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孔子學琴 師氏易學

第三百八十三章 孔子學琴 師氏易學

上回說到齊國勢力之中姬姓家族排在姜姓呂氏與田氏之後,姬、姜兩姓世代聯姻……

……不過姬、姜兩姓在相互合作的同時又彼此競爭打壓,早先還是偏向合作,但自周夷王烹殺齊哀公之後,便是以打壓居多了。就連齊景公的兒子,由於血脈多寡的不同,都是有些姓姬,有些姓姜,而姓姬者便沒有齊侯之位的繼承資格。

姬、姜兩姓彼此之間的關係,好比老樹盤根,怎一個錯綜複雜了得,不知內情者那是理都理不清。而這三大勢力之下又有無數較小的勢力,或是各自抱團或是依附於三大勢力,其中便包括欒氏、高氏、國氏、鮑氏等。

孔子初至齊國,並沒有積極參與齊國之事,選擇了靜靜觀察,方便日後抉擇。不過孔子也不是什麼事都不做,除了講學授徒之外,最多的便是往臨淄城外一處竹林跑。這是為何?卻是孔子在齊國遇到了一位熟人,正是曾經擔任魯國樂官的師襄。

師襄善鼓磬,亦能撫琴,早在魯國之時,孔子便曾拜訪於他,向其學習音律樂理。孔子學琴,十日已能熟悉樂曲形式,十日便掌握彈奏技巧,十日而領悟琴曲意境,又十日神交琴曲作者。而這正是師襄教給孔子的第一首曲子,乃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也就是說孔子在向長弘學習音律樂理之前是有相當的音樂基礎的。

後來師襄因為得罪魯國權臣季武子而離開魯國,孔子還曾好一陣惆悵。如今在齊國相遇,可謂他鄉遇故知,人生一大喜事也。

師襄居住在臨淄城外的一片翠竹林之中,築有竹屋一座,極為雅緻。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足見師襄對於竹子的喜愛,這一點也極大地影響了孔子及其弟子,竹子也被歷代文人墨客所喜愛。

孔子如今琴道大進,一番交談下來,讓師襄大為讚歎,磬音與琴聲交融,在竹林之中迴響,引人神往。

孔子所彈之琴乃是他親自斫制,無甚修飾,造型簡潔而流暢、含蓄而大方,這種樣式後來被稱為『仲尼式』。孔子也在師襄手中見到了一把不同樣式的名琴,正是盛名斐然的『號鐘琴』,卻是來歷大大的不凡。

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喜好收藏天下名琴,其中最得他獨愛的便是號鍾。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盪胸生雲。

齊桓公曾在征魯誓師之時,命人彈奏此琴,並吹牛角相呼應。牛角聲聲,琴音切切,雄渾悲壯、激昂亢奮,十萬大軍只感熱血沸騰,雄心萬丈,軍威頓振。果然此次征伐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凱旋而歸。

師襄至齊,齊景公聞其天籟琴音,即將王室收藏的號鐘琴賜予師襄,可謂寶劍配英雄也。

孔子談及向長弘學樂之時未曾聽聞韶樂,引為憾事,師襄聞言微微一笑,要他靜待些許時日。不久之後,齊景公舉行盛大的宗廟祭祀,孔子受邀觀禮,轉目之間便在樂官之中看到了坐在首位的師襄。

祭祀開始,武樂與韶樂相繼奏起,孔子痛快淋漓地聆聽了三天,如痴如醉。祭祀過後,師襄又在竹林之中為孔子獨奏韶樂,孔子聽得忘形,手舞足蹈,三月不知肉味。

琴道境界到了孔子這等境界,師襄已經教不了孔子多少東西了,想要再進一步,還得靠自己的感悟。是故,孔子與師襄除了談樂合奏之外,最多的便是探討易學。

師襄出自師氏家族,乃是師氏繼師曠之後的執牛耳者,而師氏起源,可上朔至三皇時期。天皇伏羲創演八卦,此為易學起源,易學傳之人族,學之者甚眾,有成者卻寥寥無幾。而人族巫師族巫師之中有一脈傳承家族精研易學,為人族之最,人皇軒轅賜此家族姓師,負責教導人族共主、皇室。

自此,師氏捨棄巫術,精研禮樂易學,無論是五帝還是姒姓夏室、子姓商室、姬姓周室,全都尊此家族為師。無論是夏室少康廣集天下巫師所著《連山易》,還是商室成湯廣集天下巫師所著《歸藏易》,師氏都是絕對的核心主力。

至商室末期,師氏執牛耳者師永更是一手教導出了周文王,對《周易》的誕生功不可沒。至此春秋亂世,周室衰微,師氏也不再單純地教導皇室,在各國皆有族人,如師曠便在晉國任太宰,師涓在衛國任首席樂官。

孔子求學問道於老子之時,便對易學有所接觸,如今又在師襄處習得人族易學正統傳承,為儒家易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老子之易學乃是知伏羲創演八卦之後,結合自身陰陽太極之道,以其無上境界推演完善,後傳通玄、陽子居、關尹喜、庚桑楚、王詡等諸弟子。而這一支易學又經過楊朱、列子、宋榮子、尹文子不斷鑽研,推陳出新,尤其是莊子的完善總結之後,才成為真正的道家易。當然,此是后話,暫且不提。

孔子至齊,意外見到師襄,並向其學易,但來齊之前想見的孫武卻是失之交臂,令孔子扼腕嘆息不已。原來孫武在孔子來齊國前不久便離開了,前往吳國,過起了亦耕亦讀的生活。

孔子來齊日久,對齊國形勢已然瞭然於胸,乃借齊國貴族高氏之力介入齊國政事,與諸多暗中掣肘者展開一系列的鬥智斗勇。在形勢最好之時,齊景公數次親自召見孔子問政,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言:「政在節財。」

齊景公大為讚賞,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卻被得知此事的晏子極力勸阻。言儒者善辯空談、崇禮破財、高傲自大、自以為是,甚至說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的話。經由此事,晏子和孔子正式走向了對立面。

齊景公也明白了他們二人之間根本就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無法共存,所謂的管鮑佳話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笑談。齊景公只能在二者之間擇其一,該怎麼選擇,相信對齊景公來說並不是太過艱難的抉擇。

晏子已然相齊輔政三代君王,勞苦功高,德高望重,而孔子卻只是新入齊國,接受他還得面對諸多隱藏勢力的壓力。而且齊景公已經握在手中的東西有很多,也許重用孔子能帶來更大的宏圖,但他冒不起這個險,也不想冒這個險。或者說齊景公並沒有重用孔子大刀闊斧改革,一洗齊國隱患,再創桓公霸業的大魄力。

隨後,齊景公雖然依舊恭敬禮遇孔子,卻不再向孔子問政,孔子明顯感受到了他的疏離之意。後來齊景公婉言道:「奉子以季氏上卿之禮,吾不能。」后又言:「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搖頭嘆息,乃帶着眾弟子返回魯國,繼續講學授徒之事。而在離開之前,孔子前往城外竹林拜別師襄,這次孔子在師襄身邊見到了一個年輕人。此人正是師氏新一代的年輕俊秀,名曰『師文』,前來向師襄請教學習禮樂易學。

就在孔子回到魯國潛心治學之際,南方楚、吳之地卻是不大平靜,有風雲將起之勢。

楚國自楚莊王之後,國力直線下滑,很快便被晉國反超。楚莊王之弟,時任楚國令尹的羋子重為緩衰敗之勢,與晉國弭兵,平分霸權。楚共王之時,只能目睹著晉悼公一次次會盟諸侯,聲勢浩天;楚靈王時,欲重塑庄王之盛卻好高騖遠。

至楚平王時,奸逆當權,繼續淪落,時有楚臣伍子胥一家為楚平王所害,幾經輾轉,出逃至吳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洪荒逍遙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洪荒逍遙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三章 孔子學琴 師氏易學

%