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眾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當連薛彭城

七十三 眾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當連薛彭城

對響應袁紹、起兵討董之事,戲志才諸人各有見解。

討董是件大事。

不但關係到荀貞本人,也關係到他這個政治小集團的整體利益,因而,除了戲志才,荀攸、許仲、荀成、辛璦、程嘉、姚昇,包括劉備等人也都被荀貞召來了。

戲志才等人作為荀貞的親信,他們是知道的,荀貞一直有討董之意,當日在洛陽時,荀貞就是「主戰派」,或稱之「強硬派」,就曾多次建議袁紹應當立即起兵討董,但當時「在洛陽起兵討董」和現下「由州郡起兵討董」卻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用姚昇的話說:「今之形勢較之當日,已大不同矣!」

「有何大不同?」

「明公這是在明知故問了。」

荀貞確是在明知故問,但討董是件大事,他和姚昇知道如今的形勢已和當日不同,荀攸、戲志才等也能看出來,可許仲、劉備等接觸政治少的可能卻還不知,所以他需要姚昇把這個「大不同」說出來,以使在座諸人皆心中有數,他笑道:「何來明知故問?叔潛,你就直言吧。」

「明公既固問之,我就說一說我的陋見吧。以我之見,現今與當日形勢的不同有二。」

「第一是什麼?」

「當日董卓初入京,麾下兵卒不多,而剛才聽明公講現今的洛陽形勢,董卓卻是已經一攬兵權,故執金吾丁原部、故大將軍部、故車騎將軍部,加上部分北軍、西園的將校兵士,以及董卓已然入京的本部主力,粗略計之,恐不在十萬眾之下,這十萬眾可不是黃巾,而是甲械精良,並且大多是經過戰陣的精卒,又據洛陽之雄城,環有八關之隘險,這和當日董卓初入京時兵微將寡、立足未穩、易於取之的形勢相比,已是天翻地覆之變,討之將大不易也。」

「其二呢?」

「董卓初入京時,不過一『并州牧』,現今卻已是朝堂『司空』,獨擅朝權、操縱漢家,縱其欲行廢立之事,也是朝廷之事、漢家之事,該是由朝中諸公決之。當日董卓初入京時,袁本初以司隸校尉之尊、以袁氏之貴而不敢擊之,現在他掛印北遁,一介白身矣,卻又打算起兵討董,這是什麼?這是逆犯朝綱!冀州牧韓馥是袁家的故吏,縱便是有他的支持、響應,這也是『以州郡而犯神京』!名不正、言不順,以我愚見,天下郡國雖眾、袁氏雖貴,而肯從袁本初者怕卻也會不多,即使再有明公、有張孟卓、有曹孟德諸人相助,

此事亦難成也。」

姚昇的這兩個「大不同」分別是從軍事、政治這兩個角度分析的。

軍事這方面,西園八校尉部是剛組建不久的新軍,戰鬥力可能不強,北軍荒於武事,戰鬥力本來也不強,但到底前幾年跟着皇甫嵩、朱俊、盧植擊討過黃巾,卻也是經歷過大規模的戰陣了,戰鬥力有了提升,更就別說董卓的本部和丁原的并州兵,這兩支人馬都是善戰精卒。

就如姚昇的分析,董卓現掌控的軍隊大約十萬上下,這十萬步騎中有七八萬都是經歷過戰陣的敢戰老卒,絕對是一支雄厚的軍事力量,再加上有八關之固、有地利之便,擊之確實不易。

政治這方面,董卓初入京時,是并州牧,是個外臣,現在他是司空,已是中央朝廷的三公之一,司空「掌水土事,凡郊祀之事,掌掃除樂器,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太尉同」,換言之,董卓已有了名正言順的議論朝政之權,他現在想廢立天子,即使這會引起很多人的反對,可歸根結底,這件事卻也是在「行政的程序」中的。

就像姚昇說的,不管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只從表面來看,這畢竟是「朝廷之事、漢家之事」,是「該由朝中諸公決之」的,你袁紹不答應,你掛了印,你連司隸校尉都不是了,你現在只是一介白身,卻要跑去冀州搞起兵討董,這不是「逆犯朝綱」是什麼?

所以他推斷:「天下郡國雖眾、袁氏雖貴,而肯從袁本初者怕卻也會不多」。

一方面是董卓兵強將勇、佔地利之便,一方面是袁紹「理虧」,響應他的地方郡國可能會不多,那麼討董這事兒顯然是難成的。

荀貞點了點頭,心道:「姚叔潛的話倒是沒錯。」

他從後世穿越來的,知道討董的經過,所以雖然現在還沒開始起兵討董,卻也知道姚昇的分析、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首先,在原本的歷史上,促成討董這件事的固是袁紹等人,可真正起到討董的關鍵推動作用的卻是橋瑁,要非是橋瑁的「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沒有他「詐以三公為名,呼籲州郡起兵」,拿出「三公」來做「討董」的政治號召,袁紹再能耐,討董這事兒也不一定能做起來。

其次,即便是有了橋瑁的「詐作三公移書」,響應袁紹起兵的那些州郡長吏們也不多,只有十來人,而且這些人大多是和袁紹關係緊密的人,袁紹、袁術、袁遺三人不說,都是袁家子弟,韓馥是被迫的,其餘的那幾個如孔伷、橋瑁、劉岱、王匡、張邈、張超、鮑信、曹操等,則要麼本就是袁黨中堅、要麼是一向和袁紹交情極佳、又要麼是早就依附袁紹了的。

像李瓚、陳紀等等這些也是一郡太守,同時也是黨人名士的諸人就沒有一個響應袁紹的,徐州刺史陶謙去年剛擊破徐州黃巾,手中很有兵馬,可也沒有跟着袁紹起來討董,只是坐觀而已,由此就可看出,「討董」這個事兒的本質不是「天下郡國討董」,而其實只是「袁黨討董」。

既然即便有了「詐作三公移書」,也是響應寥寥,只是「袁黨」討董,而在起兵后「這些討董諸侯」又是各有心思,僅僅是表面上遵袁紹為盟主,實際上並不肯賣力去擊董卓,那麼這件事最終的結果自然也就如姚昇的判斷了:「亦難成也」。在原本的歷史中,也確實沒有成功。

不過,話說回來,這件事雖沒成功,可它的意義卻是長遠的。

最關鍵也是最主要的一個意義:這件事在「討董」上雖沒能成功,但卻「成功」地揭開了「漢末亂局的大幕」,而參與此事的諸路諸侯,因是「亂局大幕」的直接揭開者,在一定程度上就佔到了一定的先機。

所以,討董這事兒成不成功不重要,荀貞認為,重要的是一定要參與進去,不但要參與進去,還要爭取做出一定的成績,以把自己和那些怯戰、自保的諸侯們區分開來,獲取更大名聲。

荀貞笑問左右:「叔潛此話,卿等以為如何?」

「今之局勢較之往日雖已有大不同,但討董這件事,還是要做,而且是必須做的。」

諸人轉目觀之,說話的是戲志才。

荀貞問道:「志纔此話怎講?如叔潛所言,討之不易,為何還必須做?」

「昔晉周受厲公之逐,客居洛陽,身雖不在國內,而『晉國有憂,未嘗不成,有慶,未嘗不恰』,何故?『為晉休戚,不背本也』。今君侯與袁本初亦可謂『休戚相關』,袁本初如敗,君侯何去何從?」

「晉周」即晉悼公姬周,姬周是春秋時期最為傑出的君主之一,他年少時,因受晉厲公的排擠而不得不客居周地洛陽,雖然身沒有在晉國的國內,但每當聽到晉國有戰亂憂事,他就憂心忡忡,每當聽到晉國有什麼喜慶的事情,他就非常高興,這是因為他雖然被排擠出了晉國,可他畢竟是晉國的「公子」,他的命運和晉國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

放到眼下來說,荀貞和袁紹的命運如今也是「休戚相關」。

他和曹操交往甚密,很早前就因為曹操的引薦而成為了袁黨一員,「魏郡太守」、「潁陰侯」、「左中郎將」,包括現在的「廣陵太守」都是袁黨給他活動來的,他和袁紹見面的次數雖然不多,然在時人眼中,他早已是「袁黨」的骨幹了。陶謙雖然惱怒他不給自己面子,但為何卻也不得不忍下這口氣?不就是因為把他看做了袁黨的骨幹,實際上是忌憚他背後的袁紹?

就如戲志才、荀攸等人和荀貞的命運現已是休戚相關,荀貞和袁紹的命運也早已是休戚相關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尤其是在潁陰荀氏有多年未曾有人出仕朝中、地方,政治影響力大不如前的這個背/景下,荀貞現階段更是需要依靠袁紹、曹操等袁黨的這些人。

事實上,不但荀貞如此,如曹操、張邈等也是如此。

袁紹謀誅宦官、和董卓爭鬥,這些事情都有曹操、張邈等的參與,他們涉入太深,現在就算想抽身在外也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故此,袁紹一起兵,曹操、張邈等盡皆響應。

放下荀貞是個穿越者的身份不說,也放下荀貞的本意本來就是要響應起兵不說,只從眼下這個客觀的形勢來分析,即使荀貞現下不願意響應袁紹,他也不得不響應。

荀攸對戲志才的這句話是非常贊成的。

荀攸顧盼席上諸人,補充說道:「今之局勢雖較往日已有大不同,然袁本初世代公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這是董卓遠不能相比的。袁本初今其若舉旗一呼,縱應者不多,以我度來,也至少應該會有冀、兗、豫諸州影從,而餘下之州郡地方即使不應袁本初,諒也不會相助董卓,至多是『坐望』而已。如此計來:董卓雖據八關之險、擁十萬之眾,可他所佔者,現今也不過只是洛陽一地,以洛陽一地而對冀、兗、豫諸州,袁本初獲勝固不易,落敗卻也不會。」

劉備插口問道:「君言:『袁本初今其若舉旗一呼,縱應者不多,也至少應該會有冀、兗、豫諸州影從』。此話怎講?君緣何而斷定這幾個州會響應影從?」

荀攸笑道:「玄德不知乎?兗州刺史劉公山年少時即與袁本初、曹孟德結交,素來親好,袁本初起兵,劉公山必會響應。豫州刺史孔公緒,陳留人也,家鄰汝南,與袁本初亦是故交好友,袁本初如起兵,他也定會響應。而至於冀州,冀州牧韓文節是袁家的故吏,袁本初起兵,他怎會不應?」

兗州刺史劉岱和袁紹的關係非常好,劉岱不但是宗室,他從父劉寵還當過太尉,他也是「公族子弟」,年少時一直住在洛陽,那個時候他就和袁紹、曹操是好友了,可以說是「總角之交」,初平年中,劉岱和袁紹又和親,袁紹在征討冀州等地時,甚至有過一段時間都讓自己的妻、子住在劉岱家裏,以妻、子相托,這是何等過命的交情?袁紹如果起兵,劉岱不響應才怪。孔伷亦然,孔伷和袁紹也是老交情了,而且孔伷這次能出任豫州刺史,明面上是周毖、伍瓊的建議,實際上則是因為袁紹的推動,袁紹如起兵,他也定會響應的。

冀州牧韓馥這個,荀攸料錯了,韓馥固是袁家故吏,但對袁紹起兵卻是反對的,可反對也沒用,說到底他也是袁家故吏,到最後雖然不情願,他不也是跟着起兵了?

有了這幾個州的基本盤,以三州之力,形成一個半包圍圈,擊洛陽一地,確如荀攸所說:縱其不勝,亦不會落敗。

劉備接觸政治高層的東西不多,他出身低,對高層的那些「貴人」們之間的關係、交情很多不知道,這時聽了荀攸之話,他為之恍然,連連點頭,說道:「若如君所言,則袁本初此次如起兵討董,確乎是縱不勝、亦不負。」

荀攸轉對荀貞說道:「君侯,勝則固好,但只要『不負』,這件事就可以做。」又顧問姚昇,「叔潛以為呢?」

姚昇沉吟稍頃,說道:「公達言之有理。」

程嘉半天沒說話,荀貞問他:「君昌,卿有何高見?」

程嘉拈鬚說道:「我以為勝負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麼?」

「重要的是這件事之後,這天下的局勢會如何發展。」

荀貞撫案而道:「君昌所言,正合我意!那你以為起兵過後,這天下的局勢會如何發展?」

「八個字。」

「哪八個字?」

「漢家陵遲,群雄並起。」

袁紹一旦起兵,「以州郡而犯神京」,這漢家的威嚴就算徹底落地了。

經過黃巾之亂、經過涼州之叛、經過黑山大起,這漢家的江山本就已是風雨飄搖、搖搖欲墜了,之所以「欲墜而未墜」,一方面是因為有皇甫嵩等名將東征西討,得以苟延殘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以袁紹為代表的士人集團希望能藉此「變亂之機」而一舉奪得朝權,故此儘管有漢軍和義軍的廝殺、有士人和宦官的內鬥,可表面上還能維持朝廷的威嚴。

可現在「朝權」被董卓橫插了一杠子,袁紹不得不掛印北遁,這也就等同說是袁紹等人雖然在和宦官的爭鬥中獲勝了,可在和董卓的爭權中卻是落敗了。這一落敗不打緊,接下來會形成什麼樣的局面?首先就會形成士人集團的分裂,一部分跟着袁紹起兵,一部分坐望,而其次董卓又絕對不會拱手把洛陽、把朝權讓出的,這麼一來,自就是「漢家陵遲,群雄並起」。

這是從整體分析,往細處分析:袁紹一旦起兵,各路諸侯響應,他們各擁雄兵,有了實力和地盤,難免就會滋生各自的野望,那麼就不說別的,只這些首先起兵的「諸侯們」為了各自的利益,之間就極有可能會出現合縱連橫,乃至彼此攻伐的情況,這無異火上加油,是在給那些「坐望」的州郡長吏們起一個示範作用,到得那時,「坐望」的怕也不會再「坐望」了。

簡言之:只要討董的起兵一來,天下的大亂之局就要隨之而到。

荀貞問諸人:「志才、公達、叔潛,卿等以為呢?」

戲志才、荀攸何等大才,自也是已經看到了這個發展的趨勢。

荀攸答道:「君昌所言甚是。」

戲志才答道:「天下將亂,君侯英傑蓋世,此正是應該趁勢而起之時!」

荀成、許仲、辛璦諸軍中/將領都沒有發過言,只是在聽。

荀貞這時顧視他們幾人,問他們:「卿等俱是何意?」

辛璦頭一個站起來。

荀貞這邊話音剛落,他就離席起身了。他按劍答道:「璦無意,唯知君侯軍令!」

荀成、許仲倒不是心懷猶豫,只是他兩人久握兵權,現在講究一個「舉止威儀」,荀貞也常叮囑他倆「行路要慢、說話要鈍」,養成了這個習慣,因而沒有辛璦的動作快,慢了辛璦一步。緊跟在辛璦後頭,他兩人也離席起身,按劍應道:「成(顯)等無意,唯知君侯軍令!」

「好!那此事就這麼定下了!只等袁本初起兵,我廣陵就舉郡響應!」

戲志才、荀攸諸人神色各異,-有的臨大事而沉穩、有的展目將來而略顯激動、有的則還在琢磨此事之利弊,但在聽了荀貞的話,諸人亦皆起身,齊聲應道:「諾。」

這就算是在政治、軍事小集團的內部形成了共識。

荀貞笑道:「卿等請坐。」

待諸人坐下,他徐徐說道:「起兵討董是大事,要想把這件事辦好,頭一件事該是什麼?」

眾人各抒己見,眾多紛紜。

有的說籌糧、有的說募兵、有的說操練兵卒、有的說加快控制各縣、有的說時刻關注洛陽政局、有的說務必要保持與袁紹和曹操的順暢聯繫,云云種種,大多是荀貞在開這個會之前就想到的,但荀貞卻只是一直微笑,而不發言。

到了最末,見只有戲志才沒有說話了,荀貞乃問道:「志才,卿有何見?」

「這頭一件要事,忠竊以為:應是遣使去見臧霸,並見彭城相薛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最風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最風流
上一章下一章

七十三 眾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當連薛彭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