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第482章 竊取封神之權

482.第482章 竊取封神之權

第482章竊取封神之權

明面上,姜黎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完善祭祀之禮,可實際上,他卻是為接下來奪取封神之權做鋪墊。

天帝能冊封萬神,天子自然也能。

先把先賢供起來,享受萬民供奉,如此一來,先賢與神明的差距,就只差一個名分了。

而這個名分,天子是可以給的。當然,前提是天子的威望足夠高,權勢足夠大。唯有如此,方能做到說一不二。

只要權勢夠大,那說你是神,你就是神,不是也是,天地眾生,誰敢反對?反之,若天子只是傀儡,那妄言封神之事,只會惹人發笑。

帝辛現在雖然不是傀儡,但也說不上權勢通天,對天下的掌控力實在有限。

不少諸侯只是名義上服從他,真正聽他號令的,估計就是他自己都不知有多少?

這種情況下,帝辛明顯不具備封神的能力,所以,姜黎只能先行鋪墊,一點點加強帝辛的權力。

直到他真正在人域說一不二,那時,就可以嘗試從天帝手中搶走一部分封神之權。

是的,一部分。

最後一種神是陰神,總司幽冥輪迴、萬靈生死諸事,目前還未誕生。

如今幽冥界未成,輪迴未立,地府更是連影都沒有,自然不存在陰神。所以,天帝的封神之權,就分為兩大塊,一是大神,二是正神。

地皇在位格上,雖然依舊不如天帝,但實際上已經有了與其分庭抗禮的資格。

都說他鬥不過仙道,那姜黎就是讓世人好好看看,他究竟斗不鬥得過仙道。

姜黎要做的,就是助帝辛竊取天帝冊封正神的權柄。若帝辛能力有限,就助他竊取冊封山神土地之權。

等姜黎助帝辛整合完人域的力量,估計顓頊帝也該退位了,而接替他上位的天帝,必然出自仙道。

神明分為三種,一種是維持天地秩序的大神;一種是調理四時,擺佈風雨,掌握人間禍福的正神。

大神一般都是先天而生,每一個都極為強大,堪比先天神魔,甚至是更強。

大到風雨雷電,日月星辰,山川大地。小到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山頭,每一塊土地,都可冊封正神之位。

他們在天庭的地位,就相當於人間的諸侯,有時候連天帝都無法調動他們。想要請他們出手,都是用商量的語氣。

天帝是仙道未來的領袖,很好,擊敗仙道,就先從削弱天帝的權柄開始。

在位格上,天子終究不如天帝。因此,除非造反成功,不然天子只能從天帝手中奪走部分封神之權。

至於姜黎為何要助帝辛謀划封神之權,也沒別的原因,就是想給天道找不痛快,嘗試破壞其計劃。

大神之未,一個蘿蔔一個坑,就是天帝有冊封大神之權,在沒有多餘位置的情況下,也是無法強者冊封大神。

這沒什麼好說的,天帝都已經不是自己人了,自然要想辦法干他。未曾聽說過,改朝換代之後,原先的舊臣還能繼續身居高位。

與其等天帝扶持周國推翻大商,還不如先下手為強,從他手中奪取部分封神之權,在增強自己的同時,也削弱其權柄。

若帝辛能力夠強,就助他幹掉四方鬼神,竊取冊封天下名山大川之神的權柄。

所以,天帝的主要權柄,就體現在冊封正神上。正神之位無數,可以說是涉及到了世間的方方面面。

細分的話,這些都是地神,姜黎給帝辛制定的目標,就是讓他從天下共主晉陞為大地皇者。

姜黎心裏就是這麼想的,所以才有了今日之事,通過完善祭祀之禮的手段,將人族先賢一手捧上神壇,為接下來竊取封神之權做鋪墊。

同時,此舉也能提高帝辛在人域的威望,助他儘快的整合諸侯。

先前人域之中,或許有很多諸侯不服帝辛,可此事過後,這樣的諸侯肯定會減少很多。

至於那些已經生出二心的小諸侯們,都不用對他們做什麼,他們接下來自己就會老實下來。除非天下大亂,不然絕不會再對大商產生二心。

……

這個時代沒有法律,禮作為道德的表現形式,就是這個時代的法,是約束諸侯公卿的制度。

作為制定禮制的人,姜黎的地位無疑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從剛剛被冊封的諸侯,一躍成為天下諸侯中最為拔尖者。

雖無三公之名,可已有三公之權。天下諸侯,皆是對其尊敬萬分。真正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而作為禮制規定的最高者,禮制雖然不是帝辛制定的,可他卻得到了最大的好處。

禮法規定,天子最高,諸侯公卿次之,士大夫再次之。眾人既然決定遵循禮制,那自然要維護帝辛的統治,及其正統性。

如此一來,就等於是在無形中加強了他的權勢,兵不血刃的就做到了天下歸心,好處能不大嗎?

以前周國若是造反,不說從者雲集,那也不會少。

可現在,周國要是敢造反,在場的諸侯為了維護禮制,大概率的會選擇作壁上觀,而非相助周國。

這對大商來說,自然是好事。不過,姜黎覺得這還不夠。

帝辛要想做到竊取天帝的封神之權,不說做到周國造反后,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的程度。

起碼也要做到周國造反后,會有三分之二的諸侯攻打周國。如此才算是整合了人域,初步具備了與天帝掰手腕的力量。

「為先賢分級定品后,接下來,就該是給在場的諸侯分級定品。」

「讓不同的諸侯間有上下之分,並按照不同的等級,給予他們不同的待遇,從而進一步推廣禮制,增強天子的權威。」

看着仍在討論的眾人,姜黎的心裏已經在構思下一步的計劃了。

制定禮法,規範典章,此乃強國之法。大商想要變強,就必須遵循禮制進行改革。所以,姜黎要在大商推行禮制!

而禮法的本質,就是分尊卑,將人分成不同的等級,並給每個等級的人不同的待遇,從而體現出他們的差別。

禮制很符合諸侯與貴族的利益,一旦禮制確定,那他們就永遠是諸侯,世襲罔替,世世代代高人一等。

因此,姜黎並不覺得在大商推行禮制有什麼難的。一件事,如果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那往往很容易做成。

不過,這裏也有個問題。

眼下雖有公侯伯三種爵位,但並沒有高低之分,只是關係遠近之分。可按照禮制,伯爵卻要低於侯爵。

對此,侯爵自然樂意,可伯爵就不一定了。因為很多伯國,實力是要強於侯國的。

你實力比我強,排在我上面那沒什麼。可伱實力不如我,卻要排在我上面,憑什麼?

就憑你和天子關係近?

這個理由,明顯不能服眾,真要強行推行下去,必然會出大亂子。

後世周國敢給諸侯分等級,是因為他們剛經歷了一場勢力洗牌,大家都有功勞在身。

爵位大小,全看各自所立的功勞是大是小,公平公正,誰也不能說個不是來。

可大商又沒有經歷改朝換代的大戰,沒有那麼多的功勞給他們立。

若無一個可以服眾的標準,那大家都是諸侯,誰又願意屈居於他人之下?必然要出亂子,說不定會爆發內戰,讓大商不攻自破。

姜黎推行禮制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大商的實力,而不是為了讓大商陷入內亂,自我內耗。

若是因此引發內亂,就有些得不償失了。所以,他得想個穩妥的辦法才行。這也是為什麼,姜黎沒有貿然提出為諸侯分等級的事。

此事好是好,但一個搞不好,卻容易引發內亂,必然要慎重。

大約經過了三天的討論,聖人、亞聖、賢者三個層次的先賢總算是評定好了。雖然有幾個人頗有爭議,但總的來說影響不大,起碼各方面都很滿意。

之後,就是把名單送往聖地,讓裏面的先賢自行討論,擺好名次。之後,即可將其昭告天下,受整個人族的供奉。

何為先賢,皆是對人族立有大功者,無論是一國,還是天下,都沒有資格祭祀他們,需得整個人族才行。

所以,評選先賢時,所有的人族勢力都過來參加了。也唯有如此,評選出的人選才能服眾。

「諸位,既然結果已定,那我們也該告辭了。這份名單就由我等送往聖地,待有了結果,再來通知你們。」

這時,祖地眾人起身,朝人域的諸侯道別。先賢已經評選完畢,接下來的事,就無需他們參與了,人域諸侯自己選就是。

唯聖人,亞聖,賢者,方有資格被整個人族所祭祀。

而餘下的人,雖然也有功,但功績就沒那麼大了,由天下人祭之即可,無需勞煩秘境、祖地、聖地這等世外之地。

天下,即蒼天之下。

很顯然,位於虛空深處的祖地,並不在天下這個範圍之中。

祖地眾人離開后,那些來自各大秘境的人族勢力,以及其他大域的人族代表,也是相繼告辭。

很快,朝歌城內,就只剩下了人域的諸侯。經過短暫的休息,他們繼續評選。這次選的,是一品至三品。

一品至三品,乃天下英雄,自當由天下祭之。而四品至六品,是一國之英雄,由諸侯國祭之。

七品至九品,乃一城之英雄,有本地家族祭之。

所以,一品至三品的先烈,需要天下諸侯一同討論,才能選出結果。可四品至九品的英雄,諸侯國關起門來自己討論就是,無需麻煩別人。

有了先賢做模板,接下來的評選就順利多了。雖然也有爭吵,但總歸沒有鬧出大的矛盾。大約持續了一個月,今天討論出了一份眾人全都認可的名單。

之後,就是為其立廟,將這些先烈的牌位送入其中,按時祭祀即可。當然,因為品級的不同,祭祀規格也各有不同,這些也需要大家討論。

而相比較於評選先烈,為他們制定祭祀標準,無疑要簡單多了。這裏面大家也沒有利益衝突,和和氣氣的就商談出了結果。

也就是這時,姜黎覺得,自己可以展開下一步計劃了。於是,就聽他說道:「大商有八百諸侯國,大家雖同為諸侯,但所在之國,卻有大小之分。」

「大國者,萬乘之國,城池林立,國民無數,資源無盡。」

「次國者,千乘之國,大城過百,山河錦繡,坐擁億萬蒼生,無數良田。」

「小國者,百乘之國,城池不過百,山河稀缺,國民稀少,資源匱乏。」

「因國與國之間有所差,導致國與國之間的英雄,所立功勛也有所差距。」

「於小國而言,挽社稷之將傾,即可評為四品。但對次國來說,想要評為四品,所立功勛起碼是小國四品的百倍。大國就更誇張了,起碼是萬倍。」

「十二品制度,是全天下共用的標準。目的是讓世人無論走到那裏,只要一看到評級,就知其所立功勛之大小。」

「若是一國有一國的標準,那這十二品制度的設立還有什麼意義?」

姜黎的話,引起了在場諸侯沉思,尤其是那些大國諸侯,更是對他的話很是認可。

如西伯侯,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姜黎的話確實說到他心坎里去了。

他周國乃是最大之國,像他父親,作為中興之主,肯定是要被評為四品的。

可這天下要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那小國的中興之主,同樣能被評為四品。

雖然同樣是四品,但其中的差距可就大了。中興周國的難度,豈是中興小國可比的?

難度起碼大了上萬倍。甚至周國隨便一個貴族,建立家族時所遇到的困難,都要比中興小國大。

若是讓父親,與小國之君同列四品,西伯侯肯定是不能接受的,這是對他父親的羞辱。

與西伯侯抱有同樣想法的諸侯不在少數,但他們還在思考姜黎這話的意思,故而沒有開口。

可西伯侯卻隱約猜出了姜黎的意思,就聽他試探性的問道:「黎侯此言何意?」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武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武紀
上一章下一章

482.第482章 竊取封神之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