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葬前規矩

第057章 葬前規矩

林倩兒在心中盤算著,突然靈機一動,匆忙問道:「阿姨,既然必須穿壽衣,那把這件大衣穿在壽衣裏面,不就沒有人可以看見了嗎?」

林倩兒說完一臉期待的看着葉蓮兒,葉蓮兒呻吟了一聲,無聲的嘆了一口氣,重重的點點頭,已經如此了她還能不答應嗎?

如果真的這樣都不答應,那也許會給林倩兒那小小的心靈留下傷疤吧?

葉蓮兒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但是直覺告訴她,應該答應,她想樂麗麗也一定是願意的,

葉蓮兒覺得這件大衣一定意義非凡,不然林倩兒也不會如此的堅持。

葉蓮兒沒有問願意,畢竟那是林倩兒一家人的事情,不是自己該過問的,她只要儘力幫助林倩兒就好,

葉蓮兒這樣想着,也就平靜了許多,她轉身坐在床邊,開始給林倩兒講述過世之後的種種規矩。

在農村,老人過世下葬前,要在家中停屍五到七天,看季節而定,夏天一般三到五天,過於炎熱就要在屍體下方放置冰塊,其他季節一般五到七天,天氣過熱同樣要放置冰塊。

老人要擦洗乾淨后穿上備好的壽衣,臉上蓋上乾淨的白布或白手絹,一是防灰塵蚊蟲,二是靈魂不見光。給口中含一枚古幣(鎖口錢),用線拴在脖子或鈕扣上。含鎖口錢的用意一說是讓逝者在通往陰間的路上有錢花,一說是防逝者到陰曹地府信口開河。

再就是要準備好棺木,到第三天下午就要入棺,不再停屍在木板上,到第七天或者第五天的早上5點開始蓋棺,早上7點前就要入土為安,講究的是在第一縷陽光照耀大地之前。

還有就是需要兒女做的就是,從當晚開始守靈,就是靈堂邊的蒲團上必須要有人坐着,但不能坐凳子之類,必須坐實,不然老人的靈魂會從下方爬過,當然這是傳說。

具體是這樣的:老人咽氣后,家裏的人將逝前的鋪蓋放到大門外,在大門口焚燒事先紮好的紙馬,叫「上路馬」。

在地上鋪墊與逝者歲數相同的若干根穀草,稱「歲數草」,

再將逝者頭向門口停放上面,用白紙置面(代表被子)。在手腕上拴一蕎麵餅,稱「打狗餅」。

雙腳用麻繩子絞絆,稱「絆腳繩」,以防驚屍。

靈旁拴一隻公雞,稱「倒頭雞」或「守靈雞」;大門外焚燒「倒頭紙」。

遂掛紙條一束,表示有喪。隨即,在停放逝者的兩旁鋪上麥草。

白天,孝子們按男左女右的方向跪在麥草上,叫「跪草」;夜裏睡在上面,叫「守靈」。

一旦離開靈堂,手裏必須拿着喪棒(纏着白紙的棍子)。凡來祭靈的兒孫及親屬均要戴孝。

親生兒女、兒媳戴長7尺、寬7寸,從頭頂順脊背而下拖至地面,用細麻繩系腰的拉孝;其他孝子均戴白布孝帽。

出葬前,孝子不能吃葷、喝酒,不能唱歌、說笑,不能訓人、罵人。

老人去世第二天,同族的人要通知四鄰,稱「報喪」。

報喪的人在路途中或院子裏遇見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要「叩頭」,且不能進人家的屋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總裁要哪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總裁要哪樣
上一章下一章

第057章 葬前規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