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鑒

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鑒

姬川亦同意薛萬述的意見,他言道:「唐軍封堵了虎牢關,等於絕了洛陽東面之路。」

從地圖上來看,洛陽正北面的河陽三城,孟津渡,正東面的虎牢關,旋門關,東南的軒轅關,正南方的伊闕關,襄陽,西南的龍門,包括正西的潼關,皆是落入了李唐之手。

洛陽已是真正與外界斷絕關係,處於李唐重圍之中。若是要繼續西進,攻打虎牢形勢與我軍而言十分嚴峻,洛陽已是一座孤城,如此之下,我軍不如避實就虛,揮師北進,沿着河內行軍,直插上黨,太行,再以重兵臨於蒲津渡,造出要大舉入關中的形勢,或許可以圍魏救趙,來解救洛陽之圍。就算救不了洛陽,我軍也可以盡收河內之地,拓地收眾,待日後再與李唐一爭高下。

姬川這麼說,得到了趙軍很多將領的同意,李唐駐守河內大將乃是李神通,他的河內軍團,在經過宇文化及毀滅性打擊后,還沒有緩過氣來。而本來要來接替李神通為河內軍團大將的李芷婉,卻出了意外。

導致李唐現在在河內指揮體系混亂,所以這個方案對於趙國而言,風險最小,又可以獲利,何樂而不為。

李重九記得歷史上,同樣在自己現在關頭上,竇建德的軍師凌敬也是這麼向竇建德建議的。但竇建德的部下,卻為王世充的人收買,多反對他的意見,結果一意進取虎牢,但是在虎牢關外。十幾萬夏軍拿李唐精兵駐守的虎牢關毫無辦法。

最後給李世民斷絕竇建德糧道,再在虎牢關下反擊得手。

歷史借鑒在前。李重九是沿竇建德老路,還是取另一條路線。

聽姬川這麼說。杜淹等人王世充的謀臣,皆是垂淚道:「陛下若是揮軍河東,鄭國必亡矣。」

眾將聽了都是暗嘆,以洛陽現在的狀況,實很難說,能支撐多久,也許幾十日,也許就在明天。

不過眾人都知道,李重九實已是仁至義盡。當初給杜淹開出三個條件,鄭國一個也沒有達到,現在就算李重九不救虎牢,也是說得過去。

畢竟趙軍確實儘力了。

鄭國使者都是陷入一片沉默,等待着李重九最後的決定。

李重九陡然道:「諸位當初虎牢關失陷,朕已有所預感。兵者在於廟算,廟算多著勝,當初預計我軍據虎牢關把握不過四成,既眼下沒有攻下。也不算在意料之外。」

「那若是虎牢關失利后,我軍當從何而走呢?」姬川問道。

李重九沒有說話,從眼下的戰略態勢而言,自己相較於歷史上的竇建德的夏軍有三大明面優勢。

其一歷史上攻打虎牢關的夏軍雖有十幾萬之眾。號稱三十萬,但兵馬多是義軍武裝而成,雖經歷多場大戰。但訓練較差,而且竇建德又新平河北。連戰連勝,軍中上下都是將驕卒惰。

而李重九人馬雖不足十萬,都是經歷戰事,其麾下府兵都是常備軍,訓練精良絲毫不遜色於李唐的關中府軍。

其二趙軍現在戰略態勢,也強過竇建德,當時宇文化及為李神通所滅,魏郡,汲郡都在李唐手中,竇建德只是剛剛擊敗李神通奪取了黎陽而已,但現在李重九先滅了許國,魏,汲二郡在手。

如此進攻河內發起點,就近了許多,若是掩護黎陽至虎牢關前的糧道,也是大有好處。竇建德當年就是戰線拉鋸太長,被襲了糧道,導致軍心混亂。

其三就是李世民現在處境不妙,在李重九反間計下,李世民與李淵,李建成,李元吉父子兄弟之情,已是岌岌可危。出征在外的大將受到質疑,勢必會多少影響唐軍作戰的士氣。

而反觀趙國,李重九一貫是一元化政治,身為帝皇親自領兵征戰,全軍上下對他俯首帖耳。在趙國絕不會出現皇帝與大將不和的局面。

此外,李重九還有兩個沒有擺在枱面上的優勢,這是李唐所暫時無法察覺,甚至趙國大部分謀臣大將暫時也不知道的。

李重九言道:「朕決定,令徐世績,王馬漢兩位,率兩萬人馬沿着黃河攻打河內,而其餘大軍,則於白馬渡登岸,出兵虎牢!」

王世充一方人露出驚喜交加的神色,趙軍大將們都是驚訝,本以為聽了姬川的話,李重九會改變策略的,沒想到還是要出兵虎牢關。

李重九不由想到遠在塞外軟禁之中的竇建德,心想竇建德啊,竇建德,沒想到我還是作出了當年與你一樣的抉擇,但不知這一次,又是如何呢?

二月十一日。

春日依舊遲遲,黃河南北仍是天寒地凍。六萬趙軍主力在白馬渡登岸,一萬水軍駕乘三百多艘戰艦,泛舟運糧,溯河西上,呈水路並肩之勢。

李重九在齊郡時,令虞世南代筆發出了第二封討唐檄文,言李淵之祖本趙郡無名氏,寒門之後,本無懿德,竊以隴西李氏之後自居,攀附門楣。先隋兩代天子,不以李淵父子卑微,委以大器。但李淵身受前朝舊恩,委以太原留守重任,卻辜負天恩,起兵反隋。

李淵入主長安后強臣弱主,奉幼帝,暗強臣弱主之謀,懷曹操,司馬懿之心,行趙高,王莽之實。

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而今大趙匯聚水陸大軍五十萬伐唐,望各州官吏百姓,整聚義旗之下。

李重九傳檄天下后,王世充之弟徐州行台王世辯遣大將郭士衡率軍一萬與李重九會合,王薄率一萬齊郡戰士,加入討伐趙國的大軍。

原先降伏李唐的管州刺史郭士安,得知李重九大軍逼近后,向虎牢關方向求援,希望李世民能派出兵馬救援。

但李唐的援軍剛出了虎牢關時,管州已被李重九麾下前鋒羅士信攻破。

而同時徐世績,王馬漢的兩萬人馬在河內與唐軍李神通部接戰,結果李神通部為夏軍降將蘇定方所破。

趙軍援鄭聲勢浩大,連戰連勝,消息頓時飛快地傳入了關中。

在長安李唐皇宮之中。

李淵收拿着李重九討唐檄文時,臉上陣陣寒笑,特別待看到李淵之祖本趙郡無名氏,寒門之後,本無懿德,竊以隴西李氏之後自居,攀附門楣后。整張檄文在李淵手中扭曲著。李淵冷笑道:「豎子竟然辱我,我李淵祖上乃是無名氏,你呢?中山李氏根本是無稽之談。」

「陛下,保重龍體啊!」裴寂連忙言道。

李淵站起身來道:「朕沒事,此人也就口頭逞能罷了,朕會讓他知道,有的人就算蹦躂了一時,也長久不了一世。此人心胸狹隘,看來還是記得當初拒婚之事,豎子,就是豎子,心胸狹隘,成不了氣候。」

裴寂看李淵這麼說,也是感慨,李重九若是根本不可能與李唐相提並論的勢力,李淵又何必發火,而李淵現在如此動氣,只能說大唐現在實沒有取勝趙國的把握。

「現在秦王已攻陷虎牢堵上缺口,但王世充得知秦王離開后,派大將單雄信,楊公卿出城作戰,齊王在城下吃了敗戰,總管盧君愕戰死!齊王懇求秦王退兵,秦王不肯,齊王,屈突通又請解洛陽之圍,駐險要而守,秦王又不肯。這裏是齊王的奏摺,彈劾秦王擁兵自重等八罪。」

「封愛卿,你在洛陽軍中一段,你怎麼看?」

封德彝言道:「秦王殿下是想一戰而全功,既攻破洛陽,又於虎牢關外擊敗趙軍,生擒李重九,要一舉兩克,若是放趙軍入虎牢,讓二賊合力,恐怕其勢更強。」

「不過齊王殿下也說得十分在理,我軍已攻下王世充六十餘州,其地大半歸降我土,王世充就算此戰能存,也不過是比王薄,徐圓朗,孟海公之流稍強,見好就收也是足夠了,將來徐徐圖之,不過一到兩年,洛陽之地可拿於掌中。」

封德彝這話說得模稜兩可,而裴寂接過話道:「陛下,老臣有句話,不知說得說不得?」

李淵道:「裴卿,你我豈是一般君臣,但說無妨。」

裴寂道:「那微臣就斗膽直言了,正如封兄所言,我看秦王要一戰而建功,並非是為了國家社稷,而是為了自己名望與功業。」

說到這裏李淵,封德彝都是一震。

封德彝暗罵,心道自己本是秦王太子之間左右逢源的,但裴寂這句話,就似剛才自己幫太子說秦王壞話的。

而李淵則是懂得裴寂的意思,李世民是想乘着自己身為主帥之際,一戰擊敗李重九,王世充兩大強敵,掃清河北,立下不世功勛,但若是現在退兵,將來伐鄭的大功恐怕就不會落在他手上了,更不用說身在幽燕的李重九。

這是要功高震主啊,震得李建成還是李淵,此中不得而知。

「陛下,張婕妤求見!」

李淵不快遞道:「朕在商議國家大事,她進來做什麼?」

「似乎與秦王殿下有關!」

裴寂,封德彝見機知是李淵家事當下告退,而張婕妤入殿後,向李淵哭訴道:「陛下你要為臣妾做主啊?」

尹德妃與張婕妤都是李淵晚年最寵的妃子,見他向自己哭訴,李淵溫和地道:「愛妃,什麼事?」

張婕妤道:「洛陽城外本有良田幾十頃,乃是我家祖產,但聽聞秦王尚未攻克洛陽,就私下將此幾十頃田轉贈給淮安王李神通。求陛下給臣妾做主啊!」

李淵聽了頓時勃然大怒。(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江山國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江山國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