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開封繁華越千古,宋江汴橋臨河睹

第1章開封繁華越千古,宋江汴橋臨河睹

千古興史,芸芸之眾與豪傑之用,猶中華水系圖譜之地勢與江河存焉。蓋芸芸之眾,猶西高東低之地勢,而豪傑則為江河。夫史之所興,江河滔滔、一泄千里者,地勢之功、江河之跡也。然地勢之能,江河之顯,又往往不合一概而論。

蒼茫神州大地,高山縱貫,滄海橫流,三山五嶽峰巒疊嶂,池塘湖泊星羅棋佈,江、河、淮、濟四瀆流長。特別是黃河長江,滔滔萬里,奔騰不息,自古以來,引無數文人騷客吟詠不已。

那黃河自潼關以東,逢夏秋又多有雨水隨汾水、洛水、渭水注入傾泄而下,兼以所流土性鬆軟,因而攜泥帶沙過孟津以入平原。水頭在這裏時而東南,時而東北,長期南北擺動,任意流行,兩三年一決口,一百年一改道,因而以多淤、多決、多徙而著於世。約在五代十國之後晉時期,黃河再於滑縣決口,洪水蔓延數百里,最終聚集到梁山地勢低洼之地,圍之而成一大湖,至宋真宗天禧三年,積水愈多,終成八百里梁山泊。

宋神宗熙寧十年,黃河再於澶州決口,滔滔黃水捨棄北流河道,沖入梁山泊,又從梁山泊分成兩支,一支向南,由泗水進入淮海;一支沖入濟水河道的清河,東流入海,濟水被黃河佔了河道,梁山泊自此北鄰黃河(而後黃河又改道向南奪淮河入海,后再復北奪濟水入海,都是后話,不提)。

梁山泊幾經乾坤精華日月靈氣,十百年下來,蘆葦接近波,荷蓮送遠香;楊柳撫岸,水鳥漫天,都是天地造化,自在神奇!其後,韓琦曾任鄆州知州,臨梁山泊,不由贊曰「煙波浩渺,翠色浮蕩;霓霞棲地,魚鳥之鄉」。

梁山泊之西鄆城縣,春秋時魯國為加強防禦,魯成公四年冬築城名鄆,鄆城即得名而來。因其地處中原平原,自古至趙宋以來,朝代變化,往往首當其衝,兵連禍結,歷朝歷代多出「響馬」。又兼以當地兵家名人輩出,孫臏西出鄄鄆,王彥章北出壽張,均在左近,更引得當地民間習武之風甚盛,千百年來一直長盛不衰。鄉有武館,村有傳承,人皆習武,民間素有「喝了鄆城水,都會伸伸胳膊蹬蹬腿「之說。因為鄄鄆為孫臏生地,當地素來傳有孫臏拳;太祖趙匡胤大洪拳、盤龍棍冠於天下,又自當朝開國以來,大洪拳、小洪拳、少林拳、盤龍棍等習者猶眾。

話說鄆城縣城北三十里有一個百十戶人家的宋家村,莊主喚做宋太公,生有四子,老大宋水,老二宋雨,老三宋江,老四宋清。老大老二倒還罷了,那老三宋江已有十八歲年紀,生得中長微胖身材,面目黝黑,鼻直口方,卧蠶眉,長耳唇,大有福相。自幼飽讀詩書,又練得一手好孫臏拳,小小年紀為人仁俠仗義,人道「及時雨」,又叫「呼保義」,宋太公自己便喚他做」黑三郎」。這宋江又與本縣東溪村晁蓋、石碣村三兄弟阮小二小五小七、雷庄村雷橫、白垓村白勝、車市村吳用、仝老家村朱仝等少年兄弟結義交好,平日裏與眾家兄弟切磋武藝、喝酒唱詩,好不快活。

這日正是晚春時光,煙花三月,春風日暖,花開正紅,阮小二、小五、小七邀約宋江往開封。鄆城境內時有廣濟河,為汴京「漕運四渠」之一,河道深而寬闊,山東之物悉數自黃河經此河,直通巨野西北、定陶、蘭考而至汴京,極其便捷。宋江正感近日無事,思睹汴京繁華,於是四人一同乘船前往。

鄆城離開封有二三百里之遙,普通漁船往來撐篙搖櫓都是頗為吃力。阮家世代打魚,兄弟都是弄船高手,早將漁船裝了可放倒的「人字桅「,掛了風帆,正合長途往返。廣濟河北接黃河而連濟南,南入開封府,兩端均為一時之大都城,河道內客遊船、漕貨船和漁雜小船來來往往,熱鬧非凡。阮氏兄弟熟人頗多,少不了相互的招呼問候。

今日順了東北風,行進好快,不覺就過了巨野,天剛午時,即到定陶。用餐既罷,小二自船艙里拿出魚網,宋江恍然大悟,心想阮兄弟早說要到開封賣魚,原來是要在路上打來賣的。一路收成頗豐,剛過了蘭考,船艙里魚就滿了,此時日頭西墜,開封城已經隱約在眼裏。

開封,自來稱汴州、汴梁,春秋鄭莊公曾於城南朱仙鎮修築糧倉,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漢時因避景帝劉啟諱,更「開封」,始得名。自夏朝經戰國時魏、五代後梁、後晉、後漢、後周,至宋已有七朝在此建都。戰國魏遷都大梁,得與咸陽、郢都併名。隋煬帝開掘大運河,中段緊要處即是聯通黃河與淮河之汴河。而開封處黃淮汴河要衝,佔東都洛陽門戶,水陸便捷,再經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先後定都,數度增築,終成氣勢恢弘、風景旖旎、過百萬人口而富甲於天下的名都大邑,所謂「八荒爭湊,萬國咸通」,繁華一時無兩。

小船行得好快,轉眼便到了城東北與護城河相接處。阮氏兄弟並沒有順廣濟河而入開封府城,三划兩划,將船駛進了護城河,轉而巡東轉南,直奔汴河。宋江道:「兄弟怎麼不從這五丈河直接入城?」廣濟河又名五丈河,鄆城人叫它五丈河的時候居多。那阮小二微微一笑:「當兄弟的知道哥哥雖來開封府多次,卻不大坐船過來,更不曾坐在汴河裏看汴州橋,看京都光景。」宋江心下一熱,暗自感謝小二思慮周密,用心體貼。

小船過東門而南,不遠處轉汴河入城。汴河自城西南上接黃河,從西到東橫貫全城,自東南出城直奔淮河。河流煙波浩瀚,舟船往來如織,日夜不停。宋江等入城后溯汴河而上,看不出離得多遠,遙遙便可見汴河橋。宋江乍見數丈高、百十丈長飛橋橫跨,橋下無柱,橋身是以整根整根的大木材並列鉚接榫合支撐大橋的跨度,抬眼望去宛如飛虹,滔滔汴水徑自穿橋而過,壯麗奇瑰,不由痴了。阮氏兄弟常來常往,司空見慣,看見仍是喜不自勝,阮小五更是指指點點,妄加品評。

下得船來,小二兄弟要將捕獲的魚蝦一一送到老主顧的飯店,雖然此時季節已過春分時節,白日漸長,但既是日已落西,宋江怕是時間已然耽誤店家備餐,小二但說無礙。到得多個店家更知,此時正是剛要開張時候,鮮剝活煮,貨到正是時候。小二看宋江疑惑,不禁笑道:「開封是京都,這裏晚飯比在鄆城晚得多了,玩起來沒有時候,下夜很晚。大哥喜歡吃什麼?」宋江道:「我從前也頗有幾次來到開封,只是每次匆匆一逛,都是盡找自己熟悉的飯點來吃,胡亂湊合些。今天就選些稀罕的吃。」小二道:「哥哥既如此說,我們就在汴橋就近吃些。」小二道路最熟,於是帶着宋江大街小巷來回閑逛。

開封蒞今為都七朝,天下第一大城,人口愈百萬,更有着亘古未有之繁華熱鬧。繼之長安、洛陽,俱循五涼古都姑臧宮北市南的建城大格局以外,開封作為大宋開國之都市之所建制,洋洋大觀,又自有不同。大宋大興商事,開封城市之建即破民坊與商市之限,大小之地盡可設市,草市、鎮市、城市三六九等,居前街后,到處店鋪,隨設攤位。又兼寬鬆宵禁,早市、夜市、街市五花八門,通宵達旦,夜以繼日。天下物阜民豐,所有物品當今朝廷一律允准交換,又大興紙幣「交子」,萬物皆商品,千般可營生。更奇的是開封八方通達,天下交融,番外舶來之物更增新鮮,更開眼界。

宋江幾個人自龍津橋向北,再過汴都內城南門朱雀門,就到了汴州橋了,全城就數這裏夜市光景最盛。見那州橋高大,橋面宏闊,極占周遭地勢,當下里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車水馬龍,轟轟隆隆,好一派熱鬧景象。

由汴州橋越過御街北望,高牆深院,正是宮城。出高牆而儼然進入眼底的各色大殿飛巧疊重,氣勢雄偉,儀態莊嚴。整個兒高低錯落有致,遠近起伏有狀。單個看上行雲,下流水,圓通隨形,緊湊就勢,勾結其心,拱斗其角,極盡玲瓏精巧。

那夜市自汴州橋到馬行街,南聯北延,東拓西擴,綿延不斷,迤邐不絕,竟是滿城燈火,遍地遊人,最好看的還是各色橋上夜市光景,說書賣文、填詞作畫、品酒鬥茶等等熱鬧非凡,聲色不一。大宋立國極重漕運,「今日之勢,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食以漕運為本,漕運以河渠為主……」,太祖曾覺汴京開封城地處谷地,四周一馬平川,可說是無險可守,處四戰之地不宜立都,但終因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又依靠在其周圍建多重堅固的城牆,並挖出足夠多的護城溝渠,亦可抵擋外敵,更愛其漕運發達而定之。開封府共有汴河、蔡河、金水河、廣濟漕運四渠通各地漕運,流貫城內。街巷凡過河處幾乎都有設橋,河連橋橫,風氣流暢,水波漣灧,飄逸溫潤,很有江南水城涌動韻味。

宋江幾個人穿街竄巷,流連忘返,越是滿眼酒饌佳肴,越是看花了眼,倒一時忘記了餓。終於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汴州橋附近,宋江越發看得如痴似醉,心道:「聽人傳說張擇端用《清明上河圖》畫寫東京卞梁,可惜不曾看到過,也不知是他畫的熱鬧,還是眼前的更熱鬧些?」宋江立於汴橋,背倚御街,越過映着波光粼粼的汴河水,朝着點點閃爍的萬家燈火,面拂春風,心如沸水:「千秋萬代以來,開封歷建大城,因為黃河決堤淤土的原因,地下還埋有數重城下城,除第一次所建之外,其她都是新城壓舊城,歷來被人稱為城摞城。附近的山也是這樣,開封、定陶都有山名還在,只是不見其影,都是原來的低矮的山丘被掩沒了身影。透腳下層層淤土所出,不知道有多少歷史的黃鐘大呂在迴響?似眼前光景,浩浩蕩蕩的洪流里,真真切切的大世界中,轟鳴的,永遠是奔騰的聲響;詠嘆的,向來是厚重的沉澱。而在我們如真似幻的人生里,在理想與現實間,最深刻縈繞的,永遠是最溫馨的回憶,最熱切的期盼,最美麗的夢」,心下不住地感嘆。

宋江正自沉吟,小二突然叫道:「可要快吃飯,我餓壞了。」兄弟幾個這才從開封夜市熱鬧光景中回過神來,小二朝宋江道:「我勸哥哥今日在開封不吃稀罕的,偏要吃鄆城也有的稀鬆平常的飯菜,咱挑揀最正宗的老店、最地道的來吃,最容易品出與鄆城不一樣。」宋江欣然同意,幾個人便向飯店酒樓扎堆的地方簇擁而去。這裏好吃好喝的大街帶着小巷,大店挨着小鋪,南北交匯,古今通融,別的地方沒有的這裏都有,別的地方有的這裏更地道,聽說的,見過的,應有盡有,無所不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銅人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銅人圖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開封繁華越千古,宋江汴橋臨河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