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

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

荀貞笑問岑竦:「君母不欲君為縣斗食吏,那麼中尉主記史如何?」

中尉有開府之權,府中的員吏和相府、郡府一樣,分掾、史等種,「史」比「掾」低,但比再往下的書佐、小史等高,秩雖不及百石,然亦絕非斗食。

更重要的:「主記史」這個職位是親近吏。

主記掾、錄事掾、主記史、記室史這幾個吏職同屬「主記室」。主記室「主錄記書、期朝會」,是一個專管記錄、簿書的辦公室,相當於一個曹。記錄、簿書本是歸主簿管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主簿的權力、責任越來越大,漸成「拾遺補闕」之職,與功曹共同成為了長吏的左膀右臂,精力放在了參與政事上,其原本之「主計會之簿書」的職責就轉給了主記室擔負。

公卿以下至三百石的縣長,均有門下五吏,此五吏皆是長吏的親信,有功曹、有主簿,也有主記,主記僅次主簿。主記如此,做為主記副手的主記史之地位亦由此可見了。

對屬吏們來說,與其當一個不重要的「曹」的「掾」,似不如當一個主記史、記室史之類比「曹掾」稍低然卻能得到長吏親信的吏員。荀貞與岑竦是初見,只因奇其人、敬其母、感其家世而便辟請他為主記史,不可謂不是重用。

荀貞笑吟吟地看着岑竦,岑竦愕然。

他驚訝地注目荀貞,又看邯鄲榮、荀攸等人,說道:「中尉主記史?」

邯鄲榮笑道:「好教岑君知曉:這位便是吾郡中尉荀君。」

「啊?」

邯鄲榮是本郡有名的士子,他不可能說假話。

岑竦措手不及,一下沒反應過來,呆了下,這才連忙下拜,拜到一半忽又躊躇,止住了下拜之勢,欲拜不拜的彎著腰停頓住不動,抬起臉,頗有尷尬的神色。

荀貞、荀攸聰明,立刻猜出了他拜到一半忽然停下的緣故。

荀貞心道:「這個岑竦不認識邯鄲榮,他倆此前沒有見過。他這定是忽然想到:萬一眼前的這個邯鄲榮是假的?」

荀貞是微服私行,單從外表來看判斷不出他是不是「趙國中尉」。如果邯鄲榮是假的,那麼荀貞肯定也就是假的了。岑竦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下拜到一半停了下來。

荀攸瞧着他彎腰仰首的尷尬模樣,微微一笑,心道:「此人不算聰敏,反應略微遲緩。」若是個聰敏之人,在下拜之前必會先試探一下荀貞、邯鄲榮的真假。

荀攸又心道:「此人亦非姦猾狡詐之人。」若是個姦猾狡詐之人,下拜前忘了問,下拜中忽然想到此節,卻也不會中途停止,而定會若無其事地拜下去,等拜過之後再尋機刺探荀貞真假。

雖然做出了這樣一個判斷,荀攸並未露出輕視。一來,他和荀貞一樣敬重岑竦的母親,同時亦奇岑竦方才贈食給青壯流民的舉動,二來,岑竦固談不上多智、敏捷,可他這番舉動卻正說明了他的淳樸實在。只有淳樸實在的人才會不加掩飾地跟着想法去走,而且他能在下拜到一半時想到「荀貞是真是假」這個問題,卻也不是很遲鈍笨拙,比大部分的尋常百姓強多了。

荀貞示意宣康取出中尉印,出示給岑竦看。有邯鄲榮,有中尉印,這應不是假的了。岑竦漲紅了臉,深為自己方才的下拜遲疑而感到不安,忙一拜到底,說道:「小民拜見中尉。」

荀貞一把攙住他,不讓他行伏拜大禮,笑道:「地上臟。孝子奇士之衣豈能被臟土所污?」

岑竦心道:「聽說這位新來上任的中尉是豫州人,出身潁川荀氏,從邦伯征討數州,轉戰數郡,戰功赫赫,乃以軍功被朝廷拜為吾郡中尉。卻沒想到他居然這般年輕,又這般隨和。」因見荀貞等微服便衣,荀貞所帶的隨從也不多,遂問道,「中尉緣何微服出行?」

「州牧傳檄,令我安守趙郡。為了熟悉民情、地形,以便擊山中賊,故此我微服行縣。」

岑竦肅然起敬,說道:「為安吾郡,中尉不顧秋涼,微服行縣,查探民情、地理,實令小民欽佩。」問道,「有什麼是小民可以幫得上忙的么?」

「正有兩事想要借君之力。」

「中尉請言,只要能做到,小民必竭盡全力。」

荀貞笑道:「其一,就是我剛才說的,不知岑君可願屈就我府主記史之職?」

岑竦面現難色,頓了會兒,說道:「竦是鄉野俗人,無有長才,而竟能入中尉眼中,被擢用為主記史,竦誠惶誠恐。以竦之能,得為此職,已是奢求,本不該推拒,可家中有老母,此事,竦需得先稟告老母,若家母允可,自樂於供中尉驅用,可若家母不願竦離家而不許?」

「君是孝子,如君母不許,我當然也不會損君孝子之名。」

岑竦如釋重負,拜謝荀貞。

荀攸在邊兒旁觀,把岑竦的表情、舉止看得清清楚楚,心道:「換個旁人被本郡中尉親口擢為主記史,怕早就興奮激動了,而這岑竦卻一點兒也沒有驚喜,首先想到的是他母親。此人果然淳樸孝母。」

岑竦問道:「不知第二件事是什麼?」

「我等多是外州人,唯公宰是本郡人,但卻不是易陽本地人。對貴縣的情況,我等都不很熟悉,君若有暇,我想煩請君為我等做個嚮導,如何?」

荀貞這句話半真半假。

他們幾個人多是外州人,這句是真;對易陽的情況不熟悉,這句是假。邯鄲榮雖非易陽本地人,然而他土生土長,在趙國生長了三十多年,對易陽等縣的情況卻也是很熟悉的,要不然,荀貞不會只帶他這一個趙國人隨從出行。

之所以這麼說,畢竟是與岑竦初見,荀貞雖奇其行、敬其母,一見面就要辟用他為主記史,可說到底,這個辟用主要是根基於岑竦的淳樸、孝順和奇行,就目前來說,卻是與岑竦的能力無關,更多的是為了揚他自家「辟賢用能」的美名。

因此,荀貞想藉著「請岑竦為嚮導」這個由頭多與岑竦接觸接觸,以能更好地了解其人。能力若是普通,那麼如果岑竦的母親不答應他出仕中尉府,也就算了,不強求;可若是此人不止有奇行,而且可堪大用,那麼如果他的母親不願意他出仕的話,荀貞還要再請、三請。

「此易事耳,竦願為中尉領路。」

荀貞的這個請求不過分,岑竦欣然接受,當下前頭引路,帶着荀貞等往縣中去。

他沒有馬,荀貞令原中卿與左伯侯同乘一馬,讓出了一匹坐騎給他乘坐。

諸人挽韁緩行。

一邊走,岑竦一邊沿途指點,介紹道邊的鄉亭、當地大姓,遇到河流、遠山,則詳細介紹它們的源流、長短、大小及發生在其中的典故。他說話雖然口齒不清,可講說些這些縣中的人情、風物卻是侃侃而談、豐富多彩,不知不覺,十餘里一晃而過,易陽縣城的南門出現眼前。

荀貞與荀攸對顧,均從對方眼中看出了對方的心思:「儘管尚不知此人別的能力如何,只衝他對易陽如此了解就一定得把他辟用到府中。」

窺斑知豹,岑竦雖然只領了十來里的路,可從他對這十來里地左近周圍的熟悉程度即可知他對全縣的熟知程度。熟知本縣之情,這看似不難,實則不然。

鄉野的農夫就不用說了,很多從小到老都只在一畝三分地里打轉,連縣城都沒有去過。住在縣中的縣民也是一樣,即便是讀過書、識字的士子,如無平時的積累,日常唯知埋首案牘經籍而極少外出務實,大部分也不能像岑竦這樣對全縣的情況均了如指掌,隨手拈來。

細細想來,岑竦能做到這樣卻也不奇怪。

他母親對他寄託了厚望,非常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像他父親一樣青綬銀印、為朝中二千石,重振家族榮光,平日裏對他自然就會多方教育、鞭策,他母親又是曾經跟着他父親為官各地的,見過世面,眼光見識與常人不同,有這樣的家教,他諳熟實事也就實屬正常了。

入到縣中,岑竦說道:「君等微服,是住不成縣中的郵置了,縣市裏開的有逆旅,竦帶諸君過去。」逆旅,就是私營的旅店,有的開在集市裏,也有開在里中的。

荀貞笑道:「天色尚早,我等就不在貴縣住了。」

「不在鄙縣住了?」

「是。眼看秋盡,待到寒冬,山賊必將肆虐,我得趕在冬天來前把國中的防務佈置好,時間很緊迫。今聽岑君一路講來,對貴縣之人情、地理我已盡知了,沒必要再在貴縣多留。」

「君要去襄國?」

襄國是易陽北邊的第一個縣,兩縣間的距離是趙國諸鄰縣間相隔最遠的,約百里。

「然也。君離家多日,君母想來定十分牽掛了,君便請歸家吧。歸家后,君請問一問君母的意思,看君母舍不捨得君離家、出仕我中尉府。」荀貞笑道,「君母若捨得,就請君等我行縣歸來,我等一併歸府;君母若不捨得,……,哈哈,我可是要親自上門去請的。」

在來易陽縣的路上,邯鄲榮問過岑竦家在哪裏。岑竦答是家在縣城裏,他前幾日出門訪友了,今日方歸。故此,荀貞說他「離家多日」,又說他的母親「定十分牽掛了」。

岑竦不擅對答的言辭,對荀貞最後一句話不知該如何回答如何,躬身應諾而已,卻先不歸家,帶着荀貞等穿縣而出,送到縣北門外,目送荀貞等遠去,方才轉身回家。荀貞說他的母親定牽掛他了,他離家雖然只有幾天,卻也很牽掛他的母親了,一路撩衣小跑往家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最風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最風流
上一章下一章

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