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114章 京郊別院踏青

114.第114章 京郊別院踏青

第114章京郊別院踏青

陸璟默了良久

「殿下今日來,就為了送酒?」

「當然不是」,沈流雲可沒那麼閑,「元宵宮宴時,陛下將我單獨召進宣政殿,商議讓我開春後去趟江浙購糧,我猜測此行恐不會太順利,想讓你隨我一同去。」

這是女帝試行的大梁新法,代替商人和地主,低價買到富庶省的糧食,運往受災地區。低價出售和借貸。

一來是與商人爭奪利益充盈國庫,二來利民,減少土地吞併。也可存儲於國家糧倉,等州縣受災,再開倉賑災。

朝廷救濟百姓的錢糧,從中央到州縣,之間要充實多少人的腰包,根本無從計量。

女帝提出的新法,跟以往政策有不少區別。

一個就是獨立調控部門,直接跟朝廷接軌。

既不讓京官經手,也不會經過各省各縣的藩台總督甚至知府知縣,完全模擬民間市場交易,不調用國庫錢糧,不申請公款。

這個新機構發放俸祿,都得自力更生,每年還要完成朝廷的指標,幾乎避免了各級官員鑽空子撈油水的可能性。

新機構靈活性大,且不能申請公款,得跟各地商人公平競爭。

優勢主要是享有國家漕運的交通便利和運輸低成本。

如果賣貴了,災民自然會去找民間商人,機構就完不成朝廷指標,這就逼得他們必須比民間商人更「良心」。

女帝派沈流雲去,也是了解他個性剛正不阿,是現階段合適的人才。

陸璟思索片刻,一面是長安的佈局放手不得,一面是女帝近年在虞攸之的誘惑下服仙丹,身體即將虧空。

長安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

此去實行新法,若是成功,立儲一事也能順勢提上日程。再拖下去,恐生變故。

實行新法更為重要,陸璟沒有理由拒絕,「好,我會提前往江浙布派人手,不過關於新法的事我不在行,殿下可得記着我們的約定,行事謹慎一些,切莫讓天子失望。」

…………

開春之後,太史局愈發忙碌,宋令儀跟隨葉敘安學習已有半年,原本在教學上不慌不忙的國師,近來幾乎是日日在大慶殿打卡,督促宋令儀的學習進度。

朝堂之上,關於新法試行的事吵得不可開交。以華思邈為首的御史台大臣最是反對,他們認為變法非一朝一夕,從商賈手裏爭利,怕適得其反。且如今的天下海晏河清,根本無需實行新法。

可不管華思邈如何反對,女帝都堅持己見,甚至到了想自掏腰包的程度。

虞攸之巴不得有個機會能讓沈流雲離開長安,所以沒少在背後推波助瀾,以他為首的官員都支持女帝實行新法,更別論差事落到頭上的沈流雲了,沒理由反對。

……

一連整個月,直到月底,謝硯書和宋令儀才得了喘息的機會。

開春自然是要踏青的,段姑婆離京前,派人把她京郊別院的鑰匙給了謝硯書。

京郊別院建在山裏,清泉引流,風景極為雅緻,是個踏青的好去處。

二人約定好后,在春日清晨乘車前往。

段姑婆的京郊別院,位於京郊一座山中。

山上有瀑布山澗,山腰種滿了楓林銀杏。

段姑婆早年間入宮,一路做到五品司正,後面又有教養天子的功勞,天子待她仁厚,賜下的金銀財寶無數,包括這座別院,都是天子請國師看過風水,自掏腰包買下整座山頭,再精細挑選了半山腰處依山傍水、景緻絕佳的地皮,雇傭人手把木料運入山中,又把原有的舊青石山道重新修葺擴建,花費巨資,修建了一處深山中的清幽別院。

段姑婆喜靜,常常無事便躲入這處人跡罕至的京郊別院,清清靜靜地休息幾天,閉門不出。

自段姑婆辭官歸隱江南,這座別院就鮮有人至,謝硯書和宋令儀,是這座別院難得的客人。

謝硯書提前派人來清掃過,山谷清幽,林蔭石道,樹梢上四處傳來春日的啾啾鳥鳴,眼前看不到山澗,耳邊卻傳來淙淙的流水聲。

宋令儀四處環顧,眉宇間浮起愉悅的笑意。

二人踏着清幽小路,往主院方向而去。

庭院行道兩邊種滿了四季常青的松柏,還有一個建在湖面之上的四方閣。

宋令儀小跑進四方閣,湖面涼風刮過,「硯書,這裏好漂亮啊!」少女的聲音裏帶着的愉悅,極富有感染力,回蕩在山林湖水間。

謝硯書看少女開心,也跟着開心,本想說她要是願意,可以經常來,可話到嘴邊,又想到他倆都忙得很,難得才有空湊一起。

下次再來,還不知得等多久。

宋令儀沒得到回應,轉頭去看,就看見謝硯書的一臉愁容,「你怎麼了,不開心嗎?」

被少女的聲音拉回思緒

謝硯書淡笑道:「開心,能和你在一起,我很開心。」

陽光下的少年,肌膚仿若透明的白瓷,清俊的面容煥出玉澤般的淡淡溫澤,極為賞心悅目,只可惜眼底殘留的愁緒,使他看起來幾分煩憂。

宋令儀長睫撲閃,想了想,找了個謝硯書感興趣的話題:「硯書,這裏風景這麼好,你想不想作詩?」

他倆能相識,不就是因為一首詩的緣分嗎

謝硯書並不想掃少女的興緻,這庭院空置許久,別說紙了,連筆都未見得,他只好取了根樹枝,一邊沉思作詩,一邊在泥地上書寫。

行雲流水,字體蒼勁有力

宋令儀看着他神情認真的側臉,偶然發覺,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郎,不知從何時起,眼睛變得深邃,蘊藏了幾分沉浮官場的銳利。

近來因為反對新法,謝硯書在官場上沒少被虞攸之與沈流雲一黨的官員針對。

官場上的事,她是太史局七品司歷沒法替他分憂,所以有些繁瑣心事也盡量不去煩他。

等謝硯書作完詩,側頭髮現少女在出神,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令儀,你是累了嗎?」

宋令儀搖了搖頭,笑道:「好不容易能出門遊玩一次,我可不累。」

「我只是擔心御史台官務繁重,你還分心帶我出來……」

「我進御史台也有段時間了,再忙也都習慣了,倒是你,眼下烏青又重了些,是不是葉國師佈置的課業太繁重的緣故?」謝硯書溫聲道。

宋令儀抬手摸了摸眼下

很重嗎?最近是學到挺晚才睡……

「師傅最近是挺嚴苛的」

二人坐在四方閣閑聊,還未享受多久難得的悠閑時光,就聽帶來的僕從來報,說別院門口有客來了。

二人相視一眼,他們也沒有邀請別人呀,怎麼會有客人來呢。

……

隔了半晌,就聽到四方閣外,嘰嘰歪歪的說笑聲不絕於耳。

「這兒風景真不錯,也虧謝硯書找得到。」

「這別院好像是段姑婆的,她老人家常住江南,別院都多久沒人來打掃了,表哥真是有心了……」

李鶴微和趙銀仙的出現猝不及防

僕從將她倆引到四方閣,看到這山清水秀的一幕,李鶴微直接忽略了四方閣內的少男少女,跑到湖水欄桿邊眺望遠方,「哇~真美啊!」

「你們怎麼來了?」謝硯書問

「你們倆也太不仗義了,出來玩兒也不叫我。伯母跟我說你倆來京郊別院踏青,我們就跟來啦。」趙銀仙揚了揚下巴,完全沒有當了電燈泡的自覺。

宋令儀倒是無所謂,多點朋友也好玩嘛

現下臨近午時,僕從將從府裏帶來的半成品食材烹煮好后,端進四方閣,

食案上菜肴頗為豐富,嫩炙松雞,清燉排骨湯,烤河魚,另有從山中剛采來的蔬菜做成的菜肴兩碟,甚至還有米酒。

眾人互敬了幾輪酒

李鶴微酒量本就一般,才喝了兩杯就已神態微醺,「令儀妹妹,我母親後來跟我說你在定親宴上說不想辭官的事兒……」

這算是個近期敏感話題

宋令儀下意識地看向謝硯書,發現他也在看她。

「令儀妹妹你是不知道,姑母她每天可忙了,你要是嫁過去,能幫她分擔點內宅事務也不錯……再說了,我表哥那麼厲害,興許過兩年就能給你掙個誥命夫人當,不比你每日起早貪黑的強嘛……」

這話好似聽過許多遍,看來訂婚宴上的事,李氏與妯娌間沒少討論。

李鶴微自顧自的醉言醉語,根本沒管兩位主角是何反應。

還是趙銀仙覺出氣氛有些不對勁,扯了塊雞腿塞李鶴微嘴裏,「你還是多吃點菜吧…」話怎麼那麼多呢

謝硯書自覺是不能逃避這個話題的,可上回他與父母溝通,父母雖未明確要求宋令儀婚後辭官,卻也沒認同宋令儀婚後仍可以在太史局任職。

短暫的沉默,已讓宋令儀看出他的為難,當着外人的面,只好笑着敷衍過去,「並非我不相信硯書的能力,只是近來不止太史局的官務,課業也很繁重,實在是走不開。」

吃過飯後,四人徒步前往山頂的梨花林賞景,這個時節梨花開得正好。

趙銀仙扶著微醺的李鶴微,生怕她腳下一個趔趄滾下了山。

落在後面的少男少女終於有了獨處的空間

謝硯書續上在四方閣引出的話題,「你不用把表妹說的話放在心裏,她的想法不代表我的想法。」

宋令儀都明白,謝硯書夾在中間,肯定也不好受。

「你不想辭官便不辭,總歸我與你是一心的,父親母親他們再不同意,也要顧及國師的態度,國師不同意,他們肯定不會擅作主張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成落魄貴女,我靠文采帶飛全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穿成落魄貴女,我靠文采帶飛全家
上一章下一章

114.第114章 京郊別院踏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