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風動(六)

第九十三章 風動(六)

大晉朝頗有身家萬貫的豪商,但商人社會地位卻相當低下,至少根本不會被太原王氏高門的嫡脈子孫放在眼裏。十餘年前,荊州刺史石崇動用朝廷軍馬搶劫往來江漢的商旅,以至於成為天下屈指可數的富豪。彼時還是天下太平時節,但國家法令已經廢弛到坐視地方官員劫掠百姓的地步。石崇後來居然升遷為大司農,用搶劫來的錢財在洛陽城郊興建了金谷園。所謂風流名士們悠然徜徉於其間,發精微玄玄之妙理,似乎那些河水裏載沉載浮餵魚鱉的商旅殘屍原本就不存在。

所以方勤之一看情況不妙,立刻聲稱自己曾受朝廷所用,絕非普通商人。可惜,如今早已不是太平時節,而王浚的肆意妄為勝過石崇何止十倍?

「為朝廷立過功?在草原流過血?呵呵……」在方勤之的眼前,出現了王浚足下那雙極具胡風的精製皮靴,幽州刺史低沉而冷酷的聲音飄飄蕩蕩地落下:「將禮單上的貨物核實過後,好生收下。至於這個姦細,拖出去,斬了。」

隨着王浚的命令,幾條有力的臂膀將方勤之整個抬起,向外走去。方勤之抵足擺臂、扭動着身軀想要抗拒,卻萬萬敵得過那些虎狼般的力士。眼看着距離王浚越來越遠,距離中軍轅門磨刀霍霍的武士越來越近,他便如一條出了水的魚,再怎麼蹦撻也沒有活路了。

可方勤之狂亂的外表下,內心卻鎮定下來。就在死亡的陰影將之籠罩的時候,他甚至還有餘暇想起自己會選擇投靠陸遙的原因:因為陸將軍正和方某一樣,是一個能夠置諸死地而後生的人啊。所不同的,只是軍人用刀劍,而辯士用口舌而已!

方勤之竭力抬起頭,向著王浚的方向狂吼:「大將軍饒命!饒命啊!小人實乃并州越石公麾下吏員!不是陸道明的部下!」

聽得這句話,王浚霍然抬手,止住了力士們拖扯方勤之的動作。

「你是劉越石的部下?以何為憑?」

「大將軍要憑據,一時間確實沒有……」方勤之苦笑起來:「只是,小人乃并州太原土族,世居陽邑縣的。上司乃是從事中郎徐潤,與我共同來此的同伴,乃是并州典郡書佐柳宜中。」

「沒有憑據,誰知道你這廝說的是真是假?」棗嵩跳着腳連聲道。

他受了方勤之巨額賄賂,才答應將之引見給王浚。卻不料王浚一眼就識破了方勤之的代郡間諜身份,這卻令棗嵩大感緊張,唯恐王浚追究自己的責任。於是逮著機會連忙喝罵,既顯示忠心,也好撇清關係。

誰知王浚皺眉想了想,卻招招手令人將方勤之帶回。

眾力士鬆手將方勤之丟下,一齊躬身施禮退去。方勤之如同沒了骨頭一般垂首伏地,心中卻暗自慶幸。一者,自己自幼闖蕩南北,精通胡晉各種語言,適才說話用的便是純正并州土語,王彭祖身為太原王氏子弟,絕不會聽不出這口音。二者,自己此番前來代郡,事前做足了功課:在太原國的陽邑縣果然有個方姓宗族聚居,而且徐潤、柳宜中等人,也正是并州劉琨用以接觸機密的官吏。這些雖不是極具說服力的證據,眼下卻也勉強夠用了。

甚至說柳宜中與自己同來高陽,也不是全數哄騙。如果王浚令人察談方勤之的從者,便能知道確實少了一人。只不過這人並非柳宜中,而是趕回代郡的朱聲罷了。

「很好。方勤之,既然你其實是劉越石的部下,為何又與那陸道明勾結一處?來高陽縣又所為何事?」王浚嘴角流露出一絲微笑,顯然對自己識破方勤之的偽裝十分得意。他轉身回到座位上,用手指輕輕磕打着案幾:「你要明白,無論你是誰的部下,我王彭祖要殺人,絕無半點難處。只不過,你若能老實回答我的問題,便留你狗命也是無妨。」

方勤之知道此番行事成敗在此一舉,自己的死生也在此一舉。他振作起精神,面上卻流露出猶豫而恐懼的神情:「大將軍此言當真?果然……果然能饒了小人性命么?」

王浚輕蔑地哼了一聲:「你且交代!」

「是!是!」方勤之磕了個頭道:「大將軍,小人雖系商賈,其實本是并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下屬的密諜,後來轉隸于越石公。由於陸遙陸道明受越石公之命向代郡擴展勢力,小人便也參預其中……」

「且慢!」王浚斷喝道。

「你是說,陸道明在代郡的行動,都是出於劉琨的指示么?」

「正是如此。」方勤之恰如適才與棗嵩所說的那般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小人並不敢欺瞞大將軍,那陸遙本是并州軍潰卒,全賴越石公簡拔,才得攀居高位。由於匈奴漢國盤踞并州南部,越石公深感難以迴旋,遂命陸遙帶人攻略代郡,以與晉陽成犄角之勢。陸遙先得代郡,后取壩上、濡源,都是出於越石公的指揮。」

王浚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砰地一拍案幾:「劉越石真是可惡!」

這些天來,濡源大敗始終深深困擾著王浚。他始終沒有辦法相信,自己身為威震天下的大將、名將,竟然重挫於小輩之手;更沒有辦法理解,為什麼彷彿天羅地網的謀划拿代郡軍毫無辦法。而方勤之的陳述,卻給了王浚一個能夠接受的理由:站在幕後與自己作對的,原來是劉越石么?

劉琨也是轉戰南北、屢戰屢勝的名將,是東海王依若柱石的第一流人物,其聲名縱使不如王浚,相差也沒有多少了。何況他處心積慮,特意隱藏在幕後算計,這般行為實在太過陰險,難怪自己一時不察,竟然為其所趁了!

王浚絲毫都沒有注意到,自己迫不及待地接受了方勤之的說辭,幾乎是在主動替方勤之圓話。他指摘劉琨時的態度,嚴格來說沒有多少憤怒,反倒有些志得意滿了:既然濡源的慘敗已是定局,那輸給了劉琨,無論如何都比輸給陸遙這等吳郡小兒要令人能夠接受吧。

「你繼續!繼續說!」由於為自己的失敗找到了借口,王浚簡直紅光滿面。

方勤之偷偷抹了把汗,再次拜伏下去:「此番冀州刺史丁紹病危,越石公與陸道明商議之後,決意出兵佔據中山、常山二郡國。皆因以二郡為脊,足以將太原、上黨、新興、雁門、樂平、代郡、廣寧、上谷八郡聯成一體,無論南向拒胡、北向威嚇鮮卑,甚至東向……東向壓制王大將軍您,都易如反掌。」

他覷了覷王浚的神色,才繼續道:「大將軍您駐軍與高陽,距離中山常山近在咫尺。然而,相比於境內多山地的中山、常山,冀州南部的諸多郡國更加富饒。所以小人此來,便是打算用金銀資財饋贈幕府的文武官員,並伺機勸說您南下渤海、樂陵等地,不要與越石公爭奪。」

「渤海、樂陵?劉越石的算計果然精明過人啊!」王浚不由自主地隨着方勤之的言語思忖。

王浚的勢力範圍包括幽州東部和冀州東北部的若干郡國,一旦獲取渤海、樂陵,南線便大步推進,直抵大河,與青州刺史部接壤。青州有負海之險,素為東海王司馬越起家的核心勢力範圍。東海王的政治盟友司徒王衍更以族弟王敦擔任青州刺史,作狡兔三窟之計。當己方與青州隔河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的時候,原本獨行其是、與朝廷中樞隔絕的狀態還能保持多久?

王浚沉思著,一次次地比較著中山、常山與渤海、樂陵兩個方向的優劣,最終告訴自己:必須立即拿下中山、常山這兩個郡國,絕不能容許并州與代郡接連一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扶風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扶風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風動(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