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吏治和公務員考試

第四百五十三章 吏治和公務員考試

隨着時間的過去,奉軍依舊在大西南地區打着仗,然而在國內的其他地區已經陷入了平靜,然後在奉軍的槍口支持下,開始進行各種政治上以及經濟上的改革,最為明顯的就是稅務體制的改革了。…

而除了稅務體制的改革外,1909年秋,隨着大局逐漸明朗,趙東雲也能夠騰出手來整頓吏治了。

目前的蘇系,甚至可以說整個北洋體系,它並不是說重頭建立的,而是繼承了大量前清的軍事、政治資源。

比如說現在蘇系的官員群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前清的官員,很多前清的地方官員,比如知縣、知府們都是得到了留任,北洋取代了北洋后,官員的變動主要集中在高層上,然而在中下層官員,也就是大量的地方官員基本上都是留用的前清官員。

而前清的吏治有多壞就不說了,蘇系全盤接手過來后,趙東雲早兩年為了維持統治區的穩定,一般而言都是不會對地方政府進行太大的變動。

然而隨着奉軍已經掌控了全國的局勢,徹底統一已經是指日可待,趙東雲也是開始着手整頓吏治了。

整頓吏治,也許人們會以為就是抓幾個貪官之類的,然而這樣只治標不治本,根本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官員貪腐、無能的局面。

所以趙東云為此是準備了一整套的方案,而這一套方案里第一項就是開啟『公務員考試』。

自從前清把科舉停掉以後,無數的讀書人都是失去了奔頭,從而導致大量的年輕士子轉向革命,可以說停掉科舉乃是前清滅亡的一大重要原因。

為了重新拉攏士子們支持自己,趙東雲早就想要搞公務員考試了。

公務員考試,其實也可以說是另外一種方式的科舉,只是考試的內容變了而已。

隨着居仁堂正式公佈將在八月份進行第一次全國範圍內的公務員考試后,其造成的轟動不下於年初段祺瑞北上京師任職。

一大群人批判趙東雲搞出來的這個公務員考試乃是重複科舉的老路,這是一種倒退,然而更多的人則是舉手稱讚,尤其是那些想要進入仕途而無門路的學子們。

自從前清停掉科舉后,沒有了正式進入官場的途徑,只能是依靠舉薦,而舉薦這東西是不太靠譜的,和個人的機遇有極大的關係,而且也非常容易造成任人唯親,一個人發達了,他的同鄉、親戚就全都跑過來投靠然後試圖謀取一官半職了。

這兩年的蘇系也是這樣,尤其是中高層的職位基本都是靠舉薦,招攬,沒有一條正式的途徑然士子們進入官場。

現在公務員考試公佈后,儘管公佈的公務員考試章程里說不考文章經義,只考格物、經濟等科目,但是這些考試內容對於清末民初時代的學子們而言已經不陌生。

實際上早在前清時代科舉正式停止之前,就已經不再考文章經義,而是轉考格物經濟外交等學科,也就是所謂的經濟特科。

雖然靠的內容學子們已經不陌生,但是公務員考試里宣佈招收的人數卻是超乎了人們的想像之外,因為首批公務員考試將會在所有省份同時開考,而首批錄取的人數初定為兩千人。

這可是兩千人啊,不是兩百也不是二十,在歷朝歷代的科舉考試裏頭,少則錄取進士數十人,多也不過三四百而已,根本就沒有出現過一次性錄取兩千人的例子。

他們現在還不知道,這種公務員考試出來的人員,並不會和前清時代一樣,一上來就給個七品縣官,而是作為最基層的科員,也就是前清等封建時代的吏員。

但是在蘇系的體制中,是沒有官員、吏員之分的,也沒有設立官員品級、公務員級別之類,一般而言是以職務進行區分,最基礎的乃是地方政府的各部門任職的科員,再上來就是各科的科長、各處的處長、各司的司長,但是也沒有向後世那樣有什麼科級幹部、處級幹部之類的區分。

簡單來說,當代蘇系的公務員體制裏頭,只有職務之分,沒有級別之分,而且引起了西方國家的政府僱員這種概念。

也就是說,公務員並不是什麼鐵飯碗,而是可以應聘也可以被解僱,狹義來說,最基礎的一個科員和內閣總理都是政府僱員,兩者不存在級別上的差距。

同時普通的科員可以一步一步晉陞,最後成為知縣、知府、省長甚至內閣總長。

儘管趙東雲搞出來的這個公務員考試有很多地方都是普通人所無法理解的,但是依舊阻擋不了國內學子的熱情,甚至很多在日本留學的學子們得知國內即將舉行第一期的公務員考試后,立馬就是放棄了在日`本的學業,然後趕回國參加考試。

1909年九月十八號,備受矚目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同時京師、瀋陽、上海、廣州、武漢舉行,上述五個考場同時接受全國各地的考生報考。

考生報考,需要具備國內外高等中學以上學歷或前清舉人以上的功名,最後五大考場一共接受了工約三萬人的報名,規模可謂是極大。

正式考試后,筆試的時間非常短暫,筆試只進行了一天而已,這讓很多準備在考場奮鬥三四天的考生們欣喜異常,以前要參加科舉可不容易,得在一個小小的考試房間里待上三四天甚至五六天,吃喝拉睡做題都得在裏頭,一圈考下來整個人都不成樣子了。

不過公務員考試之所以和以往的科舉不同,那是因為後續還有着面試環節,各大考點在改卷后,對成績靠前的考生進行多對一的面試。

面試通過後,就代表着你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公務員之一了,接下來就是根據個人和各單位的需求進行分配,而分配之前還得進行面試,面試合格了才能正式進入該單位,不合格的話只能挑選其他單位再進行面試,並不是說你想去哪裏就去那裏的。

等這一次的公務員考試結束后,為了進一步擴大公務員考試的影響力,在趙東雲的指示下,教育部又是迅速的公佈,明年的還將會繼續舉行全國範圍內的公務員考試。

當人們驚嘆於一年舉行一次的公務員考試這麼密集的時候,教育部又是再一次公佈,十二月份的時候,將會在各省範圍內舉行『省級公務員考試』。

之前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主要是用於充實中央各級直屬部門,以及派遣到省府工作。而隨後舉行的省級公務員考試,主要是招收各級府縣的最基層工作人員。

趙東雲弄的這個公務員考試,其實難度並不大,只要上過新式學堂的人,基本上都不會考出太難看的分數,之所以門檻較低,錄取的人數眾多,一方面是因為現在蘇系政府嚴重缺乏合格的新生代官員群體,另外一方面也是抱着有殺錯無放過的原則。

這年頭接受過新式教育的人才就那麼多,被蘇系招攬了大量人才后,就沒有多少人去南方聯邦或者王士珍、吳鳳嶺那裏了。

此外,趙東雲也寄望大量的新式人才進入政府工作后,能夠成批量的替換那些前清時代遺留下來的吏員。

封建時代的吏員都是比貪官更可恨的一群人,種種劣跡就不用一一說明了,所以要整頓吏治,首先第一步就是得把這些劣跡斑斑的前清吏員們清除出去。

但是事情還得人來做啊,而大規模招收的公務員就是能夠及時添上這個空白。

趙東雲是要打算對最基層的吏員們動手的,而在這之前,他還得先把中上層的官員給清洗一邊。

不管是前清時代還是現在的共和時代,官員貪污是一個普遍現象,而現在趙東雲要做的就是扭轉這種現象。

官員們收點小禮物,貪點小錢養家餬口他趙東雲不在乎,畢竟為官一方的那個不是一大家子要養活,弄點外快改善家人的生活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水至清則無魚,要徹底杜絕貪污是不可能的事。

趙東雲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大貪官給徹底清洗掉。

為了籌備即將到來的反貪污風暴,趙東雲特地加強了總統府下屬的稽查處的人員編製,從內閣的內務部、警察部抽調了大量的精幹人員充實到了稽查處。

目前蘇系共和政府里擁有調查官員貪污權力的機構有三個之多,警察部、內務部和稽查處都有這種權力,所以就是造成了權力交叉,往往出現同一個案子,三家都在差的局面。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同時也是為了進一步加強總統府的權力,逐步加強自己的掌控力,趙東雲開始有意的連續削弱警察、內務部的權力。

比如說,原本嫡屬於警察部的巡警部隊就是被正式剝離警察部,然後歸屬到了統帥部管轄,然後內務部檢查百官的權力也是被稽查處開始分管。

由於警察有調查普通犯罪,經濟等案的權力,而往往這些案子,尤其是經濟案子很容易牽扯到官員,這又得牽扯到了內務部,而每當這個時候,稽查處就會插手進來,以居中協調名義插手調查,最後就會形成三家合作調查的局面。

造成這種混亂的局面和趙東雲的刻意為之是分不開的。

很多事情,不是說怎麼好怎麼來,而是怎麼對自己有利怎麼來!

以前不反貪,不是因為趙東雲喜歡貪官,而是因為那個時候局勢不穩,他需要大局的穩定,所以那個時候他對貪污行為是完全閉上了眼睛。

現在反貪,也不是因為趙東雲討厭貪官,而是因為現在局勢已經穩定,和平局面下人們也會把注意力從戰爭轉移到民生事務上,這個時候官員太貪就會引起民眾的極大反感了,所以這個時候趙東雲得反貪。

反貪這事,不管做不做,其實對於統治者而言一種統治的手段而已!

當放任貪污對自己的統治有利的時候,他們就會放任貪污,當貪污現象對自己的統治造成了負面影響,進行反貪污還能提升自己的統治凝聚力時,不管是趙東雲還是其他人,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做。

現在,趙東雲就做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洋梟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北洋梟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三章 吏治和公務員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