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

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

派遣軍的增援速度倒是很快,但是單靠派遣軍本身已經伸展到極致的實力,是沒有徹底救援河北戰場的能力。相對於派遣軍,大本營的態度就很微妙。雖說始終保持在給中國戰場增援,但是增援的速度和力度,顯得都過於遲緩了。

每次都是兩個師團、兩個師團的增援,這麼一點兵力面對着千變萬化的戰局哪裏夠用?這麼擠奶式的增援,怎麼能夠滿足河北戰場這麼龐大的需要?敵軍來的不是幾個師,也是裝備很差的幾個軍。而是鋪天蓋地的坦克集群和重炮、轟炸機,以及武器裝備精良的幾十萬的部隊。

這樣的局面,你每次擠牙膏一樣調來的,還是以步兵為主的兩個師團,能起到什麼作用。這不是將肉往虎嘴裏面送嗎?有時候內山英太郎真搞不明白,大本營是真的沒有將河北戰場當做一回事,還是真的沒有看得起對手?

內山英太郎認為此戰大本營犯了幾個錯誤,第一點就是太過於貪婪了。不管山西戰場再重要,但是在晉北丟失,整個山西戰場已經門戶大開。整個山西戰場已經是四面受敵,第一軍的優勢已經是蕩然無存。

而眼下在山西戰場無論是兵力還是控制區,已經佔據絕對優勢的十八集團軍部隊,在得到東北共軍支援之下,整個已經脫胎換骨,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都有了很大提高。今非昔比,再不是那支除了意志堅定之外,整體卻是缺槍少彈的武裝了。

在這種態勢之下,卻還是死咬着山西戰場不放。就為了保持對陝西的攻勢態勢,搞得自己死要面子活受罪。大批的兵力被牽制到山西戰場,非但不能脫身無力給與河北戰場任何支援,而且還自身都陷入難保境地。

如果當初河北戰場,不應該說平津戰場剛一打響。第一軍主力立即擺脫周邊華北共產軍的騷擾與牽制,集中兵力東出太行山,形勢也不會惡化的這麼快。至少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增援的平津一線,不會丟失的如此快。而平津一線丟失,整個河北的門戶全部敞開。

山西表裏山河,戰略地位的確重要。可河北和平津一旦有失,第一軍就整個成為一支孤軍,戰略位置再重要又有什麼用?到時候非但無法在整個中國戰場戰略格局之中,起到大本營期待他們起的作用,大本營還要為救援第一軍頭疼。

如果去年會戰結束,大本營果斷放棄山西戰場,將山西交給重慶方面第二戰區。利用中國人自己內部的矛盾之中漁利,效果肯定要好的多。大本營該捨棄的時候沒有捨棄,導致了距離河北戰場最近的一支援軍,眼下只能坐困孤城。現在同意了,卻是已經晚了。

第二點就是對敵軍南下力度的判斷不足,總認為在滿洲眼下還依舊處在關東軍與朝鮮軍兩面夾擊之下,敵軍是不敢抽調過多兵力進關南下作戰的。結果整個判斷失誤,造成了一開始華北方面軍投入的兵力不足。

導致此戰一開始在全局上,整個華北方面軍始終處於被動之中,更是導致了北平的丟失,拱手將整個華北的交通樞紐送給了敵軍。這一戰華北方面軍打的太憋屈了,要是當初北平戰場再多三到五個師團,北平戰場絕對不會丟的那麼快。

第三點對敵軍南下的戰術運用,還是做出了整個錯誤判斷。認為以北平周邊的地形,乃至整個平津周邊地區的地形,不利於敵軍大規模的集中坦克集群。對平津戰場周邊敵軍可能會投入的坦克數量,判斷出現了嚴重的失誤。

儘管在去年晉綏作戰的時候,已經出現敵軍坦克集群橫穿整個陰山,突然插入綏南戰場的戰例。即便是作為對手,對於抗聯採取的這一手,內山英太郎也不得不說一聲精彩。可今年對敵軍的坦克山地穿插戰,大本營甚至華北方面軍司令部都沒有怎麼重視。

只是找了幾個當年蒙疆駐屯軍的參謀,到平西與平北看了一遍,將北平周邊的山區與當年整個陰山做了一定的比較。認為除了幾條公路之外,其餘的地區敵軍無法使用坦克打一場穿插戰。

因為去年敵軍橫穿陰山,也是利用陰山山脈中的公路和隘口。北平周邊的山區,比當年的陰山還要崎嶇。幾個隘口也都是極其險峻,並不利於坦克行動。只要控制住幾條公路,敵軍的坦克集群不可能翻越。

除了對幾條公路保持嚴密的控制之外,對北平周邊的山區未做任何的重視。整個防禦除了西山之外,將大部分的兵力都放在了平北。結果又是被人家,在還是被認為不可能穿插的地區,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鬼知道敵軍是怎麼從平西那麼險峻的山區地形之下,將上百輛坦克穿插過來的。但對於大本營來說,之前已經挨了一巴掌,卻還是沒有長記性,這就是整個戰略和戰術上的失誤,也造成了北平戰場過早的崩潰。

抗聯這一手黑虎掏心戰術也的確厲害。誰能想到敵軍在兩翼還處在激戰之中,甚至他們還未能掌握平西戰區主動權的情況之下。不惜冒着腹背受敵的危險,敢以一個裝甲旅的兵力,橫穿幾乎沒有任何公路可以利用的山區直插北平城下。

將整個平西戰場作戰的所有日軍兵力,與北平城的聯繫全部切斷,並截斷了北平與平南之間的聯繫。這一手也正好打在了整個北平戰場,華北方面軍所有部署的軟肋上,甚至可以說造成整個北平戰場徹底崩潰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在這裏。

第四點在敵軍主力短時間被牽制在平津一線之時,大本營對戰局的判斷過於樂觀。沒有及時抽調兵力,加強河北戰場的二線部署。如果當時大本營能將現在調給華北方面軍的這四個師團,外加派遣軍陸續增援來的兵力,儘早的調撥給華北方面軍。

哪怕是不放在平津地區,暫時先不加強一線以及二線防禦。就部署在冀中作為機動力量使用,在平津一線背後形成大縱深,多梯次的完整防禦體系,那麼整個戰局糜爛的速度也不至於如此之快。

敵軍的坦克數量的確多,冀中的地形也的確適合坦克穿插作戰。但只要形成完備的大縱深防禦,一層層的削弱其突擊力量。就算不能將敵軍的坦克消耗乾淨,但敵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進展如此的快。

第五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無論是大本營還是華北方面軍,在敵軍投入的坦克數量上的判斷,也出現了最嚴重的失誤。還是拿着日軍後勤補給眼光,看待自己早就已經今非昔比的對手。

認為在補給線如此漫長的情況之下,敵軍在河北戰場投入的坦克數量,絕對不可能太多。因為敵軍進入河北之後,所有的油料和彈藥等物資,都要從北滿轉運。這個消耗量,是敵軍不可能負擔的起的。

所以大本營一直認為敵軍在河北戰場,會投入坦克作戰。畢竟冀中大平原,是坦克作戰的天然最好的戰場,但投入的數量絕對不會太多。因為熱河與察哈爾的地形,會大大的限制敵軍後勤補給線的承受力。

結果沒有想到,人家居然能集中上萬輛卡車。不僅保證了在無鐵路依託的情況之下,前線的物資補給,還大大的增加了自己部隊的機動能力。說實在的當抗聯的穿插部隊,出現在冀中平原的時候,內山英太郎也嚇了一大跳。

自己的對手,清一色的都是利用卡車機動。不僅保證了部隊的機動力,也保證了部隊不被長途行軍而過大的消耗體力。敵軍清一色的美製大載重量卡車,讓內山英太郎在鬱悶之餘,不禁感嘆敵軍今非昔比了。

在一個戰場上投入上萬輛卡車,帝國即便是在當初只是面對國民政府一個對手的時候,也沒有這個能力做到。甚至整個中國派遣軍,也很難湊出來這麼多的卡車。沒有這麼多的卡車,敵軍根本就無法保證在冀中戰場如此大的投入。不說別的,單單這麼多的坦克所需油料,就將敵軍的後勤給壓垮了。

的確大本營也想盡一切辦法,給華北方面軍調集了大批的坦克。甚至可以說,將整個帝國陸軍的大部分裝甲實力都調給了華北方面軍。但是雙方的坦克性能差距實在太大了,戰術運用也遠不如人家熟練。

人家的坦克集群,是為了發起進攻準備的。而華北方面軍的裝甲部隊,卻是為了防禦以及反擊準備的。這一點在戰術上,就可以說是落了下風。再加上雙方對坦克戰術運用上的差距,才造成了日軍自己的坦克部隊根本就沒有能發揮出,大本營期待他們發揮的作用。

一系列的判斷失誤,造成了整個全局的被動,進而快速的糜爛。大本營的後續決策,又是出現了連續的失誤。增援的速度拖拖拉拉,明知道海運現在已經不安全,還不一次性增援足夠的兵力,

手中只有一個師團的援軍,內山英太郎簡直可以說一籌莫展。這麼一個師團,想要恢復冀魯豫邊區治安,保證冀中戰場身後安全都不太可能,那還有能力救援冀中戰場。華北共產軍的那個該死的冀魯豫軍區,簡直就是坑人無比。

大部隊通過時除了打幾下悶棍,根本不進行大規模的攔截。可等你大部隊一通過,除非身後留下大量的兵力保證身後安全,否則他們就好像從地底下鑽出來一樣。將整個後方,攪和的一個稀巴爛。物資補給上不去,傷病員撤不下來。

前線各個師團只能依靠自身攜帶的彈藥,以及有限的空中補給。至於糧食,也只能就徵發。眼下的六十四師團,幾乎從師團長到下邊的士兵,每天只能吃上一頓飯。二十二師團更糟糕,有的中隊甚至三天都無法得到任何的補充。

整個河北戰場帝國陸軍,現在是顧此失彼。顧得了前邊,就管不了後方。而如果在後方投入太多的兵力,那麼前線本就不夠的兵力,會更加的不足。前線的戰局打的糟糕,後面的情況一樣不容樂觀。這種戰局在維持下去,不用打自己就把自己餓垮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我為戰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我為戰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