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

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

陰德是琅琊郡的太守,此外,他還有一個身份,他出自南陽陰氏,卻是與當年在潁川做過太守的陰修本是同族,而陰氏與潁陰荀氏卻有姻親的關係,——荀爽之女荀采早年嫁到了陰家。

荀貞到廣陵任太守后不久,陰德就與荀貞取得了聯繫,兩下來往頗密,程嘉每次去開陽見臧霸,都會順道謁見陰德。琅琊的郡治便在開陽,所以程嘉在見過臧霸後去謁見陰德很方便。

現下正當荀貞攻徐的戰事進入關鍵時刻,臧霸前腳才出了琅琊郡,陰德後腳就在琅琊「生亂」,這對臧霸來說,他未免會懷疑此乃荀貞授意,萬一他真的因此而產生誤會,那麼接下來的東海之戰,局面可能就會有變,至少會給荀成、許仲這邊增加不小的難度。

所以,程嘉在半道上聞知了此事後,便沒有再去利城,而是立即返回了營中,向荀成彙報。

荀成心知此事事關重大,卻按住了因此而緊張的情緒,表面從容不迫,先與程嘉入帳中,等徐榮等紛紛來到,這才徐徐開口,叫程嘉又把此事說了一遍。

帳中諸人,包括平時對軍務、政務等事壓根就沒什麼興趣,一點也不關係的辛璦,也不由為之色變。

高素頭一個嚷嚷起來,他叫道:「這陰德!好好的琅琊太守不當着,倒在這時候給將軍添亂!」

文聘、甘寧、姚頒等也蹙起了眉頭,只是他們僅為別部司馬,職低秩卑,校尉們沒有開口,他們也不好急着說話,只能都強捺不安,目注荀成、徐榮等人,等待他們計議。

徐榮皺着眉頭,說道:「陰相卻怎麼忽然起兵攻開陽的泰山兵營?」

他對琅琊的內情不了解,因有此問。

程嘉對此很清楚,他說道:「臧霸擁兵跋扈,名為騎都尉,實行太守之權,如孫觀、昌豨諸泰山軍將,更是沒把陰德放在眼裏,平素沒少欺凌。陰德早就不堪其辱,我此前每次見他,他都怨聲不止。今必是他見君侯兵入東海,而臧霸又帶主力出了琅琊,故此聚兵攻其開陽營。」

事實如程嘉的猜測:臧霸屯兵開陽,琅琊的郡治也在開陽,臧霸手上有兵,陰德上沒什麼兵,故而,雖然太守是陰德,可實權卻在臧霸,陰德惡此久矣,只是一直以來力不如人,沒辦法,只能忍耐,現下荀成兵入東海,臧霸又離了琅琊,陰德因就動了心思,聚兵攻打臧霸留在開陽的營壘和兵馬,誰知臧霸遣兵回援的快,營壘還沒打下,他就兵敗被擒了。

徐榮說道:「若是因此使臧霸一改『坐觀』之態,改向陶恭祖那邊,對我軍來說,卻是有些棘手。」

如果臧霸坐觀不動,本來打下厚丘、朐縣,就可以進攻郯縣了,如果臧霸因此動兵,卻還需得與泰山兵再打上一場,雖說不怕會敗,可到底是打仗,耽誤時日不說,也會產生兵員損失。

程嘉說道:「當務之急,是我等當議出一個對策,盡量減少此事會對我軍產生的影響。」

荀成點頭說道:「君昌此言正是。……諸君,都有何應對之策?」

秦松說道:「此事重大,當立即上書君侯,請君侯決斷。」

秦松字文表,廣陵郡人,頗有名望,荀貞到廣陵后,擢用之,現為「度支校尉」。因為廣陵、東海相鄰,他與東海郡的士人大多相熟,故此,此次從荀成北上擊東海。

對秦松此話,在座諸人中許多贊同,都道:「不錯!」

坐中有一人,卻不以為然,奮聲說道:「我營距廣陵四百里遠,往返八百里,如上報君侯,便是星夜兼程,馬不停蹄,來回也得四五天。陶恭祖現在可能也已經知道了此事,就算他現在不知道,很快他也就會接到消息,吾料他聞訊后必會遣人去見臧霸,試圖以此說服他。而且,公等別忘了,陶商現下可就在臧霸軍中!他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陶恭祖那邊說客巧言,我等卻在這裏靜候君侯迴文答覆,豈不謬哉?久則生變!……護軍,君侯託大軍於公手,付重任於公身,當此非常時刻,正當『事急從權』,豈可再上報君侯以候命?」

諸人看去,見說話的人是司馬徐卓。

荀成也就是三十來歲的年紀,但一因徐卓年輕,二來荀成現為主將,所以徐卓以「公」相稱。

荀成深以為然,問道:「如此,君何意也?」

「當今之計,唯有一策。那便是立即遣人趕赴利城,面見臧霸,務使他相信此事與君侯無關。」

徐榮、辛璦、陳褒、陳午等人俱皆點頭,認同了徐卓的意見。

荀成說道:「徐司馬言之有理。……諸君,你們以為見了臧霸后,該怎麼對他解釋?」

秦松說道:「自是當赤心相待,以誠言相告。」

徐卓不同意,說道:「當此之時,說再多的誠言,臧霸也不會相信。」

荀成問道:「君以為該當如何是好?」

「公可寫一封信給臧霸,不需解釋,只需在信中寫:公族與陰氏乃是姻親,今聞陰德為臧霸所擒,願出錢以贖之。如此即可。」

荀成聽了這話,靜思片刻,不覺贊道:「君此妙策!」

這個時候去給臧霸解釋是沒有用的,說再多的話,天花亂墜,誰知道臧霸那邊會不會信?乾脆一個字都不解釋,以私人的名義寫信,用姻親的緣故去贖陰德。這樣,反而更能容易地使臧霸相信此事與荀貞無關。並且,還顯出了荀氏族人的品德,為了姻親關係,肯拿錢去贖陰德。這要比只是「赤心相待,以誠言相告」高明得太多了,僅僅「誠言相告」的話,臧霸不但可能不會信,而且顯得荀貞、荀成這邊急於和陰德撇開關係,未免會有傷荀家的清名。

帳中無人盡皆佩服,都無異議。

荀成遂親筆寫就一封書信,顧視帳中諸人,最後視線落在了程嘉身上:「君昌,只有你見過臧霸,之前我還不太願意讓你去利城,現下,此任非你不可了!」

程嘉慨然說道:「護軍放心,嘉此去,必不辱命。」

接過了荀成的信,程嘉貼身放好,顧不上休息了,立即便又出營,趕去利城。

下午出的營,一夜不停,次日,程嘉抵達利城臧霸營外。

雖是兩天兩夜沒睡了,程嘉卻精神旺盛,來到營前,自報姓名,求見臧霸。

不多時,孫康出來相迎,把他帶到臧霸的帳中。

程嘉呈上荀成的書信,道明來意。

臧霸沒有多說,收下了信,看罷,不露聲色地請他暫下去休息。

隨之,臧霸召來諸將,把荀成的信於諸人。

諸人傳看過。

昌豨問道:「程嘉在哪裏?」

「我見他風塵僕僕,雙目通紅,定是趕路所致,未能寢眠,故而讓他下去休息了。」

昌豨按劍起身,說道:「去哪裏休息了?」

臧霸皺了下眉頭,問道:「你做甚麼?」

「我去斬了他!」

「為何?」

「這豎子此前每至開陽,必拜謁陰德,誰知道他們都說了些什麼?此次陰德作亂,依我看,必是受荀貞之的指使,好在我回援得快,才沒出了大亂子,這豎子倒是有膽,竟還敢再來見你,還敢說要把陰德贖買回去,真不知死字是怎麼寫的!」

這次陰德興兵的消息傳到營中后,臧霸遣了昌豨去回援。昌豨到了開陽,一戰即擒拿了陰德。

臧霸沉下臉色,說道:「胡鬧!坐下。」

昌豨雖不情願,可還是坐下了。

臧霸問餘下諸將:「君等怎麼看?」

尹禮說道:「陶商說:陰氏是荀氏的姻族,陰德此亂,必為荀貞之意。……現下程嘉又拿了荀成的信來贖陰德。這事兒?一下子還真搞不明白其中到底有沒有荀廣陵插手。」

孫觀、吳敦、孫康等將紛紛同意,都道:「一下子是搞不明白。」問臧霸,「都尉以為呢?」

臧霸說道:「我以為,此事必與荀廣陵無關。」

「噢?此話怎講?都尉為何如此說?」

「三個原因。」

「願聞其詳。」

「我雖與荀廣陵未曾見過,然久聞其名,他絕非言行不一之人,不會一邊示善意給我等,一邊背後指使陰德作亂。並且,我雖未見過荀廣陵,程君昌此人,我卻見過,你們中也有人見過,此人重諾尚義,正是我輩中人,他這樣的人既然對荀廣陵忠心不二,由此便也可見荀廣陵的為人了。此其一。」

「其二呢?」

「如果真是荀廣陵指使的陰德作亂,荀成肯定不會寫信來,一字不加解釋,只講拿錢贖人。此其二。」

諸將聽了臧霸此話,細細思量,均覺得臧霸說得有道理,便是昌豨亦如此。

孫觀問道:「既如此,都尉有何打算?」

「荀仲仁既拿錢贖人,我就把陰德給他。」

昌豨忍不住又開口,說道:「卻得多要些錢!」

「我一個錢也不打算要。」

「這是為何?……陰德雖為我所擒,可我等在開陽的營壘卻被他燒了幾座,軍資被毀了不少,兵士也稍有折損,不問荀廣陵多要些錢,怎補得上我等的損失?」

「荀仲仁已入東海,許君卿也將很快攻入東海,這徐州刺史就要換人了。刺史可以換人,琅琊卻換不了。……哪裏有屬吏問上司要錢的道理?」

刺史能換人,琅琊挪不動,荀貞拿下徐州后,臧霸等要想還在琅琊待着,就得正式地投到荀貞帳下,到那時就成了荀貞的屬吏,做為屬吏,的確是不好拿上司的錢的。

昌豨猶有不滿,嘟噥說道:「刺史由他換,只要我等手上有兵,換了誰當刺史還不都是一樣!」

之前臧霸就分析過荀貞和陶謙的不同,見昌豨還是這態度,臧霸也懶得再給他說,對孫觀等人說道:「而且,你們以為程嘉此來利城,只是為了贖陰德么?」

「他還有別的目的?」

「荀仲仁已至厚丘,而卻不攻,所為者何?正是因為不清楚我等到底會不會助陶徐州!現下我一個錢不要,把陰德送給他,他自然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諸將聞之,俱道:「都尉高明!」

當下,等程嘉休息好,臧霸召他見面,一錢不取,把陰德交給了他。

程嘉是個聰明人,領會了臧霸的意思,遂滿臉笑容地辭別臧霸,帶着陰德,返回厚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最風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最風流
上一章下一章

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