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四、忠宦和姦宦(1)

12.四、忠宦和姦宦(1)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都是一分為二的。***宦官也一樣,有奸宦,也有忠宦。奸宦為害國家,忠宦忠於君民,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趙高

趙高,趙國人,父親因犯重罪被處以宮刑,連累母親也被罰為官婢。後來,母親與人野合,生下趙高。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大規模地掠來各國美女充實後宮,嬪妃多達萬餘人。龐大的後宮需要眾多的宦官,戰敗國的宦官也與宮中美女一起來到秦宮。趙高就是在秦始皇滅趙國后,作為閹宦被擄入秦宮的。由於他身體強壯,又粗通法律,深受秦始皇的重用,被任命為中車府令,負責皇帝的乘輿。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京巡遊,由次子胡亥及丞相李斯陪侍左右,趙高也隨駕同行。當車駕行至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南)時,秦始皇突患重病。他自感來日無多,急令趙高給長子扶蘇詔書,讓扶蘇把所屬部隊交由大將蒙恬掌管,然後迅速趕往咸陽辦理後事,繼承帝位。詔書尚未出,秦始皇即病逝於沙丘平台(今河北廣宗縣西北)。

李斯認為如果宣佈秦始皇的死訊,會引全國動亂,便秘不喪,而命令車駕飛速向咸陽進。

秘不喪為趙高實施偷梁換柱的冒險計劃創造了難得的機會。

一路上,宦官照舊上飯,百官奏事如初,只有幾個人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了。

這時,深得胡亥寵信的趙高開始打上壞主意了。當初,秦始皇重用蒙氏兄弟,蒙恬在外為將,蒙毅在朝內參政。趙高入宮后,秦始皇讓他教胡亥斷獄,胡亥極寵信他。後來,趙高犯了罪,秦始皇讓蒙毅審理,判了死刑。秦始皇見趙高平日做事勤敏,因而赦免了他,恢復了他的官職。從此,趙高十分痛恨秉公執法的蒙毅。

如今,趙高想,如果扶蘇即位,必重用蒙氏兄弟,到那時自己就倒霉了。於是,他給胡亥出主意,偽造詔書,以秦始皇的名義誅殺扶蘇,立胡亥為太子,胡亥同意了。趙高說:「此事不與丞相合謀,恐怕不能成功。」於是,胡亥讓趙高找李斯商量。趙高對李斯說:「皇上的符璽和寫給扶蘇的信都在胡亥手裏,立誰為太子,全憑你我之口了。你看怎麼辦好?」李斯吃了一驚說:「你怎麼能說出這種亡國之?這不是做人臣的應當議論的。」趙高問道:「在扶蘇心目中,你能比過蒙恬嗎?」李斯說:「當然比不過蒙恬。」趙高說:「扶蘇如果即位,必然讓蒙恬做丞相,到那時你肯定不能衣錦還鄉了。而胡亥仁慈寬厚,即位后對你有好處,可以保住丞相之位。請你好好考慮考慮再做決定吧。」李斯聽了,認為他說得有理,便和他定計,詐稱接受秦始皇之命,立胡亥為太子。另寫了一封信給扶蘇,說他不能開邊立功,士兵多有傷亡,還屢次上書誹謗君父,還說蒙恬身負輔佐重任,卻不能矯正太子的過失。因此,兩人要同時賜死,士兵改由裨將王離統領。

扶蘇見信后立即自殺,胡亥即位,史稱秦二世。後來,蒙氏兄弟也被趙高害死了。

秦二世不學無術,凶暴殘忍,只知享樂,登基后聽信趙高之,增加賦稅,濫用酷刑,使百姓和群臣不堪忍受。不久,天下大亂,陳涉、吳廣揭竿而起,項羽、劉邦等豪傑起兵響應,百姓紛紛造反。

胡亥面對危機,不肯引咎自責,反而多次責備李斯無能。

趙高依仗胡亥的寵信為所欲為,為報私怨,殺人極多。他怕大臣入朝舉報,便勸秦二世說:「天子之所以尊貴是因為只聞其聲不見其面的原故。陛下年輕,未必盡通諸事,坐在朝上萬一語失宜,舉止不當,必被大臣所見,加以指責。這樣,如何向天下展示皇帝的神明呢?因此,陛下不如深居宮中,讓微臣和懂法令的侍中處理政事,有事也好商量。這樣,天下就會稱陛下為聖主了。」秦二世正好懶得上朝,聽了這話,真是求之不得,立即准奏。

從此,秦二世再也不坐朝接見大臣,朝政全由趙高一人決定了。

為了獨攬大權,趙高虛報案,羅織罪名,硬說李斯要謀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宦官與太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宦官與太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2.四、忠宦和姦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