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出戰

第二章,出戰

接近五千字的大章,這本寒門稱王絕對沒有故意的2K黨,都是寫到那裏一章寫完才結束,所以一般是三千或者四千的章節,也有兩千五六百字的章。小飛很厚道,也請各位多多收藏、推薦,新書期間全指望各位支持了,拜謝!

~~~~~~~~

第二章,出戰

天空彤雲密佈,莽莽荒野之上對峙的兩支軍隊,任冰冷的雪花飄落在鎧甲之上,一動不動。

身穿褐色皮毛戰甲的是匈奴漢國的石勒大軍。

身穿紅黑兩色筩(tong)袖鎧的是西晉王朝的幽州軍。

望着對面不斷呼喝叫囂的敵人,王烈狠狠抽了下鼻子,冰涼的空氣瞬間湧進鼻腔,讓鼻子裏的汗毛根根樹立起來:「好爽的冬天啊。」

在自己曾經居住的那個地球上,王烈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雪了,更不用說這樣寒冷的冬天。科學技術的副作用,讓地球披上了一層溫暖的外衣,這樣冰冷刺骨的冬天只有在電影里才會出現。

冰冷的空氣入肚,王烈下意識的打了一個飽嗝,早上的蘿蔔湯喝的太多,現在肚子還有些鼓脹,不過生在這樣的亂世,誰也不知道自己下一刻是否還活着,眼前吃飽比什麼都重要。

面對王烈口中噴出的那股子蘿蔔的味道,身邊雄健的黑馬不滿的打了一個響鼻,用馬尾巴抽了王烈一下。

黑馬叫黑龍,是漠北的野馬王和烏孫天馬交配出的後代,看起來過於高大威猛,到像是一匹拉車的挽用馬,而且平日裏懶洋洋的不愛動,加之性子惡劣,經常欺負同類,一般人都以為這是一匹劣馬。

但王烈卻知道這黑馬的爆發力、耐力和速度都是一流,最重要的是臉皮厚度也是一流的。

王烈咧開大嘴輕笑,這一刻他卻再沒有任何緊張,任誰都不會想到這小子是第一次上陣:「黑龍,是不是該給你找個婆娘泄泄火,脾氣越來越大了。」

如此雄健的駿馬當然也有自尊心,狠狠的刨了下凍的死硬的土地,大腦袋拱進王烈的懷裏。

雖然聲音微小,但陣前的什長還是發覺了什麼,狠狠的瞪了王烈一眼。

身旁的蘇良卻是一臉忐忑,看着王烈:「王家小郎,一會上戰場,我跟着你好么,我不想死。」

王烈一愣,轉瞬笑道:「好,那我就們一起活下去。」

王烈說完輕輕捶在蘇良的臂膀上,蘇良高大的身軀一挺,第一次有了山嶽般的感覺。

~~~~~~~

匈奴漢國大軍此次進攻幽州,一方面是因為想要攻克晉朝在北方最大的一塊堡壘,更主要的原因是年前北地大旱,赤地千里,而冬天一到,又連續遭遇暴雪天氣,匈奴漢國境內的牛羊凍死、餓死無數,因此匈奴漢國大軍這才迫不及待想通過這次戰鬥劫掠幽州、補給自身。

面對來勢洶洶的匈奴漢國大軍,駐守幽州的晉軍大將王浚採取了誘敵深入的辦法,命令沿路晉軍城池緊閉,任匈奴漢國大軍馳騁近千里,直接殺到了漁陽郡,待他們人困馬乏,己方準備充足的情況下,選擇了與他們進行野戰,從而可以將自身的損失降低到最低。

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彷彿約定好一樣,在兩邊的將士苦等了半個時辰后,一陣連綿的戰鼓聲同時從兩邊響起,接着,對面的敵人開始了移動。

這戰鼓之音彷彿和著人體血脈的搏動,就算是第一次踏上戰場的士兵,都感受到了一股昂揚的戰意。

先行出動的是匈奴漢國有名的匈奴騎兵,匈奴漢國是游牧民族匈奴所建,雖然剽取了「漢」這個偉大的名字,但骨子裏去還是流淌著殘忍、血腥的草原餓狼之血。

建國八年,劉淵的匈奴漢國幾乎佔領了整個晉朝的中原區域,雖然人口不過百萬,其中胡人更是不過三、四十萬,但他們的騎兵卻是天下聞名。

而且最主要的是,在這個時代,這些五胡建立的國家,基本都以騎兵為主,以這次石勒入侵幽州為例,五萬大軍,竟然全是騎兵,這也就形成了他們除了攜帶大量的弓箭外,只攜帶很少的糧草,一路燒殺劫掠,以戰養戰。

(關於五胡軍隊的編製,根據小飛所查資料,前期的確基本就是騎兵編製為主,很少有純步兵或者步弓手,所以五萬大軍全是騎兵,絕對不是小飛肆意杜撰)

此刻,五千匈奴騎兵排成數道橫線,有若天邊驚雷滾滾而來,氣勢驚人。

面對這冷兵器時代最具威力的騎兵沖陣,王烈被深深震撼,雙手死死攥著韁繩,望向那奔涌而來的敵軍。

這可是他前生做夢都想看到的場景啊,這活生生的五千人和在屏幕上觀看電腦特效帶給他的衝擊絕不相同。

一股寒氣從腳底直竄頭頂,王烈初戰激動的心情也慢慢平復下去。

晉朝大司馬,驃騎大將軍、幽州刺史王浚此刻也仔細觀察著匈奴漢**隊的動向。

這個已經年過六旬的老者,看相貌就和一個普通的晉朝農民差不多,平日性格看起來也十分溫和,但卻是名副其實、說一不二的幽州王者。

王浚和匈奴漢**隊交手多次,對對方極其了解。此刻,他一見匈奴漢國的騎兵出動,猛一抬手,身邊親衛揮舞令旗。

戰陣前端的晉軍中軍軍主高喝一聲,晉軍陣前立刻豎起了一人高的盾牌,四米多長的長矛架在了前面一排戰友的肩膀之上,指向了敵人沖陣而來的方向,矛鋒在灰暗的天空下散發着森冷的光。

王浚滿意的點點頭,沖身邊一位身穿貂皮大氅,相貌英俊的青年男子一拱手:「劉佑將軍,這一陣你來出戰吧。」

劉佑出身南陽劉氏,是西晉名臣劉喬的長子,這次被偏安江左的琅琊王司馬睿派來協助王浚抵禦匈奴漢國,名義是援助,實際上是西晉朝廷已經感覺到王浚不可控制,想要他來監督鉗制、甚至奪權。

(歷史上劉佑是否去過幽州並無記載,這裏只是為行文方便才這樣安排,後邊某些歷史人物也有這樣的安排,請歷史研究者勿怪)

劉佑聞聽王烈要他出戰,面露譏誚之色:「王將軍你本身就是戰將,手下又有號稱幽州不敗的名將祁弘,又何須讓我上陣呢?」

王浚聞言,臉上閃過一絲陰霾,知道劉佑是在暗諷自己保存實力,但還是溫聲道:「祁弘將軍早在年前就被石勒所害,莫非劉佑將軍還未知道?而我並非自幼習武,等接手家業的時候,已經過了習武的最好年紀,若說指揮大軍到還勉強,可是真正衝鋒陷陣,扭轉乾坤還是要仰仗劉將軍你這樣的少年英才。」

劉佑一聽,卻也有幾分得意,他一直看不起王浚這樣的士族庶齣子,卻又分外嫉妒王浚如今的地位,聽王浚如此說,此刻卻起了示威的心思:「那本將就上陣一戰,助大將軍一臂之力!等此戰結束,本將會遵琅琊王吩咐,攜五百中軍陷陣騎協將軍繼續守衛幽州,王將軍可高枕無憂當你的幽州之主。」

王浚眉頭一皺,他怎麼能不知道劉佑是被琅琊王司馬睿派來蠶食他力量的,現在竟然想留下不走,真是欺人太甚。

很快,匈奴漢國的匈奴鐵騎就沖至兩百步內,晉軍陣前的軍主一揮手,晉軍弓箭手分成三輪,三輪箭雨輪番向匈奴漢國騎兵襲來。

但這匈奴漢國騎兵果然厲害,在疾馳之中操控馬匹躲閃騰挪,更舉起手中的輕盾和彎刀,不斷攔截、格擋,除了前兩線的騎兵損失大半外,其餘騎兵順利衝進百步之內。

「威武!」匈奴漢國陣中響起一片歡呼,大隊步軍蓄勢待發,兩側的鐵騎也是慢慢向晉軍兩翼包抄而來。

王浚見狀並不着急,身旁旗手一揮令旗,晉軍陣前的軍主看到后,再次大聲吼出,晉軍陣前的盾牌露出一道寬約百米的缺口。

待匈奴騎兵沖至八十步后,這缺口內猛然射出了數千弓箭,這些箭矢不再是斜上漫射,而是平射而出,速度極快。

密密麻麻的箭雨瞬間就釘在了匈奴騎兵的身上和戰馬上,匈奴騎兵手中的小盾和身上的皮甲根本擋不住這箭矢的威力,直接被穿透,甚至有些弩箭還透身而過,波及到身後的戰友。

只這一次箭雨的洗禮,就奪去了匈奴騎兵超過千人的性命。

匈奴漢國陣中頓時一片驚呼之聲響起:「是晉軍的連弩手,對方有連弩手!」

「不要慌,連弩上弦很慢,我們的勇士馬上就可衝進他們的本陣,為死去的袍澤報仇,砍下漢狗的頭顱,殺——」匈奴漢國鎮東大將軍,督並、遼二州諸軍事,并州刺史石勒大聲吼道。

這個羯族奴隸出身的將軍,高鼻深目,膚白如雪,不過三十八歲,正當壯年,胸腔中爆發出的這聲怒吼直傳陣前。

當過漢人奴隸、做過流寇的石勒,能在亂世之中爬上如此高位,在這些胡人士兵心目中威望極高,吼聲一出,匈奴漢國大軍士氣高漲。

石勒很清楚,晉軍的優勢是武器軍械的先進,尤其是鎧甲堅厚、弓弩之利,不是他們這些胡人能比擬的。

但石勒相信,只要自己的騎兵健兒能衝進對中軍本陣,戰局就會被立刻被改變,這就是他們胡人騎兵的優勢。

「願偉大的光明之神保佑我的勇士取得最後的勝利!」身為純正的羯族人,石勒和大多數羯族人一樣,都是祆教信徒,也就是後世所說的拜火教。

雖然石勒更相信鐵血的力量,但每次戰前都會下意識的暗自祈禱。

果不出石勒所料,晉軍的連弩手只來得及射出一輪弩箭,匈奴漢國的匈奴騎兵就已經衝到了晉軍陣前,晉軍的弓箭失去了作用,步軍高舉起盾牌和長矛開始硬抗匈奴漢國騎兵的衝擊。

巨大的撞擊聲在晉軍陣前響起,最前方的十幾個晉軍盾牌手頓時倒飛出去,但後邊的戰士很快就補充了上來。

第一線衝來的匈奴騎兵儘管撞開了面前的晉軍盾牌手,但也直接被陣前的矛鋒穿透了身體,鮮血頓時如噴泉一般從他們身上的血洞裏竄出,淋灑在牛皮包裹着的冰冷盾牌上,瞬間就凝結成了寒冷的冰晶,妖艷無比。

這鮮血並沒有讓敵人退卻,隨後而至的匈奴騎兵不斷衝擊著晉軍的中軍,這五千匈奴騎兵,夾帶着呼嘯的風雪,就如泛著白沫的驚濤,不斷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拍打着晉軍的盾牌槍林,沒有絲毫的猶疑。

晉軍高舉盾牌且戰且退,整個陣形就如被巨錘擊打一般,不斷向後凹陷著。

用血肉之軀撞擊出的缺口不斷出現,又不斷被血肉之軀封堵,沉悶的骨裂聲,粗重的嘶吼聲,瀕死的哀鳴聲,交織在晉軍陣前。

王烈看着這一切,直到這一刻,他那興奮的心情才慢慢平靜了下去,真正的戰爭就是你死我活,哪怕只是為爭奪腳下這一寸土地。

猛然,晉軍中軍一分為二,閃開了一條通道。劉佑手舞長刀從陣中衝出,身後緊還跟着五百名身穿黑甲的騎士,令人稱奇的是這些騎兵戰馬的馬背之上都綁有丈長的鐵戟,五百人面對數千人的匈奴騎兵竟然是毫無畏懼,直接衝殺過來。

(這個是真實兵種,西晉長沙王司馬乂訓練過此類騎兵,在馬身上綁一枝一丈多長的長戟,進攻時排成一列,名為鐵戟陷陣騎)

對面的匈奴漢國統軍的軍主一見這騎兵的來勢和馬背上的長戟,連忙高喊:「小心,是陷陣騎,是晉軍的陷陣騎!」

劉佑一出陣,對面十幾個匈奴漢國的匈奴騎兵立刻向他衝來。

劉佑猛喝一聲,長刀橫斬,他面前的一個匈奴騎兵當時被攔腰斬為兩截。

「好厲害的小子。」領軍沖陣的匈奴漢**主立刻迎了上去。

下一刻,劉佑和身後五百陷陣騎如虎如羊群,衝進了匈奴漢國的匈奴騎兵的隊列之中,陷陣騎馬背上的鋒利鐵戟不斷在對方騎兵的軀體上劃過,而匈奴人手中彎刀長矛卻完全夠不到晉軍的鐵騎,只能看着那兩側的鐵戟將自己撞的骨斷筋折。

有漏過的匈奴騎兵則被晉軍用手中的長矛狠狠刺下馬去,一時間這五百晉軍竟然完全遏制住了匈奴漢國騎兵的攻擊。

王浚看劉佑和手下的陷陣騎如此英勇,此刻也顧及不上對方是來陰謀奪權的,高喝一聲:「擂鼓助威!」

晉軍陣中,鼓聲衝天,氣勢大振。

對面的匈奴漢國石勒看到如此情形,冷笑一聲:「王彭祖,你有驍勇大將,我難道就沒有么?」

石勒一揮手,身旁大將孔長(通萇)立刻驅馬上陣,身後五千匈奴漢國騎兵跟隨衝出。

石勒讓孔長率領騎兵出陣,並不是去迎戰劉佑,劉佑那邊自有其他人死死糾纏,就算不敵,暫時也不會潰敗。

石勒看中的是晉軍的左翼。

晉軍的主力大都被佈置在中軍,尤其是剛剛匈奴漢國騎兵沖陣后,兵力更是不斷向中軍聚集。左翼卻只佈置了六千幽州步軍,輔之兩千來自段部鮮卑的輕甲騎兵。

而孔長是石勒手下的十八騎之一,匈奴漢國的頂級猛將,在石勒看來用孔長率領五千親衛騎兵去衝擊薄弱的晉軍左翼,肯定能將晉軍左翼順利衝垮。

眼見敵軍衝來,負責左翼指揮的晉軍左軍軍主忙指揮陣中弓箭手射擊。

一陣箭雨過後,卻只射下不過數百騎。

距離晉軍陣前百來步后,這些匈奴漢國騎兵開始拿出弓箭還擊。

相比晉軍弓箭手,這些匈奴漢國騎兵的箭術明顯更為精湛,幾輪箭雨過後,晉軍陣前就倒下了千餘人。

眼看對方來勢兇猛,兩千鮮卑輕騎上前迎敵。

雙方騎兵如兩道洪流,狠狠撞擊在一起,但鮮卑騎兵只堅持了不足一刻,就被五千匈奴漢國騎兵衝垮。

這些石勒的親衛騎兵,騎術精湛,武功高超,帶隊的大將孔長更是勇猛無匹,只一刀就斬殺了和他對陣的晉軍幢主,匈奴漢國騎兵頓時士氣大振。

壓陣的晉軍左軍軍主看情勢不妙,揮旗向中軍求援,自己則帶領六千晉軍步兵死死守住本陣,抵抗著對方的來回衝擊。

見左翼危險,王浚令旗一擺,中軍的晉軍騎兵分出兩軍人馬,共三千人,直奔孔長而來。

王烈就是這三千人中的一個。

[www.bxwx.net]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寒門稱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寒門稱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出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