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北流的傳說

第3章 北流的傳說

祖母在我的心目中,可謂是一位「十全」的老人…

說她「十全」,倒不是她十全十美。而是說,在我的一生當中,還沒有遇到過如此全方位優秀的老人。

不管是論人品,還是講能力,那真是樣樣超群,無人不服,無人不誇。也許,隨着時間的推移,話題的展開,這個結論,你也一定會確信無疑。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不平凡的人,居然也有她敬重的偶像。

有一次,當我纏着她,問起她的婆婆「小粉蝶」時,她居然跟我說,我的這位老奶奶是她最為敬重的人。看到我那種驚訝的表情,祖母竟然說:

「我那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口頭禪,是從你老奶奶那裏學來的。她說,嫁到北流,不僅是因為情緣,而且還是因為這裏的風水。…」

既然祖母有些看不透,我更看不懂,那一定有她高明之處。的確如此,這位老奶奶,不僅相貌出眾,識文斷字,慈懷善目,頗有佛緣,而且還對易經特有建樹。

雖然她從富裕的家庭,嫁到了貧窮的夫家。儘管她從大家閨秀,便成了飽經風霜的老婦,但卻從未遭受到天災人禍與疾病地困擾。也不曾有過薪火相傳地間斷。這或許是她所說的:北流這個地方風水好的一個緣故吧。

北流村,到底是怎麼個來頭?風水到底好在哪裏?或許有人認為,至今也沒有個準確統一的說法,其實不然。

相傳,明初,秦、盧、宋三姓由四川成都府,遷此分別立村。也有人說,是隨着諸葛亮逐鹿中原那會兒,來到了這裏。

雖說版本不同,但有一點,還是一致的。因該地河水皆向北流,故取名秦家北流、盧家北流、宋家北流。

傳說,明朝中期,三姓籌資,在村西修建了一座三尊廟,又名三教堂。一九四五年後,三村合併,取名三教村。因重名,後來又更名為三教北流村。

祖籍的故事,雖眾說云云。但有一點卻是相通的。作為孔孟之鄉,禮數之多,文化之深、風俗之久、鄉情之濃,卻是無人質疑的。

在萊州,至今還流傳著那句順口溜:七朱杲,八北流,十二個姜家,兩個溝,中間夾個鱉河套。這足以看得出,北流村存在的事實與價值。這或許也算是水土好的一個原因吧。

北流村裏,也曾經過有這樣的問題,或許還有過那樣的毛病。但是,正量的村風,向善的風俗,質樸的鄉情以及長幼有序的美德,在漫長歲月的蒼桑中,歷經不懈地傳承,鑄就了它在人們地心目中獨到的形象。這或許也算是風水好的另一個原因吧。

北流村,它西鄰渤海灣,南依雲峰山,既有遼闊寬廣的胸懷,又有雄壯偉岸的氣質。無論你身在哪裏,只要提起它的名字,便會引來人們的讚許。

這或許是一種巧合。北流村,猶如戰國時期的格局,雖有七國的存在,但無秦一統天下的結局。於是,便讓我們這些「小姓」人家,有了存活的生機。雖有喋喋不休地糾紛,卻無爭鬥不止的仇恨,倒是一派看似和氣的村風,延續了上千年。這大概也是因為風水好的緣故吧。

玉雕、梭子蟹、麵塑還有月季花是她的靚麗名片。

至於那條「史河」,祖母聽她婆婆講,那就更為傳奇了…

傳說,姜府的一位先人,是當朝的一位大將軍。有一次,他回到家鄉北流,看到眼前這條沒有名字的河流,心中充滿了惆悵。

縣官是位頗有心計之人,他一看大將軍如此地不悅。為博得他的歡心,於是就奉承道:

「將軍,這條河,之所以至今沒有名字,是因無人有資格起名。今天,大將軍榮歸故里,堪稱光宗耀祖,名正言順,還望您賜個名字。」

這位姜大將軍,乃一介武夫。玩槍弄棒是行家,這識文弄字他不擅長。然而,他又無法拒絕。於是,他騎在馬上,在河邊來回盤旋著。直到額頭上憋出了汗珠,他也沒有琢磨出個名字。

就在這時,戰馬一聲嘶叫,居然在河岸上拉了一潑屎。大將軍眼珠一轉,頓時眉開眼笑。

「這條河,就叫史河吧。」從此後,這個名字就叫開了。而奇怪的是,多年後,這裏居然又多了一個史姓的大家族,以至於史家與姜家成了親戚的關係…

時光雖然不可逆轉,但歲月卻可以暫停。在祖母與母親的嘮叨中,曾經的那些滄桑歲月,儘管有些遙遠,甚至有些模糊。但那些陳年舊事的市井風情,就像是錄像中的記載一樣,時常還會在我的腦海中回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流春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北流春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北流的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