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博鋪要塞區

第249章 博鋪要塞區

第249章博鋪要塞區

林深河舉起望遠鏡看着遠處的飄動的小船。射角提高到10度的時候,炮彈的濺落點離最遠處的五公里測距船已近不遠了。這還是用的黑火藥,要是能用上硝化棉和硝酸甘油混合發射葯,恐怕距離更大。

「可惜火控水平太差了。」李運興惋惜的嘆了口氣。靠目視瞄準和炮表測算,打移動中的海上點狀目標,這個距離上能有5%的命中率就算RP很好了。武器研究所在火炮方面遇到的最大矛盾就是能造的火炮射程大大超越了火控水平。

「給大炮加個瞄準鏡。」白羽開玩笑的說。

「我倒是想,可也沒合適的鏡子不是,工業部門什麼時候能夠出光學玻璃就好,製造直瞄鏡。」

「這幾年總是不可能了,還是靠計算,把射擊數表做好和解算方程搞定,讓炮手背下來總會有用。」

「不過這門大炮可真帶勁!」王瑞相充滿感情的愛撫著打磨的青光鋥亮的鑄鋼大炮,「夠粗!」

「計委只許我們鑄造2門這樣的150大炮。」林深河多少有些遺憾,「要保衛整個博鋪,2門實在不夠用。只好多鑄些滑膛炮了。」

「我看少鑄幾門也好,雜七雜八的大炮鑄得太多了浪費。不能就滿足這點初級水平。」白羽說。他是正規學過兵器製造的,對這些老式的火炮缺少熱情。

「話沒錯,可惜炮還是太少了。博鋪要要塞化,靠這幾門炮不夠。」應愈搖搖頭,他作為炮兵指揮官,屬於跨兵種的,海陸兩軍的炮手都在他的炮兵連里進行訓練,博鋪要塞化工程他負責炮台火力安排,「加上這二門,能用在要塞區安裝的大炮只有六門,這夠什麼用的?」

「鑄造新炮倒是不難,不過我們應該把火炮標準化起來,現在太隨意,標準也有點亂:又有標口徑的又有標彈重的。彈藥儲備起來太難了。」李運興提議道。

「當然是要全員配備線膛炮了。」應愈對滑膛炮看不上眼,「陸軍可以使用仿製的日軍92步兵炮加迫擊炮。海軍使用70mm或者100mm的后裝線膛炮。」

林深河找了塊乾淨的石頭坐了下來:「按我們現在的工業能力,還是一步步來吧。新軍用的火炮,陸軍暫時還是滑膛炮――陸軍需要的火炮數量多,使用頻率高,我們現有的材料差了點,彈藥製造能力弱。滑膛炮對這些東西要求都不高,製造簡單。萬一丟了也不心痛。劃分按照傳統的彈重來劃分。我看6磅、12磅加農炮和12磅山地榴彈炮、24磅榴彈炮這四種就夠了。」

「臼炮不需要?」

「24磅榴彈炮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林深河說,「至於攻城的時候要用的大炮屬於特殊品種,不列入常規裝備。」

王瑞相想起了步兵大殺器:「說到臼炮我就想起可以用迫擊炮么。」

林深河說:「技術不難,問題主要是彈藥上面――引信啊引信。沒有可靠的引信還是別玩這個。」

林深河繼續說,「至於海軍上面,后裝線膛炮,至少線膛炮是個趨勢――工業部門能提供的戰艦數量少,合格的水手培訓起來也不容易,船和人都金貴,所以盡量用遠射程、大殺傷的線膛炮,最起碼遭遇到強敵能夠自保。」

「這點我贊同,裝備還是要看我們的工業能力和敵人的水平,沒必要超前太多,超得太多,佔用資源就多了,對工業升級有影響。」李運興說。

「我們回指揮部吧。」

眾人從炮位上下來,回到要塞指揮部里,新落成不久的要塞指揮部座落在鋪角烽火台的頂端,和重炮炮位同在一處。這座高達25米以上,有45度的坡度的人工小山被改造為整個薄鋪要塞區的主要支撐點,上面除了原有的瞭望哨位和探照燈之外還增設了要塞指揮部、士兵宿舍、彈藥庫等諸多建築。

為了將眾多的建築材料和沉重的大炮運送上烽火台,建築公司在山坡上挖掘了一條絞車滑行道,用電力卷揚機將載貨斗牽引到烽火台頂端,算是徹底解決了運輸的問題。最後這條絞車道被擴建為一條有頂蓋的隱蔽式坑道,除了可以運輸人員和物資之外,原先在露天易被損壞的電話線、電力線也被移置到坑道內部。

沿着頂部平台四周豎起了鐵絲網,挖了戰壕。海軍在這裏駐紮一個海兵排。包括一個炮手班和二個步兵班。

烽火台腳下的博鋪營地做了相應的加固,包括將原先簡陋的木結構瞭望台全部升級為磚石結構的炮樓。機械部門為這些炮樓批量鑄造了一批12磅的榴彈炮,它們被安裝在老式的艦炮炮架上,用滑輪組緩衝後座力。發射的炮彈以霰彈為主,主要是當機槍用。

通往豐城輪的棧橋旁,增修了了一座磚石水泥結構的四層炮台,炮台上安裝一門32磅加農炮和一門12磅山地榴彈炮。炮台上平時駐紮一個排。

最後是豐城輪本身。它的高大身軀在港口中也能起到類似博鋪烽火台的作用,船上本身就擁有多組探照燈。作為一個炮台非常合用。而且豐城輪本身又極具價值,在上面加裝火炮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另一門150mm大炮就安裝在了豐城輪的前甲板上了――它們都用了林深河新近搞出來的反後座裝置,火炮可以靠人力迴旋。

為了加強豐城輪本身的保護,執委會又專門下達了「豐城輪管理條令」,所有不使用的艙室必須鎖閉,舷窗除需要定期打開通風的,全部關閉鎖死。所有船上可移動的工具、傢具、配件等物品,全部登記造冊,不得隨意動用。上下船的舷梯每天天黑前必須收起。

除了這些支撐點之外,在臨高角上修築了一座炮台和航標燈――這裏在清代的洋務運動中就修過炮台。

「還可以製造一批水雷,把射擊死角都封鎖掉。基本上港口區就固若金湯了。」李運興說:「為安全考慮最好是可視化的電發水雷。」

「電線啊電線。」林深河道,「電線是一級物資,你要用在造水雷上,督公非把你生吞活剝了不可。」

「不會吧,電線不是早就在試製了嗎?」李運興在臨高電信,早就從工能委發得內部通訊里看到這個消息了。

「漆包線泡海水裏你放心?」

「漆包線?」李運興大失所望。不過轉念一想也對,現代電信的絕緣材料不是塑膠就是橡膠,這兩樣東西此時此地一概沒有,人也不能憑空造出來。

林深河說:「造固定式的錨雷應該可以。」

錨雷本身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以穿越工業的水平來看:用鑄造法製造雷體,裝填用黑葯――30KG的黑火藥爆炸威力足以摧毀本時空的任何船隻了。雷體內留一定的空隙作為浮力儲備,系留雷體用的錨鏈可以用鐵制,實在不行用結實的纜繩加上鐵錨也能固定在海底了。

稍微難度大一些的就是引信了。錨雷上為了確保撞擊有效,需要設置多個引信,即要廉價易得,又要發火確實。兵器小組的人決定把火炮製造工作結束之後就開始攻關錨雷的製造。

「說真得,錨雷這玩意,要不是形勢危急還是不要佈設為好,後患無窮。」在指揮部里和他們一起看佈防圖的陳海陽說,「這東西,布下去了就鬧失蹤,失蹤了就沒地方找去了,清除起來又麻煩又吃力,效果還不好。」

他嘆了口氣:「偏偏這水雷還特別經用,五六十年前的水雷船撞上也能炸,長江口航道現在還在不斷的掃雷――GMD抗戰時期佈下的殘餘水雷現在還有。」

「我保證我們製造的水雷絕對不能用五六十年,最多幾年就肯定失效。」林深河開玩笑的說。

正討論著設防的方案,只聽哨兵報告,李海平來了。

陳海陽看着李海平送來的申請,眉頭滿擰。雖然執委會接見李華梅已近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是下面幾個基層軍官滿口的許的願讓他實在沒法回復。

「槍,絕對不能給。」陳海陽說,「別說我沒這權力,給土著槍械的事情,執委會都得集體討論才行,你許這個願超出範圍了。」

李海平急道:「人給我們培訓水手,總得給好處。」

「好處多種多樣,你幹嗎非要在槍支上打主意。」陳海陽說,「這事我可做不了主,開會的時候我幫你彙報上去,怎麼決定得看執委會的。」

「這個太官僚了吧?我們現在可是急需朋友的時候啊!去豐城輪參觀下總可以吧?不進船艙,就在甲板上轉轉。」

「朋友不朋友不是我們海軍該管的事情,還有,你申請要帶她去豐城輪參觀,這事也得執委會同意。」

「靠,這是啥事啊――」

這時候電話機響了,陳海陽接起電話,連說了幾個「是」字,接着又把李海平的申請說了一遍:

「對,那個李華梅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所以――嗯?是,是,好的。我明白了!」說着他掛掉電話,對李海平說:

「算你運氣好,執委會同意你帶她上船去參觀,不能進船艙!執委會有個任務需要她合作。」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臨高啟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臨高啟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249章 博鋪要塞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