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太子陰雲

第950章 太子陰雲

第950章太子陰雲

李治覺得自己壓力很大。

因為他的父親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壓在他的頭上,將他壓得喘不過氣來。

在廟號中有一個頂級的廟號,那就是高宗,但這個廟號,有一個隱含的寓意,那就是由盛轉衰。

從李治登基開始,他就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父皇李世民,已經把大多數能做的都做完了,文治武功都走到了君王的頂端。

雖然他一直想要超越他的父親,但實際上,他內心深處明白,基本上不可能,能開拓的疆土都開拓完了,內部也整肅的差不多,大唐走到了巔峰。

大唐走到頂峰之後,無論怎麼走,都是下坡路。

他能維持現在的帝國都很難,但只要有絲毫的差錯,那就是他的過錯,所以他活的戰戰兢兢,做事瞻前顧後,生怕一個不注意,就成為了毀滅巔峰大唐的兇手。

在奪回皇權之後,他不願意再大動干戈,挑起內部爭端,就有這個原因,武曌既然這麼能幹,那就讓她去干吧,這大唐天子終究是他李治,現在這鼎盛的大唐,是他的社稷。

在這種情況下,李治便將精力都放在了培養太子李弘身上,除了軍國大事他會聽武曌說一說,其餘的事,他已經基本上全部放權給武曌,帝國的中心變成了二人的寢殿,國家的大事,基本上就在夫妻二人的聊天中決定。

在沒有人強力掣肘她的情況下,武曌展現出了卓絕的內政能力,她對於朝堂平衡的把控是絕佳的,對於用人識人也非常強。

對於武曌的權力,現在唯一可能會造成影響的,就是太子李弘,武曌掌握權力,實際上是李治將權力讓渡給她,如果李治願意撕破臉的話,武曌的權力就會失去。

夫妻一體,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父子一體的。

武曌可沒有忘記自己當初是為什麼被國師洛蘇賞識,所以她掌握大權后,立刻就開始着手執行當初早就定下的大計。

如果李弘是單純的生病,那洛氏還能調理一番,但遺傳病這玩意根本就治不了,又沒有抗生素那種特效藥,就算是現代,很多就算是知道什麼病,也治不了,更別說唐朝這個時代。

當初漢孝惠帝也是這樣,呂雉也是嚴母,但那個時候有洛文王洛新在其中斡旋,所以漢孝惠帝劉盈後來的處境還算是不錯,但李弘和李賢可沒有這方面的人。

而且誰敢說一定就比武曌更優秀?

對於洛氏而言,投資李弘還不如投資李賢,而投資李賢,那還不如讓武曌保持現狀。

在帝國中,只有君王的權力才是生來就有的。

房玄齡比杜如晦先跟隨李世民,但最後地位卻後來居上,不就是因為出身京兆杜氏,這可是大豪門望族。

在武曌看來,從大唐開國開始,這宰相班子,太過於純粹了,要麼就是跟着李淵的老關隴,要麼就是蕭瑀這種大士族,只有房玄齡和魏徵這少數幾個寒族出身的官宦家庭,相對身份比較低。

在發生了齊國之事後,她一方面派遣朝廷去接手齊國的爛攤子,一方面趁此機會,很快就拔擢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官員出來,都是從科舉中被揀選出來的,其中寒門的人數達到了一半,她就是故意在貶抑豪門望族,提拔寒門庶族。

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就會感受到,一個家庭中,只有一個男人可以說了算,即一家之主,通常情況下,這個一家之主,都是父親這樣的長輩,但如果兒子快速成長,從財力和權力上超越了父親,那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除非父親甘願放棄在家裏說了算的權力。

而且武曌因為洛君薇的關係,把洛氏當成宗族和外戚在用,恰好彌補了她缺乏有力的宗族支持的缺點,雙方簡直互補。

李弘反對武曌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李賢的影響,李治的幾雙兒女,娶得王妃自然都是名門貴族,所以在這方面自然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在現在的大唐,說句不好聽的,武曌已經是李氏皇族裏面,最優秀的那個。

在一個帝國中,也是這樣,只有一個權力核心,李治將許多大臣都列為李弘的東宮屬臣,這就很危險,一旦李弘得到了名位,那李治就會從上而下的失去權力。

東宮之中,李弘所感受到的壓力也極大,武曌是絕對意義上的嚴母,對於幾個兒女,都很是嚴厲,尤其是對於李弘和李賢,她覺得這兩個兒子都和她八字不合,理念上就非常的不一樣。

更比較坑的一件事在於,李治想為李弘選幾個洛氏子入東宮,但最後這件事卻被武曌搞黃了,這實際上是洛氏也不願意進入李弘的東宮。

李治曾經有過直接禪位給李弘的想法,自己去做太上皇,但最終這個想法還是取消了,畢竟現在國家大事雖然是武曌掌管,但他畢竟還是有權力的,如果做了太上皇,那大臣可能就真的轉頭投奔李弘去了。

因為洛氏無法忘記當初所有人都覺得最穩的那個太子,李承乾,當初洛氏已經在東宮布好局了,結果李承乾出鎮秦國,一波清空,現在李弘這病懨懨的身子,讓人一看就心不安。

而李弘和李賢,都有強大的宗族和母族,以及妻族和一大批勛貴集團可用,分給洛氏的東西自然會少。

現在洛氏快要比李世民的時候還要顯赫了,洛蘇甚至有點擔心洛氏的地位如果太高的話,會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大唐的周邊情況頗為複雜,中樞的複雜程度更是難明,就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引爆了陰謀家心中的火花——太子李弘暴斃。

帝國儲君的突然死去,幾乎在瞬間引爆了整個大唐政壇,李治很是悲痛,他培養了這麼多年的儲君,竟然真的讓他白髮人送黑髮人。

本來這雖然是一件很令人悲痛的事情,但實際上在許多人心中,都已經有準備了,畢竟李弘的身體實在是太差了,但事情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有流言出現在洛陽!

流言信誓旦旦的說是武曌殺死了太子李弘,而且這個流言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傳遍了整座洛陽,這還沒有停下,這個流言傳往四方的速度太快了。

一眾人,無論是李治還是武曌,還是諸位宰相,幾乎立刻就知道,這一定是有人在背後推動,這又是一輪新的倒武行動,至於是誰推動就不清楚了,最後的目的也不清楚,畢竟現在這種情況,還要倒武的人,太多了。

被武曌丟在長安的關隴舊貴,被武曌打壓的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都有可能是這其中的推手,這甚至可能不是一撥人這麼干。

李治在權鬥上卓然的天賦立刻就意識到了危機的存在,他僅僅思考了一瞬,就果斷了站在了武曌的這一邊,在大朝會上,向所有人宣佈道:「太子從小身體就不好,現在終究還是回歸了皇天的懷抱,朕和天後都很是悲痛,現在有一些傳言,朕知道,但那隻不過是蛇鼠之輩的窺探罷了,天後在朕的身邊為太子的薨逝悲痛,是朕親眼所見,朕和天後決定,將弘兒追封為皇帝,以做懷念。」

李治相信不是武曌做的,因為他的表姐洛君薇並沒有和他的皇後有什麼衝突,洛君薇是絕對不可能同意武曌做這種事的。

但是誰殺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預示中政治危險,而這將會牽連到他這個天子,武曌在這件事中,一直沉默著,她自然已經做好了迎接狂風暴雨的準備和反制手段,但李治的突然出現,以及默契的手法,讓她不用再衝鋒陷陣,待李治處理完這件事後,武曌提議立李賢為太子,李治同意,這件事在朝廷中,就算是結束。

在帝國的中樞結束之後,武曌又派遣諸國宣慰大使,將李弘薨逝的事情告知,以及對於李弘的追封,還有李賢的太子冊封之事,這三件事就是要那些心中懷着不可告人心思的人,收斂一些。

李弘的薨逝,讓許多人心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已經是大唐第四個沒能成為天子的太子了,李建成,李承乾,李忠,李弘,這大唐的太子位置就好像是有毒一樣,誰來誰出事,李承乾如果不是有洛玄夜保他,現在肯定也已經出事了。

那現在登上太子之位的雍王李賢,會有一個好結果嗎?

很多人都在這麼想着,尤其是李賢一向都以反對他的母親而出名,這更讓人捏了一把冷汗,如果李賢真的是那種完美的君王模版也就算了。

但李賢不是,他很愛玩樂,脾氣也有些執拗,在政治鬥爭中,這種心思不縝密的人,是容易出事的。

而且很多人都知道,李賢是武曌最不喜歡的一個兒子,這種不喜歡不是從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從一個傳言開始,這個傳言實際上一直都流傳在宮中,那就是李賢不是武曌的兒子。

眾所周知,天子李治和天後武曌,非常恩愛,生育有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哲(顯),四子李旦。

其中李弘表面上比李賢大三四歲,但實際上因為月份的問題,二人的出生時間只差了兩年,這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問題就出在這裏。

在兩個人中間,武曌和李治還有一個孩子,那就是安定公主,在這兩年的時間裏面,連續生下安定公主和李賢,這就是傳言出現的原因。

謠言止於智者,但李賢自己盤算了一下,他也生出了這種懷疑,那就是他可能真的不是武曌的孩子,而是當初在宮中的,武曌姐姐的孩子。

懷疑一旦被種下種子,那無論真相是什麼,都已經不重要了,就算是洛君薇拿着後宮中的起居注去告訴李賢,他都不信。

一旦確認自己不是武曌的親生孩子,那武曌的所有動機,對於李賢來說,都有了合適的理由,就是因為他不是親生的,所以武曌才嚴厲的對待他。

對於武曌來說,她更是快要氣瘋了,任何一個女子,被自己的兒子懷疑,不是親生的,恐怕都綳不住。

更何況武曌連續生下安定公主和李賢,本來就是九死一生,對身體的損耗可想而知,結果付出那麼大代價的兒子,竟然不認自己了,單純的用心涼來形容,恐怕已經不夠,就連洛君薇都覺得這件事很是離譜。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而且還不一定有用,很多事情在政治局勢的裹挾下,真相根本就不重要,李賢和武曌站在政治的不同陣營中,即便是親生的父子兄弟,那也不可能善了,就算是仇人,站在同一個陣營中,也能暫時合作。

李賢任由這些謠言的發酵,而不去爭取闢謠,也是在向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人表態,表示他和武曌的確是劃清界限,在這場政治衝鋒上,他是不會後退的。

「該怎麼辦?」

武曌將問題拋給了洛君薇,她的語氣有種山雨欲來的冷靜,洛君薇太了解她了,知道她問的根本就不是接下來怎麼應對李賢的攻擊,對於武曌而言,李賢太嫩了,這些年下來,武曌經過了多少鬥爭,幾乎從來都沒有過失誤。

武曌沒想過自己會輸,她現在是要問洛君薇,之後怎麼處理李賢,洛君薇略一沉吟,「齊王李泰薨逝,征討蓬萊三島的大業,半道崩殂,我大唐天軍及時趕到,好歹保住了方丈島。

齊國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來信說,新任齊王不太行,難以承擔開拓大任。

太子李賢既然這麼有精力有能力,就把他送到齊國去吧,以方丈島為齊國,將蓬萊島和瀛洲島划給太子,足夠他一輩子折騰了。」

武曌聞言沉默片刻道:「將蓬萊島划給他就夠了,他一生能把蓬萊打下來,也算是不辱沒朕的名字。」

三言兩語間,武曌就已經給李賢安排好了未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周朝侯爵家族史書實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周朝侯爵家族史書實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950章 太子陰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