍,基礎劍法動作必須熟練,另外就是從風之學中領悟的十二式劍法,尤其是聚氣式,這是陳凡從風之學中領悟的唯一能與修鍊真元相結合的劍法,自然要練精準、熟練,只是這招對經脈的要求極高,要不是陳凡的經脈異於常人,根本就不能適應修鍊的需求,即使這樣,修鍊久了,也會覺得經脈酸痛,需要換種修鍊方式,而且用聚氣式修鍊真元,效果明顯沒有採用靜坐姿勢來的好,不過在與人交手時,能吸收外界靈力補充真元,無疑還是有很大的價值。

在靈學閣內修行,果然比外界快了很多。可惜的是,對於陳凡來說,練功室內的靈力太少,起初吸收兩個時辰,練功室內的靈力就幾乎被吸盡,後來隨着對真元運用的熟練,也就一個半時辰,練功室內的靈力基本就會被消耗空,好在室內留有孔洞,不僅可以用來通氣,也會有靈力源源不斷地從其中流入,只不過數量太少,陳凡又沒有開啟能猛吸靈力的外掛,為了抓緊時間修鍊,當室內靈力耗空,不如停下採氣,練習別的,好在除了吸收靈力外,還需要練劍、打磨真元、修鍊神識、休息、吃飯等,也不算浪費時間。

陳凡不知道的是,對於普通人來說,練功室內的靈力,一天根本吸收不完,畢竟有個吸收、煉化的過程,而且沒有達到第三層神遊中的通靈,運用神識感知外界靈力,也根本發現不了靈力的多少,只有在練氣過程中,依靠感知真元增加的多寡,來判斷外界靈力的情況,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像陳凡這樣的特殊存在,畢竟是少數,好在這一切並沒有引起靈學閣內負責管理靈力道士的注意,畢竟陳凡現在吸收的總量還是比較小,每日的吸收水平也就相當於徐殿主那樣,只不過速度快了很多。

靈學閣內的靈力產生相當麻煩,一般而言,靈力乃天地之力孕育而成,是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要想人為的憑空造出根本不可能,真武觀也做不到憑空造出,而是依靠物質轉化產生。在上古時代,用的最多的自然是五行靈石,金、木、水、火、土五種靈石,能釋放出五種不同的靈力,供修鍊者使用。現今陳凡處的時代,五種靈石早就消耗殆盡,即使還有儲存,也捨不得輕易拿出來使用,好在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在經久的琢磨研究之下,修鍊者們發明了一種法陣,可以將具有靈力的物品,通過法陣轉化為可以讓人體吸收的靈力,只不過這些物品也是極為珍貴,本身必須具備靈力,可以是五行礦物、玉石、晶體,甚至是法器、植物,只要具有靈力就行。另外轉化過程中,還需要搭配混元木、鎏金水使用,這兩種物質主要是用來推動法陣的運轉,溶解出物質中的靈力,好在這兩種物質在自然界中還有產出,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損耗較少,像真武觀這樣歷史悠久的門派,還是有些存貨的。

潛心修行的陳凡,在靈學閣一呆,就呆滿了十天,不知不覺進入了臘月,此時的姑蘇,已經是寒風蕭瑟,斜飛的屋檐上掛滿了長長的冰凍。臘月的清晨,更是嚴寒逼人,但這並不影響陳凡的心情,在練功室內用過了早飯,抓緊時間吸收了練功室內的靈力,懷着一顆對未來充滿了憧憬的心,離開了靈學閣。

離開了靈學閣的陳凡,並沒有打算回家,而是直奔課堂而去。好久沒有上學,與老師和同學都有些生疏了,而且馬上面臨着新生的大考,需要趕緊與大家聯絡下感情,重要的是,把學業進度了解清楚,爭取考出一個好的名次,最起碼不能丟了師父的臉面。陳凡知道,自己這個師父賈碩,雖然嘴上沒有對他提多高的要求,但是內心深處還是對他抱有極大期望的,尤其是在徐殿主收了蕭慶這個親傳弟子后,在潛意識中,還是希望陳凡能與蕭慶一教高下的,當然比武除外,賈師父的腦海中,陳凡的智力還行,但並不是與人動手的料。

還沒到一葉堂,陳凡就聽到了人聲鼎沸的吶喊助威聲。冷風中,一葉堂後院廣場上,眾學子圍了個圈,中間讓出了一塊空地,有兩人正在激烈交戰,一人舞刀,一人使劍,比斗中,兩人身上已經冒着熱騰騰的白氣。這兩人陳凡都認識,使劍的,正是和陳凡一起吃過飯,還是同舍的武通,使刀的,陳凡雖然沒和其說過話,但正是一回來就聽黃師提起的,得了比武第二名的莫近。

隔着人群,陳凡看不真切,但是憑藉敏銳的感知,陳凡隱隱覺得武通有些不妙,莫進的刀,居然發出了隱隱的風雷聲,這表明莫近的內力或者真元,已經達到了小成之境,最起碼丹田連接四肢的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四脈已通,這要是不像陳凡這樣靠外力打通經脈的,這麼短時間內,能修鍊到如此地步,絕對算是修鍊的天才。

而觀武通,在劍上的氣息就弱了些許,這點弱,在交戰初期或許看不出來,但是戰到後期,絕對能成為勝敗的關鍵。武通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露出敗像,除了勇武外,最主要的還是依靠外功,武通身體強壯,渾身肌肉發達,明顯是練功外功的,而且是達到了小成狀態,只是外功畢竟沒有內功持久力長,這時間一久,就會支持不上。「若是想取勝,唯有避重就輕,靠招式取勝了。」陳凡看了看兩人互相猛拼的招式,也就是在內心為武通想了想,卻沒有出言提醒的打算。

「阿慶在哪?」莫名的,陳凡有點想念蕭慶,用眼角在人群中搜索了一下,卻並沒有發現他的身影,有些奇怪他怎麼會不在場,不過並沒有糾結這個問題,而是停留在了外圍,靜待交戰結果。

「以刀帶劍!好一個莫近,其刀法看來還有別院真傳!」見莫近突然沉穩的大刀,刀走輕靈,旋身錯步,隔開了武通的劍,而且在錯步之間,削掉了武通戴在頭上的發簪,這分明用的是劍法,陳凡心中讚歎,這不僅是招式的運用,也是突然將內力舉重若輕的運用,若不是莫近的刀往上去了幾分,那武通的人頭很可能就不在了。

「莫近勝!」

場中除了同窗外,還有三位穿着道服的道長,其中一位陳凡認識,姓曾,經常跟隨在徐殿主身邊,偶爾也會替徐殿主代個課,指點下他們這幫新生的劍法,發話的正是此人。另外兩人,陳凡雖然不識,但是陳凡知道,他們是執法殿的道士,因為與其他道士不同的是,在真武觀,只有執法殿的道士,會在柄拂塵上掛着黑灰兩色的稻穗,這兩人手中正是拿着這樣的拂塵,只是不知什麼原因,他們這幫新生的比試,居然把執法殿給驚動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道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道典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學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