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黃走

第一章 黃走

一場雪后,陽光灑在白府門口的石獅子上,分外耀眼,負手而行的管事黃走自廊道走出后眯了眯眼,停下了腳步看了許久,繼而思量:

「比起兩歲時小拇指蓋大小的藥丸,這次已經有半個嬰兒拳頭大小了,兒子怕是咽不下去啊...」

黃走,白府外事管家,本是丸州封縣孤兒,靠在私塾打掃掙營生,心善,十歲前吃着百家飯長大,只是較同齡人稍顯瘦弱一些,自小為街坊肩扛扁擔頗為出力,深得小巷內老人們的喜歡。十歲那年澶州彤雲派一干人等下山仗劍行俠,被彤雲派三長老遊子甄瞧上了根骨,當時正值壯年的三長老意氣風發的問還未有名字只是被村裏人笑稱為黃狗的黃走願不願意做他的開山大弟子時,黃走有些發暈,到底也不曉得這位村裏人口稱的大俠偏偏為何瞧上了自己,卻也曉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簡單道理。隨即納頭便拜,大喊道:「機緣在前不敢辭,弟子黃狗,拜見恩師!」遊子甄大笑:「名字粗俗了些,不如改個諧音為走,跟隨為師走罷!」

隨後被賜名的黃走跟隨師傅來到了富饒的潭州,放眼所見,皆是黃走未曾見過的景象:高約兩丈的紅柱金字牌坊、走街賣藝的手藝人、各式酸辣甜鹹的美食與只能嗅而不得飲的醇酒...可其中最讓黃走惦念終生又無法忘懷的,還是十幾位身着金甲葉子,腰挎制式戰刀的錦衣衛,這些錦衣衛見到彤雲派諸人背負長劍,腰懸山門玉牌,依然不卑不亢的確認諸人身份,舉手投足間的淡定從容贏得了少年的心,若是師門應允,錦衣衛諸人也要黃走,黃走早跟這些禁軍跑了!

之後一路無事,爬上山門階梯來到師門彤雲山的黃走跟着三長老進祖師堂燒香,以童子身份跟隨三長老的小師弟學習拳法及棍法,也會在遊子甄在山上的時候跟着恩師讀書識字和練點書法,九年後拳棍皆有小成,本就不熟稔槍棍的小師叔已然不是黃走對手,之後拜別小師叔跟隨師傅上香,正式成為三長老的開山大弟子,傳其衣缽。隨後的年份里,又有了幾個師弟,都是黃走代師傳授武藝不在話下,能在黃走手下走五個來回的,就可以去祖師堂燒香。時過境遷,轉眼上山已有二十載。

這些年師徒聚少散多,諸人也都習以為常。

而立之年的黃走已是彤雲派年輕一輩有數的高手,兩路七十二式排雲掌一撥一排,已有相當火候;一路走之棍法,也盡得三長老真傳。只是自十歲起從未下山的大弟子,心路上難免有些瑕疵。三長老向長老會提出申請,交由黃走帶年輕一輩下山歷練,遇上不平事,只管出掌出棍即可,打不過的,只管自報山門,幾位子字輩的長老無異議,這事便如此敲定了。不過黃走難免有些躊躇,既想着山下險惡人心難測,又想着下山看看外面的大好風景,不過小師叔再三來勸,不好忤逆,只得帶好乾糧飲水碎銀,腰間別好山門玉牌,帶着三位師弟及二長老的小弟子孫付明,下山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二師伯的關門弟子孫付明是位世家子,其父親官拜丸州布政副使。那時已有十八歲,一身公子氣卻不惹人厭煩。接人待物,更是滴水不漏。還未下到山門處,便恭謹問道:「黃師兄,下山可有歷練安排」黃走停下腳步,回頭答道:「不曾有安排,掌門師伯說歷練期限一年,不耽誤回到山門即可。」

孫付明點點頭。

黃走欲言又止,想了想說道:「師傅叮囑過弟子,說孫師弟乃一方俊傑,頗有令尊之風,下山之後一切聽從師弟主意便是。」

孫付明聽到這個答案,頗為自得,撫掌笑道:「三師叔折煞師侄了,若黃師兄不曾有計劃安排,可先沿導河找一村落,沽些美酒,再花錢買輛牛車及耕牛,乘車沿河順流直下十日車程即可到達我家鄉丸州梧桐城,屆時到小弟府上做客,美食美酒管夠,酒飽飯足后,大可外出逛逛,城裏的虹月樓和妙音牌坊,諸位師兄也是不可不去走一遭的...盡完地主之誼后,小弟的夫子會留我在城裏陪家裏的門客做些學問,以圖考取功名。諸位師兄若是閑得慌了,可以幫忙調教一些府里的小廝,他們雖頗會寫拳腳,但在師兄們面前自然是不值一提的...隨後我們沿航河南下,坐船前往京城,見識一下這一方天下的繁華,到時路過放題城和拙名城,諸位也可下船去見識一下,只要不耽誤小弟赴京趕考即可。」

孫付明說完,見諸人一番聽懵了的樣子,未有人點頭附和,有點惱火。黃走還算是這幾人里比較能察言觀色的,見孫師弟有些不太自在,緩緩說道:「不瞞孫師弟說,我們師兄弟幾人,自小上山後從未離山,就拿我來說,除了導河在二十多年前上山前沿河走過,其他地方,聞所未聞,既然大家沒有反對意見,就依了孫師弟便是,至於去不去京城,我和師弟們到了梧桐城后再商量一下如何?」

「全憑黃師兄做主,既然決定去梧桐城,那咱下山後沿林路去湖邊,過了渡口大路就能直通導河了!」孫付明竟未抱拳,而是學那讀書人作了個羅圈揖,弄的黃走等幾人均不知該如何回禮了。

很快一行五人就來到了山腳下,山腳戒律堂四位值守弟子依律做做樣子,宣讀了幾條山門歷練的門規,就笑嘻嘻的給諸人讓行了,其中兩人敬重黃走武功人品,上前告別,說些珍重話語,剩下的二人似乎與孫付明頗為熟絡的樣子,一口一個「孫公子」的叫個不停,孫付明心情大好,彷彿已經回到了梧桐城,就從腰帶處拿出包有一兩銀子的紅包,包括那倆未曾套近乎的戒律堂弟子也有一份,兩人立馬露出笑臉,點頭哈腰的說了幾句「讓公子破費了」、「一路順風」的話語,黃走的幾個師弟露出了不齒的神情,只有黃走沒有表情的向前走着,不知在想些什麼。

出了刻有「撥雲見彤」四個鎏金大字的巨大山門后,黃走將手中棍棒往腰后腰帶一別,帶頭向山門拜了三拜,拜罷轉頭對孫付明問了一句讓身後幾位師弟略顯吃驚的話語:「師弟,不知此去遊歷,是否還打算放我等歸山?」這時的孫付明已掏出了不知名的摺扇,瀟灑打開,笑道:「師兄何有此問?」

「我們師兄弟幾個雖然不省事,卻也想明白了師弟此次遊歷的目的,怕不是打着遊歷的幌子,讓我們四人護送趕考吧?」黃走淡然問道。「難道以孫師弟的身手,還害怕路上有些許意外不成?」黃走瞥了眼幾位師弟,幾位均臉上顯有幾分不快。

「師兄快人快語,頗合我意,小弟卻有此打算。」孫付明瞥了眼那牌匾,繼而笑道:「師弟我雖然跟師傅學了點拳腳,但如何應付得外面這些意外?不過請諸位師兄大可放心,到了小弟府上,人手五十兩紋銀是跑不了的,若師兄們還想去京城散散心,我願滿足大家一人一個力所能及的願望,如何?」

黃走有些躊躇,不禁犯了難:孩童時期的他掃一天地才三個銅錢,一千文銅錢也才一兩銀子,五十兩那得多少錢啊!當年私塾劉先生的老婆本也才三兩銀子...他轉頭望了望師弟們,師弟們要麼搖頭,要麼低頭不語,顯然是不信孫付明開出的條件,哪有這麼容易就賺取的銀錢,明顯是這小子得意忘了形了。

「這是定金。」孫付明從身後包裹里取出五十兩紋銀,拋給黃走後,就由不得其餘三人不信了。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師弟邊扶黎開始向黃走拋出眼色,黃走沒有搭理。不過就連封撰這種木訥之人都有了心動之色,黃走本想立即還回去的心思動搖了。

黃走嘆了口氣,看着眾人的目光都在自己手裏這沉甸甸的銀兩之上后,輕咳一聲:「既然師弟這麼有誠意,我們就陪師弟先回府吧,我也是丸州人,少時梧桐棲鳳的傳言也是聽過的,過去開開眼界也是好的...屆時去不去京都,容我們幾個再商量商量便是。」

「師兄,這話我愛聽。」孫付明哈哈一笑,張開了扇面,上面寫有「彤雲山上燒香」六個大字,「等到了梧桐城這花花世界,怕才算真正嘗過了人間真滋味呢。事不宜遲,咱這就上路。」隨後扇面一翻,後面寫有「梧桐枝下吟唱」六字。

見黃走還不動彈,孫付明淡然一笑,側了側身走在前面,「對了,師兄們路不熟,就由小弟我帶路吧。」說着往前走去,口上雖然客氣,談笑間儼然已經漸漸成了僱主和打手的關係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陸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三陸瓮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