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有何不同?(2)

2.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有何不同?(2)

無數的投資者,都以為擁有「股神」之稱的美國奇人巴菲特長年征戰於股市,在這個充滿了變數的舞台上,風雲馳騁,不可一世。事實上,這位仁兄玩得最精彩的,不是在一級市場的財務參股與戰略投資,也不是在二級市場上的炒作與併購,他玩得最沉醉的卻是保險業務。2010年,巴菲特治下的berkshirehathaway製造的有形產品營業額並不高,但旗下公司賣出的保單數量卻大得嚇人,前後銷售了1125億美元,進而榮登全球500強的第24把交椅,更令所有關注他的人驚訝不已的是,他經營的保險業務一年的利潤進項竟有81億美元。中國最大的三家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中國人保與平安保險,幾十萬的員工沒日沒夜地在街上拉保單,也趕不上巴菲特經營的一家公司。所以,以專業金融的眼光看,巴菲特先生絕不是無數希望大財的國人心目中的「股神」,而是一生謹慎理財、精打細算、手法質樸的「險神」。

除此之外,基金也是虛擬經濟界的主力軍。實體企業通常擁有龐大的員工隊伍,從料場到生產線,從研室到庫房,從原料到產品,產業經營鏈擁擠而漫長,與之不同,所謂基金公司常常是只有幾個研究人員,若干操盤手,趴在電腦上,今天查資料,明天看圖形,後天訪企業,就這麼一群所謂的「小眾精英」,一年下來,在虛擬經濟的世界裏東征西戰,指南殺北,從營業額到資產規模,常常是搞了多少年實業經濟的人難以置信的。

早在金融衍生品炸翻華爾街的前六年,彷彿金融界的先知,巴菲特開始在他的年報里預:「我視金融衍生品為定時炸彈,它們對操作方是定時炸彈,對整個經濟系統的運轉亦是定時炸彈。衍生品是大規模金融殺傷武器——其中的危險,雖然目前潛伏不,但卻具有潛在的巨大殺傷力。」最終,一場幾乎把人類經濟全部吞沒的金融海嘯不可避免地生了!

不難現,虛擬經濟具備兩大特徵:經濟性和虛擬性。所謂經濟性,179就是指價值符號及它們的交換也是以勞動價值為基礎的,沒有價值及價值交換就與經濟沾不上邊,也就談不上它的經濟性;並且,價值符號還可以還原為價值實體,即從虛擬走向現實。所謂虛擬性,是指它的交換物在形態上是虛擬的而非實物的,它只是以價值符號為交易對象,而不以實物為交易對象。虛擬經濟領域交易的只是價值符號而不是有形的實物。紙幣不是價值實體,而只是一種價值符號;這種符號又脫離了價值實體,成了實體價值的影子。

從經濟本質上認識,金融業原本是該為企業和社會服務的,虛擬經濟本應為實體經濟服務。可今天我們現,虛擬經濟從規模到功能,基本上已經脫離了實體經濟。各國金融機構的無數外匯交易員們,每天生活在安裝着空調,裝修舒適典雅的工作環境中。2010年一年裏,這些人坐在計算機的屏幕前,打打電話,看看報表,敲敲鍵盤,結果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在全球各個城市之間,飛來跑去的資金交易總量竟有1200多萬億美元之多;再看看那些組織貨源,忙於商檢、報關、儲運及收款的各國貿易商們,一年中,風裏來雨里去,運與結算回的貨款,說多了也就是16萬億美元。一虛一實,兩種經濟竟差著70多倍!此此景,真的令很多人難以理解。

雖然虛擬經濟的展可以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支持,提高資本使用效率,並推動實體經濟展,但虛擬經濟的展規模必須取決於實體經濟的展階段、水平、結構和規模,先有健康穩定的實體經濟,才能展欣欣向榮的虛擬經濟,離開了實體經濟的虛擬經濟,只是看似美麗的海市蜃樓。虛擬經濟存在的宗旨原本是為實體經濟提供便利的。可現在的形是,無數的金融從業者為了一己私利,不斷地侵佔其他行業的利益。金融在無邊界地擴展,貨幣在到處泛濫,結果就是一次次地把全球的經濟帶入嚴重的通貨膨脹困境之中,使經濟進入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經濟危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貨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貨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有何不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