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楔子

北邊的游牧民族一直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朝代的心腹大患。游牧民族的屢次入侵劫掠,讓以農耕為主的漢族十分抓狂。為什麼這麼說?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景帝時派了一個寵信宦官同李廣一起統率和訓練軍隊抗擊匈奴。一次宦官帶幾十個騎兵出獵,路遇三名匈奴人騎士,與其交戰,結果,匈奴人射殺了所有隨從衛士,還射傷宦官,宦官慌忙逃回報告給李廣。李廣認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鵰手,於是親率百名騎兵追趕三名匈奴射鵰手。

游牧民族的打法很明顯,那就是攻擊時射箭,衝鋒時射箭,逃跑時還射箭。在沒有足夠兵力的情況下,這樣集中一點的打擊的威懾力可想而知。而且往往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很熟悉的打法吧。漢族由於缺少戰馬,所以在追擊敵人時往往會吃虧。並且由於騎兵的機動靈活,使得戰場的主動權總是掌握在游牧民族的手中。

當然漢族畢竟是一個富有智慧的民族,最終找到了破解這中打法的方法。那就是西向聯合西域,打不贏就找幫手,對其形成包圍,增加戰馬數量,武帝時候就鼓勵天下人養馬,製造良弓勁努,鍛煉車陣,最終實現了封狼居胥的壯舉。

當然在這本書里可不是這樣,因為劇情的需要,所以委屈大家一下。

武帝三年在馬邑設伏,車信單於親帥大軍至,最終匈奴大敗而歸,歷史也就從這一天起改變了。隨後韓安國命驍騎將軍李廣帥騎兵追擊。不幸遇伏,力戰而死。

武帝七年,武帝命王尉自燕門關出擊匈奴,不幸遇伏,力戰而死。武帝十年匈奴興兵南下,前鋒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果斷地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直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治代縣,今山西大同、河北蔚縣一帶)出兵,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出兵,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衛青首次出征,但他英勇善戰,直搗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首700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看到只有衛青勝利凱旋,非常賞識,加封關內侯。

漢朝對匈奴的反擊,使得匈奴的進犯更加猖狂了。武帝十三年秋天,匈奴騎兵大舉南下,先攻破遼西,殺死了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漢武帝派匈奴人衛青鎮守右北平(今遼寧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則避開衛青,而從雁門關入塞,進攻漢朝北部邊郡。漢武帝又派霍去病出征,並派李息從代郡出兵,從背後襲擊匈奴。霍去病率一萬騎兵,長驅而進,趕往前線。衛青本人身先士卒,將士們更是奮勇爭先。斬殺、俘獲敵人數千名,匈奴大敗而逃。

武帝十七年,匈奴貴族集結大量兵力,進攻上谷、漁陽。武帝決定避實擊虛,派衛青率大軍進攻久為匈奴盤踞的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這是西漢對匈奴的第一次大戰役。匈奴事先由於於賄賂宰相田汾得到情報,在高闕設伏,圍困衛青軍,最後全殲其部。武帝派霍去病領兵救援,於中途遇伏,中箭身亡。於部潰散回雲中。武帝大怒。

武帝二十年命衛青率三萬騎兵從高闕出發;蘇建、李沮、公孫賀、李蔡都受衛青的節制,率兵從朔方出發;李息、張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發。這次總兵力有十幾萬人。匈奴右賢王認為漢軍離得很遠,一時不可能來到,就放鬆了警惕。衛青率大軍急行軍六、七百里,趁著黑夜包圍了右賢王的營帳。

右賢王被圍,派人向冒頓單於求救。冒頓單於分析漢軍形勢,連夜發兵入關直指長安,武帝害怕諸侯作亂,不敢命各地勤王。於連夜加急召回衛青駐軍,並派使者與冒頓單於議和,冒頓假意議和,暗中派並於道設伏在雁門關一帶擊潰衛青的部隊,斬首數萬,此役以後,漢轉攻為守。

武帝二十七年,冒頓單於領兵佔據幽燕,並建國號大周,與汗對峙。年年南下劫掠,使得漢朝人口銳減,再也無法組織起大規模的進攻。武帝晚年恢復與匈奴的和親,局面暫時緩和。

傳至平帝,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臣事周朝。又過了兩百年,傳至昭帝,天下風起雲湧,弄民起義此起彼伏。

[/URL]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魏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