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

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

晉北戰場上兩軍配合較好的原因,與太原戰場根本就不同。楊繼財與兩大根據地兩個分區之所以配合的比較好,是因為戰場就在太原周邊,幾乎沒有什麼迴旋餘地。幾個分區與抗聯參戰部隊,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誰也跑不了誰。

二也是兩個分區的軍政主官,親自坐鎮指揮。有了直屬上級的壓着,下面的部隊也不敢太發揮游擊水平。至少下面的團營長,沒有人敢在這二位面前扎什麼刺。相對於下面習慣了各自為戰的團一級幹部,這二位紅軍時期便是高級幹部的眼光和水平還是有的。

要是沒有這二位軍分區司令員親自坐鎮,來的是一幫團長的話,楊繼財這一仗恐怕打的遠不如現在順手。首先一個指揮權理順的問題,就會將他搞的頭大如斗。雖說關內部隊不講究職務一類的關係,但是資歷卻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搞不好,他就算再想堅持下去,眼前的肉再肥,他也只能全部的放棄了。最關鍵的是,這二位分區領導,包括外圍的晉察冀二分區司令員。無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的都被楊繼財給畫出的大餅給圈了進來。

等到想脫身的時候,卻發現只能硬著頭皮,跟眼前這位膽大包天的年輕人走到底了。否則誰事先撤離,都會造成整個戰場的崩潰。而回去,自己的上級肯定饒不了自己。就算硬著頭皮,他們也得堅持下去。也就是說是形勢,將大家逼到這個份上。所以在太原戰場上的楊繼財,倒是得心應手的多。

對於眼下晉北戰場出現這種配合不融洽,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產生了一定隔閡的情況,頭疼的不單單是陳翰章一個,親臨一線指揮,此次太原行動之前才從晉北趕回的晉綏軍區代司令員也頭疼,甚至連在興縣坐鎮的老總也很頭疼。

老總此戰之前從延安,受主席委派親自趕到晉綏軍區坐鎮,可不單單是督戰。老總在這裏,對各個戰線一直有一個很直接的掌握。尤其是對晉北參戰的晉綏軍區部隊的表現,老總了解的很清楚。

至於抗聯那邊,在陳翰章臨出擊之前,也再三要求陳翰章,將每天的戰況給老總做一個詳細的彙報。所以老總對整個戰局的掌握,其實並不比楊震少到哪裏去,所以老總也是為了這件事情很是頭疼。

甚至在楊震趕來之前,老總有心從包頭前線抽調回兩個旅配合抗聯作戰,將原有的地方武裝升級的新部隊替換下來。這些為反掃蕩作為骨幹使用的主力部隊,游擊習氣倒還是少了很多。

楊震也正是在接到三次陳翰章的秘密電報之後,才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這才在這個關鍵時刻,從通遼總部駐地飛抵西北。晉北戰場就在關內根據地周邊作戰,沒有關內部隊的支持和配合,這一戰想要打好很困難。而這個問題不解決,也會影響到關內外部隊團結。

楊震心中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來的飛機上,他已經考慮過解決這種辦法的途徑。第一個辦法很簡單,將所有參戰的晉綏軍區部隊,全部撤出一線戰場。用於後方轉運物資、看押俘虜、保障通訊線路的安全。

但這個解決方法看似最簡單,但可能引起的麻煩和後續影響也是最大的。將所有的關內參戰部隊,從一線上撤下來。明顯很容易會讓人有抗聯老子天下第一,對所有兄弟部隊都看不上眼的想法。搞不好,會嚴重影響到兩軍之間團結的。

第二個更簡單,從抗聯抽調出一批幹部。將所有參戰的晉綏軍區部隊,團參謀長全部替換下來。營一級,每個營都派一名抗聯幹部擔任副營長。這個辦法其實即簡單,也更加有效。但這個辦法,帶來的麻煩卻還要超過第一個辦法。

先不說指揮關係的理順,單就一個部隊指揮權的問題,就很是讓人頭疼。關內部隊,不像抗聯那樣明確軍事主官和參謀長之間的許可權。向來都是軍事主官說了算,軍事主官在軍事指揮上,有着絕對的權威。參謀長在指揮上並無決策權,甚至很多的部隊連建議權都沒有。

在關內部隊,除了高級指揮部之外,團一級的參謀長職責倒是更像部隊司令部直屬隊的一個大管家,或是一個高級的傳令官。涉及到具體的指揮上,更多的是軍事主官獨斷專行,當然原來還有政治委員的最終決定權。作戰的具體指揮上,基本上沒有參謀長什麼事情。

楊震在與挺進軍接觸的過程之中,發現太行軍區和一二九師出來的部隊,也就是自己的老部隊,對參謀長的工作比較重視,職責也比較明確。但是其他根據地出來的部隊,就差的太多了。很多旅團一級的部隊,參謀長甚至就是一個擺設。

實際上,這倒也不是關內部隊所獨有的情況。輕視參謀工作,而基本上是中國所有軍隊的慣例。按照北洋政府明文規定,參謀長轉任軍事主官需要降兩級使用。即便是在重慶方面組織結構和體系,最為現代化的中央軍之中,在很多部隊之中參謀長起的實際作用也很有限。

兩套指揮體系的不同,甚至在某些觀念上不同的部隊,在指揮理念上會有很多的衝突。這些事情,從當初抗聯選派的人員去組成挺進軍部隊工作,主要被分配擔任參謀長的時候,就已經吃足了苦頭。

現在從抗聯抽調人員,去接替參謀長,除非老總親自下命令,否則能起到的作用恐怕會相當有限。而且這麼做,也很容易產生一些隔閡。在很多人的眼中,會認為自己手伸的太長了。人家是搭檔多年的老戰友,自己貿然插手進去很不好。

當談到最關鍵也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時,楊震的突然沉默,讓老總在短時間之內有些不明所以。但老總什麼人?雖說性格寬厚,但軍齡比楊震這個後起之輩,年齡還要長很多統兵剩下下來,對於的部下的心思那裏還不明白。

楊震在這個問題上的沉默,老總很快便想出癥結所在。楊震的顧慮,老總很清楚出現在什麼之上。不過老總認為作為幾大戰略區軍事主官之中,資歷最淺、年紀最輕的他,在這方面有所顧忌倒也算正常。這也說明楊震的頭腦冷靜,並未因為自己的地位發生變化,而有任何的高燒。

猶豫了一下,老總還是最終拍板道:「包頭地區形勢現在已經穩定下來,剩下的幾方面交涉,主要是我們和后套、榆林方面打嘴仗。而且以後套方面那位主官的為人來看,他不會在這個時候挑起衝突的。綏西地區爆發衝突的可能性,現在幾乎沒有太大的可能。」

「再加上包頭孤懸綏西,雖然有鐵路線與後方相連,但本地畢竟屬於貧困地區。大量駐軍長期駐紮在那裏,不僅給當地帶來了極大的負擔,我們也無力保證後勤供應。我看這個時候,是該抽調回一部分主力的時候了。」

「這樣,我讓晉綏軍區將所有的騎兵全部留下,炮兵留下一個團,步兵留下兩個旅,擔負包頭至歸綏、托和托一線的防禦。在抽調三個獨立團,負責歸綏至集寧一線的防禦。其餘的部隊立即經平綏鐵路,以最快的速度車運至大同一線。

「現在我們控制區內有了鐵路,調動部隊上也不用怕因為部隊連續行軍作戰,帶來的極度疲憊。將晉綏軍區主力快速的調回,不僅可以節省出包頭、歸綏的存糧供應晉北戰場,也可以大大減輕你們的壓力。」

「最關鍵的是,在包頭周邊短時間不會有明顯戰事的情況之下,可以將最大的有生力量,放在晉北戰場上。我們既然已經打了大同,那麼這場戰鬥我們就一定要打好。不僅要守住前一段時間的勝利果實,還要進一步的在華北日軍腹地狠狠的捅上一刀。」

「好好的回應某些方面,對我們游而不擊、不打日軍專打友軍的無端指責。讓全國人民都好好的看看我們,抗日決心究竟有多大。看看我們是不是真心抗日的,看看誰才是在真心的抗日。」

「我馬上讓負責留守根據地的代司令員,立即趕回晉北戰場。現在配合作戰的這幾個團,除了表現最好的兩個團之外,其餘的部隊全部撤下來,轉入後方守備。等晉綏軍區主力返回之後,所有部隊全部調往涼城整訓,並擔任晉北戰場的預備隊。」

說到這裏,老總看着楊震聽完自己想法之後微微皺起的眉頭道:「隨着你們陸續開始入關參戰,與關內的交通線全面打通,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們的鬥爭思路也該採取一些改變了。一些部隊原有的游擊習氣要該改掉的,必須要改掉。」

「游擊戰,只是我們一種在特殊情況之下採取的一種作戰方式。過去在殘酷的環境下,在缺槍少彈的情況之下為了生存,採取更加符合我們自身條件作戰模式這並沒有錯。因為過去我們沒有那麼厚的本錢,實在是賠不起,也打不起消耗戰。」

「過去部隊平均每支槍只有五發子彈,漢陽造步槍都是好槍。輕重機槍彈藥不足一個基數,極少的炮兵有炮無彈。打完一場戰鬥,還要想辦法返回戰場去撿子彈殼,交回上級以復裝子彈。這種條件逼得我們,只能採取這種打一場戰鬥要計算一下是不是賠本的買賣。」

「但現在條件轉變了,作戰的要求也出現了相當大的變化。我們很多的各級幹部思維方式,卻沒有得到一個根本的扭轉,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明知道兄弟部隊裝備了大量的汽車和坦克,卻還要堅持破壞公路。結果可倒好日軍機動能力有沒有下降,至少現在還看不出來,反倒是把你們給困住了。」

「這種情況必須要得到改變,我們不能總是以游擊隊自居。條件和環境都改變了,我們的思維也該有一些改變。等這場戰役結束之後,不僅僅是晉北戰場的部隊要整訓,就連其他的根據地部隊,也要進行大規模的整訓。山東和新四軍各部距離遠一些,部隊實在抽調不回來,那就抽調一批幹部回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我為戰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我為戰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