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後記

第305章 後記

「三娘,唉,怎麼說呢?」都是老太太給她教壞了了,葉元娘心道,如果不是老太太給她灌輸了,她是最尊貴的葉家姑娘的意思,她也不會一直朝着最高處看去。

如今司徒敬造反的事兒敗露她落了那麼個下場,還不能入了司徒家和葉家的祖墳了。

最後是葉承榮他們找了個鄉下的地方,把葉三娘給埋在了那裏。

塵歸塵,土歸土,一切都成了雲煙。

前不久,葉四娘才舉行了冊封皇后的儀式,而原來的皇上成了太上皇,如今逍遙自在著,一點兒國事都不管。

司徒政登基成為皇上,開始了自己的統治時代。

要說這位皇帝有什麼特別的,那就是把海運事業開拓到了一個新時代,萬里之外的國家也來我朝朝賀。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這位皇帝,後宮只有皇后一人,且夫妻恩愛,所有的子女都是這位皇后所出。

而大皇子也早在的被冊封為太子,內閣大臣們都成了太子太傅。

葉皇后冊封的時候,又有了身孕。

這對朝臣們來說,絕對是好消息,這後宮子嗣多,絕對是興旺之兆。

大公主出了那種事兒,盛華大長公主既憤怒又害怕,這可是謀逆,盛華大長公主長了這麼大歲數,這一輩子看過的想要造反的人,沒有一個成功的,而那些失敗者,最後的下場,最嚴重的是滅了九族,最輕的也是流放到幾千裏外。

而就是最簡單的流放,因為是造反的沒有翻拍的罪,一路上押解的差人絕對是會把人朝死里作踐。

如今這大公主可是自家的孫媳婦,是自家的人,盛華大長公主能不怕嗎?

所以這一怕,就生氣病來,她本來就年紀大了,又這樣一折騰,病起來就嚴重了。

只希望自己這一病,宮裏能饒恕了自己一家子。而大駙馬就沒有那麼鎮定了,他覺得他要完蛋了,真是太倒霉了!

娶了個不喜歡的女人,這女人還跟別的男人一起參與了造反,哪怕沒有自己的事兒,也是逃脫不了這個懲罰。

趙太后對前來求情的人,都沒有見,覺得這都是外頭男人們的事兒。

對葉四娘說道:「你只管安心養胎,要是哪個不長眼的要過來見你,你儘管跟哀家說,哀家去打發了去。」

說起來,大公主的事兒,也是自己以前有些袒護了,所以才養成了她這種性子,覺得別人都不能把她怎麼樣。

卻讓她可以弒父殺母了。

那文貴妃送到了大覺寺,因為毒癮發作,生不如死,要不是大覺寺的尼姑們,強行的給壓着看着,絕對是熬不過去的。

這東西真是害死人那,幸虧知道的人都已經不在了。

能把自己的親娘還成那樣的,這樣的孫女,還有必要她憐惜嗎?

「盛華病重?」趙太后問道。

「可不是,已經請了御醫過去了。」王女官說道。

「罷了,這婚事本來就有些虧欠了他們一家子了,這事兒實在是不關他們的事兒,但是畢竟是他們家管教不言,這個罪名他們是跑不掉的。」

管教不嚴媳婦,出了大事兒,那麼盛華大長公主那邊,最後只是收了盛華大長公主的食邑封地,然後讓盛華大長公主閉門思過,而大駙馬則是被流放了三百里之外。

「只要上下打點,三百里之外,也沒有多遠,阿彌陀佛,只要不是殺頭,就可以了。」盛華大長公主聽到這個處罰,病終於好了些,連粥都能喝上兩碗了。

她還害怕是被抄家了呢,結果如今這個結果,是她能接受的範圍內,雖然她少了食邑封地,可是比起全家丟命,那絕對是很小的懲罰了。

說起來,皇上這次倒是仁慈了,沒有大開殺戒,不然,像他們家,榮郡王府家,都得全家處斬了。

陳皇后如今也成了太后,趙太后成了太皇太后,陳皇后如今沒有了那以前的不著調,反而更是陪在趙太後身邊了,畢竟皇上都不當皇上了,她還教個什麼勁兒?

這幾年下來,不說別人,太子夫妻二人真不是大奸大惡的人。

這次造反時間,試想,真的換成了那司徒敬,她還不樂意呢?

根本和司徒政沒法比嘛。司徒敬上台,自己還不定被擠兌到哪裏去。想着司徒敬還有自己的親姨娘,難道她喲跟這位姨娘平起平坐?簡直是笑話。

可見皇上說的,只要嫡出的,是很有道理的。不然真是要自甘下賤了。

徐媽媽年歲大了,在葉四娘生了第三胎以後,就被葉四娘送回去養老去了。

因為是伺候過恍惚的人,還被皇上封了一個五品誥命,雖然是虛職,但是從奴婢到誥命夫人,誰不說徐媽媽的福氣大啊。

徐媽媽也是葉家的家生子,不過從葉四娘進宮后,都已經把這些人都改為良籍了。

如今徐媽媽的大兒子娶的還是以前皇後娘娘身邊的丫鬟青枝呢。

外面三進的院落,誰也看不出來以前只是奴才秧子。

不過徐媽媽當了老太太,也教育自己的兒孫,不能忘記自家有的一切,都是皇後娘娘給的。

要是讓她知道了,有兒女在外面仗勢欺人,她第一個不饒。

有不少人知道徐媽媽和皇后的關係,暗地裏都想着拜託這徐家的人給自己打點打點關係。

徐媽媽是一聽就惱怒了,覺得這些人真是不知道好歹。「誰要是敢做這個事兒,我勁兒直接把人打死!」徐媽媽直接說道。

所以,甭看這家人都很富貴,但是卻很本分。

程老太太不知道從哪裏知道了徐媽媽如今住的院子,比他們家的都要好,就暗地裏和程姨媽嘀咕,「連一個奴才都比你這姨媽過的好,這皇後娘娘到底是有沒有親疏啊。咱們這樣,還比不上一個奴才秧子了!」

程姨媽如今對程太太這時不時的挑火兒,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以前她倒是聽了,回娘家哭訴,但是卻不管用,何況如今他們也只能說說,還真的是想找皇后算算賬?

那不是找死嗎?根本不可能的事兒。

程姨媽道:「要不,娘你去找皇后說道說道,您不是她長輩嗎?」

程老太太直接噎住了,她要是敢找皇后,還用的著在兒媳婦面前說這些話嗎?

在兒媳婦面前說這個,目的無非是為了讓兒媳婦去找她姐姐,她姐姐不是經常進宮嗎,然後讓她姐姐跟皇后好好說說,也好把自己的兒子提拔提拔,至少也得當個知府是不是?

如今不過是小小的縣丞,夠什麼樣子?

明明上頭有關係,就不知道用一用,讓奴才們都過的比他們好。

程姨媽自覺戰勝了婆婆,多年的鬱結一掃而空,不過在她心裏,第一個是自己的丈夫,然後才是別人。

「要不要我真的去找找姐姐?把你朝上調?」程姨媽和婆婆爭一口氣,是爭一口氣,但是卻還是想自己的丈夫能夠更上一層樓的。

不過這幾年,程姨夫已經鍛鍊出來了,自從被付大舅給責罵了一番,也在外面經歷了事兒,可謂是多少知道了人情世故。

於是忙道:「這可大不必,我不過是秀才出身,捐來的官,真要往上升了,我也應付不過來,咱們現在不是挺好?升不升的,別人也不敢怠慢我們,到哪裏不是一樣?」

程姨媽聽了程姨夫的話,這才是鬆了一口氣,她其實真不敢去找姐姐他們,因為如今她說話不管用,但是她有好面子,這邊的人,誰不知道自己是皇后的親姨媽啊,就憑着這個,她出門應酬,別人都把她讓到上首的。

就是那縣令太太,也不敢對自己說什麼不好聽的話。

好吧,既然這樣,那就這樣吧,回到了京城,她還沒有什麼好,在這裏比京城不好多了?

眼看着家寶一天天的長大,她是否可以開始給家寶相看媳婦了?

那縣令太太倒是有心把自己的女兒說給家寶,不過還是等回京了,讓京里的人幫着看看吧,他們這一輩的沒有什麼大本事,總不能讓家寶這一輩的虧了。

話說這元寶衚衕,付氏終於抱上了孫子。

和大孫女明姐兒隔了好幾歲。不過因為付氏沒有和別的婆婆一樣催著,楊氏倒是壓力沒有那麼大,這皇后第三胎懷孕好幾個月後,楊氏就被診出了懷了身孕。

這不,四皇子都已經滿月好幾個月了,這邊付氏就有了嫡長孫了。

現在就是她這嫡長孫滿月的好日子,京城大部分權貴都來了。

好嘛,那麼多人都在誇付氏,畢竟付氏這個婆婆做的好,從來不給兒媳婦添堵。連一直只生了一個女兒的兒媳婦都從來不刁難,也不給兒子房裏添人,只等著要嫡長孫呢。

可見,一家人就是一家人,有這麼好的一個娘,難怪人家皇後娘娘是那樣,還一直生兒子呢。這都四個皇子了,以後誰能打破她的地位?

人家皇上更是一心一意的對待皇后,整個後宮,也就和平常人一樣,一夫一妻的過日子呢。

不說人都勢力,勢力的對象是個好的,這巴結的人心裏也覺得愉快一些。

要是針對着一個惡貫滿盈的人呢,非要說那些歌功頌德的話,那簡直是要忍着噁心了。

「能給順意侯夫人做兒媳婦,真是八百年修來的福氣!可惜順意侯夫人只有一個兒子,這楊家的人撿了個大便宜。」有人笑着說道。

「這不還有長孫嗎?等十幾年過去,你們在上門,還不是一樣?」

「這話說的倒是,那咱們可就等著了。」

大家開着玩笑,付氏身邊圍着一群人,都是和付氏說話的。

嫡長孫的滿月酒,付氏是很高興的,尤其是聽到別人誇自己的孫子,那更是少有的笑得合不攏嘴。

不過付氏也不忘誇一下自己的兒媳婦楊氏,「娘啊,你這是有了媳婦就忘了女兒了。我們都比不

上弟妹了。」葉二娘裝作很委屈的說道。

「胡說什麼?都這麼大的人了,還這樣撒嬌,你不害臊啊。」

「害臊什麼?大家都是熟人,誰也不會笑話我的。」

葉二娘話一出口,大家都附和。不過還有一部分人都定在了,已經十來歲的葉家八娘身上了。

沒有兒子,不是還有女兒嗎?這葉八娘雖然是姨娘生的,可是那姨娘早早的就沒有了,一直是生活在付氏身邊,這付氏對這個庶女真是沒得說的,看仙子啊這姑娘的一言一行,不知道的,還都以為是嫡出的呢。

更何況,這還是皇後娘娘的妹子,就憑着這個,就值得大家去想一想了。

就是葉二娘這邊,也被人敲了邊鼓,因為很多人也在跟她打聽八娘的事情,有着要結親的意思。

「娘,真的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八娘這也長大了,就開始操心這些事情了,連我大嫂都跟我提過,想給她的親戚說呢。」葉二娘說道。

付氏道:「還是等幾年吧,你和四娘都是要十四五歲了才開始說親的,她這麼早,到時候不好了,真是不知道到哪裏說去。」

葉二娘笑道:「娘,咱們那個時候,還不是特殊情況嘛,我們兩個都嫁的急,您這剩下一個八娘,還不如就先定下來,然後時間一大把,好好的準備,也不怕到時候慌手慌腳了。」

想着自己成親前的事兒,都彷彿是昨天的事兒,只是一轉眼,她兒子都那麼大了,如今這八娘也都要說親的年紀了。

付氏笑道:「你這樣說,也不是沒有道理。」

八娘是個老實本分的,不像七娘,拔尖,還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老是想着往上爬,這幾年下來,付氏心裏也有了譜。

對八娘可以說,和親生女兒也差不多了,也是心裏堵著一口氣,因為她是嫡母,出了個不好的庶女七娘,自己這個嫡母對庶女教養不好的名聲,別人不說,可是背地裏還是有人嘀咕。

所以對八娘,她是盡心儘力的了,這樣看來,效果很好,不是她這個當嫡母的教養不好,而是七娘本人的性子就是不好的。

八娘的婚事,她也得好好看着。

人八姑娘的院子裏,她的媽媽田媽媽看姑娘正坐在椅子上發獃,還以為她是有什麼委屈了,忙問道:「姑娘,心裏有事兒?和媽媽說說如何?」

以前田媽媽還覺得自己帶着一個庶女,是不划算的買賣,可是這些年下來,她真是和葉八娘有了感情。

不姑娘的姨娘向姨娘早早的去了,八姑娘又聽話又忠厚,太太那邊也從來不苛刻,所以她這個庶女的奶娘當的是得心應手,也沒有人給她小鞋穿。

「媽媽,今天我聽人說起姨娘來了。」八姑娘說道。

田媽媽忙出去看了一圈,確定沒有人,然後關門說道:「姑娘,您以後可別提姨娘了,姨娘是犯了錯事兒,然後生病才沒有的,可別聽別人瞎胡說。」

葉八娘說道:「媽媽,我就是聽了這些人的話,才覺得難受的,為什麼我不是太太生的,要是姨

娘生的?她為什麼那麼壞啊。」

田媽媽忙道:「甭管姨娘好壞,但是她生了你,你記在心裏就好了,別的都不用去想了。」

田媽媽也不知道怎麼去安慰姑娘,對向姨娘都快沒有印象了,要替她說好話,也說不出來,因為八姑娘是個姑娘,所以她從來都不喜歡八姑娘的,哪裏有一點當娘的樣子?

可是在一個姑娘面前,說她親姨娘的壞話,這事兒,田媽媽也辦不到,就怕八姑娘想多了,以後悶在心裏,對她也不好啊。

葉八娘想了想,說道:「好,以後我都不去想了。」

葉八娘還有心思,因為他也聽人說了,母親要給自己相看人家了,這是婚姻大事兒,葉八娘如何說的出口?

只是心裏到底還是有些期盼,希望知道自己要定親的是什麼人家。

可是她一個小姑娘,如何跟人說這事兒呢?說了,就是不知羞吧。但是這位是自己的奶娘,她不跟她說還能跟誰說?

「媽媽,我是不是要定親了?」葉八娘問道。

「姑娘,你聽誰說的?這種大事兒都是老爺和太太定的,姑娘只管到時候嫁人就成了,別的事兒,咱們不呢更多問,也別有別的心思啊,姑娘,您可要聽奴婢的,不然到時候出了事兒,那就晚了!」

前面有個七姑娘,辦了蠢事兒,雖然田媽媽不知道到底是什麼蠢事,可是跟着七姑娘的奶娘如今都不知道在哪裏去了,田媽媽不想自己落到那個境地。

不過隨即又想,八姑娘和七姑娘不是同樣一個性子,根本不可能做出那壞事兒,就放了心。

可是要是有人挑唆呢?不會的不會的,這府里沒有人和八姑娘有仇,應該不會。

付氏對這個八娘的婚事,想着上次進宮,四娘還問了一句,不過四娘卻沒有自己說什麼。

那就是宗室中有人在打八娘的主意了,只是那樣的人,也絕對是看着八娘是四娘妹妹的身份,所以才那樣的。

付氏想了想,又笑了,這還真是著相了,不管怎麼樣,八娘都是四娘的妹妹,這個身份跑不了,別人要結親,看上了這個身份也無可厚非。

這要真是忌諱這一點,那八娘在這裏還真找不到人了。

所以不用忌諱這個,大家族聯姻,不都是先看門第,然後再看別的嗎?

門當戶對,也不是一定娶了你家的姑娘,就非要你家跟他們幫什麼忙了。

晚上和葉二老爺說起這個事兒的時候,葉二老爺道:「原來八娘都要定親了啊,這日子過的真快!」

葉二老爺成了個消散的侯爺,前半年還去了廣定府,在小舅子的書院教了好幾個月的書呢,這心情回來后,就很愉快。

如今有了大孫子,更是享受天倫之樂。

平時也養養花,連去野外垂釣都學會了。有時候一去就是一天,早上起來了,到傍晚才回來。

最開始是一條魚都沒有釣到,到後來,魚多了,付氏等人都吃的有些見魚變色了。

對於國丈大人這種淡然的處事態度,朝臣們都很樂意見到。

這種外戚,哪怕再多,也是樂意的。

不過,據說葉二老爺出去垂釣,都是穿着平常,和一般的老人沒有什麼兩樣,最巧合的是,有一次,葉二老爺竟然遇到了也微服出行的太上皇,兩個人據說還一起釣了魚,比著看誰釣的多。

都是據說,但是葉四娘卻知道內情,因為當時她兒子暄兒在身邊呢。

那一天是暄兒陪着太上皇在外面遊玩呢,結果真的碰到了出來野釣的葉二老爺,也就是暄兒的外祖父,一個是祖父,一個是外祖父。

暄兒很久沒有見到外祖父,所以見到葉二老爺特別高興,還跑了過去,讓葉二老爺抱。

估計就是因為這樣,太上皇有些吃味,最後才跟葉二老爺比起了釣魚。

「那到底是皇祖父釣的多呢?還是你外祖父釣的多?」葉四娘問暄兒。

暄兒道:「娘,其實是外祖父釣的多,不過為了皇祖父的面子,我就說一樣多了。外祖父還想着讓我們把魚帶進來給娘您嘗一嘗呢,可是皇祖父說有他的就夠了。娘,今天是不是可以喝魚湯了?」

這孩子,平時好吃的魚湯也不是沒有啊,怎麼就那麼稀罕呢?

「其實是有一條是我釣的,我想讓娘吃嘛。」暄兒笑嘻嘻的說道。

葉四娘聽了,忙笑道:「那好,今天娘親自下廚,就做咱們暄兒釣的魚,好不好?」

「好!!」暄兒笑的兩眼彎彎,特別的可愛,而昭兒和晗兒這兩個小傢伙,也從外面跑進來,「娘,大哥,你們說什麼呢?」

暄兒道:「我釣了魚,娘要做給我吃!」

昭兒和晗兒聽了,都跑過去抱着葉四娘的腿,可憐巴巴的說道:「娘,我們也要吃!」

葉四娘笑道:「問你們大哥去!他釣的魚!」

兩個小傢伙立刻就奔向了暄兒,「大哥,大哥,好不好?」

「好是好,不過你們今天的字寫完了沒有?」暄兒頗有大哥的感覺,這就開始教育起兩個弟弟了。

「都寫好了!」兩個小傢伙忙點頭,看起來真是可愛極了。

「那就,一起吃吧。」暄兒大手一揮,表示了寬宏大量。

昭兒和晗兒雖然是雙胞胎,但是卻長得一點兒也不像,一眼就能分辨出來,不過現在暄兒因為被太上皇那邊拘著,所以這兩個小傢伙成了太皇太后的開心果。

就是陳太后那邊,見到這兩個小傢伙,也是捨不得他們離開。

不過都是大的喜歡看小的,這兩個小傢伙自從有了弟弟,最喜歡的就是請安了,回來哄弟弟,哪怕是抱不起來,也不妨礙他們和弟弟說些聽不懂的話。

儘管這弟弟還只能吐泡泡,可是他們就是看着喜歡啊。

葉二娘對於自家的大嫂說要給八娘說親事的事兒,回去后,和公公婆婆說了,她公公婆婆這隔了幾年又過來京城了,還帶來了大哥和二哥家的幾個小子,加上葉二娘自己的兩個孩子,真的是都是小子的院子,每天雞飛狗跳都差不多了。

就是沒有小姑娘過來,唉,葉二娘從生了二兒子俊兒后,這肚子就一直沒有動靜,

兩皮孩子越長越大,也越來越調皮,整天招貓惹狗的,有時候葉二娘恨得牙痒痒的,真想把這兩個小子給打一頓,也讓他們安靜一下,可是最後還是沒有狠下心來。

不過,從今年開始,七斤突然就懂事了,讀書也好起來了,問他,他說自己長大了,再和小孩子一樣,就不行了,非要好好讀書才成。

後來葉二娘也問了他身邊伺候的小廝,才知道了原因。

因為七斤去別家玩的時候,別人和他爭嘴,然後就有人說,他就是什麼不用干,天天吃吃喝喝,也不用擔心,反正有個皇后姨媽,到時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你說咱們七斤,還真是懂事,被人說成是不成器的,人家回來就發奮了。」

那些鬥嘴的人說的意思,可不就是七斤以後混成紈絝子弟都沒有關係,反正前程無憂。

葉二娘對周鵬程說道:「咱們這還是沒有那個想法的,就被人這樣說,要真的是那個想法還不被人唾沫星子給說死啊。」

周鵬程道:「誰人背後不說人?別管別人怎麼說,咱們問心無愧,這些人不過是嫉妒咱們,你想一想,如果有機會,他們巴不得自己家的人成為皇親國戚,就像俗話受的,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這樣的人搭理他們幹什麼?要我說,這樣的人,就用說別人來立身,也沒有什麼出息,既然沒有出息,咱們害怕什麼?不過這樣一來,七斤懂事了,說不得我還得在心裏感謝那些說話刻薄的人,不然七斤還不知道開竅。」

說的也是,他們家的孩子,才不會是那種碌碌無為的人呢。

嗯,葉二娘對自己的婆婆說了付氏的話,也就是過幾年再考慮八娘的婚事。

實在是她大嫂是托自己的婆婆來問自己這個話的。

周夫人聽了說道:「你娘疼孩子,這是出了名的,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你大嫂也是別人跟她說

了,她才讓我過來問一句,也不是非要成的。」

畢竟,如今葉家可不是原來的葉家了,葉二老爺也不是當初還在當知府的葉二老爺,他如今可是國丈大人,是名副其實的皇上的老丈人。

人家皇上連別的妃子都沒有,那些想自稱為國丈的人都沒有機會。

皇后還生了四個皇子,這樣的葉家,哪裏是一般人家能結親的?

自己那個大兒媳婦,不過是看在是親戚的份上,所以才有了那個想法。

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兩家已經不門當戶對了。

雖然葉八娘是庶出女,可是目前是國丈家裏,就這麼一個適婚的人,誰不巴望着能結這麼親那。

只是他們周家如今有了皇后的親姐姐當兒媳婦,也不在乎這個了。

大兒媳婦那邊,拒絕了也罷。免得以後有是事情弄出來。

說起來,她都有些不好意思到三兒媳婦這邊,上次自己的侄女兒的事兒,弄得很是尷尬,她都覺得丟人。

只是後來在老家聽說了,京城有人造反,她非常擔心老三一家子,所以把侄女兒給嫁了人後,她想着這邊,就又和丈夫帶着孫子們過來了,也是想着讓孫子們到京城,看看京城是個什麼樣,開開眼界。

二來嘛,也是和親家這邊搞好關係,不能說他們勢力,人情不就是走動了,才能越來越好嗎?

「母親,不如下次您過來,把幾個姐兒帶過來吧,我這沒有女兒,稀罕的很!也是好久沒有見過她們了,不知道他們都長了什麼樣了,而且京城的教養嬤嬤也好,比別處都要容易找,就是怕大嫂和二嫂捨不得。」

葉二娘也覺得這些年,都是大嫂和二嫂在公婆面前盡孝,他們才能在京城好好的獃著,投桃報李的,她也該給大嫂和二嫂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總不能自己在這邊吃肉,那邊連湯也喝不到吧。

姑娘們的教養很是重要,對於目前的葉二娘來說,要找幾個好的教養嬤嬤,那根本就不是問題,很多人上趕着過來呢。

就是花那些錢給教養嬤嬤,她也不會心疼,而且,她也稀罕閨女,侄女兒們也是很親的了。

周夫人聽了很開心,小兒媳婦,這是要幫着教養自己的孫女呢,這姑娘家,規矩很重要,要是在老家,那就一輩子就呆在那裏,哪裏有這京城的好。

不過既然過來了,這吃喝用度可都是老三家的花了。

罷了,既然她有這個心,她也不能隨便糟蹋了。

於是周夫人道:「那我就替你大嫂二嫂先答應下來了,先給他們帶信去,讓你侄女兒們也知道些眼高手低。」

葉二娘覺得自己完成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人那,真的不能只顧自己,和妯娌公婆搞好關係,也是很重要,至少對自己的兩個兒子,也是很重要的。

相信自己做的,都被兒子們看在眼裏,那麼以後他們的為人處事,也會朝着好的方向走。

「這是怎麼回事兒?怎麼給我這邊送信來了?」葉二娘一大早送走了周鵬程去上朝,這就有人來上門了,這來人還真是奇怪,竟然是七娘那邊的人,是七娘的奶娘全媽媽的兒子和兒媳婦過來的。

不過葉七娘這好幾年都沒有動靜了,怎麼突然就給自己這邊帶信了?

「就他們兩口子過來?沒有別人了?我不是聽說,這兩口子不是沒有跟着七娘過去嗎?」葉二娘問道。

管事婆子說道:「全鎖兩口子當初是沒有跟着七姑奶奶一起過去,不過後來不是全媽媽跟着七姑奶奶過去了嗎?全媽媽那邊安置好了,就把他們兩口子給弄過去了。太太那邊也沒有呀他們的賣身銀子,直接就讓他們去了。「

葉二娘心道,自家娘說起來也是個心軟的,就葉七娘幹得那個事兒,還朕沒有對她這奶娘一家子怎麼樣,不僅讓那全媽媽跟着葉七娘一起去了,還最後成全了這全媽媽一家子。

葉七娘有這個奶娘,也是她的福氣了。

葉二娘問道:「沒有跟太太那邊先去報信?還是直接到我這裏來的?」

「這個,奴婢倒是沒有問。」管事婆子覺得自己失誤了,怎麼就沒有問這個呢?

「罷了,讓她進來吧。」葉二娘說道,都已經上門了,真沒有避著不見的道理。

那全鎖家的戰戰噤噤的跟着管事婆子進來,連看一看的勇氣也沒有,實在是不知道自己這次進京來,能不能成了呢?

但是不回來,到時候主子出事兒了,他們也沒有活路了,說不得要好好說一說。

唉,她也想去元寶衚衕那邊去,不過想着太太,她又沒有了勇氣。

當嫡母的,誰會喜歡一個庶女,何況這庶女以前還做錯過事兒。想來想去,三爺他們是見不到的,四姑奶奶人家在皇宮裏呢,更是他們這種人不能想見的。

只有二姑奶奶,是嫁在外面,還是奶奶的姐姐,看在一個父親的面子上,總不能看着奶奶被人欺負,而不管不顧吧。

「奴婢全鎖家的,給二姑奶奶請安問好。」全鎖家的跪下說道,連頭都不敢抬。

葉二娘說道:「你們七姑奶奶讓你們過來有什麼事兒?」她也不想拐彎抹角的,實在沒有那個必要。完全是浪費時間。她也沒有那個精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宅門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宅門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305章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