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大夏見聞

第936章 大夏見聞

朝廷的使團在金山城停留了幾日,走遍了這座西部濱海城池,也品嘗了當地美食,甚至有在京城價比黃金的海牛肉。

因袁斌也要去新約參加姜媛的總督就職大典,使團便和袁斌一起啟程。

當年來傳旨時,傅仲哲等一路披荊斬棘、沒有路的地方開出路來,還要小心警戒,防止有敵人襲擊,實在沒有心情和時間遊覽風景。

如今從金山城去新約,因時間充裕,便可緩緩前行了。

途中經過一個鹽湖城,袁斌說道:「此處仍屬西部州府,知州是大灣人,早期來到大夏的移民。鹽湖城雖是極小的一個城,卻有一處壯麗的自然景色,貴客們既來了,便不可不去。」

使臣們聽了,都笑道:「袁大人如此說,那是必要去的。」

實則心中都不以為然,他們中有的年少時外出遊學,有的曾到地方外任,有的常去各地頒旨,自詡見慣祖國大好河山,沒什麼「不可不去」的了。

然後他們就由袁斌帶着到了那處名為布斯峽谷的石林。

石林在國內亦有,但此處峽谷仍令人目眩神迷。一根根自然侵蝕而成的尖柱形岩柱在廣袤的荒野上聳立着,在陽光的映照下,呈現著如火般的顏色。

在這片寂靜的荒原,火柱不知經歷了多少萬年才形成,天地蒼茫,人如此渺小。

眼前的奇景,令人想要吟詩一首,又或是立刻拿出紙筆將其永恆地記錄下來。

鴻臚寺和禮部的文官們不知自己是什麼時候離開峽谷的,回到小小的鹽湖城中,才回過神來,也忘了一路上的顛簸疲憊,一個個湊在一起作詩,以抒胸臆。

一位禮部郎中道:「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誠不欺我,若不走這一趟,哪裏知道世界的另一端竟有如此壯觀之景?想來南洋、西亞、西洋,亦各有千秋了!」

傅仲哲捋須嘆道:「從前也聽姜大人說,要開眼看世界,人不能做井底之蛙,國不能固步自封,便是如此了。」

離開鹽湖城繼續向東,他們也經過了森林,遠遠地看到了熊。

但這些地方,大多已開出了官道。

袁斌介紹:「行政區域劃分后,各州便有了知州,州和州之間的官道也修了起來。像金山城這樣有錢有人的,通往西部數州的路,多由金山城出資。中部平原是農業區,就由當地知州組織人修,他們有黑人奴隸可用。」

又行了一些時日,途中還觀賞了高山瀑布、蔚藍靜謐的大湖,終於到了中部的大平原。

這又是另一番風光。

「中部平原土地肥沃,但是氣候較為乾燥,都是旱地,因此主要種植番麥、大豆和春小麥。如今是冬日,小麥已經收割了,你們看地上的都是秸稈。」袁斌指著馬車外說道。

使臣們向外望去,果然見到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儘是秸稈,象著着豐收后的喜悅。

「這麼多的田地,如何耕種得完!」使臣們感慨。

袁斌笑道:「土地在大夏可以說是最不缺的東西。這些肥沃的良田,被開發的也不過十之一二,移民還是不夠用,新約那邊在研究大型農用機器,以後或許能幫得上忙。在中部耕種的主要是我朝和南洋移民,開荒即可得地,也有買了黑人奴隸,建設大莊園的。」

在國內被視為重要生產資料,因一條田埂也能打得你死我活的土地,在這裏成了不稀罕的東西。

難怪姜豐一力主張對外開拓,說是為了擴張民族生存空間。

凡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到了皇朝末年,土地兼并就是無可避免的事。土地集中在少量人手裏,大量失去土地的貧民、佃農抗風險能力極低,一場災禍活不下去便只能聚眾動亂,又開啟一個新的朝代……

如今有了廣闊的海外殖民地,是否就可以打破這個魔咒了呢?

中部平原地廣人稀,這日到達不了城中,一行人便找到了一個莊園借宿。

這是一個華國移民的莊園,女主人卻是原住民土著,膚色比我朝的人稍微深些,五官亦有不同。

但華夏本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南北東西百姓長相都各有特色,因而這點差異並不算太大。

得知客人是華國來的使團,主人家很開心,熱情地招待他們,還拿出幾桶葡萄酒來,說是自家釀的。

一個系著圍裙的黑人僕婦為客人們準備着晚餐,長桌上點着蠟燭,小孩子們好奇地看着客人們。

使臣們此行,就是要深入考察大夏國情的,此時便和男主人攀談起來。

「你們移民到大夏多久了?有多少田地?日子過得不錯啊!」傅仲哲和煦地說道。

男主人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恭敬地說:「回老爺的話,我是閩省人,最初遷徙到大灣,後來又來了大夏,算算也有十年了。最初是在西部淘金的,後來響應官府號召,到中部開荒。我家是兄弟幾個一起移民來的,一家人勤勞肯干,就在這裏立足下來。」

說到這裏,男人有些自得地說:「當初就是聽說到大夏可以娶到美貌的原住民姑娘,我們兄弟都是大光棍,便一起過來了,現在這願望是實現了。」

另一個禮部郎中問道:「你們田地這麼多,官府稅賦可重?」

男人笑道:「開荒五年免稅,到後面就要交稅了,倒也不算重,和大灣相當吧!主要是大灣也沒這麼多土地,在這裏只要你勤勞,就少不了地。當然……西洋人開荒是不得地的。」

「這個自然。」使臣們都點頭。

男人又說道:「我們莊園和附近幾個莊園離城裏遠,便自己建了個小學堂,官府派了先生來教孩子們識字。等孩子們大一些,我就送他們到大城裏讀書,不然下一代還是在地里刨食。多讀些書,也到新約當官去!」

使臣們都紛紛贊他有見識。

對讀書、當官的執著,大概是刻入華夏民族血脈中的了,即使到了這遙遠的大夏也一樣。

聽到天朝大人們的稱讚,男主人更加高興,把幾個孩子都叫過來,讓他們展現自己的學問,又指著最大的一個女孩兒說:「這是我大女兒,先生說她物理學得好,將來可以去考新約理工學院!」

那女孩兒微微昂着頭,脆生生地把她知道的那些原理說了出來。

使臣們面面相覷,女孩兒也能考理工學院?

這大夏果然和華國不一樣……也是,姜媛都能被眾人認可做總督,女孩兒讀書當官也不奇怪了!

但能夠讓女子讀書,不僅體現了這家人的開明,更體現了莊園主的生活水平。

要知道,讀書可是耗費金錢的事情,要是生活條件差,別說女孩,就是男孩也讀不起!

次日在馬車上,傅仲哲便問袁斌:「我朝移民大多像這戶人家的生活?」

「那怎麼可能?」袁斌笑道,「勤勞的人過得好,懶的人在哪裏都過不好。」

眾人點頭,是這個道理。

但窺一斑而見全豹,可知這夏國普通百姓的生活確實不差。當初姜豐鼓勵移民,也並不是瞎忽悠、害人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寒門貴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寒門貴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936章 大夏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