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古龍、金庸和我們這一代人的江湖情、武俠夢

序:古龍、金庸和我們這一代人的江湖情、武俠夢

《古龍、金庸和我們這一代人的江湖情、武俠夢》

潛龍客

(2018.10.31)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古龍先生和金庸先生留給我最深印象的兩句話。

古龍先生早逝,享年48歲,昨日,金庸先生也走了,終年94歲,先生高壽,但先生也終究是走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懵了一下,開始以為沒什麼感覺,等到晚上十一點多躺在床上靜下來的時候,才發現心裏有一部分空落落的,有一種不知道是有些難受還是很難受的難受感,就是你心裏有一種感覺,那種感覺不是沒了——而是斷了。我就覺得有一個東西和我的距離變得遠了,好像金庸先生一走,那個武俠的世界就定在那兒了,再也沒人推着它走了。當我有這種感覺的時候,我很想哭,屬於武俠的傳承有那麼一部分以後就永遠缺失了。

我個人更喜歡古龍,但更尊敬金庸。兩位先生寫出的故事給我的少年時代留下的感覺真的是不一樣的,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跟看法。古龍先生給我講述了一個江湖世界,留給我一片江湖情;金庸先生給我講述了一個武俠世界,留給我一場武俠夢。但江湖又豈會沒有武俠,武俠又怎能不算是江湖呢?但我個人傾向於用這樣兩個詞去形容我少年時候的那樣一種感覺。

幾乎每個江湖裏都會有劍客,那在講劍客之前,我想先問幾個問題,什麼是劍?什麼是劍客?劍在兵器中的地位是特殊的,劍是百兵之皇,劍是兵器中的王者,而刀是兵器中的霸者,就像儒家的「王道」和「霸道」,劍行的便是「王道」。劍是君子,劍有風骨,劍亦有節,劍節可分為:鋒、脊、從、鍔、臘、莖、格、首、箍、緱、韁、穗。此為劍,那劍客呢?就是用劍的人,注意我說的不是佩劍的人。

幾乎每本寫劍客的書里都會有這樣一位劍客,那就是——白衣劍客。古龍的書里也有白衣劍客,有一位是西門吹雪,西門吹雪向來只穿一身白衣,而且從未弄髒過一身衣服——包括他殺人的時候,同時他的劍上也沒沾過一滴血。為什麼?古龍只說了一句話,因為西門吹雪他的劍——很快。

曾和一好友說到西門吹雪劍很快這件事,他說劍快是因為心快,我說不是的,劍快是因為——心靜,他的心裏只有這一劍,除這一劍外別無他物。對一個真正的劍客來說,出劍的時候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遞出這一劍,讓這一劍綻放出它應有的姿態,至於這一劍之後,是你殺了我,還是我殺了你,都不重要——至少那都與這一劍無關,一個劍客的使命——就是遞出這一劍。如此,才是一個用劍的人,才稱得上是一個劍客。

再講講我昨天看到的一則新聞,南京大學一名叫梁瑩的女教授,身兼「長江學者」、「傑青」等榮譽,她發表的論文在資料庫今只餘下一篇英文論文,其餘俱已消失,用以前保留下來的資料作對比,進行論文查重,發現有些論文多達三分之二的部分都被查出來是與別人重複的。就是這樣一個道德敗壞、弄虛作假的人,竟獲得了社會上諸多殊榮,讓人覺得可笑又感到可怕。再說我身邊的一位同學,在一次考試中想讓老師多給幾分,老師沒有答應,結果這位男兒身的同學竟當場哭了出來,老師也頗覺錯愕,究其原因是我這位同學本科畢業后要出國留學,對分數這方面有要求,所以情急之下男兒淚竟是撲撲簌簌。這兩件事其實是很嚴重的,反映我國青年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價值觀是扭曲的,起碼是不健康的,而且道德意識尤其淡薄。

其實這些事情和相關的思考,我們在小說里就能見識到,小說不只是在講故事,它是有現世意義和現實價值的,起碼在兩位先生的書里這些意義和價值,我們都是能見得到的。

這位女教授和我的男同學讓我聯想到了一位人物,《射鵰英雄傳》裏的歐陽鋒,這兩個人身上和書里的歐陽鋒有很多共性。歐陽鋒一生都想練成天下最強的武功,成為天下第一,所以「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西毒」的「全國五強」席位滿足不了他,他要做NO.1啊,所以有「蛤蟆功」不夠,還要去搶王重陽手裏的《九陰真經》,結果被王真人用「一陽指」廢掉了他的武功,可是歐陽峰沒有停下來反思,因為他沒有時間啊,他以更加「堅韌」的姿態重練武功,他廢寢忘食、不惜代價,以「瘋魔」的狀態終於又成為強者了。這件事情放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可怕的,就是講一個人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為了一定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不惜代價、不擇手段,甚至虐待自己、犧牲自己。試問,一個人待自己猶能如此,況於他人、社會乎?流毒無窮也。而且這種人更可怕的是如果他被正義或某種規則所懲戒,他不會去反思、去改善,他會以「不瘋魔不成活」的樣子等待正義的疏忽或避開規則去達成自己一定要達成的目的,從而攫取最大的利益。

但這種人的下場也是可以預見的,他會瘋的,這不是一句玩笑話,他是真的會瘋的,一旦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意義被定義為那種樣子,就算這個人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刻精神還能沒崩潰,可他對我們的社會來講依舊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瘋子」。書裏面歐陽鋒練武的最終的下場,就是把自己練瘋了。

金庸先生的「十四天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其中我最想結交的一個人當是《射鵰英雄傳》中的主要人物——郭靖,他曾說過使得無數男兒胸中提起一股俠氣的一句話,是在《神鵰俠侶》第二十回中,郭靖守襄陽城時說了八個字,叫——「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短短八個字,激起多少書中男兒、多少現實男兒胸中的家國情懷和俠義之氣!我輩男兒皆熱血,豈能不為家國死!

而《神鵰俠侶》的主要人物楊過,也是一個很讓人心生嚮往的人物。楊過,這個名字就很有意味。楊過,楊康之子,楊康一生之中犯下諸多過,楊過,便是要念其父之過,不可再錯。楊過是孤兒,而且因為他父親的緣故,從小的生活便是忍辱負重,身邊的小孩都因為他父親活着的時候犯下的錯誤而在羞辱他的父親進而羞辱他,可他還是得受着,因為那是他註定要背負的宿命。後來因為他和別的小孩的矛盾激化,郭靖就送他去了全真教,可那些道士依舊欺負他。後來他遇上小龍女,人生際遇得以改觀,但後來依舊噩運連連,其間又被郭芙砍斷一臂。但就是這樣一個身世凄苦、命途艱險的男孩,依然堅強地活着,最終成長為一個相信感情、對愛情忠貞不渝,胸懷天下、為家國堅守不屈的大好男兒。他久處深淵之地,卻能不為黑暗所吞噬,成長為一名正直的忠義俠士;他歷經人情冷暖,卻仍不對人世失望,於紅塵中追尋着、信仰著自己心中真實的情感。楊家子,當是世上第一等的好男兒!如此人物,對我們現實來講,當然是一個很能喚醒嚮往、消解抑鬱、激勵人心的形象。

提到了郭靖和楊過,不妨再提一提黃蓉,這個郭靖的結髮妻子,楊過的「殺父仇人」。黃蓉和現在的女孩兒身上實在是有着太多的共同點,是在家裏被寵愛着長起來的,聰明、漂亮、任性,又有點缺乏安全感,有些叛逆,無論看起來怎麼蠻不講理,但心底深處依舊是善良的。而且一旦愛上一個人之後,便多是為他打算,為了他好有時甚至心甘情願讓自己去讓步、去犧牲,很容易變得傾其所有去對待他。但黃蓉依舊比起現在大多數的女孩來是真聰明,因為她懂得分辨真實,而且她願意投資,換句話說,她是一個智慧與勇氣並存的姑娘。現在的女孩很容易被一些東西所蒙蔽,你能分清楚眼前的這個男人愛的是你,還是你的容貌甚至僅僅是妝容,抑或是你年輕嬌嫩的身體?這些東西你分辨得出什麼才是他的真實嗎?黃蓉就分得清楚,雖然她是藉助了一種小說中的女扮男裝並臟化惡化自己的形象的手段,現實的女孩當然很難這樣做,但你可以去觀察、去了解他的一些習慣和細節,注意他處理一些問題的態度和方式,這可以幫你分辨眼前真實的他的樣子,這是一個心思玲瓏、真正聰明的女孩瞭然於心的智慧。黃蓉認識到真實的郭靖之後,做出了選擇,這份勇氣難能可貴。人是會改變的,郭靖之後不是也變了嗎?後來他再遇到乞丐,恐怕不會再像剛出大漠時那樣傻地交出全部身家了吧。黃蓉很有勇氣的選了郭靖,然後積極地參與到了郭靖的改變之中,這真是一個很厲害的姑娘。

黃蓉和郭靖之間有一件事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郭靖因為選擇遵從道義和約定而要回大漠和華箏完婚,黃蓉的表現真的讓人心生憐意又心生敬意。黃蓉鬧了幾天脾氣之後,又巧笑倩兮地陪在郭靖身邊,溫柔地說:「蓉兒真傻,靖哥哥要回大漠完婚,那是之後的事啊,你現在是和蓉兒在一起,那我們每一天都要過得開心。之後你心裏還有我,你娶別人,我心裏有你,我嫁別人,你在大漠念著蓉兒一輩子,蓉兒也在桃花島念你一輩子。」台詞大意是這樣,當時我是看哭了的,黃蓉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女孩兒,她愛得了,捨得了。黃蓉那番話體現了一個女孩真正愛上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的,就是相互尊重,還有發自內心地珍惜彼此。你要離開我去完成約定,我尊重你的選擇,我也保有自己的尊嚴不哀求你或折磨你,而且我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我們兩個人都要開心。這是真正可貴的東西。

那麼多鮮活的、深刻的人物是說不盡的,不妨就此打住,然後談談江湖。江湖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江湖。那什麼是江湖呢?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裏面有這麼一句話:「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後來民間流傳的版本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比較喜歡民間的這個說法。你問我什麼是江湖,我不會回答你,也回答不了你,凡是能說出來的都算不得真正的江湖,而且——江湖沒有答案,江湖就是江湖。你問我江湖在哪兒,我會告訴你江湖不在你家院牆的外面,也不在你家院牆的裏面,江湖在有人的地方,江湖在人心裏。

確實,江湖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的江湖,是一位白衣劍客,一襲白衫,三尺青鋒,仗劍趟過了這一遭的,便是他一個人的江湖;有些人的江湖,是一幫兄弟,生死進退,榮辱與共,可當你趟過了這一遭之後,你的身邊還剩下了幾個兄弟,你那時候又是什麼感受,會後悔趟這一遭嗎,這也是江湖;有些人的江湖,倒有趣些,是一位女俠,他拚命追捧、傾心仰慕,可當他真正接觸以後,摘掉「女俠」、「仙子」的稱號之後,那位女子又會是一個什麼樣子,甚至她是否善良,這個人是會更痴迷還是會失望地覺得她甚至都不如隔壁村愛收養小動物的翠花呢,這就是他的江湖;有些人的江湖,是要成為江湖的執牛耳者,要得到「倚天屠龍」,從而「號令天下,莫敢不從」,這依然是江湖;有些人的江湖,是救死扶傷,濟弱扶貧,這還是江湖;有些人的江湖,是以暴制暴,以武止戈,這亦是江湖;有些人的江湖,是報我血仇,以牙還牙,以命抵命,這依舊是江湖;有些人的江湖,是清風明月,大好河山,扇著扇子,帶着一群姑娘看了這一遍的,便也是江湖;有些人的江湖,是兄弟有難,縱是千里黃沙,或是萬丈雪原,也要奔赴救援,是千軍萬馬也要來相見;有些人的江湖,是我帶你走,浪跡天涯,共渡紅塵;有些人的江湖,是奈何造化弄人,恩怨兩清,情義兩銷;有些人的江湖,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有些人的江湖,是一聲吆喝,「小二,上酒」。這些人的江湖,都是一顆珠子,而把這麼些顆珠子都串成了線,織成了簾兒,就是一座真正的江湖了。所以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

金庸先生這一走,我真正難受的地方是因為傳承,是因為現在沒有像先生這樣的寫書人了,多年以後,那樣的江湖是否還能出現在後人的記憶里?

二位先生,那都是傳統文化積澱很深厚的人,同時飽含着對世情的體察以及對人心的思考,然後他們沒有去做別的事,而是去寫小說了,而這樣的人寫出的書里講的故事,那都不是——那絕不是一個隨便的故事,不像我們現在的網絡小說——暴力、色情、刺激,絕不是那樣的。那些故事是有家國情懷、民族氣節、個人風骨的;那些故事是足以讓一個少年人為之熱血的,而不僅僅只是覺得刺激;那些故事給人留下的是色彩鮮明的畫面感,而那種畫面感是會使人充滿希望的,那種鮮明的色彩是可以消解人們心中陰鬱的灰色部分的;那些故事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情懷,是一種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也是一種雖千萬人吾亦往矣的勇氣,它從內心深處喚醒聽故事的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自己及時光的憧憬;那些故事所給予我們的,其實更多的——還是一種真實感。

而且,講故事總比講道理來得更容易讓人接受些,二位先生都是在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跟你聊了些人生的道理和他們關於人生的一些看法。

我覺得能這樣去講故事,能講出來這樣故事的人,他對現世的人們的價值的引導,對家國情懷的觸動,對民族風骨的影響,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那都是一種堅實的力量,而且它會以故事的形式對一代又一代人起著積極的作用。

而可嘆的是,現在沒有後輩是繼承了先生們的榮光的。我曾看到過湖南衛視舉辦的某次網絡文學的盛典,出席的基本上是現在流行的網絡小說的一些頂尖寫手了,可觀后讓人除了失望還是失望。現在的那些寫書人,無論是唐家三少,還是辰東、天蠶土豆之流,那都是難以望先生們的項背的,當然還有些人目前做得不錯,如烽火戲諸侯的《雪中悍刀行》、貓膩的《擇天記》等,他們的作品是有涵養的,但依然沒有先生們那樣的風骨,這些是可嘆的。

後生日後亦是打算做個寫書人的,雖未必專業,但故事,肯定也得要講幾個出來才行,因為先生們實在把故事講得太動聽、太誘人,先生們把這件事做得實在是有了榮光,所以後生也想試試。

於昨聞得金庸先生溘然長逝,初聞無感,待夜深人靜時,心有不安,抽煙良多,與一好友敘吾心中情結,后至深夜一點聊罷,情猶難自禁,復觀影《無問西東》,得「真實」一詞,復思索良多,今晨將及五點,方眠。十一點起,吃罷午飯,趕赴圖書館,靜坐桌前,提筆書文,待晚間六點,晚食,食罷又赴圖書館,續寫此文,至九點有餘,成全此文,以祭古龍、金庸先生與吾輩之江湖情、武俠夢。

先生所教,後生謹記。

先生走好,後生恭送。

又語曰:我欲夢中接彩筆,再敘後來江湖事。

後生定勉之。

歲在戊戌,九月廿三,時年廿二。

——————————————————————————————————————————

——————————————————————————————————————————

後記:

本文原作於2018年10月31日,時隔五年,終於可以發了,因為我來做這件事了。

說實話,有點慌......這是我未曾踏足和正式接觸的新領域和行業。

前路未卜,禍福難料。

但總歸,彷彿是宿命的召喚,一路兜兜轉轉,終究還是真的來做這件事啦。

哎,給自己打氣打氣,三十歲之前還有膽量來放手一試,再過幾年怕是驚覺——少年心氣消失的速度竟如此之快??23333

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吧。

(或者要不...咱就稍微...問一問??我覺得...可以問吧...畢竟我還可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少年踏雲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少年踏雲志
上一章下一章

序:古龍、金庸和我們這一代人的江湖情、武俠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