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封王

356.封王

其它世家為得何品爭論不休,曹操卻是個圖實利的,既設此制度,不會像後人那樣將一品空置著,讓爭論的繼續爭論著,他先請天子下詔頒佈一品世家:沛國曹氏、沛國夏侯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魯國孔氏。

這五大一品世家中,曹氏、夏侯氏兩家自不用說;弘農楊氏一直是與汝南袁氏、扶風竇氏齊名的大族,現又有楊彪在朝中出任三公之一的太尉,正需拉攏;荀氏自荀彧投麾下后,賣力拉攏潁川士子為用,居功甚偉;孔氏則為孔子後裔,可借他家拉攏天下士人不說,尚要賞孔融讓北海之功。

其餘潁川陳氏、潁川郭氏、東郡程氏等帳下有功之臣的家族,先按重用程度和功勞各給對應品級打賞。

皇室並不能給封,袁紹馬上就成為敵人,託庇在袁紹治下的世家連汝南袁氏便都不被提起;反倒是江東之地,名為交好孫策,實則欲分化拉攏顧張朱陸等大姓,廣賜給品級,孫策家族亦被封在三品。

如今還是大漢天下,曹氏、夏侯氏、旬氏三門突然成為最耀眼的新貴,自然讓許多自持祖上為漢室勛貴的不忿,然而亂世如此,不忿歸不忿,九品世家法大行之後,更多家族為謀求高品,開始將家中傑齣子弟派出求仕,其中就有曹操屬官司馬朗之弟司馬懿、太尉楊彪之子楊修,清河崔氏中崔琰已被袁紹徵召為官,得聞后也棄袁紹,領家族南下投曹。

豪族地主,並無顯祖的,多投奔到軍中,有些還捐獻物資,多欲求賞。

除治下新軍外,曹操分遣諸將守北海、東郡等要地,專防河北來犯,然到秋季快結束,尚左右不見袁紹發兵,正多疑惑,崔琰南下投奔,便招來問內由。

崔琰不屑道:「本初孺子染恙,欲留家待其病癒,方再出軍!」

曹操愕然,一會後仰天大笑:「吾自以為敗於河南,勢衰至極,畏本初如虎,不意其行事尚如此,何懼之有?」

袁紹第四子袁買年紀尚幼,因是中年得子,更得寵愛。曹操河南逢大敗,正危勢之時,若欲趁虛征伐,宜早不宜遲。然而袁買此時重病,袁紹顧念得緊,軍國事統統拋棄不顧,沮授、審配數勸皆不肯聽。

此事外間流傳不廣,曹軍探馬難以探得,直到崔琰至曹操方曉究竟。

袁紹或許是位合格的父親,卻不是一名合格的君主,此事之後,麾下文武重臣多有怨言起,崔琰更是聽聞九品世家法,立即就棄河北南下。

曹操則在九品世家法下,不斷有人投奔,新募之軍亦操演不息,勢力一日勝過一日,若得拖到明年,大敗后的虛弱就將不復存在。

此消彼長,何不敢一戰?

左右等不到袁紹南下,曹操麾下文武大禍臨頭的恐懼正在逐漸消失,河北難敵的觀念亦開始轉變,到此明白內情,皆哂笑不已——非但袁紹可敵,說不定自家還能反謀一場大勝!

要求一場徹底的大勝,外部不安因素不得不先穩定,孫策已得暫安,如今唯所慮者,司州鄧慕安也。

此時的鄧季,挾大勝之威雄踞關內,外患只西涼韓遂未平而已,其餘袁紹、劉表、張魯等盡不敢再犯,雒陽尚有兩支軍馬得閑,雖不足經略外取,然若自家與袁軍交戰正酣,突然出關來,仍足以左右戰局。

即便不能交好共抗袁紹,也要安撫到他、示弱於他。

只是兩個多月前,兩家還在生死大戰,如何驟然示弱?如何去安撫?

還是曹操親口定論:「鄧季新得大勝,必自以為精兵悍卒無敵於天下,莫如以朝廷賞爵,驕其志,惑其心!」

給爵位只要天子一紙詔書,自家所耗並不多,曹操言罷,環顧一圈,再道:「某尚可遣長子為質,與語願為司州藩屬,求借兵破本初,以此示弱,如何?」

借兵為假,安司州之心是真。曹昂斷臂后,已是廢人一個,一直被勒令留家中「養傷」,再未得參與任何軍政事,曹操覺得眼見着就心煩,只多派美婢與他,如今父子之間面都難得一見,為此已惹得正室丁夫人極不滿,若能以殘軀入河南為質,廢物利用,便夫妻反目也在所不惜。

曹操自己才四十五歲,當能活到幾個小的都成年,舍一廢子並不大心疼。

若能得大敗本初,再取冀、幽、青三州為用,天下有半數,從此無畏鄧慕安,霸業可得成!從最初子侄一傷一殘時對司州的忿恨仇視,到此時儘力去賣好示弱,皆因野心滋生,為大局要做出犧牲,需要棄子。

就夏侯惇、曹洪、曹純等,也不敢替曹昂脫身。

只是司州文武不傻,若其等不要身殘的曹昂,改討曹丕、曹彰等幼子為質,自家舍還是不舍?

曹操念頭剛轉過去,立即又止住。

「若鄧季肯受爵納質,當求釋歸荀公達、朱文博、呂子恪三公!」遣子為質甘居臣屬之流,失曹操顏面,就算是作假示弱,帳下文武也多不吭聲,曹操再自己下決定:「鄧慕安重利輕名,若不允,當問其所需,便傾我庫中所有,亦當求得釋三君歸!」

曹操大敗后,司州軍俘獲謀士荀攸,武將朱靈、呂虔,皆不肯降,田豐令囚於牢中,待鄧季歸,亦勸降不得,只好繼續關着。此事雒陽人多知,混在城中的細作早已探得,報與兗州。

不過司州富足,到此時曹操已不知有何物可打動鄧季,只能這般表態。

不惜送出自己兒子去示弱,還要舍大利將被俘三人換回,荀彧收回驚訝,忙離席施禮,替荀氏先道謝。

曹操笑道:「文若無需如此,某素來行事,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豪不與!公達、文博、子恪皆兗州重臣,有功於國,不幸為敵所囚,逢難尚守節,豈不傾力換求,焉任流落於外?」

這樣的主公,雖知他在趁機拉攏人心,文武群臣中也少不了感動。

此事就算定下,郭嘉問:「何人出使?封鄧季何爵?」

曹操想想:「黃門侍郎鍾元常可為天使!」

鍾繇在天子面前不如董承、伏完等遠甚,隨至定陶后,漸與曹操親近,他的官職亦適合出使,曹操屬意他,別人都無異議,程昱再問:「封賞何爵?」

鄧季的武職是衛將軍,只有大將軍、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三職比這略高一線,給這三職定不能誘惑鄧季,大將軍還已經封給了袁紹。

給不了有誘惑力的高官,就只能給爵,故董昭接道:「莫如封公?」

曹操輕吸口氣,搖頭不同意:「欲殆其志,封公尚不足,或可封王!」

「嘶!」

眾人齊倒吸口涼氣,高祖、呂后之後,大漢皇室多少年未再封賞過異姓王了?便是王莽之後,光武重鑄漢室,功勞最大的雲台二十八將之首鄧禹,也就是鄧季自稱的先祖,也只是死後謚號元侯,當然,周朝時就稱諸侯之長為元侯,意為大國之君,牧伯,元侯稱號只能給重臣大吏,也非一般人可得。

然而王爵依舊未見。

只是漢室微弱至此,似乎諸侯中出現稱王者也只是早晚事。

給鄧季封王的提議,眾人驚訝一陣之後,又都默認,並無人出頭來反對。

看着眾人表情,曹操滿意點頭,再問:「諸公以為鄧慕安可封何王?」

荀彧試探著開口:「鄭王?」

先秦時期,鄭為諸侯中小國,都城在如今京兆的鄭縣,聽荀彧提議,曹操再笑着否決:「鄭為小國,封鄭王鄧慕安當不樂,諸公盡小氣,事已如此,何不給足?」

郭嘉再道:「秦王?」

曹操方點頭。

眾人這就議定,只是送至御前,以前老老實實只管蓋印的天子,聽聞要封賜國賊鄧季為秦王,卻一反常態,不肯鬆口答應。

戰國亂世被秦終結,漢室江山又接自於秦,秦這個王號的特殊性不言而喻,想想鄧季染瘟疫時的對賭惡言,難不成就要成真?

曹操奏請時,天子大怒:「鄧季國賊也,豈可封王?」

曹操請之再三,天子無奈,也只是搖頭:「定要封王,鄭王、周王皆隨公之意,秦王萬萬不可!」

為了對陣河北軍時不出意外,為了示弱於人,曹操連兒子都捨得送去做人質,此時怎還由得天子自專?見天子死活不答應,曹操亦再止不住怒氣,按劍一步一步跨上御階。

天子嚇得驚惶失色,太尉楊彪雖畏曹操之勢,令兒子出仕於他,算是暗中遞上投名狀,然此時身為百官之長,眾目睽睽下要維持朝廷顏面,也只能出聲叱責。

北軍已被夏侯惇所掌,宮室之中,又有誰敢真攔曹操?

無力的叱責聲中,曹操幾步登上台,將書寫好的詔書平攤案上,伸手自取國璽蓋上印,轉身下台。

「臣惶恐,為國事一時僭禮,望陛下恕罪!」

孟德賠罪時,天子尚渾身發抖,也不知是給氣的,還是給嚇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農夫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農夫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356.封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