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

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

當初在簽訂協議的時候,美國人壓根就沒有想過當時貧窮的,大不多老百姓連肚子都吃不飽。連糧食都要美國支援的中國人。除了部分礦產資源和能源之外,還能有什麼可供出口的。

而中國東北和華北控制在中共手中的根據地,又會成為戰後大量美國農產品和輕工業產品的傾銷地。簽署了這個協議,對於美國人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可以廉價的獲得大量的中國礦產資源,同時又為美國商品找到了一個新的傾銷地點。

中國人在經濟上,根本就不可能會對美國帶來任何的威脅。中國人除了鎢和錫之外,並沒有可供出口的任何東西。包括農業在內,美國方面都佔據着絕對的優勢。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根本就沒有太多的考慮。

在二戰之中奠定了世界頭號軍事、政治、經濟強國地位的美國人,實在是太過於自信了。也許在軍事上,他們曾經視中國人為威脅過。當然這個威脅,最多也是針對他們所謂的勢力範圍,而不是對美國本土。

即便新中國的中程地對地導彈,遠程轟炸機服役,美國人也沒有認為中國會對其本土形成威脅。但美國人又認為必須遏制中國在軍事上的強大,一直在對中國軍事工業的發展採取遏制手段。

所以在二戰一結束,便以制止中國內戰爆發的名義,對中共各個根據地,實施最嚴厲的技術和工業設備的封鎖。所有涉及到重工業發展的設備,除了部分發電設備之外,清一色的禁運。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也一直實施比對蘇聯更為嚴厲的技術制裁。雖說在五十年代末,工業設備出口管制略微緩和了一些。不過在高科技的封鎖,反倒在一定程度上還變相加強。但是在經濟上他們從來沒有認為過,中國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

新中國成立之前劃出的對美實施貿易最惠國待遇的地區,正忙着大規模的工業建設,需要大量的工業設備。但美國人又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需要的工業和技術設備他們不賣。賣的那些輕工業產品,卻已經成為進行解放全中國戰爭的根據地,既沒有能來也沒有需要去購買。

煤油在大慶油田開採之後,已經用不到美國人的產品。重點以航空燃油和船用柴油為重點所有的燃料,美國人統統對根據地實施禁運。至於農產品的消耗,有了東北這塊中國最富饒的高產農業區,除了棉花之外也壓根沒有美國人什麼事情。

三江平原與嫩江兩岸的大規模開墾,使得東北糧食產量翻了幾翻。從原抗聯所屬改為直接隸屬中央軍委,建國后改為東北農墾總局的東北生產建設兵團,糧食產量足以滿足關內外所有部隊的需求。

不僅不需要進口美國糧食,反倒是每年還向美國出口上千萬美元的大豆。依託抗戰時期東北建立的工業基礎,以及解放戰爭時期通過對蘇與東歐國家的易貨貿易,以及拆卸日本本土的大量工業,東北經濟一直迅猛發展。

在加上那個年代的中**員,所特有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力,以及建設新中國的幹勁和衝勁。東北工業發展幾乎是一年一個大變,整個解放戰爭時期,東北工業發展速度高達百分之二百。美國的糧食和輕工業產品,在根據地是沒有人購買的。

等新中國成立之後,又實施的高度計劃經濟與地方集體經濟並存的經濟體制。所有外匯的交易,外貿審批權都由國家一手掌控。即便給予美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但是所有的貿易計劃,都需要中央審批。

而且還是那個老問題,中國最需要的技術和設備,以及所有涉及到軍事裝備方面技術的東西美國人不賣。就連中國進行工業建設,最急需的大噸位載重卡車,礦山設備和工程卡車,大馬力船用柴油機等美國人都對中國實施相當嚴厲的出口限制。

至於中國人不需要的那些生活奢飾品,雖大規模的傾銷但卻沒有人去購買。而且美國批准出售的輕工業產品,在中國市場因為價格的原因,根本就沒有市場。這個貿易最惠國待遇,對於美國來說幾乎是屁用沒有。

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那就完全兩碼回事了。建國后在國家大力鼓勵之下,那些投資少、見效快的輕工業,發展速度很快。不僅牢牢以價格和相對不錯的質量優勢,佔據了國內的市場,而且出口量一直都很大。

先是紡織品和輕工業產品,后是小排氣量汽車、家用電子產品攻佔了大半個美國市場。從美國人的口袋裏面撈足了美元。甚至中型客機,都搶佔了一部分的美國市場。而美國的產品因為勞動力價格昂貴,導致普遍價格偏高。雖然質量佔據優勢,但是卻很難打入中國市場。

最關鍵的是,這個該死的協議當初簽訂的時候。給予美國貿易最惠國待遇的地區,是指當時中共的控制區,也就是華北、東北,加上華東與西北的一部分,但是美國人要給中國出口貿易最惠國待遇的,卻是整個中國所有的地區。

等中共建國之後,給予美國貿易最惠國待遇的地區依舊還是那幾個省。其他地區,包括整個中國除了東北之外,最發達的華東地區一直對美國商品說不。這麼一搞下來,也就說人家給美國的地區,只有人家的五分之一面積。

而這五分之一的中國,對美國物資和原材料以及生產技術的需要。雖然也大量需要美國最新技術和科技價值含量高的科技產品,但是這些產品統統都在美國禁運名單之上。美國可以出口,除了大型發電以及輸變電設備,以及一些冶金設備之外,美國政府同意出售的東西幾乎為零。

但在這份協議之中,美國需要給中國人開放的市場,卻是面對整個中國。這麼一算計,美國人基本上無利可圖,反倒是把自己的市場整個拱手想讓。要麼放開技術制裁,同意出口中國人最急需的航空噴氣發動機、大馬力柴油機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要麼就接着吃虧。

美國人找到中國人要求修改貿易協定,但是楊震卻堅決不幹。直接告訴美國人,修改可以,要麼解除對高科技產品,對中國購買美國科技專利和中國留學生選修專業的封鎖。要麼就這麼下去,大家還是該幹嘛幹嘛。

先是欠債不還,在對日戰利品上耍了美國一把,接着又在貿易上搞出這麼一堆花樣,美國人對楊震簡直恨之入骨。全美大學以及科研機構之中,為了研究楊震這個傢伙究竟是什麼人的研究所,就達到十五六所。每年關於楊震的研究報告,達到了上千份。

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名單上,楊震一直是排在前五名的。甚至楊震的一舉一動,美國中央情報局都有幾百位高級探員在死死的盯着他。如果楊震在政壇上消失一個月,美國人就要花費一筆不菲的資金,研究這個傢伙消失這段時間究竟去幹了什麼。

最搞笑的是在七十年代初,楊震因為舊傷複發,到海南島養了半年的病。半年之內沒有摸清楚楊震下落的美國政府亂成一團,花費了一筆不菲的代價,專門研究楊震這半年幹嘛去了。

當在七十年代末期,接任中央軍委主席之後的楊震第一次應邀訪美的時候。美國人甚至抽調了幾百位所謂的中國問題專家,轉門研究楊震這個中國第二代領導群體之中最年輕的人,在這次訪美究竟會搞出什麼么蛾子來。如果不是楊震當時舉足輕重的地位,恐怕美國人會宣佈楊震終身為不受美國歡迎的人。

不過這些事情楊震雖說現在就已經開始秘密謀划,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開始着手部署。尤其是對日本本土下一步的轟炸重點,已經要求航空兵按照自己要求制定計劃。在目標的選擇上,一定要多注意一些。

但是現在已經秘密組建一個郭炳勛都不知道,包含着情報、政工、工業專家,以及對日經濟專家組成的精幹小組。正在苦心籌劃,從情報到目標的選擇,包括後續可能帶來的結果都要反覆仔細考慮到的楊震,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這個計劃實施之後帶來最終的影響。

現在對於楊震來說,重點還是放在眼下的戰場之上。不過儘管楊震對郭炳勛的擔憂不以為然,但多準備幾手在楊震看來還是必要的。楊震最終還是決定同意郭炳勛,對日軍可能會採取的某些做法,擬定一個應對計劃。

還是那句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日軍雖說戰術死板了一些,變通能力差了一點。但並不能說這支軍隊,從大腦到腳後跟全身徹底都僵化了。這支軍隊的應變能力,還是可以的。對新戰術的反應能力,雖說慢了一些,但並不代表他們徹底的不接受。有些事情,還是及早做一些準備,以免到時候被動為好。

在楊震與郭炳勛快速的拿出應對辦法之後,抗聯將手中所有的預備隊全部投入一線戰場。在四平戰場,集中東北戰場全部的坦克、飛機,對四平方向採取了正面擠壓、兩翼鉗制,與大縱深迂迴配合的整體戰術發起最新的一次攻勢。

為了將日軍的注意力,從山西戰場吸引回東北,楊震從四平正面抽調一部分兵力,向康平、法庫、昌圖方向發起大縱深的穿插行動。經彰武向巨流河一線,發起強行攻勢。直逼四平一線日軍各個師團的縱深,以及整個的大後方,並擺出再一次兵逼奉天的態勢。

兵鋒直指***子、虎石台、新枱子等奉天外圍各個要點,配合正面發起的攻勢,試圖再一次對四平一線的日軍,發起前後夾擊。而此時整個南滿腹心之敵,在原有部署在開原、鐵嶺一線的一個師團被成殘廢之後,關東軍已經是無兵可守。

而在原本相對平靜的熱河戰場,抗聯以及配屬指揮的挺進軍一部。不斷集中兵力是關東軍依託努魯兒虎山一線,構築的防線發起攻擊。在努魯兒虎山區,兩軍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炮戰。這一戰將關東軍和整個日軍大本營的注意力,從華北戰場又吸引回的東北戰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我為戰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我為戰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